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夏季到来,香肩美腿,处处撩人,男女的性吸引和需求也在"升温"。在荷尔蒙分泌增多的催化下,男女性爱的频次也会增多。但夏季性爱也有许多讲究,搞好了是心身愉悦,房事养生;搞不好心力疲惫,房劳损伤。那么,夏季性爱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环境舒适是基本条件夏季,人们对性的需求会增加。性爱与大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正所  相似文献   

2.
<正>到了夏季,人们通常都会关注预防中暑、减肥瘦身之类的话题,却往往会忘记两件事情:一是预防营养不良,特别是要把钙和微量元素补够;二是预防疾病发作,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夏季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贪吃水果和冷饮,经常忽略正餐,即便用餐,也只吃少量浅色蔬菜和主食,其他食物的摄入量都大大下降。这种饮食方式往往会造成蛋白质、钙、镁、铁、锌、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不足,让人容易疲劳、抵抗力下降。对于中老年人还不能忘记,夏季要小心保护自己的心脏。一方面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出汗较  相似文献   

3.
<正>夏季来临后,气温逐渐提高,致使人体外周小动脉扩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此外,夏季出汗较多,相应地减少了血容量,也是降低血压的有利因素。然而,人们有所不知的是,夏季也有升高血压的环境因素。天气热容易导致胃口不好,因此不少人习惯用酱菜、咸鸭蛋等腌制食品来佐餐;而喜好运动饮料的人更不在少数,这些人往往会摄入大量的钠而引起血压升高。除了饮食因素,夏季气温高、湿  相似文献   

4.
夏季须注意精神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代谢旺盛,交感神经兴奋,所以人的精神会处于"高昂"状态.也就是说人在夏季易怒易躁,个别人甚至会出现夏季精神病.故夏季的精神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食疗治疰夏     
疰夏是夏季的常见病,许多人到了夏季就吃不下,睡不好,全身疲乏无力,并日益消瘦,有时还会感到蒸蒸发热,多伴为低热,情绪抑郁,心烦口干,整日觉头昏头胀,如患大病一样;每年夏季来临即会犯病、夏季过后则能自愈,疰夏是身体和气候不相适应的一种生理反应。众所周知,水和盐都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基本物质,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分和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现浑身酸软无力等症状。另外,人们吃进的食物,在胃肠道里要消化,分解和  相似文献   

6.
夏季天气炎热,人的睡眠时间和饮食量有所减少,出汗多,体内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导致情绪、心境和行为方面的异常,表现为心烦气躁、情绪低落;再加上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体能消耗大,如果不注意养生,就会使体质下降,疾病丛生。所以夏季养生要突出一个“清”字。 心气清静 炎热夏季只有心清气静,才能够精神充足,人  相似文献   

7.
秋冬话美容     
秋天是保养皮肤的重要季节。一般说来,秋天的皮肤会出现三种状态:初秋,由于夏季阳光的照晒,脸面上的黑斑或雀斑会变浓,皮肤容易发干、变粗;仲秋,干性皮肤的人会感到  相似文献   

8.
正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做好夏季保健,对安度盛夏尤为重要。冷食不过贪过食生冷食物容易湿邪困脾,伤及胃阳,亦能阻碍阳气的外达。湿邪困脾会出现倦怠乏力、四肢发凉等症状;伤及胃阳会出现胃痛,进食凉物加重腹痛、腹泻等  相似文献   

9.
夏季进补的必要性:夏季气候炎热,出汗较多,这会大量消耗人体内部的各种营养物质,同时,天气炎热会影响人体脾胃功能,减少胃液分泌,加上睡眠不足、进而影响食欲,造成了食入减少而消耗增多的现象,故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不少人在夏季表现为气虚或气阴两虚,根据“虚则补之”原则,夏天也应注意进补。 夏季进补清补为主:夏季进补应以养阴清热、清淡爽口为原则,故应施以清凉补品,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食用消淡补品,有助  相似文献   

10.
时讯刷新     
《生活与健康》2008,(8):4-5
夏季脚也会“中暑”;母亲的理解会促进婴儿成长;过度游泳反伤身体;室内游泳易伤小孩肺;常吃炸薯条长大易患乳腺癌.  相似文献   

11.
<正>小儿夏季热在医学上称为“暑热症”,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在我国南方地区多发,是炎夏酷暑季节婴幼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小儿夏季热属中医“暑湿”范畴,临床上通常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等为特征,而且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全身乏力、四肢酸软等症状。若不加强防治,不但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还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如消化不良、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等。现介绍4个应对小儿夏季热的中医妙招,以备夏季来临的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12.
<正>夏季,万物生长茂盛,气候炎热,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黄帝内经》曰,"暑气通心"、"暑气入心"。中医认为,火热主夏,内应于心,暑易伤心。五脏之中,心属火,汗为心之液,若暑热之邪伤心神,会使体温调节失去平衡,大量蓄热会致汗出过多,从而伤心阴,耗心阳。夏季养生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这个用央视主持人朱广权形容的"天天都是热情似火的艳阳天,原本想空调、WiFi、西瓜,却热得差不多能出锅撒把葱花"的天气里,您是不是想吹着空调、喝着冷饮、吃着烤串、侃着大山?当心急性腹泻找上门哦。夏季大家为了凉爽会喝点冷饮,可是这样的话会刺激我们的肠胃;夏季也是很多细菌的温床,如果我们饮用过多的冷饮,食用变质的食物,就会导致腹泻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正>夏季气候主要的变化特点是紫外线照射量增多、气温上升,湿度也有大幅度升高,此外各种昆虫也开始大量繁殖。因此,恼人的皮肤病也会如期而至。那么面对如此常见的问题,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一、夏季常见皮肤病日光性皮肤病夏天紫外线强烈,若不注意防晒,特别是正午一两  相似文献   

15.
<正>夏季气温高、光线强、湿度大,多种药品会"中暑"变质。夏季药品保管重点是防热、防潮、防光,谨防药品变质。有原包装的可原封不动地放置;零散的应立即装入干净的棕色玻璃瓶中,避光加盖密封,贴上瓶签,外用药贴红色瓶签,内服药用蓝色瓶签,便于区分。特殊药品(如心脑血管病急救药、精神药  相似文献   

16.
夏季炎热,要避免过度贪吃冷寒食物,否则会引发胃肠不适、感冒、泄泻等疾病。夏季还是疾病高发的季节,更要注意讲究饮食卫生,食品原料要新鲜,最好现做现吃;生吃瓜果要洗净消毒;凉拌菜一定要放醋或蒜泥,既可调味又能杀菌;不喝生水及放置过久的开水,防止受到病菌的侵袭。  相似文献   

17.
夏季来临,气温急升,虽然天气还不算湿闷,但也让很多中老年人出现了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慌失眠等不适症状。这都是由于中老年人的缺氧症状在夏季加重的表现,如果得不到改善,还极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和恶化。为什么夏季的天气会使中老年人的缺氧症状加重呢?中老年人的呼吸能力本来就比年轻人低,难以得到充足的氧气摄入,再加上夏季人体的血液循环旺盛,导致心脏的工作量比平时加大,耗氧量也会随之大幅度增加。所以夏季的缺氧症状会变得比其他季节更为严重,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等缺氧症状更为常见,使得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可能也大大…  相似文献   

18.
《rrjk》2014,(15)
<正>全国各地高温预警信号一直都在提示大家,高温酷暑,注意降温,以免引起中暑。夏季我们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高温,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却陷入降温防暑的误区中。凉水洗脚【误区解读】说起用热水洗脚,很多读者朋友觉得那是冬季做的事儿,夏季用凉水洗脚最舒服。但实际上人体脚底的汗腺较发达,夏天出汗多,用凉水洗脚会使已经扩张的毛孔骤然关闭阻塞。如果经常这样做,不但会使脚受凉遇寒,还会导致排汗机能出现障碍。【本刊建议】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节,但是夏季暑热多夹湿。因此,用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脏腑机能,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促进睡眠。  相似文献   

19.
夏季,如果不注意养生,人体就会出现口苦、目赤、头眩等“上火”症状,这是由于夏季“两把火”造成的。因此在夏季要特别注意预防这“两把火”。  相似文献   

20.
蔡鸣 《东方药膳》2005,(6):18-18
夏季气候炎热,也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候。《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由于夏季出汗较多,这会大量消耗人体内部的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无机盐类,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发生体液失调,代谢功能紊乱。同时天气炎热会影响人体脾胃功能,减少胃液分泌,加上睡眠不足,进而影响食欲,造成了食入减少而消耗增多的现象,故不少人夏季体重下降。消耗越大,越要滋补,否则机体失调,不利于健康长寿,因此夏季也需要进补。夏季进补应以养阴清热、清淡爽口为原则,故应施以清凉补品,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