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以及二者关系。方法对139名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结果①精神科护理人员SCL-90中除躯体化因子外,总分和其余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水平(t=-8.297~-3.560,P0.01);②男护士16PF中F(兴奋性)、因素Q3(自律性)的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因素L(怀疑性)、因素Q4(紧张性)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2.288,-2.295;P0.05);③女护士因素A(乐群性)、因素C(稳定性)、因素F(兴奋性)、因素G(有恒性)、因素M(幻想性)、因素N(世故性)、因素Q3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2.197~5.917,P0.05),在因素L、因素O(忧虑性)、因素Q1(实验性)、因素Q2(独立性)、因素Q4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t=-9.277~-2.596,P0.05);④护理人员16PF中L、O、Q4、X1(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正相关(r=0.358~0.517,P0.01);C、E(恃强性)、F、H、Q3、X3(安详机警型)、Y1(心理健康因素)、Y2(专业而有成就者)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负相关(r=-0.521~-0.248,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共同人格特征为情绪稳定,对人对事热情而富有感情,有自信,易与人相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等。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职业倦怠状况及二者间关系。方法:对47名精神科男护士和53名女护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职业倦怠量表(MBI-GS)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精神科男护士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和饮食睡眠因子得分均高于女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4~3.707,P0.05);(2)精神科男护士在去人格化上的得分高于女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34);在职业效能上的得分低于女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8,P=0.004);(3)精神科男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和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394~0.653,P0.01);去人格化除敌对因子外,与SCL-90总分及其他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90~0.496,P0.05);职业效能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障碍、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365~-0.427,P0.05)。结论: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护士,职业倦怠水平高于女护士;男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学生睡眠质量状况,探讨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和总体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34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医学生PSQI总分为(5.86±2.51),有24.4%的医学生睡眠质量差;男生、女生在入睡时间因子上有显著差异(t=-2.40,P0.05);低年级、高年级在入睡时间因子上有显著差异(t=2.13,P0.05);②医学生SCL-90得分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在SCL-90总分、人际敏感、抑郁和偏执因子上有显著差异(t=-11.79,-4.79;P0.01;t=-2.46,P0.05;t=-5.59,P0.01);不同性别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低年级、高年级医学生在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P0.05);③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与SCL-90得分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GWB得分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医学生睡眠质量总体状况较差;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好于全国青年常模,高年级优于低年级;医学生睡眠质量越差其心理健康水平和总体幸福感也越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疗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疗养院54名非现役文职人员进行量表测评,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非现役文职人员SCL-90总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和军人常模(t1 =-6.12,P<0.01;t2=-11.14,P<0.01);本科生非现役文职人员SCL-90总分显著低于专科生(t=-4.28,P<0.01);非现役护士SCL-90得分高于其他专业组(F=3.54,P<0.05);SCL-90总分与忧虑性、紧张性等呈显著性正相关(r1=0.42,r1=0.44;P<0.01).结论 疗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了解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帮助计划。方法对184名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员工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结果①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都显著低于中国常模水平(t=-5.380~-14.086,P<0.01);②睡眠总分平均值:(3.91±2.93);③16PF中因素C(稳定性)、F(兴奋性)、H(敢为性)、Q3(自律性)得分高于中国常模(t=2.027~5.369,P<0.05或<0.01);因素I(敏感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4(紧张性)得分低于中国常模(t=-2.297~-4.363,P<0.05或<0.01);④员工16PF中L(怀疑性)、O(忧虑性)、Q4、X1(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与睡眠总分、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正相关(r=0.204~0.649,P<0.01);C、E(恃强性)、F、H、Q3、X3(安详机警型)、Y1(心理健康因素)、Y2(专业而有成就者)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负相关(r=-0.163~-0.608,P<0.05或<0.01)。结论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睡眠质量良好,共同人格特征为情绪稳定,对人对事热情而富有感情,有自信,易与人相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军医大学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和心理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军医大学435名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进一步应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分析(16PF)和应对方式问卷探究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该军医大学学员SCL-90除抑郁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校常模(t=-10.98,-14.17,-17.33,-13.49,-16.60,-8.12,-21.56,-15.05;P0.001)。不同年级的学员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方面存在差异(F=5.61,2.65,2.62,3.18,5.89,5.01,4.98;P0.05),不同来源的学员人格存在差异(t=2.75,4.21,3.69,4.24,3.77,2.30,2.48,4.22,4.04;P0.01),乐群性、稳定性、支配性、活跃性、规范性、敢为性、敏感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与SCL-90总分呈显著相关(t=-1.43,-0.44,-0.21,-0.25,-0.2,-0.26,0.21,-0.17,0.34,0.44;P0.05)。不同年级学员仅求助因子得分差异显著(F=2.67,P0.05),不同来源的学员仅自责因子得分差异显著(t=2.91,P0.05),且各种应对方式均与SCL-90总分呈显著相关(t=-2.71,0.41,-0.21,0.32,0.33,0.25;P0.05)。结论除抑郁因子外,该军医大学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好于中国军校学员常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某精神病院正式职工与临时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点的差异。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某精神病院184名职工进行施测。结果①正式职工在睡眠总分(4.26±3.06vs2.68±2.03)、SCL-90总分(112.7±27.35vs105.50±13.02)、总均分(1.25±0.30vs1.17±0.14)、躯体化(1.28±0.34vs1.15±0.15)、抑郁(1.29±0.41vs1.14±0.17)、饮食睡眠因子(1.29±0.37vs1.18±0.21)上的得分高于临时工(P均<0.05);②正式职工与临时工个性特征比较显示,正式职工在A因素上的得分(11.60±3.34vs12.98±3.28)低于临时工(P<0.05)。结论正式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比临时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在个性方面临时工较正式职工更外向、热情、乐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精神专科医院初级职称与高级职称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寻找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并通过有效的减压方法维护身心健康.方法 对我院184名员工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使用SPSS统计软件.结果 ①初级职称组与中高级职称组睡眠总分无显著差异.以PSQI总分7为划界分,提示睡眠质量总体来说比较好;②初级职称组在SCL-90精神病因子上的得分高于中高级职称组(P<0.05),其他各因子差异性不显著;③初级职称组在16PF因素C、因素E、因素G、因素Q1、因素Q2及次级人格因素怯懦与果断型、成就感、成功希望上的得分低于中高级职称人员(P<0.05或<0.01),在因素Q4及次级人格因素适应与焦虑型上的得分高于中高级职称人员(P<0.05).结论 初级职称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差于中高级职称员工.中高级职称员工个性特征与初级职称员工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和地方私立医院护士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的差异。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武警某医院和地方某私立医院150名护士进行测查。结果①武警医院护士SCL-90总分为(123.04±36.92),总均分为(1.37±0.41)。私立医院护士SCL-90总分为(159.95±43.25),总均分为(1.77±0.48)。武警医院护士SCL-90总分和总均分均极显著低于私立医院护士(t=-5.887,P0.01)。武警医院护士SCL-90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私立医院护士(t=-3.961~-6.337,P均0.01)。武警医院护士人际关系敏感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女性组(t=-4.650,P0.01),抑郁因子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女性组(t=-2.202,P0.05)。武警医院护士EPQ-RSCE显著高于私立医院护士(t=2.074,P0.05)。武警医院护士EPQ-RSC-P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女性组(t=-4.147,P0.01),EPQ-RSC-N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女性组(t=-2.644,P0.05)。武警医院和私立医院护士EPQ-RSC-L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女性组(t=6.324,2.513;P均0.05);②军人护士和私立医院护士躯体化高于武警某医院合同制护士(F=11.937,P0.01)。其他各因子分、阳性项目数、总分和总均分均为军人护士和武警某医院合同制护士极显著低于私立医院护士(F=4.360~19.809,P均0.01);③SCL-90得分与EPQ-RSC-P和EPQ-RSC-N呈正相关(r=0.161~0.410,P0.05),与EPQ-RSC-E呈负相关(r=-0.118~-0.393,P0.05);④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EPQ-RSC-E、EPQ-RSC-N、年龄和护龄(t=-2.362,3.675,-2.093,2.349;P0.05),决定系数R2为0.234,可解释总变异量的23.4%。结论武警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私立医院护士。性格外向、情绪稳定,阅历丰富有助于心理健康。内向、情绪不稳定以及长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易出现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医院精神科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为维护与提高精神科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两所三甲医院和3所县医院共210名精神科医务人员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精神科医务人员SCL-90除人际关系因子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3.80,6.64,3.02,5.81,3.69,4.69,5.46,7.57,2.06;P0.05);精神科医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和总分显著低于护士(t=-4.17,-3.15,-2.38,-2.07,-5.95;P0.05);三甲医院组SCL-90中除恐怖因子分其余因子显著低于县级医院组(t=-3.15,-3.29,-3.20,-3.45,-2.75,-2.55,-2.40,-2.39,-6.04;P0.05);(2)医务人员在应对方式上评分显著高于健康成人(t=2.59,-3.18;P0.05);精神科医生积极应对分高于护士(t=2.21,P0.05)。三甲医院的积极应对分显著高于县级医院,消极应对显著低于县级医院(t=4.44,-2.20;P0.05);(3)医务人员SCL-90中的总分、躯体化因子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208,-0.294;P0.05),SCL-90中大部分因子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17,0.237,0.196,0.166,0.142,0.173,0.357;P0.05)。结论:成都地区精神科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偏低,并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高于县级医院,并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精神科与心理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市两所精神病院共61名护士进行测查。结果精神科护士的躯体化、恐怖、阳性因子数高于国内常摸(1.49±0.32 vs 1.37±0.48;1.33±0.27 vs 1.23±0.41;31.22±12.02 vs 24.92±18.41;P0.01~0.05),人际关系、偏执因子分数低于国内常模(1.46±0.30 vs 1.65±0.61;1.30±0.24 vs 1.43±0.51;P0.01)。心理科护士SCL-90各因子分数均低于国内常摸(P0.01~0.05)。精神科护士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心理科护士(P0.01)。精神科和心理科白班与夜班护士SCL-90各因子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有些方面可能好于国内常摸,而有些方面可能差于国内常模。心理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最好。白班与夜班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8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测试,并与常模比较。结果①精神科护士SCL-90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常模,其中强迫因子差异显著(t=2.15,P<0.05),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差异非常显著(t=2.74~3.09,P<0.01);②男护士SCL-90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较女护士差异显著(t=2.03~2.22,P<0.05);③30岁以下护士组的SCL-90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31岁以上护士组,差异显著(t=2.04~2.31,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尤其是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偏重,30岁以下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31岁以上者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76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SCL- 90各因子评分中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焦虑、偏执因子分较中国常模均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精神科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采用的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CSQ)对82名精神科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精神科病房护士的SCL-90总分(138.07±31.33)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345,P<0.05),并且焦虑(t=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中层管理者的人格特征,并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精神专科医院中71名中层管理者进行测查,然后对测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精神专科医院男中层管理者群体中,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自律性得分显著高于中国成人常模得分(t=8.794,P0.001;t=2.215,P0.05;t=18.099,11.183,4.888,7.352;P0.001;t=2.362,P0.05;t=7.070,P0.001);怀疑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得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得分(t=-11.020,-8.775;P0.001;t=-2.169,P0.05;t=-4.790,-12.121;P0.001)。女中层管理者群体中,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得分(t=6.905,P0.001;t=3.027,P0.01;t=10.001,8.469,3.956,9.519,5.522;P0.001);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得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得分(t=-9.010,-12.746,-3.668,-10.763;P0.001)。SCL-90各因子的得分都显著低于中国常模得分(P0.001)。11个人格因素与SCL-90因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精神专科医院中层管理者中,中层管理者普遍具有外向、热情、富有才识、稳定成熟、轻松兴奋、做事有恒、尽职尽责、冒险敢为、果断、机灵能干、自律严谨、随和自信等优秀的人格特征。中层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而言较高。在一些优秀的人格特征基础上,中层管理者们能够进行相对有效地心理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国内地精神科护士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真实情况,确定精神科护士群体症状自评量表(SCL-90)常模,为精神科心理健康研究、护理管理和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相关数据库资源检索了自1 999年至今的有关用SCL-90评估精神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实证研究,共收集了文章32篇,有效样本35个,被试3987人,利用SCL-90成人常模做比较,分别利用Review Manager 4软件和Microsoft Excel进行Meta分析和分数合成.结果 精神科护士SCL-90得分状况的合并效应显示,除敌对外(P>0.05),其他因子合并效应均显著(P<0.05或<0.001),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高于常模,强迫、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和偏执低于全国常模.结论 以往的研究结果用于解释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症状的适合性有待商榷,利用新常模评价该群体心理状况将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首先就664例就诊者的职业性别构成和病种构成进行分析;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就诊者进行评定,将就诊者分为有诊断有问题组、有诊断无问题组、无诊断有问题组和无诊断无问题组,并将就诊者的SCL-90得分情况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者女性多于男性,就诊比例较多的依次为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学生、工人和教师。疾病分布以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躯体化障碍、双向情感障碍为多见。就诊者的SCL-90评分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P0.05)。68.37%就诊前有诊断者SCL-90各条目均高于常模,尽管31.63%就诊前有诊断者各因子分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他们的量表总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常模;62.61%的就诊前无诊断者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就诊者中心理健康状况异常与正常者分别为73.64%与26.36%。结论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就诊者多数为心理健康状况异常者,超过1/4的就诊者心理健康状况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95名精神科护工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工SCL- 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较中国常模有显著差异(P<0.05);恐怖因子分较中国常模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6.12,P<0.01);精神病性因子分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