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体缺损至龈下患牙的保存方法比较及临床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牙体缺损至龈下患牙的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牙龈切除术、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分别对3颗、30颗和12颗已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缺损至龈下患牙进行处理,暴露牙根断面,桩核冠修复后进行1~2年随访。结果:切牙龈组预后效果最差;龈下缺损较小的患牙,牙冠延长术和牙根牵引术的效果都较好;但缺损较深的患牙,牙根牵引术的效果优于牙冠延长术。结论:龈下缺损较小的患牙,可作牙冠延长术,但缺损较深的患牙,最好做牙根牵引术。临床上在适应证范围内应尽量先做牙根牵引术再做桩核冠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采用分根术联合牙冠延长术保存治疗下颌磨牙残冠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共42颗已行完善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冠部缺损至龈缘或龈下的下颌磨牙残冠残根,联合应用分根术和牙冠延长术进行保存治疗并用钛合金桩核-联冠修复,随访2年.结果 完成随访的39颗牙中有32颗牙咬合、咀嚼功能良好.结论 联合应用分根术和牙冠延长术并行钛合金桩核-联冠修复,可有效地保存治疗下颌磨牙残冠残根并恢复其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3.
分体式桩核在磨牙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书健  杨斌  庄健 《口腔医学》2007,27(9):502-503
目的评估分体式桩核冠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3例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磨牙行分体式桩核冠修复,并进行跟踪调查,评估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分体式桩核冠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磨牙的成功率达85.8%。结论分体式桩核冠是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磨牙的有效手段,其临床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分根术联合铸造桩核冠技术保存修复重度缺损下颌磨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分根术联合铸造桩核冠技术保存修复重度缺损下颌磨牙临床效果。方法:对23颗符合入选标准的重度缺损下颌磨牙进行根管和牙周基础治疗后予以分根,必要时进行牙半切除术或牙冠延长术。6周后,再进行铸造桩核联冠修复。结果:1颗患牙失败,另1颗失访。其余患牙都经过2年以上的临床观察,均能进行正常的咀嚼功能,无明显不适。结论:分根术联合铸造桩核冠技术保存修复重度缺损下颌磨牙疗效确切,可行。  相似文献   

5.
磨牙冠缺损至龈下修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磨牙冠缺损至龈下一般由冠折裂或龋坏所引起,其中,以冠斜形折引起的最为常见[1],由于磨牙是主要的功能牙,临床修复中应尽量保留,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做一探讨。临床资料选择冠部牙体缺损至龈下病人186例,共202个冠,追踪复查,其中男104例,女82例,年龄23~65岁,前磨牙132颗,磨牙70颗。修复方法及结果见表1,2。表1 磨牙冠缺损至龈下202个冠修复方法核桩冠铸造核铸造冠烤瓷冠锤造冠树脂核锤造冠全冠铸造冠烤瓷冠锤造冠龈下2mm以内 22064263010龈下2mm~3mm1249115182…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桩核冠和全冠修复后,存留牙体组织的应力状况,为磨牙牙体缺损的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建立上下颌磨牙大面积缺损桩核冠修复和牙体充填后全冠修复2种修复方式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牙齿在咀嚼过程的受力情况,计算分析上述2种修复状况下,存留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磨牙桩核冠修复后应力集中区在根管口和牙颈部;全冠修复后,应力集中在牙颈部,全冠修复后牙颈部的最大应力小于桩核冠修复后根管口的最大应力。结论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时,若牙体预备后存留壁厚度不小于1.5mm,全冠修复较桩核冠修复更有利于利用牙齿固有结构保存存留牙体组织的抗力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平行与层叠铸造分瓣桩核冠修复牙冠大部分缺损的恒磨牙,并观察比较两种桩核冠临床修复的效果。方法:对52颗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大面积缺损的磨牙,均采用铸造分瓣桩核冠,其中27颗采用平行分瓣桩核冠修复,25颗采用层叠分瓣桩核冠修复,随访3年。结果:平行分瓣桩核冠修复与层叠分瓣桩核冠修复方法的成功率依次是96.3%和92.0%,两组之间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平行分瓣桩核冠和层叠分瓣桩核冠修复牙冠大部分缺损的磨牙,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度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磨牙残冠行分根术和冠延长术后核桩冠修复的效果.方法 22例22颗下颌磨牙,其中包括19颗下颌第一磨牙,3颗下颌第二磨牙,Ⅲ度或Ⅳ度根分叉病变合并有牙体缺损至龈下的残冠采用分根术和冠延长术,术后采用桩核和烤瓷冠、全瓷冠修复,追踪6 ~ 48个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 22颗牙中21颗咀嚼功能良好,无自觉症状,修复6个月后,X线片可见根间骨质轻度增生,边缘有硬骨板形成.1颗牙修复12个月后因持续性牙周炎和骨吸收、松动而拔除.结论 重度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磨牙残冠,经分根术和冠延长术后,能消除根分叉病变,冠保留修复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在外伤前牙牙冠过短或缺损至龈下的患牙进行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外伤后松动度≤Ⅰ度,牙冠折断至龈下≥3 mm的前牙52颗,对患牙完成根管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后,采用翻瓣联合骨切除的方法及根向复位瓣手术行牙冠延长术,术后4~6周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进行常规桩核冠修复。结果:所有患牙术后获得足够的临床冠长度,残根断端产生有效的箍效应。术后对患牙进行跟踪随访,患牙龈缘色泽正常、高度与邻牙相协调、全冠边缘密合。患者对患牙的功能、美观满意。结论:牙冠延长术对于外伤前牙的成功修复有重要意义,治疗过程中应注重手术的细节及修复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和薄弱根管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牙体大面积缺损和薄弱根管患者165例219个患牙为研究对象。患牙经根管治疗后行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修复完成后6个月、1年、2年进行临床复查,其中牙体缺损达龈下行牙龈切除术或冠延长术的患牙,增加修复后1个月和3个月临床复查,评价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165例的219个患牙中,有4例出现纤维桩与根管壁完整脱落,均未见根折、根裂,重新粘固后未见异常。其余215个患牙修复体未出现脱落,冠边缘密合,牙周正常,219个患牙均未出现基牙松动。结论应用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牙体严重缺损和薄弱根管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磨牙缺损桩核修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一种磨牙缺损的分类方法,并提出相对应的桩核修复方法用以指导临床。方法:临床选择140例磨牙缺损患者,根据牙体预备后牙冠缺损壁的多少分为一壁缺损、二壁缺损、三壁缺损和四壁缺损,采用螺纹钉+树脂核、玻璃纤维桩核或铸造桩核冠修复,1年后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1年的临床随访,铸造插销桩组出现l例冠桩脱落,铸造整体桩组出现1例根折,玻璃纤维桩组出现2例桩折,修复效果较满意。结论:根据牙冠缺损壁的多少将磨牙缺损进行分类,有利于临床医师不同桩核修复方法的选择,提高了磨牙残冠残根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修复无髓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用纤维分体桩超瓷高嵌体(n=64)和金合金分体桩高嵌体(n=35)修复牙冠过短且(牙合)龈高度过低、牙体一壁或多壁缺损至龈下1 mm以内无髓磨牙99 颗,修复后2 周、6 个月、18 个月随访,参照美国公共卫生署修正标准对临床修复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冠延长术结合桩核冠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前牙缺损患者25例(共28颗患牙),缺损断面最低点均在龈缘下3 mm以内,经完善根管治疗后行冠延长术;术后8周开始桩核冠修复,随访观察修复后1、6、12个月的牙根松动度、牙周组织情况、修复体边缘和稳定性。结果: 随访1年,患者牙龈健康优于术前,术后修复成功率为89.28%。失败3颗,其中牙根松动1颗,牙龈退缩、冠边缘暴露2颗。结论: 牙冠延长术对前牙龈下残冠保存修复效果满意,牙周组织健康、修复美观稳定,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牙体缺损至龈下桩核冠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观察牙体缺损至龈下的残根及牙周组织三种处理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刀切除牙龈、冠延长术和根牵引术分别对4颗、24颗和10颗已做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患牙进行修复响处理,做桩核冠修复后进行l~6年随访。结果:切牙龈组预后效果最差,做根牵引术组病人的满意率最高。结论:临床上在适应证范围内应尽量先做根牵引术再做桩核冠修复。  相似文献   

15.
《口腔医学》2013,(3):210-211
目的探讨冠延长术在外伤致前牙根面达龈下患者桩冠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0月对158例患者216颗前牙因外伤造成冠折腭侧达龈下2~5 mm患牙进行了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冠延长术、桩核冠修复术。结果随访1颗中切牙半年后根折,2颗前牙腭侧1年后发生牙龈退缩,其余患牙修复后无脱落、龈炎及松动,患者均感到满意,X线片示牙周及根尖周情况良好。结论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前牙外伤至龈下的患牙效果理想,可广泛应用于残根的保留。  相似文献   

16.
正畸牵引联合修复治疗保存前牙残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涛 《北京口腔医学》2008,16(4):222-223
严重牙体组织缺损的残根,当断端位于龈下较深时修复比较困难,但由于残根残冠保存修复技术的发展,尤其出于对前牙美观的考虑,我们应尽量保留前牙残根并进行修复治疗。以往常用的方法是行牙冠延长术后对残根残冠进行修复,但往往因修复体胎龈距离过大影响美观效果。而正畸根牵引术联合残根的桩核修复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田菊忠  王宏 《口腔医学》2011,31(7):419-421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前牙牙体缺损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的临床疗效。比较前牙重度牙体缺损运用冠延长术和未运用冠延长术后玻璃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182例前牙缺损患者的共295颗患牙,按牙体缺损程度分3类:Ⅰ类、Ⅱ类和Ⅲ类,按缺损程度所有患牙分为A、B、C、D、E五组,A组为Ⅰ类牙体缺损62颗,B组为Ⅱ类牙体缺损77颗,C组为Ⅲ类牙体缺损并保留2 mm以上牙本质肩领的患牙59颗,D组为Ⅲ类牙体缺损48颗,E组为Ⅲ类牙体缺损49颗,A、B、C、D四组均采用玻璃纤维桩核修复,E组采用牙冠延长术牙体颈部获得至少2 mm大小的牙本质肩领后采用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结果 A、B、C、D、E各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100%、100%、96.6%、85.4%、97.9%,其中A、B、C、E四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D、E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前牙牙体缺损颈部留有至少2 mm大小的牙本质肩领,玻璃纤维桩核修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牙冠延长术后玻璃纤维桩核能有效修复重度前牙缺损。  相似文献   

18.
前牙临术短冠牙冠延长术后烤瓷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Cercom全瓷在口腔固定修复中的应用初探;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上颌切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IPS Empress全瓷贴面颜色效果的初步研究;国产乳磨牙金属预成冠的研制和临床应用;金属烤瓷修复体两种牙体预备形式的临床性能比较;非贵金属烤瓷冠修复后牙龈组织和血液中镍铬元素含量分析;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治疗烤瓷冠修复后引起的牙龈退缩;不同牙冠高度与全冠固位力关系的实验分析;上前牙薄弱根管重塑后桩核冠修复提前牙齿抗力的实验研究;牙半切除术后全冠修复的疗效观察;以前磨牙形态修复磨牙分离的残根68例报告;利用残根作为固定桥基牙的临床观察;镍铬合金烤瓷冠过敏症:4例报道;全瓷固定桥的研究进展(综述);套筒冠义齿在牙列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IPS-Empress 2 高强度全瓷冠桥的临床应用;空核桩冠一体化修复牙体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用不锈钢丝支架与银汞合金作桩核修复磨牙牙冠缺损2/3以上病例的疗效。方法 对严重冠缺损的患牙进行彻底的根管治疗,然后利用不锈钢丝作支架与银汞合金形成桩核,最后完成冠或桥修复。每6个月复查1次,共观察4年。结果 230颗磨牙,4年间均无丧失,功能良好。结论 大面积冠缺损而又经彻底根管治疗的磨牙,采用不锈钢丝支架与银汞合金形成桩核后再进行冠修复,对于恢复患牙功能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纤维桩与插销桩修复磨牙严重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桩核材料用于磨牙严重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80颗磨牙缺损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和铸造插销式分体桩核冠修复,2年后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玻璃纤维桩组出现1颗冠折;插销式分体桩组所有患牙均未出现冠松动脱落、冠桩脱落、冠折、根折、桩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磨严重牙缺损患者,选用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或铸造插销式桩核冠修复均可,但对于缺损严重合并牙根条件差的患牙,选用玻璃纤维桩需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