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专科护士与患者推心置腹地交谈,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目前的心理状况和遵医情况,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分析和护理,可不同程度地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提高疗效,增加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IDS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调查32例住院AIDS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干预。结果住院AIDS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论临床心理护理在AIDS患者护理中有重要作用,心理干预对AIDS患者是一种良好的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良好、精心的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意义和价值,阐述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体会。方法对我科40例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和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40例糖尿病患者有合并症者29例(72.5%),其中脑梗塞8例(27.6%)高血压病7例(24.1%),冠心病5例(17.2%);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迅速解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压抑等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加强对患者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以及急慢性并发症的护理,明显提高了临床的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预后明显好转。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临床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3月至8月,住院患者98例,采用心理护理与药物相结合的方式治疗精神病人康复。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对精神病人病情康复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提高了精神病人康复,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家庭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护理策略。方法 对68例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自出院起随访观察3个月,给予相关理论培训、操作训练、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和防治不良反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空腹血糖、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因糖尿病再次住院率、低血糖发生率和注射胰岛素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68例患者空腹血糖相对控制平稳,发生低血糖和注射胰岛素相关并发症轻微,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和因糖尿病再次住院情况。结论 给家庭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包括相关理论培训、操作训练、心理疏导、饮食护理和防治不良反应)的策略,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3月至8月,住院患者98例,采用心理护理与药物相结合的方式治疗精神病人康复。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对精神病人病情康复有一定促进作用。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提高了精神病人康复,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调查和心理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49例高血压合并檐尿病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配合临床治疗进行心理护理与指导。结果:通过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各种心理障碍的患者人数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心理调查及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糖尿病治疗方面可能通过减少心理障碍、提高依从性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原因,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方法 选取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分析患者拒绝治疗的原因后,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 23例患者住院时、出院后均能接受胰岛素治疗,10例患者住院时接受胰岛素治疗,但拒绝出院后应用胰岛素治疗;5例患者拒绝应用胰岛素治疗。 结论 对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0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治疗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监测病情.预防并发症及加强出院指导。结果: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提高了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结论:加强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原因,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选取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分析患者拒绝治疗的原因后,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23例患者住院时、出院后均能接受胰岛素治疗,10例患者住院时接受胰岛素治疗,但拒绝出院后应用胰岛素治疗;5例患者拒绝应用胰岛素治疗。结论对心理性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治疗的质量。方法 通过对50例临床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患者的护理宣教和饮食治疗,配合医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缩短了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了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结论 应加强对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质量使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心理疏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对15例拒绝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调查,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结果经过耐心的心理疏导,15例拒绝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14例接受了胰岛素治疗。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作用.方法 随机对15例拒绝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调查,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结果 经过耐心的心理疏导,15例拒绝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14例接受了胰岛素治疗.结论 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反应,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根据108例糖尿病患者的特殊心理,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除注意饮食及药物治疗外,心理护理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腹部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42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本院42例患者围手术期做好心理护理和糖尿病教育。注意病情变化和监测血糖,加强基础护理。结果:42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3例,低血糖1例,平均住院14d。结论:充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护理问题,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的100例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的进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总结。结果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无感染发生,化疗不良反应低,无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健康教育是提高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避免焦虑状态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62例老年患者住院临床观察,根据住院期间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收到了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中。是一门精细的护理艺术,使每个老年患者都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各种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18.
葛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749-2749
目的 探讨骨科截肢患者术后心理护理.方法 对2006-2010年住院的15例骨科截肢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心理治疗,使他们由消极的态度转变为积极的态度.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外科治疗的同时,重视心理护理,对患者重返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惠明  尚丽丹  李宁 《现代护理》2007,13(20):1883-1884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9例肝源性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患者心理负担减轻,对饮食及用药知识有所了解,降低了低血糖反应和糖尿病足的发生。结论通过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疾病的控制及转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心理分析,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提高肺结核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方法针对患者入院时、住院治疗期间、出院时三个阶段的心理活动,通过入院宣教、住院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环节,采取计划指导、小组讨论、书面教育、个别咨询、专题讲座等方式,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使患者对治疗依从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论通过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分析,采取良好的沟通方式,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对疾病知识、治疗、方案、药物的毒副作用充分了解,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