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总结鼻窦真菌病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28例鼻窦真菌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取窦口附近干酪样物送病检而确诊。27例非侵袭型上颌窦曲霉菌病,1例采用上颌窦根治术,26例采用内镜鼻窦手术,5例术后加口服抗真菌药治疗;术中随机取9例患者的上颌窦腔粘膜病检,均未见霉菌侵犯;27例患者均获治愈。另1例为侵袭型鼻脑曲霉菌病,采用鼻侧切开术治疗,术后2月死亡。结论 ①窦口鼻道复合体是本病的发病、转归及手术治疗的关键部位;②取窦口附近干酪样物送病检有助于诊断;③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宜采用内镜鼻窦手术,彻底清除真菌团块,术后反复冲洗窦腔,术后不必全身应用抗真菌药。  相似文献   

2.
大蒜素治疗上颌窦曲霉菌病(附1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抗生素、皮质激素等化学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由真菌引起的鼻腔、鼻窦真菌病呈日趋增多之势,而曲霉菌病发生在上颌窦为最常见、国内、外报道亦相应增加[1,2],多主张应用二性霉素已及手术清除病变组织的方法治疗、我们近年来使用大蒜素治疗上颌窦曲霉菌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诊断标准:参照萧轼之[3]所定标准。二、临床资料:共1O例,男6例,女4例:年龄32~56岁.有慢性上颌窦病史1~8年。主要症状:涕血门o八O),间歇性,多为晨起回吸涕中带血丝或小凝血块、头痛(Ic/10),系前额或患侧前壁隐痛,发作时…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曲霉菌病的CT表现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上颌窦曲霉菌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上颌窦曲霉菌病人的影像学及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①上颌窦内不均匀性高密度影团块近似如钙化斑;②局限性反应性骨质增生和局灶型骨侵蚀;曲霉菌感染常仅螺及一侧上颌窦,少累及其他鼻窦。结论 该病具有较特征的CT表现。CT可明确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鼻腔,鼻窦肿瘤手术方法。方法:利用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治疗24列鼻腔,鼻窦肿瘤的病人,其中6例结合内镜技术,该术式将传统正中翻揭术的鼻前庭环形切口改为鼻中隔的贯乇开和鼻腔外侧壁的骨膜下切开。本组病例,筛窦骨瘤2例,鼻中隔血管瘤1例,鼻腔,筛窦血管瘤3例,鼻腔,上颌窦血管瘤3例,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7例,鼻腔筛窦鳞癌2例,鼻腔鳞癌3例,上颌窦鳞癌2例,复发性上颌窦鳞癌1例。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和恶性肿瘤,皆未侵犯前筛窦 ,前颅底及眼眶,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和鳞癌术后皆行放疗。结果:24例手术皆成功。该手术切口可变通,对鼻腔,鼻窦,鼻咽及前中颅底皆可充分暴露,结合内镜技术可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患者对术后外形皆满意。无鼻前庭狭窄,鼻中隔穿孔,口鼻瘘管等;12例面部麻木主后6个月均渐好转;5例溢泪皆行泪道冲洗后好转;1例复发性上颌窦癌病人再次手术后3个月因肺部转移死亡;1例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术后8个月复发。结论: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是一种变通而实用处理鼻腔,鼻窦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1例,年龄26~72岁,病史1~18个月,3例均以反复鼻出血入院,出血量50~600ml,无鼻塞及黄涕,伴头痛,曾行前后鼻孔填塞及输血治疗。查体2例鼻腔外侧壁稍内移,无新生物。1例鼻腔可见膜状坏死物,触之易出血,鼻腔外侧壁明显内移与鼻中隔相贴,鼻中隔向对例偏曲。鼻窦冠状位CT扫描示1例右上颌窦圆形软组织影,边缘光滑,上颌窦内壁骨质变薄,窦腔较对侧扩大。1例左筛上颌窦软组织影,内壁后外移,眶纸板骨质变薄;1例右筛上颌窦软组织影,内壁骨质缺如,上壁、后外壁、眶纸板骨质变薄;1例术前活俭示炎性坏死物,术…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手术纠正鼻结构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9月~2006年9月,我科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结构异常所致慢性鼻及鼻窦炎90例,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90例患者,男52例,女38例;年龄14~68岁,平均41岁;病程0.5~30年,平均11.25年.主要临床症状:单纯鼻塞10例,鼻窦伴鼻干燥、鼻出血14例,鼻塞伴流涕、头痛18例,鼻部疼痛伴头痛16例,单纯头痛6例,鼻塞伴嗅觉减退15例,鼻流脓涕伴面颊部肿胀4例,反复鼻出血7例.鼻腔、鼻窦结构异常表现:90例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放大冠状扫描,单纯鼻中隔偏曲10例(图1),鼻中隔偏曲合并中鼻甲肥大1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泡性中鼻甲10例(图2),鼻中隔偏曲合并钩突肥大12例,中鼻甲肥大伴息肉样变14例,钩突肥大伴息肉样变8例,鼻中隔偏曲合并中鼻甲外移6例,中鼻甲反向弯曲4例(图3),巨大筛泡2例,Haller气房2例,下鼻甲骨质增生10例,其中12例同时合并额窦、筛窦、上颔窦、蝶窦阻塞性炎症病变,16例同时合并筛窦、上颌窦阻塞性炎性病变,18例同时合并额窦、筛窦、上颌窦阻塞性炎症病变,20例同时合并上颌窦阻塞性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霉菌病的体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为探讨鼻窦霉菌病的合理手术方法。方法:对所遇8例鼻窦霉菌病分别采用不同术式进行了治疗。结果:其中7例为非侵袭型上颌窦曲霉菌病,1例采用上颌窦根治术,6例采用内窥镜鼻窦手术,均获治愈,另1例为侵袭型鼻脑曲霉菌病,采用鼻侧切开术,术后2月死亡。结论:分析认为:1)窦口鼻道复合体在鼻窦霉菌病的发病、转归中起重要作用,也是须手术处理的关键部位。2)治疗非侵袭型鼻窦霉菌病,宜采用内窥镜鼻窦手术。3)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单侧鼻腔鼻窦病变的CT表现,探讨CT检查在单侧鼻腔鼻窦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0月经手术、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81例单侧鼻腔鼻窦病变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病理检查结果,评价CT扫描的诊断意义。结果病灶位于左侧鼻腔鼻窦198例,右侧183例。其中单纯上颌窦病变102例,孤立性蝶窦病变29例,上颌窦为主、累及筛窦及鼻腔191例,多鼻窦病变累及鼻腔59例。临床症状主要以单侧鼻塞、流涕为主326例(其中涕中带血者47例),单侧嗅觉减退或丧失31例,元明显临床症状24例。术前CT诊断准确率: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36例,准确率为93.4%;鼻窦囊肿54例,准确率为96.3%;真菌性鼻窦炎98例,准确率为87.8%;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65例,准确率为81.5%;其他良性肿瘤3例,准确率为66.7%;鼻腔鼻窦恶性肿瘤25例,准确率为88.0%。结论单侧鼻腔鼻窦病变以慢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等病变为主。CT能清晰显示炎性病变、肿瘤范围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是诊断单侧鼻腔鼻窦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真菌性鼻窦炎1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菌性鼻窦炎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其中最常见的为曲霉菌和烟曲霉菌,不同年龄均可发病,本病常易误诊为慢性耳窦炎或恶性肿瘤。我科自1992~1997年诊治本病患者18例,为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1~70岁。原发性11例,继发性7例,1例有变态反应史。受累部位为上颌窦13例,其中单侧11例,双侧2例;单侧上颌窦+筛窦4例;累及蝶窦1例。2例伴有单侧中鼻道小息肉;3例反复鼻窦冲洗效果差。初诊症状:少量涕中带血10例,鼻后溢液4例,少量脓涕2例,有面颊肿胀感2例,伴有头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预防鼻腔黏连和筛窦腔黏连闭塞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6例、69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应用硅胶扩张管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未见上颌窦自然口黏连闭锁,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黏连及筛窦腔闭塞.结论术中正确置入硅胶扩张管是预防上颌窦自然口狭窄闭锁、鼻腔黏连及筛窦腔闭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1994年12月以来我科采用鼻内窥镜行鼻窦开放术98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98例(172侧),男58例,女40例;年龄11~69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35年;鼻阻98例,流脓涕89例,伴头昏头痛72例,嗅觉减退5例;根据病史,术前专科检查,鼻窦CT,鼻窦摄片。反复发作性鼻窦炎15例,中鼻道息肉十鼻窦炎37例;全鼻腔息肉十鼻窦炎21例;有前期手术史25例。鼻息肉摘除十筛窦开放36例,鼻息肉摘除十筛窦、额窦开放18例,鼻息肉摘除十全鼻窦开放5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下鼻道联合开窗35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十上颌窦根治术4例。本组98例中,…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4岁,因涕中带血丝伴左侧持续性鼻塞2年人院。查体见鼻黏膜慢性充血,左侧下鼻甲慢性充血肥厚,对收敛剂不敏感,左侧中鼻道见大量脓性分泌物,吸净后见中鼻道拥挤,鼻腔未见新生物,鼻窦区无压痛。鼻窦水平位CT示左侧上颌窦、筛窦内软组织影,CT值为4 Hu,上颌窦内密度不均匀,CT诊断为左侧筛窦囊肿、左上颌窦炎症、左上颌骨根尖囊肿。人院后行鼻窦冠状位CT检查,示左侧上颌窦、  相似文献   

13.
两侧上颌窦全缺如,国内至今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84年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4岁,持续性鼻塞脓涕20年,嗅觉减退,伴有不规律性头痛。检查;双侧鼻腔粘膜充血,双鼻下甲轻度肥大,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鼻窦克氏位相显示双上颌窦腔均模糊不清,额窦未发育,筛窦  相似文献   

14.
影响筛窦癌生存率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窦癌发病率较低 ,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占 5%~ 2 5%。由于筛窦和鼻腔、上颌窦关系密切 ,对其分期、治疗及预后存在一定难度。 1 978年 2月~ 1 995年 1 2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筛窦癌 43例 ,本文就其有关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患者 43例 ,男 36例 ,女 7例 ;年龄 33~ 69岁 ,平均 58.5岁。临床表现见表 1。经 CT确定病变范围 ,见表 2。肿瘤侵犯上颌窦较广泛或超过上颌窦上、中 1 /4象限视为原发于上颌窦。表 1  43例筛窦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例数  体征例数鼻塞 38 鼻腔肿块 2 8鼻出血 2 2 内眦肿胀 18复视 10 眼球突…  相似文献   

15.
鼻窦真菌病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郭洁波  苏振忠 《耳鼻咽喉》1999,6(3):135-137
总结我院1992 ̄1998年收治鼻窦真菌病10例,认为鼻窦真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1)单个侧鼻窦受累,尤其是上颌窦;(2)单侧头痛,鼻塞,脓血涕或鼻腔干酪样物;(3)CT扫描常见鼻腔鼻窦有软组织块影或钙化斑;(4)鼻腔鼻窦有阻塞因素存在,柯-陆氏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而鼻内窦镜手术在清理筛窦或蝶窦病变组织及术后窦腔护理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上颌窦曲霉菌病的内窥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颌窦曲霉菌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上颌窦曲霉菌病患者行内窥镜下窦内清除术(ESS)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行ESS术,9例行上颌窦前壁钻孔行鼻内窥镜手术术后症状消失,内窥镜下创面愈合窦口开放良好;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ESS是治疗上颌窦曲霉菌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鼻窦淋巴瘤误诊为鼻-鼻窦炎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63岁,因间断性右鼻塞头痛流脓涕1月余来诊,患者主诉1月前无诱因地出现右鼻腔通气不畅伴流脓涕,偶有头痛,无鼻出血或涕中带血.按鼻窦炎治疗无效。门诊检查:右鼻腔较狭窄,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拥挤有脓性分泌物,右上颌窦区轻度压痛,鼻中隔及左鼻腔无明显异常,鼻咽部、口腔检查未见异常。鼻窦CT示右侧上颌窦密度增高,骨质均匀,无明显缺损,额窦、筛窦及蝶窦均正常,遂以鼻窦炎(1型1期)收入院。  相似文献   

18.
上颌窦胆脂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6岁,主因左侧鼻塞、脓涕、头痛20 d,伴左侧面颊部红肿,左侧上列牙痛入院.查体:鼻黏膜充血,鼻腔外侧壁内移,中鼻道脓性分泌物,无眼球移位,无复视,左面颊部红肿,压痛明显.鼻窦CT示:左侧上颌窦密度增高,上颌窦外侧壁骨质破坏,右侧上颌窦黏膜轻度肥厚,筛窦、蝶窦及额窦未见异常(图1).  相似文献   

19.
例1,男,53岁,因左鼻进行性鼻塞半年伴血涕2个月,于1995年3月5日入院。检查:左鼻腔有一暗红色新生物充盈整个鼻腔上部,表面粗糙,高低不平,触之易出血,全身情况无明显异常。活检病理诊断为(左鼻腔)乳头状瘤。鼻窦X线及CT检查:诊断为左鼻腔及左筛窦占位性病变,累及左上颌窦。入院第9天在全麻下行左鼻侧切开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瘤体占据鼻腔上部及前组筛窦,并一部分侵入左上颌窦,向后达蝶窦前,向上至筛板水平,  相似文献   

20.
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在鼻腔鼻窦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有效的治疗鼻腔、鼻窦肿瘤手术方法。方法 :利用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治疗 2 4例鼻腔、鼻窦肿瘤的病人 ,其中 6例结合内镜技术。该术式将传统正中翻揭术的鼻前庭环形切口改为鼻中隔的贯穿切开和鼻腔外侧壁的骨膜下切开。本组病例 ,筛窦骨瘤 2例 ,鼻中隔血管瘤 1例 ,鼻腔、筛窦血管瘤 3例 ,鼻腔、上颌窦血管瘤 3例 ,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 7例 ,鼻腔筛窦鳞癌 2例 ,鼻腔鳞癌 3例 ,上颌窦鳞癌 2例 ,复发性上颌窦鳞癌 1例。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和恶性肿瘤 ,皆未侵犯前筛窦、前颅底及眼眶。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和鳞癌术后皆行放疗。结果 :2 4例手术皆成功。该手术切口可变通 ,对鼻腔、鼻窦、鼻咽及前中颅底皆可充分暴露 ,结合内镜技术可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患者对术后外形皆满意。无鼻前庭狭窄、鼻中隔穿孔、口鼻瘘管等 ;12例面部麻木术后 6个月均渐好转 ;5例溢泪皆行泪道冲洗后好转 ;1例复发性上颌窦癌病人再次手术后 3个月因肺部转移死亡 ;1例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术后 8个月复发。结论 :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是一种变通而实用处理鼻腔、鼻窦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