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头孢拉定注射液 (两药分别溶于 5 %葡萄糖注射液中 )联用产生混浊的原因。方法 考察两药相加时 ,沉淀产生与混合液pH值的关系 ,同时分析沉淀的成份。结果 当pH值在 5 7~ 8 1范围时 ,乳酸环丙沙星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沉淀。结论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药物同用。若临床确实需要联用 ,应使用不同的输液器输注 ,或在换瓶前用 5 %葡萄糖注射冲净输液器内的残液后再接瓶输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头孢拉定注射液(两药分别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联用产生混浊的原因。方法 考察两药相加时,沉淀产生与混合液pH值的关系,同时分析沉淀的成份。结果 当pH值在5.7~8.1范围时,乳酸环丙沙星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沉淀。结论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药物同用。若临床确实需要联用,应使用不同的输液器输注,或在换瓶前用5%葡萄糖注射冲净输液器内的残液后再接瓶输注。  相似文献   

3.
余孔廷 《中国药师》2002,5(7):445-445
目的:探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联用产生沉淀的原因。方法:考察二者相互滴入至产生沉淀时混合液的pH值变化。结果:当混合液的pH值高于5.7或低于7.9时,乳酸环丙沙星溶解度降低并析出结晶。结论: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使用。临床需同时使用时,应使用不同输液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临床输注顺序。方法 采用不同顺序进行预实验,模拟临床实验。结果 先输乳酸环丙沙量注射液后换成碳酸氢钠注射液未发现有变化;反之,可能有沉淀产生。结论 两药在输注中应注意顺序,最好更换输液时用其它药液分开,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相似文献   

5.
罗艳  颜怀城  伍文星 《中国药业》2007,16(15):15-15
目的 观察甲硝唑磷酸二钠与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配伍后的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薄层层析法分析配伍后析出的沉淀物,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二者析出沉淀的pH条件.结果 甲硝唑磷酸二钠在pH值为1.92时生成白色沉淀,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pH值为5.56时生成白色沉淀;二者混合后pH值为5.76时会析出乳酸环丙沙星沉淀.结论 甲硝唑磷酸二钠与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混合后的变化,确定能否混合输注。方法观察外观、pH值、吸收度的变化。结果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混合后,外观、pH值、吸收度均有明显变化。结论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不能与维生素C注射液混合输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混合后的变化,确定能否混合输注.方法观察外观、pH值、吸收度的变化.结果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混合后,外观、pH值、吸收度均有明显变化.结论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不能与维生素C注射液混合输注.  相似文献   

8.
邝煜宏 《广东药学》2002,12(6):41-42
目的 观察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混合后的变化,确定能否混合输注。方法 观察外观、pH值、吸收度的变化。结果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混合后,外观、pH值、吸收度均有明显变化。结论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不能与维生素C注射液混合输注。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治疗中“混注”致药物配伍禁忌已有很多报道,但输液组与组之间的配伍变化,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目前新药不断涌现,老的理化配伍禁忌表已跟不上需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不期而遇,特别是在输液管道中发生变色、浑浊、沉淀。下面将我们遇到的几例发生在输液器中的药物配伍禁忌报告如下:1实例介绍(1)双黄连与西索米星。前一瓶为西索米星0.1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后接双黄连3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当两药液相遇迅速产生褐色沉淀,即停止输液。(2)双黄连与奈替米星。前一瓶为奈替米星10万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  相似文献   

10.
王颖  王华 《北方药学》2015,(12):118-119
目的:探讨临床出现的一例盐酸溴己新配伍反应原因,为临床使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提供建议.方法:模拟临床加药方式,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外观变化,测定出现配伍反应时的pH值.结果:5%碳酸氢钠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值偏高导致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出现白色浑浊.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使用时,宜更换输液器,或用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