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加穴位注射对颅脑外伤引起的偏瘫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思路。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140例脑外伤偏瘫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与穴位注射。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推拿加穴位注射对颅脑外伤引起的偏瘫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将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2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来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来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颅脑内的血肿以及颅内坏死组织基本清除,同时还可以达到降低颅脑压力、病死率以及致残率的目的。因此,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的治疗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急诊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实施手术治疗的5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存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P<0.05。结论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临床治疗中,依照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实施急诊手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军 《淮海医药》1998,16(3):69-69
1992年~1997年5月笔者用针刺穴位在阑尾手术中抑制内脏牵拉反射收到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急、慢性阑尾炎120例.男80例,女40例.年龄16~70岁,平均33.5岁.随机分两组,每组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第1组平均年龄35岁,第2组平均年龄32岁.第1组为针刺组,第2组为对照组.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选择T_12L_1↑),均未用辅助强化药.在麻醉成功后,针刺组选用内关、上脘、中脘、下脘穴进行针刺.1.3 结果 第1组在术中探查寻找阑尾时,无牵拉痛者28例,轻微牵拉者20例,牵拉痛明显者12例.抗牵  相似文献   

5.
鲍杨东 《安徽医药》2015,(8):1567-1568
目的:观察颅脑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采用针刺和吞咽康复训练,另外给予治疗组患者颅脑穴位按摩。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记录治疗前后的试验得分,并评定治疗后疗效;采用 VFSS 吞咽困难评价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困难分级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饮水试验得分显著降低(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颅脑穴位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常规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与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3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有较好的疗效,优于常规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中选择合适的60例通过双色球法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30例则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颅内压、水肿带体积以及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而言,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人路途径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3月来本院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70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各患者具体颅脑肿瘤的部位采用相应的手术人路途径,其中颅脑肿瘤完全被切除者66例,次全切除者3例,颅脑肿瘤大部分被切除者1例。分析手术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术后4、6、10、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结果手术后各月生活质量较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预后情况良好,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颅脑肿瘤病灶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途径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可大大提高显微外科手术的临床疗效,且患者预后良好,生活质量评分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手术的临床效果与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600例临床诊断为早孕者并要求终止妊娠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80例患者采用无痛人流手术,对照组120例患者采用普通人流手术,比较两种人流术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以及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人流手术可以减轻早孕者的手术疼痛,消除其恐惧心理,降低其术后人流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良传统骨蜡的配方及制备工艺,提高其在骨骼止血上的效率,方便手术前准备及术中使用,观察该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高温加热熔化,定刺量分装,流通蒸汽灭菌法制备骨蜡。临床对照观察颅脑和骨外科手术115例;其中传统骨蜡组34例;改良骨蜡组81例。结果对照两组骨蜡临床使用效果,改良骨蜡组首、二次涂抹止血显效率达到98%以上,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讨论改良骨蜡具有满意的骨骼止血效果,且便于手术前准备,具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自1975年2月25是日至年底止按照全国统一规定针麻处方第一组及我市自选穴位处方施行三翼钉内固定术29例,马蹄足矫形术65例,汇报如下: 一、股骨颈骨折三翼钉内固定术29例临床分析: 1.穴位选择:选用全国统一处方第2组并连同我市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组处方加以总结,为便于总结,我们将全国统一处方中:足三里、外丘、三阴交、太冲(患侧)列为第1组;将我市环跳、冲门、居髎、闭孔(患侧)列为第2组。 2.一般资料和效果:29例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2岁。两组穴位临床效果见表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3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分为两组,无手术指征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指征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良好率为70.84%,高于保守治疗组(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较佳,预后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顾娟仙 《海峡药学》2012,24(6):215-216
目的 分析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自2001年7月到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严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2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治疗组有患者98例,对照组有患者115例,对照组采用经典的颅脑损伤治疗方案,治疗组在经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注射液)30mg+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日3次.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能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肺部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实验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颅内压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和颅内压水平均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效果更佳,不仅可提高颅内血肿及坏死组织的清除效果,还能降低颅内压水平,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叶丰力 《北方药学》2014,(6):188-189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患者在手术室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3年11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75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特殊护理组40例和普通护理组35例。结果:特殊护理组护理人员手术室感染控制合格率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殊护理措施在手术室颅脑创伤患者中应用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感染控制效果,提高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开颅术在颅脑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接受临床治疗的66例重症颅脑创伤患者,将其分为大骨瓣组和传统组,各33例。大骨瓣组患者采用标准的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的额骨瓣或颞骨瓣开颅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开颅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大骨瓣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颅脑创伤患者,大骨瓣开颅术能显著改善预后情况,在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同时,能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将4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13例采用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植物状态或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应注意在明确临床诊断的前提下,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根据病情给予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163-165
目的分析100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救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急诊救治),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急诊一体化救治)。对比两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的送诊时间、到手术时间、合并器官损伤数以及GCS评分、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急诊患者采用急诊一体化救治方法的效果确切,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因各种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其中行子宫全切除术者30例,行宫外孕切除术者30例,行卵巢肿瘤切除术者4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者7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70例,年龄2012月因各种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其中行子宫全切除术者30例,行宫外孕切除术者30例,行卵巢肿瘤切除术者4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者7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70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8岁,随机分为A组(试验组)B组(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患者肠鸣间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长于试验组,腹胀发生率也高于试验组。两组肠功能恢复情况、腹胀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术后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脑疝复位天幕切开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8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脑疝复位天幕切开组)53例和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组)55例,比较两种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为41.5%、长期昏迷/重残的患者比例为30.2%、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比例为32.1%、脑动脉梗死比例为15.1%、脑积水比例为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手术治疗,同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小、手术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