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剂量罗哌卡因等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母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该院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D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8 mg、10 mg、12 mg、15 mg罗哌卡因腰麻。采用放免法检测入室后注射麻醉药前(T0)、切皮后即刻(T1)、胎儿娩出后即刻(T2)、剖宫产术完成即刻(T3)4个时间点母婴静脉血中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浓度水平;评定镇痛效果和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围产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组麻醉镇痛效果Ⅳ级的产妇比例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产妇低血压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4组产妇PRA、AT-Ⅱ、ALD水平均较为平稳且明显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罗哌卡因使用剂量的增加PRA、AT-Ⅱ、ALD水平的降低幅度逐渐增大。胎儿脐静脉、脐动脉PRA、AT-Ⅱ、ALD水平均在产妇所测得值范围内。结论罗哌卡因腰麻使用剂量在10~15mg范围内时母婴RAAS系统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 I~Ⅱ级于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I组和Ⅱ组,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2.4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运动和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麻醉并发症。结果麻醉的起效时间I组显著晚于Ⅱ组(P<0.05);胸椎最高阻滞平面I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两组麻醉后血压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运动阻滞级别、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术后运动和感觉消退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起效比布比卡因慢,麻醉平面相对较低,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丁丙诺啡联合不同浓度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病人的效果,探讨布比卡因联合丁丙诺啡臂丛麻醉病人术后镇痛的有效浓度。方法100例需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病人随机分为2组:组1臂丛麻醉所用局麻药为0·250%布比卡因30ml,加丁丙诺啡0·15mg,组2臂丛麻醉所用局麻药为0·375%布比卡因30ml,加丁丙诺啡0·15mg。观察、记录两组病人围术期HR、RR、BP、ECG、SpO2的变化和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组1T2(感觉神经完全阻滞时间)稍长于组2,麻醉维持时间、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相似,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丁丙诺啡联合0·250%或0·375%布比卡因用于臂丛阻滞麻醉病人,均效果满意、止痛完善,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应用轻比重布比卡因脊麻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45例70岁以上择期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并随机分为3组(n=15),脊麻用药Ⅰ组为重比重布比卡因15 mg(0.75%布比卡因原液2 ml + 10%葡萄糖0.5 ml),Ⅱ组等比重布比卡因10 mg(0.5%布比卡因原液2 ml),Ⅲ组轻比重布比卡因5 mg(0.5%布比卡因原液1 ml + 4 ml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溶液).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氧饱和度, 观察临床麻醉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脊麻下完成手术.给药后Ⅰ组、Ⅱ组中部分患者出现血压下降,需加快输液并给予麻黄碱纠正;Ⅲ组患者血液循环稳定,麻醉效果满意.结论 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应用轻比重布比卡因脊麻,对循环系统影响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B组(60例)腰麻给予布比卡因12.0mg,BF组(60例)腰麻给予布比卡因7.5mg+芬太尼25μg。两组均配成等比重液3ml。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能提供完善的感觉及运动阻滞,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合用利多卡因在老年低位硬膜外阻滞的应用效果,并与0·75%左旋布比卡因比较。方法下肢择期术行硬膜外阻滞40例,年龄61~7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0·75%左旋布比卡因+2%利多卡因(容量1:1),对照组采用0·75%左旋布比卡因。记录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安全性好,运动阻滞程度两组相当并且满意度高。结论低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合用利多卡因在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比常规浓度左旋布比卡因的感觉阻滞起效快,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早,有利于缩短麻醉过程和术后提早恢复,二者麻醉效能同样可靠。  相似文献   

7.
左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于腰麻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Ⅰ组和Ⅱ组,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2.4ml。观察麻醉起效时间、运动和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麻醉并发症。结果麻醉的起效时间Ⅰ组显著晚于Ⅱ组(P〈0.05);胸椎最高阻滞平面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两组麻醉后血压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运动阻滞级别、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术后运动和感觉消退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等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起效比布比卡因慢,麻醉平面相对较低,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8.
徐纳新  丁红  咸云淑  黄飞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866-2867
目的:观察不同比重布比卡因对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行剖宫产产妇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80例ASAⅠ~Ⅱ级产妇于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随机分为3组:1组60例为轻比重组,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1.2 ml加生理盐水至2.4 ml;2组60例为等比重组,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1.2 ml脑脊液稀释至2.4 ml,3组60例为重比重组,腰麻用药为0.75%布比卡因1.2 ml加50%葡萄糖0.3 ml,脑脊液稀释至2.4 ml。如有阻滞不全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观察术中麻醉效果,术后第1、3、5天以问卷形式询问产妇主诉包括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特别是神经症状如头痛、臀以下麻木或疼痛以及新出现的腰背痛。术后是否有单侧或双侧臀或下肢疼痛、异常感觉、迟钝或异常性疼痛。结果:3组产妇术后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有显著差别(P<0.05),轻比重组恢复时间最短,但麻醉阻滞不全发生率最高。重比重组一过性神经症状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0.375%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效果确切,对产妇神经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方淑红  耿茁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5057-5058
目的:探讨低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效能及对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初产妇60例,随机双盲法分为布比卡因低浓度轻比重组(A组)和布比卡因高浓度重比重组(B组),每组各30例。术中麻醉效应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补充2%利多卡因。术中持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评估麻醉效能,观察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起效慢,维持时间短(P<0.05);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低浓度轻比重的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安全有效,对循环系统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产妇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用Spinocath针外导管套针行连续腰麻(CSA),联合腰麻(CSEA)和连硬外(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为连续腰麻(CSA)组(Ⅰ组)和联合腰麻(CESA)组(Ⅱ组),连硬外(CEA)组(Ⅲ组),Ⅰ组负荷剂量为0.375%布比卡因3~4ml分1~2次注入;Ⅱ组注入0.375%布比卡因3~4ml,然后向头端置硬膜外导管3cm;Ⅲ组负荷量0.5%布比卡因8~15ml。结果:Ⅰ组、Ⅱ组与Ⅲ组比较痛觉阻滞平面显效时间明显缩短,运动阻滞评分显著增加;给药后血压下降程度Ⅱ组和Ⅲ组明显大于Ⅰ组(P<0.01),Ⅱ组和Ⅲ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pinocath针外导管套针用于CSA是较适合老年人下腹以下手术麻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和芬太尼在老年人腰麻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大于65岁需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双盲分为小剂量布比卡因芬太尼行腰麻组(简称腰麻组SB组,n=20)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简称EB组,n=20),腰麻组穿刺成功后缓慢推注0.75%布比卡因0.8ml(6mg)加0.005%芬太尼0.8ml(40ug),连续硬膜外组穿刺置管成功后分次推注0.25%布比卡因8ml,其中试验量2ml。观察麻醉前及麻醉后5min,10min.20min,30min的SBP,DBP,MAP及HR的变化和运动阻滞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5min,10min,20min,30min,的SBP,DBP,MAP及HR的变化不明显,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HR无变化,SB组无一例应用麻黄素,EB组有一例SBP下降低于基础值70%应用麻黄素,两组患者Bromag评分大部分病例都集中在2分。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和芬太尼在老年人腰麻应用时对循环影响小,运动阻滞程度低,可以安全应用于老年人腰麻。  相似文献   

12.
章方勇 《现代医院》2008,8(10):46-47
目的探讨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00例行急诊剖宫产术的临产妇,随机双盲分为两组:A组(小剂量布比卡因6~8mg)和B组(常规剂量布比卡因10~12mg)两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用药后的SBP、HR和SpO2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远大于A组(p<0.01),而且与A组相比,血压、心率下降的更加显著(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麻醉效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手术,比常规剂量布比卡因安全,麻醉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干扰小,是比较理想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在CSEA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Ⅱ组),同时与硬膜外麻醉(EA)(Ⅰ组)比较;麻醉药物0.5%布比卡因1.5~2ml、0.5%耐乐品(20.5士6.8)ml;记录麻醉平面、镇痛、肌松效果和牵拉反应情况,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Ⅰ组的牵拉反应明显高于Ⅱ组,牵拉宫颈时Ⅰ组的HR明显比术前减慢,在防治牵拉反应效果方面Ⅱ组优于Ⅰ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是临床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以探讨CSEA的合适间隙.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患者120例,分成两组,每组60例,均行CSEA麻醉,A组采用L3/4间隙,B组采用L2/3间隙.两组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液1mL)1.8/3mL,0.2mL/s注入.给药后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给药后15min,阻滞平面未达T6水平者,经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麻醉期间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5min脊麻平面、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15min脊麻平面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B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结论:CSEA采用L3/4间隙穿刺,在剖宫术中既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又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罗勇  王同春 《现代保健》2012,(17):135-136
目的:探讨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在腰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ASAⅠ~Ⅱ级患者,全部采用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和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麻醉,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高于其他用药的麻醉。结论:0.66%布比卡因重比重溶液可安全可靠地用于常规腰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盐酸布比卡因用于肥胖患者子宫全切时50%有效量(ED50)和95%有效量(ED95)。方法选择拟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肥胖患者120例,年龄20~65岁、ASA分级Ⅰ~Ⅱ级,体重指数(BMI)30 kg/m2。所有入选患者均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120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四个小组,每组30例,接受腰麻剂量分别为15.0、17.5、20.0和22.5 mg盐酸布比卡因加入50%的葡萄糖0.3~0.4 ml,配成重比重液。整个手术过程中硬膜外腔无需追加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注药后20 min内阻滞平面达到T5,则视为麻醉成功,如未达到或术中需要硬膜外追加利多卡因才能完成手术则为麻醉失败。记录腰麻注药后5min、10min时的痛觉消失平面和运动阻滞程度;双侧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5水平的时间;麻醉后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以及麻黄碱,阿托品的使用情况。术后随访有无神经毒性。结果随着盐酸布比卡因量的增加麻醉成功例数也在增加,同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在增加。结论腰麻下肥胖患者子宫全切时盐酸布比卡因的ED50为18.54 mg(95%置信区间为17.78~19.32 mg),ED95为25.06 mg(95%置信区间为24.04~26.12 mg)。  相似文献   

17.
盐酸布比卡因效价高,感觉和运动组织效应强,用于腰椎麻醉(简称腰麻)具有良好的效果;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具有更低的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也被成功地用于硬膜外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目前,对盐酸布比卡因用于腰麻效果的报道较多,但对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腰麻效果的报道很少.本研究采用盐酸左旋布比卡因进行腰麻,并与同浓度等剂量的盐酸布比卡因麻醉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其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探讨盐酸左旋布比卡因在腰麻中应用的可行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奎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582-1583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下的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者149例,其中应用左旋布比卡因行硬膜外麻醉76例,为A组,应用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73例,为B组。观察患者的麻醉起效的时间(T0),完全起效时间(T1),麻醉持续时间(T2)、双下肢运动完全恢复时间(T3)及Bromage评分和药物的用量。[结果]两组在T0、T1、T2、T3及Bromage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均可安全用于妇科手术,但左旋布比卡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0.125%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双胎妊娠合并妊高征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双胎妊娠合并妊高征产妇20例采用0.125%布比卡因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所有病人均无凝血异常。麻醉成功后病人平卧并保持15~30°左倾体位,给药10min后阻滞平面低于T10者经硬膜外再注入1.2%利多卡因5~8ml,所有病人的阻滞平面均控制在T8以下。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SPO2、新生儿评分等。结果:除1例阻滞平面过高经硬膜外追加利多卡因7ml外,其余病例麻醉效果均良好;麻醉后收缩压下降幅度>40mmHg2例,下降40~20mmHg8例,下降<20mmHg10例;SPO2术中均在98%以上;出生后1min、5minApgar评分低于4分2例,其余病例1minApgar评分均大于7分,5min评分均达9分或10分。结论:0.125%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双胎妊娠合并妊高征剖宫产术麻醉效果良好,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且便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0.
周涛  马志勇  袁德利 《中国保健》2008,16(5):186-187
目的:探讨联合腰麻与硬膜外麻醉(CSE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100例,于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取侧卧位,选用浙江亚光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腰麻-硬膜外麻联合穿刺套针,常规消毒,经L2~3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穿刺针后孔置入25G腰穿针,刺破蛛网膜后至蛛网膜下腔,流出脑脊液,即刻缓慢匀速注入0.75%布比卡因2ml 10%葡萄糖1ml的混合液后,退出腰穿针,然后自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导管3cm,平卧后用HP78352C监护仪常规监测SP、DP、MAP、HR、SpO.2、ECG等,并调整和测试麻醉平面.结果:采用联合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比单纯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具有优点,CSEA集中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CSEA以麻醉作用迅速、完善、麻药用量少、麻醉范围可调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