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常见并发症,其病理机制与发生原因极为复杂。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可以发生痛性神经病变,在后期也可以发生痛性神经病变。这种病变往往容易累及周围神经,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中医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时重视病机,标本兼治,主要的治疗法则是溯本求源,根据疾病的病机演变规律达到治疗目的。同时治疗本病要兼顾气血阴阳平衡,防止气血阴阳的偏胜偏衰状况。因此,揭露中医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核心病机,进一步掌握该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可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部分患者因早期疼痛可忍受而延误诊治,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为缓解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文章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机制和治疗进行研究,期望能指导临床,为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目前国外多从周围神经炎症反应、离子通道改变、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小胶质细胞活化等方面研究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发病机制,治疗多从阻断离子通道、抗氧化、营养神经方面联合止痛药物对症处理,能产生一定的止痛效果,但长期使用效果不佳且不良反应较明显。中医将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归为“消渴痛痹”范畴,治疗长短期效果较好,中医认为“久病入络”,疼痛的产生以血瘀为主要机制,治疗以通瘀为大法,佐以益气、温阳、化痰、养阴等,综合达到气血阴阳平衡的状态。治疗多采用中药汤剂口服以及穴位贴敷、浴足、放血等方法,内外合治以提高疗效。但由于中医各家对于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发生的机制有不同的看法,对于通瘀药物选择及配伍也各不相同,目前尚没有明确的中医诊疗规范,笔者综各家辨证思路及临床用药经验,以期为该病中医临床治疗提高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西医、中医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进展衡先培,导师,张发荣(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成都610075)关键词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中药疗法,综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N)是地尿病(DM)最多见的合并症,在DM早期即可发生。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病率可达90%~1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外治法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疗效。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行中医外治法治疗,两组治疗2周,观察两组踝肱指数(ABI)、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两组双侧ABI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CV、SCV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可有效缓解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疼痛,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试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辨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辨治王坤山王慧艳*新疆麦盖提县人民医院(844600)主题词糖尿病性神经痛/中医病机治则复方(中医)/治疗应用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随着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因此应及早治疗。笔者临证辨证用药取...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认识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它是一种以节段性脱髓鞘为主的多发性神经病变[1],又称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是很清楚,主要有代谢障碍和神经的缺血缺氧两种学说.  相似文献   

8.
王连志  王奕 《中医药学刊》2004,22(7):1322-1323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它是一种以节段性脱髓鞘为主的多发性神经病变,又称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是很清楚,主要有代谢障碍和神经的缺血缺氧两种学说。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先培 《河南中医》1996,16(1):54-56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进展衡先培成都中医学院博士生(610075)导师张发荣教授主题词糖尿病性神经病/中医药疗法;综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DM)最多见的合并症,在DM早期即可发生。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病率可达90~100% ̄[1,2]...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忠梁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10):474-477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有很大一部分病人在糖尿病早期即可发生。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病率可达90~100%"、"。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并可单独或合并存在,严重者导致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性恶病性'"。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主因不甚明了,可能与山梨醇一肌醇代谢异常、蛋白质糖化一棕色产物、微血管病变和组织缺氧、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据文献报道及临床观察,中医治疗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在控制症状、改善客观指标及远期疗效方面,都显示了一定的优势。现对运用中医药防治本病的进展综述如下。1活血通络糖尿病一般…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我们于1993年6月~1998年6月间应用静点脉络宁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末梢神经炎80例有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优势。其中补肾活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在改善患者症状和中医证候积分,消除或减轻神经体征,促进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的改善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补肾活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机制的研究热点在非酶促糖基化、氧化应激、神经损伤修复以及炎性反应,补肾活血法在上述机制中均有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临床研究范围局限、说服力不强、年龄对证型的影响、实验研究观察指标不全面、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的局限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30021)姜吉吉梁丽娟【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眼病为糖尿病三大慢性并发症,估计在糖尿病患者中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沐足治疗护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是当今世界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占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大多数,其发病率在有症状者可达50~70%,甚至更高。由于本病起病隐匿,可以出现在糖尿病症状之前而易被忽视,患者出现肢端感觉异常,伴麻木或疼痛、烧灼、针刺感,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  相似文献   

15.
杨杨 《光明中医》2011,26(2):359-360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排尿功能异常。迄今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膀胱支配神经异常,逼尿肌病变有关。西医主要采取营养神经及对症处理,效果欠佳。中医辨证论治,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闫晨  朱金墙 《天津中医药》2011,28(6):526-527
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疾病群.持续高血糖引起机体组织的代谢紊乱,引起多系统慢性损害,其中以心血管、周围神经系统的慢性并发症为主要表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N)可侵犯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累及运动神经严重者可致运动功能障碍,甚至致病致死[1].故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中医较西医在治疗上具有综合调节的优势,因此中医药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研究更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液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在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现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尤其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以自发性疼痛、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过敏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疼痛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西医治疗该病价格昂贵,且效果不甚理想。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原则,结合中医外治法治疗,可有效改善疼痛、发凉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在辨证论治指导下自拟中药方,运用中药溻渍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结合案例,分享中药溻渍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症状出现较早的特点。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临床上,西医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原因尚不明确。中医发现,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瘀血。瘀血存在于整个病程始末,因而中医强调活血化瘀是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可以有效改善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带来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存在多靶点、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本研究从活血化瘀的角度进一步研究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发挥中医药优势,在临床上选择更加有效的药物辨证分型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文章结合案例,介绍活血化瘀法在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发病机制、中医病机(肾虚血瘀、脾胃虚弱、气虚血瘀)等论述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研究进展。指出:糖尿病合并神经血管病变加重了骨营养障碍。血管病变、血黏度增高,是造成骨质疏松发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neuropathy,PDN)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常见的一种表现,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医外治对于本病变有独特的优势,常见的中医外治法包括足浴、针灸、推拿、敷贴、练功等。现就近年来PDN的中医药外治法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