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通过敦煌遗书《灸经图》要旨的研习,及其对《灸经图》图4、图8、注文11要旨的剖析,对敦煌古穴髓孔、手髓孔、颊车髓孔的穴名、定位、主治疾病进行考证、归纳及总结。为敦煌古穴髓孔、手髓孔、颊车髓孔在针灸临床中应用提供重要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敦煌《灸经图》中有以经脉名称命名的古穴足太阳,这种以经脉名称命名的穴位在《黄帝内经》中也可见,以后汉、南朝、唐宋、明及现代亦可见,它是《黄帝内经》时代针灸风貌的一种延续现象,反映出一种针灸流派的特色.通过探究古穴命名源流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敦煌医学、《黄帝内经》的理解,也有助于古穴的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3.
张侬  王文 《陕西中医》2011,32(2):236-237
1900年敦煌莫高窟所出《灸经图》中有五册穴,有取穴部位,有引线标示,有灸方配穴与主治病症。图中文字见于《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针灸资生经》。为研究针灸图提供例证,有助古穴奇穴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古《灸经图》之手阳明穴足阳明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侬 《中国针灸》1996,16(7):46-48
1900年敦煌莫高窟所出《灸经图》中有手阳明穴、足阳明穴,各有取穴部位,有引线标示,注文中有灸方配穴,主治病症。这是以经脉名称称谓的古穴名,对研究《灸经图》写绘年代、针灸流派的归属提供了线索,有助于古穴今用,有助于对《黄帝内经》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天门穴考略     
1900年,甘肃敦煌市莫高窟藏经洞出土一批中古时期文书,内有一《灸经图》,保存较多古穴。现就古天门穴略作考述。 《灸经图》注文“天门,在脑后小大骨上一寸。”原图亡佚。 《敦煌古医籍考释》:“天门,古经穴名。传世诸针灸书未见。”  相似文献   

6.
贝尔麻痹(Bell’s palsy,BP)是常见的周围性面瘫,与古之"口?"相近。敦煌《灸经图》传承久远,特色鲜明,所载古穴未注明经络(经筋)循行,仅图示穴位,阐释主治和方法,简单实用。本文从BP、面瘫与手足三阳经筋、面瘫取穴、敦煌古穴、艾灸作用机理等方面探讨敦煌《灸经图》古穴治疗BP理论特色,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思路,发扬敦煌医学。  相似文献   

7.
同名四穴组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 敦煌遗书《灸经图》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现存最早图文并兼的灸法专著,它包括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院图书馆的(stein6168、stein6262)。本文主要探讨敦煌石窟《灸经图》四天庭穴的内涵特色,四天庭穴与其他同名四穴组有什么关系以及古代早期同名四穴组的演变及临床使用情况。《灸经图》四天庭穴是存世最早的同名四穴组,对其它同名四穴组发挥着先导作用并对现代头针临床及保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侬 《中国针灸》2001,21(9):563-564
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藏经洞所出我国中世纪文书,有唐宋医学写卷,与针灸有关的有20个卷号,其中《灸经图》是重灸派专著,灸壮多至1千壮,保存52个古穴及髓孔,五舟,天门,聂俞,手阳明,扳眉,足阳明古穴名。《新集备急灸经》为唐代针灸图,为急症施灸所集。《杂疗病药方》有耳孔灸方法。“不知名医方”中有隔豉饼灸,隔硫黄粉灸,隔雄黄灸等法,发展葛洪隔物灸法,为珍贵灸灸医籍。  相似文献   

9.
探讨敦煌遗书《灸经图》治未病之保健养生按摩法,指出《灸经图》按照九宫八卦在人体布阵组穴,达到天人合一;治病首选头项部穴,揭示了头脑衰痹是衰老与疾病的主要原因;按头体四肢顺序布穴是其独特思想;四天庭与发际等头穴构成针灸史上最早的头针疗法及枕骨疗法;其中临摹图4与临摹图12相辅相成,是针灸史上治未病、保健按摩最早最完整的组方。  相似文献   

10.
就《灸经图》22个古穴中"手小指头"穴"、足小指头"穴"、手十指头"穴穴位名称来源及其主治病症等进行考证论述,指出各穴位名称亦见于《龙门石刻药方》《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针灸大成》,为研究针灸图提供了例证,有助于古穴奇穴的研究,同时举典型病例说明古穴奇穴的研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四万六千部敦煌遗书中,有一部编号S.6168、S.6262的《灸经图》,这是一部普及灸法治疗、绘有腧穴图谱的针灸古籍,是我国现存较古的灸法专著。现存赵文炳  相似文献   

12.
资料总结表明,敦煌石室医学卷子中所涵盖的针灸内容,在针灸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后人研究针灸内容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灸经图》和《新集备急灸经》为现存最古老的针灸实物图谱,记载的灸疗点为腧穴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记载的内科、妇科、男科、儿科、头面躯体痛证的灸治法为灸法在内科、妇科、男科、儿科、疼痛科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敦煌医学文献是中医学的独特宝藏,应进一步挖掘整理针灸疗法等医学资源,古为今用,以促进和推动敦煌医学的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王天生  吕兰萍 《中国针灸》2005,25(5):345-347
敦煌遗书<灸经图>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现存最早的灸法专著.本文通过应用<灸经图>选穴和治法对脑性瘫痪、类风湿性关节炎、胃肠炎泄泻、阳萎早泄、糖尿病、哮喘等典型病例的治疗,目的在于探索其用穴特点,挖掘其中的规律,验证其实效性,寻求其对现代临床指导价值,以说明<灸经图>适用于多种顽症痼疾的治疗与康复,有独特的疗效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五劳七伤特点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天生  吕兰萍  王永强 《中国针灸》2006,26(10):753-755
敦煌遗书《灸经图》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现存最早图文并兼的灸法专著,在治疗五劳七伤中采用天人合一的配穴方法,按九宫八卦在人体布穴;采用整体观念的配穴方法,按头、体、四肢在人体布穴;它以朴实自然的唯物主义写绘了我国存世最早的裸体针灸图;也是祖国医学最合理、最完整的性科学解释;是古代重灸派治疗五劳七伤顽症的典范;它选穴方便、安全、易于普及。本文总结前人经验以资借鉴,对治疗和预防现代虚损性疾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侬为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敦煌学会理事.他毕生致力于中医、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学贯中西医,安贫乐道,学术面涉及中医、中药(栽培)、针灸、敦煌医学(针灸)等领域,学验俱丰,造诣精深.本文介绍了张教授独特的疾速剌穴针刺手法、传统西北放寒特色——指端挑擦疗法、敦煌医学古《灸经图》背部腧穴二寸三分取穴法和背部腧穴刺络拔罐放血治疗法等部分临床实用方法,总结整理了张教授的临证经验,以期更好地学习继承张教授的针灸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从四天庭穴的历史沿革、同名四穴组的方义及广泛应用、四天庭穴的布穴特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敦煌《灸经图》四天庭穴组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郭君双 《中国针灸》2006,26(10):745-748
马继兴先生(1925-)是我国著名的医史家及中医文献学奠基人,是针灸学领域中的辛勤耕耘者。60多年来在针灸学领域中成就卓著,在腧穴学、经络学研究中多有建树。出版《简明针灸正骨》《针灸疗法刺激点解剖位置参考图》彩色教学挂图、《针灸铜人与铜人穴法》《敦煌古医籍考释》《出土亡佚古医籍研究》等著作对针灸史及针灸文献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灸经图》是敦煌出土的针灸文献中罕见的灸疗图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本文将从命名、分卷与绘图数量、灸方与主治病症、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19.
古人在长期应用针灸疗法与疾病做斗争的同时,总结出许多针灸禁忌规律,特别是历代医家关于禁针、禁灸穴论述颇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见于明·高武所撰著《针灸聚英》中"禁针禁灸穴歌",及《针灸甲乙经》所载的禁针、禁灸穴位.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古人对解剖、生理知识的理解,决定了其认识的局限性.古人所说的禁针禁灸穴,临床时只要选择合适的针具,并且运用正确的针刺施灸方法,不但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反而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对古代医家所提出的禁针禁灸穴,我们既要引起重视,又不应被其所束缚.对其所谓的"禁"不能单纯理解为禁用,可理解为"慎"、"小心",只有结合现代解剖和生理知识加以辨证分析,才能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之上有所前进和突破.现就历代医家关于禁针禁灸穴的论述以现代针灸临床应用的角度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禁灸穴考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灸法在临床上的逐步广泛应用,许多古代文献记载的禁灸穴已得到使用,取得了比较肯定的疗效。但是,有关禁灸穴的文献研究尚未见到。笔者收集了《针灸甲乙经校释》(文中简称《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简称《千金》)、《外台秘要》、《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补注铜人》)、《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校释》(简称《大成》)、《类经图翼》、《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简称《金鉴》)及《神灸经纶》等11部古代医籍对禁炎穴的记载,并参阅有关其它文献,以探求古代禁灸穴的提出和发展,冀于灸法的研究有所俾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