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止血带使用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原因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骨科(110001)杨茂伟范广宇止血带是比较常用的止血工具。止血带用于外伤的急救可以减少创口的出血;用于手术,可以使出血减至最低限度,使术野清晰,便于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但是止血带也是一种危险...  相似文献   

2.
沈一梅 《医疗装备》2009,22(5):81-81
气压止血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四肢外伤清创术及术中止血。通常做法是为避免术中压力上升过高而出现松脱、移位,而再在止血带外层缠绕数层绷带,同时术中冲洗液、消毒液、血液极易污染止血带,其内芯不耐高压消毒,也不能经常浸泡消毒,所以易致交叉感染。我们按“手术室气压止血带保护套的制作”一文的方法进行了保护套制作,并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徐梦婷  谢贝妮 《医疗装备》2023,(19):137-139
目的 探讨自动气压止血仪不同参数设置对下肢骨折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医院住院的7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均于切皮前行常规屈膝驱血,并在大腿根部系上止血带。对照组止血带压力设置为300 mmHg,观察组止血带压力设置为患儿收缩压+50 mmHg。比较两组术中止血效果、术后止血带处皮肤损伤及疼痛[面部表情疼痛评估法(FP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止血优良率、术后止血带处皮肤状况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观察组FP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根据患儿术前收缩压水平设置止血带压力参数不仅可取得良好的术中止血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可减轻止血带造成的副损伤,改善患儿术后皮肤状况,降低疼痛感。  相似文献   

4.
橡皮止血带的紫外线消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皮止血带的紫外线消毒解放军第88医院马希玲董瑞馨(泰安271000)随着控制医院感染的深入开展,对止血带的消毒也受到重视。目前多采用消毒液浸泡的方法对止血带进行消毒,虽然能够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但应用不太方便,长时间浸泡易使橡皮老化加快,且不干燥时...  相似文献   

5.
新型止血带     
新型止血带安徽省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232052廖光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止血带是常规输液操作必备之物。它可以使血管充盈,便于穿刺顺利进行,也可起到结扎止血作用。临床常用的止血带是橡皮条。本人通过10年临床操作及患者普遍反映,认为它有许多不利之处:1.由...  相似文献   

6.
电子表式止血带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玮  宋振兴 《医疗装备》2006,19(11):5-6
把电子计时器功能和传统卡式止血带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带有计时报警功能的电子表式止血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尹卫群  苏秀霞 《医疗装备》2007,20(12):38-38
在手术室手术过程中,常常用气压止血带加压止血,气压止血带的造压部分用的是类似于气管的小活塞筒,时间一长,气筒内皮碗老化,经常出现打气压力不足或无压力,即使用加油胀大皮碗的办法,也只能缓解很短时间,没法根本解决问题,而报废又可惜,因此我们对气压止血带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战地简易局部气囊气压式止血带在未来战争中,伤员四肢损伤出血现场急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一次性输液袋包扎在三角巾底部替代止血带气囊和固定带,接上血压计打气球和压力表以及肝素帽,打气加压并且控制在上肢24kPa(180mmHg)、下肢26.67kPa(200mmHg)的压力。结果:该可控简易气囊加压止血带操作简便,压力调节灵活,体积小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止血效果艮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结论:该止血带简单易用,可以提高伤员自救和互救,降低休克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小巧轻便的单手操作电子止血带,在原有传统卡式止血带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计时和报警功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四肢创伤急救止血。  相似文献   

10.
止血带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止血带止血是战伤救治中对出血伤员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 ,它多用于四肢较大动脉出血。目前 ,我军装备的制式止血带主要是橡皮止血带 ,此外 ,尚有三角巾、绷带、充气式止血带等。必须正确有效地使用止血带 ,了解止血带失误造成的后果。1 扎止血带的指征在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的喷射状大、中血管出血的伤员 ,止血带方可作救命之用。否则止血带应尽量少用 ,一般的出血采用以加压包扎为主的方法 ,完全可以达到止血目的。2 扎止血带时注意事项止血带止血方法简单 ,效果确实 ,但使用不当 ,会增加伤员的痛苦 ,甚至导致残疾。因此 ,在使用止血带止血…  相似文献   

11.
ZKZ—A型自控肢体止血带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ZKZ-A型自控肢体止血带的设计原理和研制,它主要应用于手术肢体止血。该仪器充气快,压力稳定且数字显示,定时报警,止血效果好,无止血带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ZKZ-A型自控肢体止血带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ZKZ-A型自控肢体止血带的设计原理和研制,它主要应用于手术肢体止血。该仪器充气快,压力稳定且数字显示,定时报警,止血效果好,无止血带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多功能现役止血带改进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一种作为现役止血带附件使用的单兵装置。采用数传模块及GPS接收机,具有止血带安放时间报警、伤员身份识别及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止血带的不同使用时间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收集123例初治的单侧胫骨骨折患者,按止血带使用时间随即分为A、B、C三组,各41例。A组应用止血带时间>90 min,B组应用止血带60~90 min,C组应用止血带<60 min。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为(109±14.6)min,B组为(106±11.3)min,C组为(102±10.4)min,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发生A组10例(24.39%)、B组8例(19.51%)、C组1例(2.44%),C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72、4.49,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8,P>0.05)。结论止血带使用时间控制在<60 min对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在使用止血带前,应检查全身及伤肢情况。若全身情况尚好,出血不严重,争取用局部纱布加压包扎止血。经用局部包扎止血无效者,可采用止血带止血。 (2)上止血带的时间原则上越短越好,一般以1.5小时左右为适当。若需较长时间上止血带时,可定时放松,每次5分钟即可。 (3)止血带压力以恰能止血为度。上肢以300毫米汞柱,下肢以500毫米汞柱压力为宜。 (4)止血带原则上应扎于上臂或大腿的较高处。标准部位在上肢是上臂的上1/3处,下肢是大腿中、下1/3交界处。 (5)不论使用何种类型止血带,均应在止血带与皮肤间用布类等作衬垫,以保护皮肤。 (6)应记录扎止血带的详细时间。若需转  相似文献   

16.
现在,止血带在肢体手术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止血带可以成为一种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武器。但是由于使用不当或止血带本身的缺点常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深入探讨影响止血带使用的各种因素,设法克服止血带的危险乃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本研究旨在探索止血带宽度与止血压的关系以及年龄、血压、肢体周径等对止血压的影响,从而为研制理想的止血器材提供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郭明  张湘云 《现代保健》2009,(32):147-147
目的为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提高手术设备器材的使用寿命,减少患者皮肤受损。方法对手术气压止血带使用保鲜膜前后进行细菌培养,使用次数及患者皮肤状况进行比对。结果各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手术过程中血液、体液透过各类布类敷料侵入止血带使细菌容易通过造成手术野的污染;潮湿使患者皮肤出现红疹、水疱;消毒液及体液污染导致止血带反复多次浸泡消毒洗涤,加速器械耗损,缩短使用寿命,所以使用保鲜膜不失为简单、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在急诊科经常能看到四肢受伤出血的患者被送来时,在小腿或是臂肘处捆扎着毛巾、细绳等作为止血带止血。然而,血还是照流不误,甚至比不扎流得更多;还有的捆扎过紧肢端已经明显发绀,解开绳索后捆扎处软组织已被勒伤等。急救止血,止血带您真的会用吗??止血带止血莫滥用日常生活中,不是每一种出血不止都需要止血带的辅助,千万不要滥用止血带。止血带一般仅用于四肢的捆扎止血,绝不能用于捆扎头部、颈部或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2018,(3):417-41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不同时机使用止血带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1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全程使用止血带至关闭切口后,释放止血带;B组:术前使用止血带至关节置换完成,关闭切口前释放止血带彻底止血;C组:截骨时开始使用止血带至关节置换完成后释放止血带彻底止血。各组术后均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比较3组围手术期间的失血量、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差异。结果 C组术中失血量多于B组,但术后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少于A、B组;止血带使用时间,C组短于A、B组;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B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截骨扩髓阶段使用止血带方法有效地控制TKA围手术期的失血量,科学合理缩短止血带应用时间,降低了TKA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TCA术后使用桡动脉止血带的止血效果及患者舒适度.方法 总结了86例经桡动脉行PTCA术后的患者采用桡动脉止血带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桡动脉止血带使用方法、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使用桡动脉止血带,止血效果良好,术后舒适度高,康复时间短.结论 桡动脉止血带止血效果好,术后舒适度高,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