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产妇死亡。多年来采用缩宫素或麦角新碱以增强子宫收缩,收到较好效果。但缩宫素必须注射给药,且作用时间短,使用较繁琐。本文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方法简易、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前,产后出血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防治的关键时间是产后2h,因产后2h出血量是产后24h内累计出血量的76%,而宫缩乏力性出血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90%。临床上常用缩宫素麦角新碱,但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及过敏反应,对子宫收缩的疗效不稳定[1]。自2002年3月~12月  相似文献   

3.
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称宫缩。它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正常的宫缩具有以下特点:1.节律性,2.对称性和极性,3.缩腹作用。当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不正常或度、频率有改变都会引起子宫收缩的异常,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或子宫收缩过强。前者常导致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子宫壁血窦,引起产后大出血。而产后大出血为妇产科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首位。  相似文献   

4.
产后出血是产后监护的重点,其发生率为4.7%,是妇女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子宫收缩乏力又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预防宫收缩乏力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为此,我院开展了产妇生产过程中舌下含米索前列醇,肌肉注射缩宫素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维华  许金华  张柏玲 《医学信息》2007,20(12):2114-2115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措施。方法对4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结论产后出血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文家英 《医学信息》2010,23(6):1628-1629
目的 讨论产后出血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2006年1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48例产后出血进行其病因及治疗分析与总结.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主要的并发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四个方面.一旦发生,应积极处理,寻找病因,合理治疗,减少孕产妇死亡率.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 及时筛查高危因素, 重点管理高危孕妇, 重视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 及时预防产后出血, 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张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6):1094-1096
产后出血作为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在妇产科的临床工作中备受重视.目前普遍认为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分娩后胎盘剥离面的血窦关闭和血栓形成,导致无法控制出血,继而出现产后出血量过大,甚至休克.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较多,难以完全防范,因此需重视产后出血的及时发现及有效治疗,控制出血量,挽救患者生命.本文回顾了产后出血的常见风险因素,综述了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以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产后大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置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玲  周旭红 《医学信息》2008,21(9):1630-1632
目的 为预防产后出血,首先必须消除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方法 对临产的产妇及时处理产程,进行有关分娩常识的教育,热情关心他们,使其消除思想顾虑.注意饮食及睡眠,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分娩时,按照正常的分娩机转,勿使其分娩过快,更不要粗暴牵拉,手术产尽量避免软产道损伤.如果发现软产道损伤及时缝合.勿滥用药物,合理使用催产素,使子宫肌纤维维持正常的收缩和缩复,提高助产人员的接生技术.当胎儿娩出后,可对产程延长或有出血可能者,立即给予子宫收缩剂,以预防子宫收缩.进入第三产程时,不要过早牵拉脐带或揉挤子宫强行娩出胎盘.胎盘胎出后,一定要检查是否完整,(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及全部娩出),若有胎盘滞留、嵌顿或粘连,应及时处理.产后在产房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1~2小时,回病房后继续观察24小时.对剖宫产手术注意伤口的缝合.对估计有出血可能的产妇,如双胎、羊水过多、巨大胎儿、晚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等应于娲产前备血,对胎盘早剥等估计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应做好充分准备,如备有纤维蛋自原、凝血药、新鲜血等.结果 386例产妇42例出现产后大出血占10.88%,在42例产后大出血中,子宫收缩欠佳25例.占发生率59.52%,胎盘残留3例,占发生率7.14%,巨大胎儿6例,占发生率14.29%,妊高征5例,占发生率11.9%,产前合并贫血1例,占发生率2.38%,软产道裂伤2例,占发生率4.76%.结论 防止产后大出血,对减少母婴死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产后出血目前已成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1]。其中有部分为子宫下段收缩不良,子宫体部收缩良好,无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子宫下段软,出血较迅速。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1月对22例因子宫下段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下段缝合术联合前列腺素制剂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米索前列醇直肠置药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是产科急症、重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年来采用的催产素及麦角新硷增强子宮收缩,防产后出血收到较好效果,但催产素的敏感性个体差异大,作用时间短,并且使用较烦琐。米索具有强烈收缩子宫的作用,用于产后(阴道分娩和刮宫产术后)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作者对此试用于临床,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重庆市北碚区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2008年5月住院分娩发生的4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针对出血病因进行防治,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按摩子宫与产后出血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制定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胎盘胎膜娩出后,立即按摩子宫,至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少为止。结果:2008-01-01至2008-06-30,在我院阴道分娩正常产817例,发生产后出血24例,产后出血发病率为2.94%。其中A组375例,发生产后出血5例,产后出血发病率为1.33%;B组442例,发生产后出血19例,产后出血发病率为4.30%。两组产后出血发病率经X2检验,P<0.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胎盘胎膜娩出后尽早按摩子宫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我院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发现对产后出血状况采取合理的监测、预防、护理以及急救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为临床护理提供较为规范的护理操作.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是产科最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住产后出血共52例,分析出血原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占总出血人数的52%,其次是胎盘滞留及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因此,笔者认为,密切观察产后子宫收缩情况,及时处理胎盘滞留,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并做好止血缝合,及时解除不利子宫收缩的因素,是减少产后出  相似文献   

15.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7年8月~2009年7月在我院剖宫产的20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00例,于剖宫产手术结束并清除阴道内积血后立即应用米索前列醇400μg经直肠给药;对照组100例,于剖宫产手术结束并清除阴道积血后立即应用缩宫素10U肌肉注射,分别观察产后2h、24h阴道出血量.结果 实验组2h阴道出血量、24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经直肠给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作用明显,能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6.
孙铁玲 《医学信息》2008,21(12):2306-2306
目的 探讨割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时改良B-Lynch缝线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4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患者进行改良B-Lynch缝线术.结果 14例患者均迅速止血,保留子宫.结论 改良B-Lynch缝线术治疗训宫产术时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肛塞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8年6月~2009年12月108例单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给药.实验组肛塞米索前列醇400ug(A组54例)、缩宫素对照组(B组54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静推缩宫素20U,两组进行现察分析.结果 实验组第三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肛塞米索前列醇具有比缩宫素更强的收缩作用,能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为预防和护理产后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产后出血的应对举措。结果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等。加强孕前指导工作、提供心理和产程护理和完善产后服务等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率。结论加强孕前指导工作,给予产妇产前、产时和产后护理,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概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引起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治。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2014年5月113例行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及诊治结果。结果113例病例中有43例是由于宫缩乏力造成的,占38%,有41例是由于胎盘因素造成,占36%,17例是切口撕裂造成,占15%,还有其它原因如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凝血功能障碍等。针对上述病因我院分别采取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含服米索前列醇片,静注缩宫素,子宫肌注催产素,子宫按摩,宫腔球囊止血、宫动脉结扎、缝合裂伤、切除子宫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出血。结论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撕裂及应用宫缩剂、妊娠并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等。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对策,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压迫球囊联合麦角新碱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34例实施宫腔压迫球囊联合麦角新碱止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将其中26例实施宫腔压迫球囊止血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出血指标;凝血功能指标;止血成功率、产褥感染率;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项出血量均少;PT、APTT均短,FIB高;止血成功率高,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时间短(P均<0.05).结论:宫腔压迫球囊联合麦角新碱可改善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后恶露、子宫复旧时间,减少产褥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