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头面颈肩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头面颈肩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局部超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星状神经节+神经阻滞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焦虑及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2%,高于对照组的81.97%(P<0.05);治疗后,2组疼痛、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生理、角色、情绪、社会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联合神经阻滞综合治疗头面颈肩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科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头颈部带状疱疹患者80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神经阻滞治疗与常规口服药物相对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4例,男性48例,女性36例,年龄63~78岁,病程1周至3个月。三叉神经第1支58例,三叉神经第2支1例,头颈部2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4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旁阻滞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的方法.将2006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疼痛科治疗的14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旁阻滞法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片.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6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颈椎旁阻滞法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30 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9.4%,对照组优良率为48.9%,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较好,能较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黄丸在急性头面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口服西黄丸+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3周VAS评分和麻木感、烧灼感、皮肤刺瘁等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均明显减轻,两组间无差异,但治疗组神经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西黄丸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头面部带状疱疹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费用低廉、药源丰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针灸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评价其临床疗效,探究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科2008~2012年治疗三叉神经痛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针灸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应用针灸治疗.治疗后1,3,6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进行疼痛评估,测定治疗后 VAS 指标.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A(治疗组) 93%,B(治疗组) 80%.结论 针灸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法效果明显,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30例,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治疗前后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疼痛障碍指数(PDI)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与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5,39.02,P均〈0.01).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针灸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2疗程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并能明显缩短疗程,对于恢复期和迁延期面瘫具有重要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兵 《安徽医药》2013,17(10):1784-1785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埋线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行柳氮磺胺吡啶片El服。结果治疗1月后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星状神经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柳氮磺胺吡啶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病理性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胸背部带状疱疹病理性神经痛的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3组:A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B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C组: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治疗中,B组和C组口服普瑞巴林,剂量为每次150 mg,bid,连续服用8周。结果:治疗后,3组的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的NRS评分相当,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但B组和C组的NRS评分均较A组明显降低(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声音嘶哑、局部血肿、头晕、嗜睡和水肿。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病理性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28例急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面神经麻痹恢复的有效率、治愈率及疗程的长短.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5%、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愈率为35%、有效率为82%,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显效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合并常规治疗能明显提高急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并显著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钩活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180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90例,治疗组施以钩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结果 疗组治愈78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9%;对照组治愈42例,好转26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钩活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对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组(n=25)采用超声引导定位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盲探组(n=25)采用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阻滞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超声组星状神经节阻滞总有效率(92%)高于盲探组(84%);皮下血肿(4%),上肢麻木无力(8%),声音嘶哑(4%)等并发症发生率盲探组高于超声组(0%);超声组穿刺成功率(100%)明显高于盲探组(8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比传统盲探穿刺法操作更安全,成功率更高,对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确切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脑梗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408例脑梗死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206例)和对照组(20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92.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阻滞术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操作简单,有临床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成2组,38例应用1%利多卡因加曲安奈德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手法为Ⅰ组;32例仅应用推拿手法治疗为Ⅱ组.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Ⅰ组:痊愈22例,显效12例;Ⅱ组:痊愈10例,显效6例.两组比较,Ⅰ组治愈及显效率明显高于Ⅱ组,χ2检验P<0.05.结论 推拿手法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行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心电图异常S-T段的影响。方法选取有心电图S-T段异常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40例。两组分别以1%利多卡因8mL行左、右星状神经节阻滞干预,对比阻滞前后心电图异常S-T段的变化。结果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均可以使心电图异常S-T段有不同程度的回归正常。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特别是右侧)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偏头痛进行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48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22例,占91.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为17例,占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头痛采取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且实行综合护理,安全性高,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可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颈部推拿配合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颈源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的62例颈源性头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颈部推拿治疗,观察组增加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头晕、颈肩痛、头痛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颈源性头晕的临床治疗上,采用颈部推拿配合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的疗法可提升总体治疗效果,是一种颇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颈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40%,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按摩、理疗等[1]。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通过扩张头颈部血管,改善局部血运,消除炎症,对许多头颈部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直线偏光近红外线治疗仪即超激光疼痛治疗仪(SUPER LIZER HA.550,简称SL),具有高功率输出高频段光线,透射组织深,消炎止痛,无创无感染,简便易行等优点。现将笔者所在科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8例进行研究,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各54例,对照组为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则增加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生化指标变化、复发情况、脑卒中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87.04%,复发率5.56%)、脑卒中发病率1.85%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14.81%,P <0.05;治疗后观察组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偏头痛疾病治疗中选择为布洛芬缓释胶囊与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联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缓解头痛症状,且可降低复发率,预防脑卒中发病,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