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江飞  张清文  董永华 《实用全科医学》2009,7(3):317-317,32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师2006—2007年期间收集的64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64例ADR中,由静脉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51例(占79.7%),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居首位,占31.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属器损伤最为常见,占总例次的23.6%。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相关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010年1~7月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雁 《当代医学》2010,16(34):117-118
目的探讨分析2010年1~7月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监测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l~7月上报的206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6份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发生ADR170例(占82.4%),涉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系统为主(57.3%),药品类别以抗感染药为主(68.9%)。结论 ADR监测工作意义重大,加强ADR监测更有助于保证公众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我院8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基本情况,提示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的89例ADR报告,从临床症状、年龄、剂型、给药途径及药物分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9例ADR,主要表现为注射给药为主,合并用药过多,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较长及体质特异的过敏反应等特点。结论:临床药师应与临床医师共同做好ADR的监测工作,加强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荣俐  高晓婷 《新疆医学》2009,38(8):136-137
为了提高药品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有效,临床药师要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监测。现就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2月所收集的120例ADR报告进行分析。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门诊或住院医师、护士报告的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有无过敏史、报告人身份、药品剂型、用法用量、药品种类及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45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燕  黄海英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961-1962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04年2月~2007年2月收集的门诊458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ADR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8例患者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323例(占70.5%);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共351例(占76.6%);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共213例(占46.5%)。结论医院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2月收集的100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汇总,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100例ADR报告中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涉及的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中药制剂、心脑血管类药物ADR发生率高;ADR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率高。结论抗生素类药物、中药制剂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病人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方法对2006~2008年我院门诊发生的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5例ADR中涉及药物63种;抗生素引发者最常见,占60.00%(147/245);其次为中药类针剂,占26.53%(65/245);发生时间最短为用药后7秒钟、最长9天;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占53.87%(132/245)。结论重视门诊ADR监测,对门诊病人进行用药不良反应的风险告知及宣教,可预防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药品不良反应45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有利于尽早发现各种类型的药品不良反应,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和诱发因素,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有关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为了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我院开展了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现将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临床药学室2009年2—8月收集到的4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报告数量、反应类型、  相似文献   

9.
82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临床药师1年多来收集的8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并分析。结果82例ADR中,过敏反应居多,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ADR;抗生素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免疫调节剂中的胸腺肽注射液。结论防止可能或潜在的ADR,关键在于临床用药监测,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0.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文件精神,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保障药品应用合理性,及时对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资料进行收集和上报,我院特成立以业务院长为组长,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组员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在临床上对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及时报告,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本文特对我院收集的90例ADR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1.
庞洲  查赣  许尔凤 《中外医疗》2013,32(21):74-75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提出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集的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照患者年龄、给药类型、不良反应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女性发生ADR比例男性,且儿童和老年患者是主要人群。抗生素、中成药等是引起ADR的主要药品类型。配伍不当、联合用药不科学及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等是引起ADR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药品质量及临床用药全程控制,尤其是抗生素、抗感染药及中成药的用药监测,强化对基层药品质量监督,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2月收集的100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汇总,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100例ADR报告中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涉及的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中药制剂、心脑血管类药物ADR发生率高;ADR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率高.结论 抗生素类药物、中药制剂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推进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开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论:医院各临床科室应重视和加强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赵欣夏  林华  杨思芸 《西部医学》2012,24(8):1613-161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对南充市身心医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6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653例ADR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262例(40.13%)];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见[476例(72.9%)];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最高[261例(40.0%)]。结论医院应重视并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上报的107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7例不良反应中,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47.66%,其次为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83例,占77.57%。不良反应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易感因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成功上报省中心的8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占总数的56.32%(49例);≤10岁组占总数的28.73%(25例);住院患者占总数的59.77%(52例);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占总数的86.20%(75例);抗感染药物引起ADR占总数的70.11%(61例);临床表现以变态反应最常见,占总数的55.17%(48例)。结论防止可能或潜在的ADR,关键在于临床用药监测,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7.
药品不良反应121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勤  臧云吉  范岳邦  袁勇 《西部医学》2009,21(6):1014-101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其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1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1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菌药物67例,占55.37%;中药注射剂11例,占9.09%;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103例,占85.12%。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以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8.
铜陵市人民医院28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年全年收集到的281份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涉及的药品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81例ADR报告中所涉及的药品,由抗感染药物引为的ADR数量居首位(55.16%);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85.77%);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56.23%)。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我院ADR的监测和宣传工作,提高专业人员责任意识,减少ADR的发生,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治疗期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实施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实施全程化药学监护等措施,对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对不良反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为13.28%,占同期医院ADR总例数的43.05%;发生ADR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未发生ADR者;ADR发生率较高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ADR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损害、神经肌肉反应、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结论 ADR的发生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年龄、用药特点及既往药物过敏史密切相关;临床药师应加强与医护人员的协作,明确ADR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杨芳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132-133
目的:了解常德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常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到的1621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品种类别、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1621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7类共95个品种,其中以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为883例(54.5%);中药注射剂345例(21.3%);静脉滴注987例(60.9%);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3.1%。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药师与临床的沟通交流,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