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用于小儿癫痫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2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次数、治疗前后脑电图频段功率、认知能力[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患儿发作次数较用药前减少,且观察组患儿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两组患儿脑电图棘波数、δ、θ频段功率较用药前降低,α、β频段功率较用药前升高,且观察组患儿脑电图棘波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观察组患儿言语、操作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应用于小儿癫痫治疗效果相近,但可控制疾病发作,减轻疾病对认知功能损害,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厦门市儿童医院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 月接诊的小儿癫痫中选出 24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120 例)和观察组(120 例)。对照组患 儿应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认知功能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3 %,高于对照组的 88.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83 %,低于对照组的 1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较于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在小儿癫痫治疗中应用疗效更佳,有利于促进患 儿认知功能改善,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且药物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提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方法:将60例癫痫患儿完全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组30例,左乙拉西坦组30例。丙戊酸钠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左乙拉西坦组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丙戊酸钠组30例癫痫患儿治疗后无效4例、有效20例、完全控制5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25例(83.4%)。左乙拉西坦组30例癫痫患儿治疗后无效3例、有效18例、完全控制6例、加重3例、总有效率24例(80%)。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总有效率差异吴显著性。结论: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均是相对有效的小儿抗癫痫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7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方法:将70例癫痫患儿完全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组30例,左乙拉西坦组30例。丙戊酸钠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左乙拉西坦组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丙戊酸钠组35例癫痫患儿治疗后无效4例、有效21例、完全控制8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29例(82.8%)。左乙拉西坦组35例癫痫患儿治疗后无效3例、有效23例、完全控制5例、加重4例、总有效率28例(80%)。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均是相对有效的小儿抗癫痫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用于小儿癫痫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 林分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收治的 120 例癫痫患儿,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丙戊 酸钠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癫痫发作次数、治疗前后脑电图频段功率、认知能力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用药后,两组患儿发作次数较用药前减少,且观察组患儿发 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用药后,两组患儿脑电图棘波数、δ、θ 频段功率较用药前降低, α、β 频段功率较用药前升高,且观察组患儿脑电图棘波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用药后,观察 组患儿言语、操作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左乙拉西坦与丙戊酸钠应用于小儿癫痫治疗效果相近,但可控制疾病发作, 减轻疾病对认知功能损害,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左乙拉西坦联合定痫汤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小儿难治性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接受左乙拉西坦治疗的34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左乙拉西坦联合定痫汤治疗的3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通过随访,观察两组患儿的疾控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难治性癫痫患儿采取左乙拉西坦联合定痫汤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改善患儿的症状,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小儿癫痫伴智力低下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8例癫痫伴智力低下患儿,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组临床有效率达到81.2%,护理满意度为92.4%,高于对照组的68.3%和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智力均有一定改善,且综合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癫痫伴智力低下临床治疗中,在给予左乙拉西坦单药同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智力,并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难治性癫痫采用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2.50 %)高于对照组(7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外周T细胞亚群指标对比,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难治性癫痫患者采用托吡酯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评价中医情志护理在托吡酯与丙戊酸钠共同治疗小儿癫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106例为调查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所有患儿均使用托吡酯与丙戊酸钠共同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情绪改善、配合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在托吡酯与丙戊酸钠共同治疗癫痫患儿中效果确切,适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戌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丙戌酸钠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0/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2/2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5/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丙戌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明显优于左乙拉西坦,且并发症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癫痫促效方辅助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的疗效及对智力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83例癫痫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0例(癫痫促效方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和对照组40例(单纯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智力水平、血清IL-6、IL-1β的影响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智力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两组血清IL-6、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皆无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癫痫促效方辅助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患儿临床效果确切,一定程度提升患儿的智力水平,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针刺百会、神门联合丙戊酸钠在治疗癫痫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进行确诊并进行治疗的6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百会、神门,治疗结束后对2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得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发作次数平均为(2.6±0.6)次,平均持续时间为(2.1±0.6)min,低于对照组的(5.1±1.1)次和(5.1±0.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QOLIE-31得分(81.2±6.2)分,高于对照组的(70.6±5.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百会、神门联合丙戊酸钠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通过刺激人体脑部特定区域,修复受损神经细胞,达到安神通络,定痫醒脑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痰火扰神证应用定痫丸加减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14例痰火扰神型癫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口服左乙拉西坦片,观察组(5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定痫丸加减治疗,所有患儿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儿童癫痫生存质量问卷(QOLCE)评分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较对照组的77.2%明显升高(χ~2=5.600,P0.05)。两组治疗后C-WISC中各智力功能[操作智商(PIQ),言语智商(VIQ)]及全智商(FIQ)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QOLCE中各维度(包括躯体功能、情感健康、行为功能等)评分和总体健康、自评生存质量评分及QOLCE总分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5.3%(3/57)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为8.8%(5/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IL-6,IL-1β,TNF-α,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GSH,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癫痫痰火扰神证应用定痫丸加减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能明显减轻患儿症状,控制癫痫发作,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用药对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脑电图影响。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依据随机表原则分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75例经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75例经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脑电图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疾病控制总有效率、脑电图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θ波、注意、延迟记忆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危婵 《新中医》2016,48(11):19-21
目的:观察熄风涤痰汤联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癫痫急性期风痰闭阻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36例癫痫急性期风痰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片内服,观察组加用自拟熄风涤痰汤内服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6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每月的癫痫发作频数,治疗前后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与对照组的69.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癫痫发作频数、Mo 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癫痫发作频数均较治疗前减少,Mo CA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月癫痫发作频数少于对照组,Mo 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涤痰汤联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癫痫急性期风痰闭阻证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安神定痫汤治疗小儿癫痫失神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小儿癫痫失神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治疗组予口服安神定痫汤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作频率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愈显率治疗组为73.5%,对照组为4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频率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6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77.1%,愈显率治疗组为88.2%,对照组为60.0%,两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神定痫汤治疗小儿癫痫失神发作有较好疗效,且疗效优于丙戊酸钠缓释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和卡马西平对新诊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和骨代谢影响。方法选取新诊癫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神经认知功能测评以及骨代谢指标检查,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中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短时视觉记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Ca、P、ALP浓度无明显改变(P均0.05),而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BAP、BMD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而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新诊癫痫患者对其骨代谢无明显影响,且有助于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天麻止痫汤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全面性发作期患者炎症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癫痫全面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天麻止痫汤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两者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52%。治疗后观察组的癫痫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2及IL-6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2及IL-6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注意、延迟记忆及MOCA总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注意、延迟记忆及MOCA总分等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易怒、食欲减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天麻止痫汤联合左乙拉西坦可通过降低癫痫全面性发作期患者的炎症因子,改善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治疗的80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药物选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药物选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躁狂量表(BMRS)评分(7.55±0.69)分低于对照组的(10.85±1.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15例、体质量增加2例、脱发2例、肝功能异常1例(停药);观察组5例,发生率为12.50 %,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2例、体质量增加2例、震颤1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在治疗中采用丙戊酸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改善患者症状,治疗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随访并研究左乙拉西坦预防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所收治的108例高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54例。为对照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间歇性地服用地西泮和长期口服苯巴比妥或丙戊酸来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对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左乙拉西坦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预防效果,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于防治的满意程度。治疗后,随访两组患儿一年,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高烧所引起热性惊厥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服用左乙拉西坦的54例患儿当中有8例患儿出现了热性惊厥,对照组间歇性服用地西泮和长期服用苯巴比妥或丙戊酸的54例患儿当中出现了24例热性惊厥,观察组的预防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预防效果,而且观察组患儿的家长对治疗和预防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随访一年以后,观察组患儿没有因药物副作用所造成的并发症产生,复发热性惊厥患儿1例,对照组因为药物副作用而引发并发症的患儿有5例,复发热性惊厥患儿10例,综合比较两组,观察组服用左乙拉西坦的预防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临床验证和随访调查,左乙拉西坦在预防儿童热性惊厥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相比常规的治疗而言,具有很小的副作用,引发患儿并发症的概率较低,且具有低的复发率,更容易得到患儿家长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