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12):140-143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同伴支持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并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于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FPG、2h PBG和Hb A1C分别为(7.42±1.46)mmol/L、(9.43±1.52)mmol/L和(7.31±1.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5±1.69)mmol/L、(11.24±2.08)mmol/L和(8.52±1.3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3个月后的胰岛素注射依从性率为8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4.25±2.12)分和(96.54±12.7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78±2.38)分和(82.37±11.6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管丽华  沈初 《上海医药》2017,(12):44-46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3月建立健康档案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20个同伴教育小组组成,每个小组由一个同伴教育组长和9人组员组成.对照组给予取常规健康教育.评估两组患者的糖尿病防治知识、自我管理能力、焦虑情绪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平均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糖尿病相关防治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平均得分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平均水平都比干预前减低(P<0.05),但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的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同伴教育能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相关防治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焦虑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基于社区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整理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临床资料,采取配对方式,抽取对照组48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8例(基于社区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FBG、2hPBG及HbAlc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者FBG、2hPBG及Hb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对照组(92.00%)(P<0.05)。结论 基于社区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更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血糖控制效果更佳,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中心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仅采用日常健康教育,观察组加以同伴支持干预,为期3个月。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生活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控制血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2型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2型糖尿病多元化护理,干预期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及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试验组和干预后对照组(P0.05).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干预后与对照组比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能够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模式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影响.方法:选取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在册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干预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组进行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同伴支持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便携式血糖仪拥有率,自测血糖次数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自我效能得分等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便携式血糖仪拥有率,自测血糖操作技能,监测次数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平均水平,自我效能得分均比对照组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模式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监测情况的提高,促进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明显改善,是一种适合在社区开展的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治疗的康复干预效果。方法70例接受居家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收治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2019年4~10月)与对照组(2018年10月~2019年3月),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胰岛素使用误差情况、血糖水平及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胰岛素使用误差率8.57%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分别为(6.23±0.24)%、(7.80±0.21)mmol/L、(9.11±1.03)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8.63±0.78)%、(9.04±0.19)mmol/L、(12.30±1.62)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治疗效果评分低于对照组,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居家胰岛素治疗时应用康复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能提升其生存质量与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6例有并发症或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措施,干预组除常规教育外,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分别是41.9%、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糖尿病知晓率、血糖达标率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糖尿病知晓率、血糖达标率及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治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干预后6个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依从性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过实施药学干预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110例2型糖尿病病例进行本次研究,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指导服务,观察组行全方位药学干预.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偏差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以让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水平得以提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偏差得到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MT)的护理干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基于PMT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遵医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MT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与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何映红 《海峡药学》2012,24(6):230-231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0年7月我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病例,采用胰岛素和吡格列酮联合治疗,治疗后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强化式健康教育,分析其遵医行为不良的因素,并对影响因素采取强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健康教育,也同时进行问卷和访问调查.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对糖尿病认知情况,血糖控制率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服药依从性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药物联合治疗后采用强化式健康教育,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和遵医行为,值得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114-11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饮食控制、运动等自我管理行为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同时能提高其运动、血糖监测等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药实践》2017,(8):623-62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临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10 d后的糖化血糖蛋白(HbAl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输入量、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后HbAlc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输入量、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行为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平西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患者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在进行一般性2型糖尿病教育,自行锻炼和饮食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层上进行下列干预措施:教育干预、行为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服药干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治疗依从性、血糖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综合干预一年后观察组依从性好、血糖下降明显(P<0.05)。结论说明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有利于依从性的提高及治疗效果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教育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98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自我管理教育组(管理组,514例)和常规糖尿病教育组(对照组,466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状况变化。结果干预后,管理组糖尿病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增强T2DM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健康知识水平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是95.7%,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是78.7%,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与重组人胰岛素多点注射分别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3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行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30R)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诺和锐30治疗.比较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及餐后2hC-肽指标情况.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4.40±1.01)短于对照组,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C-肽及餐后2hC-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优于重组人胰岛素多点注射,血糖等生化指标水平控制有效率均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5年1月~6月住院的初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50例)和访谈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访谈组在前者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访谈工具健康教育。结果:访谈组胰岛素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组(严格按照医嘱执行胰岛素注射,操作方法正确、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为依从性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访谈工具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