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又称颞动脉炎,是最常见的中老年人系统性血管炎,年发病率大约为22.2,100000。它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颞动脉及眼动脉,以头痛、发热、突发视力障碍等起病,部分患者起病后病情甚至迅速进展为永久性单眼或双眼盲。因此,早期正确识别GCA并进行有效治疗十分重要。本研究简要概述GCA,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21例结节性多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4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21例结节性动脉炎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结节性多动脉患者中,有17例为病理活检结果证实,有4例经血管造影确诊.对21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9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疗效满意,其余2例患者因合并乙肝活动期治疗效果不佳而中断治疗.结论 以皮肤结节红斑、关节痛、肌肉酸痛等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症状的患者有可能为结节性多动脉炎,应引起高度重视,准确的诊断与合理有效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眼肌麻痹的常见病因,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结果 38例患者中,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3例,痛性眼肌麻痹3例,脑干梗死8例,脑干出血2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甲亢性眼肌麻痹2例,鼻咽癌1例,重症肌无力6例。结论眼肌麻痹病因复杂,临床确诊需谨慎,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4.
颞动脉炎的发病率低(年发病率5.7/10万~16.5/10万),患病率的地区性差异很大,且与风湿性多肌痛密切相关,北京协和医院曾报道22例风湿性多肌痛,合并颞动脉炎6例。如对此病认识不足,极易误诊。现将我们遇到的4例误诊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70岁。以“持续性头痛伴发热1个月”入院。患者曾就诊省级医院,疑诊为“①晚发型偏头痛;②病毒性脑炎”。住院治疗1周无效。既往无头痛发作史。查体:T37.1℃,BP130/80mmHg。神志清醒,右侧颞浅动脉增粗、变硬、迂曲,有触痛,同侧头皮压痛,颞下颌关节运动障碍(可间断缓解)。血沉110mm/1h,C反应蛋白( )…  相似文献   

5.
柯武忠 《海峡药学》2010,22(4):130-130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治疗眼肌麻痹的效果。方法治疗组(26例,26只眼)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天1次.14d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对照组(26例26只眼)用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扩血管药物治疗,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好转3例,无效2侧;对照组痊愈10例,好转5例,无效11例。结论复方樟脑柳碱治疗眼肌麻痹,疗程短.疗效明显,安全有效.无并发瘟。  相似文献   

6.
<正>临床常见后天性眼肌麻痹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多表现为复视,伴头晕、恶心、呕吐,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中老年后天性眼肌麻痹69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治疗组:收集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就诊的中老年眼肌麻痹患者(已排除颅内占位、重症肌无力、眶内肿瘤或外伤)69例,共69眼,其中男性43例,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HS)的临床特点、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效果,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0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患者均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需排除其他可引起头痛及眼肌麻痹的疾病,皮质类固醇激素效果显著。结论 皮质类固醇激素对THS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洪亮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43-3444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分支大动脉的全层性血管炎,起病缓慢,但神经症状可较快地出现。大动脉炎在我国及日本较常见,以青年女性为多,在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现就近年来对该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历史回顾 本病初称为“缩窄性大动脉炎”,为我国学者黄宛与刘力生最先提出;后又有学者提出“无脉病”、“主动脉弓综合征”、“不典型主动脉缩窄”、“肾动脉狭窄”等命名。后发现少数患者也可呈动脉扩张或动脉瘤,改称大动脉炎。“高安病”或“高安动脉炎”的命名仅适用于本病的头臂动脉型。  相似文献   

9.
王卫红  耿玉兰 《贵州医药》2003,27(2):156-157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 ,但以眼肌麻痹为主要表现者较为少见 ,我院自 1 997年以来共诊治 1 3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3例患者中男性 9例 ,女性 4例 ,年龄 4 1~ 6 8岁 ,平均 5 2 3± 6 5岁 ,有糖尿病史 8例 ,病程 6月~ 1 2年 ,平均 6 7± 1 2年 ;以眼肌麻痹就诊后确诊为糖尿病的 5例 ,经眼底检查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 3例 ;合并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 7例。1 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起病 ,表现为复视的 1 1例 ,上睑下垂的 2例。 3例患者有头昏 ,2例患者有视觉疲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后天性眼外肌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0例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1次/d,14 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续治疗7 d~3个疗程,且静脉滴注甲钴胺;对照组26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且静脉滴注甲钴胺,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5,P=0.034<0.05).结论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眼肌麻痹疗程短、效果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高发病,它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眼肌麻痹为一种糖尿病并发症,我院自1995年—1996年共收治5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6例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患者,男性42例,女性14例。年龄32~81岁。患者主觉复视、眩晕、有眼球运动障碍。39例为外展神经麻痹,17例为动眼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12.
1852年Rokitansky首次描述多血管炎,1866年Kussmaul根据病理特点进一步将其命名为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PAN),其特点为血管炎主要侵犯中等动脉,多累及肾脏和心脏,肾脏受累表现为肾梗死,又称之为经典型PAN.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眼肌麻痹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以眼肌麻痹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例患者中,脑干血管病17例(24.64%),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1例(15.94%),重症肌无力9例(13.04%),痛性眼肌麻痹、多发性硬化、Fisher综合征、继发性颅内压升高各占4例(各占5.80%),余为其他症状。结论眼肌麻痹虽然病因复杂,但是各种疾病有相应临床特点,应该仔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查体,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考虑,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与眼肌麻痹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并眼肌麻痹患者18例进行初诊时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检查。结果该组窒腹血糖值6.2~7.0mmol/L 8例,7.1-22.5mmol/L10例;餐后2h血糖6~9mmol/L8例,10-25mmol/L10例。病程为1个月至8年。结论眼肌麻痹发病与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元明显关系,可能与动脉硬化、徽血管病变、血液循环不足或B族维生素代谢障碍等多种因素并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痛性眼肌麻痹的诊治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例痛性眼肌麻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是以单侧头痛、眼眶痛为首发症状,随后出现颅神经麻痹症状,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痛性眼肌麻痹的病因至今仍不明确,误、漏诊率高,需进一步提高对痛性眼肌麻痹诊断和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前,毒品危害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静脉注射毒品是最危险的方式,不仅容易传播艾滋病、肝炎等疾病,还可引起皮肤化脓性感染、破伤风[1]、假性动脉瘤、感染性心内膜炎、肺栓塞等造成多脏器损害。而吸毒导致皮肤结节性多动脉炎的病例鲜有报道,本所于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2例吸毒致皮肤结节性多动脉炎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资料1.1.1病例1患者,女,32岁,未婚,为吸毒人员。入  相似文献   

17.
高河云 《北方药学》2013,(12):123-123
术后容易并发的血管外科疾病为急性下肢动脉炎并血栓。用CDFI检测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一旦确诊,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能够使濒临截肢的患者得到挽救,从而提高疗效与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对26例术后的急性下肢动脉炎并血栓患者应用CDFI进行了检测,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为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1对象与方法本文收集2005年以来术后并发急性下肢动脉炎并血栓26例,其中以急诊进入医院治疗的患者有8例,他们所患疾病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国际医药界一直致力于银杏叶提取物的研究,并得以广泛应用。本文就银杏叶提了以物在脑血管病、下肢动脉炎、眩晕、耳聋、视力障碍、记忆力吸哮喘等临床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16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16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其中81.3%为动眼神经麻痹.经过积极治疗,87.5%的患者眼位复视消失,恢复正常,眼球运动正常;92.3%随访者没有复发.结论 早期、有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耳针加针刺治疗眼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局部耳穴耳针结合针刺治疗27例眼肌痉挛患者。结果痊愈10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6%。结论耳针加针刺治疗眼肌痉挛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