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食用纯蛇粉制品是由活腹蛇或乌梢蛇等去皮、肠后,通过灭菌加工制成微细粉末,该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类及各种微量元素等成分。绍兴市有三家生产单位生产该类产品。我们在卫生检测中,发现纯蛇粉制品细菌污染比较严重。与此同时,我们对生产各个环节进行了调查,现将检测和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均是纯蛇粉,为卫生审查样品,由三家生产单位分别送至食监所,再由食监所送往实验室。三家厂家先后分别送样2~4份不等,共送检样品9份。  相似文献   

2.
食用纯蛇粉制品是由活蝮蛇或乌梢蛇等去皮去肠后,灭菌加工制成微细粉末,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类及多种微量元素.绍兴市有3家厂家生产该类产品.我们在卫生检测中,发现纯蛇粉制品细菌污染比较严重.为此,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了调查,现将检测和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谈蛇色变”并非虚语,有的人一听到“蛇”就会起鸡皮疙瘩,有的人甚至会昏晕过去。人们之所以怕蛇,主要是因为毒蛇能分泌毒力很强的毒液,丧生蛇口的人委实不少。可是,有一种神奇的针剂,若及时注射,却可挽救人们的生命于垂危之中。这种神奇的针剂是什么呢?它叫蛇毒抗毒素。说来倒也有趣,这种对付蛇毒十分灵光的蛇毒抗毒素,却是用蛇毒制造的。  相似文献   

4.
蛇毒是从毒蛇体内分泌的毒液,经科学工艺提取分离,制成许多蛇毒制品,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蛇毒中含有二十多种生物活性酶,它具有溶栓、抗凝、去纤、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中血栓素B2、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多种功能。最近证实,蛇毒中的神经因子具有维持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存活、促进神经元的分化、诱导神经纤维定向生长、改善神经──肌肉间传导、修复损伤的神经功能等作用。临床上对治疗神经系统某些顽症有独特疗效。1老年性脑病随着年龄增长,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老年性血管性痴呆、脑萎缩、帕金森氏病等病的发病率逐年增…  相似文献   

5.
毒蛇咬伤事件时有发生。在医疗欠发达地区判断被咬伤者的蛇毒种类大多是以临床症状和非特异的实验室血液检验结果为依据,但不同种属蛇毒引起的症状存在重叠或相似的情况,因此,准确性很低,给临床救治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就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蛇毒素鉴别的常用检测方法,如色谱法、质谱法、紫外线检测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法以及免疫学测定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抗蛇毒血清和中草药治疗儿童毒蛇咬伤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组,两组均采用抗蛇毒血清、抗生素治疗。治疗纽结合中草药内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8%,对照组治愈率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抗蛇毒血清制品纯度高、质量好、中和力强、副作用少,是治疗儿童毒蛇咬伤的安全特效药物,配合中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新品专区     
《中国卫生产业》2009,6(9):13-13
一类新药苏灵正式投放市场 近日,由康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一类新药苏灵(通用名:尖吻蝮蛇血凝酶)首批产品正式下线投放市场。据悉,苏灵是第一个从中国特有尖吻蝮蛇蛇毒中提取的单一组分血凝酶,纯度高达99%以上,也是国际上第一个达到如此高纯度的蛇毒血凝酶产品,大大增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蛇毒类血凝酶在手术止血方面有着优异的表现,但由于其复杂的多组分结构,使得单一血凝酶组分的提纯非常困难。国际上通常的要求是纯度大于95%。  相似文献   

8.
潘彦清 《工企医刊》1994,7(4):42-44
腹蛇抗栓酶(Svate)为一种酶制剂新药。(?)0年代末,中国医科大学郝文学教授等首先从蛇岛腹蛇毒中提取成功。Svate 主要用于血栓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学者临床用该药治疗皮肤病效果显著,现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9.
常宇 《健康大视野》2010,(16):30-35
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头大的肿瘤逐渐消失,使几近残疾的骨病患者重获新生; 他动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洽蛇毒绝技献给国家,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  相似文献   

10.
蛇,全身是宝。蛇皮可纠^药、制革、出口;蛇胆可以治多种疾病;蛇肉除了药用,还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蛇毒昂贵,被称为“液态黄金”而胜过黄金,能治疑难杂症。而蛇最大价值并不在此,而在于在自然界中维持生态平衡的重大作用。蛇以鼠类为主食,是老鼠的天敌。蛇类的存在,客观上起着帮助人类消灭鼠害,保护人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毒蛇咬伤常见于我国南方农村、山区和沿海一带。我国的毒蛇种类目前已知有47种。较常见且危害较大者有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海蛇、蝰蛇、蝮蛇、五步蛇、竹叶青等。蛇咬伤后,由毒蛇的毒腺中所分泌的蛇毒致人发病。蛇毒可分为神经毒(祖国医学称“风毒”)和血液毒(祖国医学称“火毒”)两类,也有兼有两种的混合毒。毒蛇咬人时,毒液从唇腭上的一对唇上腺排出,通过毒牙的导管注入患者伤口。毒液主要通过淋巴管循环,逐渐扩散至全身。如果毒液从伤口直接进入血液,可在短时间内引起死亡。毒液吸收后,可引起全身和局部中毒症状。症状的轻  相似文献   

12.
178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秀如  曾建玲 《中国校医》2006,20(5):540-541
毒蛇咬伤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南方农村较常见,咬伤后症状的轻重与蛇的大小、蛇毒进入体内的多少、蛇毒的种类有密切关系.咬伤后处理是否正确、及时,护理是否得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2000年5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178例毒蛇咬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纯蛇粉是由活腹蛇或乌梢蛇等去皮、肠后,通过灭菌加工制成微细粉末,该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类及各种微量元素等成份。笔者从本市一家蛇粉生产厂家生产的蛇粉中检出一株沙门氏菌,经生化反应、噬菌体及血清学鉴定,乃为我国罕见的旺兹沃思沙门氏菌,现将检测和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国外兴起了一股魔芋热。日本生产的助控保健食品——海曼纳系列产品(即魔芋制品)格外走红,被誉为世界保健食品“富有魔力的新花”。它的奇特功能日益受到世界营养界、医学界的关注。 魔芋又名磨芋、鬼芋、鬼头、花连杆、蛇子头、蛇六谷等,  相似文献   

15.
夏秋季是蛇咬伤的高发期。治疗毒蛇咬伤,目前主要应用抗蛇毒血清。抗蛇毒血清又名蛇毒抗毒素,有单价和多价两类。抗蛇毒血清特异性较高,疗效确切,越早应用,治疗效果越好。抗蛇毒血清是国内外一致公认的治疗毒蛇咬伤的首选特效药,其作用是中和体内尚未与体内组织细胞结合的蛇毒,使之变成无毒物质而解毒。  相似文献   

16.
医苑 《现代养生》2011,(24):29-33
神仙手眼菩萨心肠他使上海的淋巴癌患者拳头大的肿瘤逐渐消失,使几近残疾的骨病患者重获新生;他动员浪迹江湖的蛇花子将祖传治蛇毒绝技献给国家,挖掘不识字的民间散医成专家;  相似文献   

17.
蛇咬伤后,结合实际情况以最恰当、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干预,有效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初始应对措施极其重要。随着近年蛇伤中毒事件的增加,寻求快捷、适用、易操作的方式处理蛇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特别是早期、有效地干预是当务之急。2020年Journal of Special Operations Medicine(JSOM)第2期发表的《联合战伤体系临床实践指南——全球蛇伤中毒处理》(以下简称"《指南》"),在蛇伤处理理念上进行了更新和系统化完善,尤其是初始处理上以简化判断方式,早期、快速选择合适抗蛇毒血清注射方法为特色,基于临床研究对传统绷带、止血带等处理伤肢提出了新的观点[1-5]。虽然是基于战伤体系的实践指南,但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为此特对《指南》的初期——初步处置措施(通用建议)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几种蛇药抗五步蛇蛇毒作用的实验效果并进行比较,探讨蛇毒对动物的损伤机制及抗蛇毒药物的药理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蛇毒损伤组,斑花败酱组、鸡屎藤组、半边莲组、八角莲组及阳性对照组,各组动物均给药5 d,末次给药1 h后以五步蛇蛇毒液腹腔注射,另设一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动物中毒表现,计算动物死亡率和药物对蛇毒损伤动物的保护率。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斑花败酱组、鸡屎藤组、半边莲组、八角莲组及阳性对照组的保护率分别为20.0%、20.0%、20.0%、10.0%、30.0%;鸡屎藤组、半边莲组、八角莲组、阳性对照组组治疗后小鼠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20.836±4.179)、(22.318±3.659)、(23.026±4.376)、(17.365±3.006)s]、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21.038±3.676)、(23.845±2.345)、(27.572±5.276)、(16.389±2.978)s]与空白对照组[(15.275±2.336)、(14.493±2.886)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36.827±8.036)、(34.291±6.276)s],斑花败酱组小鼠的PT[(38.034±2.336)s]、TT[(35.774±3.253)s]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花败酱、鸡屎藤、半边莲、八角莲对治疗五步蛇蛇伤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熟肉制品是指新鲜禽畜肉经过蒸煮,酱卤、煨炖、熏烤,灌肠干制等工艺加工生产的可以直接入口的食品,主要分为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3类。  相似文献   

20.
正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紧贴新时期新世纪我军历史使命,以提高战区疾控工作应急保障能力为抓手,以服务基层官兵为牵引,艰苦创业、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使"中心"在思想政治建设、战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心"范泉水同志研制的"犬多联弱毒疫苗",填补了我国病毒研究领域的空白,并首次成功研制出了目前世界上一次性治疗蛇毒种类更多的多价抗蛇毒血清,开发研制的3种毒蛇伤急救系列卫生装备"蛇伤急救盒"已在重点部队列装。范泉水同志被成都军区誉为"病毒王国的探路先锋",全军"瞄准战场搞科研,立足本职谋打赢"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