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女性绝经后1~10年,体内会出现钙的快速丢失,易导致骨质疏松症。因此,通过补钙来预防骨质疏松症已引起绝经后妇女的普遍关注。但单纯补钙的效果并不理  相似文献   

2.
受生理特点的影响,女性从35岁开始,体内钙的丢失量大于摄入量,长此以往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由此极易引起髋骨或脊柱骨折。专家提醒女性朋友,35岁开始就要补钙、多运动、戒烟限酒、少喝咖啡,以预防骨质疏松。我国约有骨质疏松症患者6~8千万,女性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钙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元素,骨钙占人体总钙量的99%,它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关系最密切。人体在成年之前较易吸收钙质,人一旦到了约30岁,骨密度就会达到饱和点。到35~40岁以后,钙的吸收能力下降,钙的流失量大于吸收量,慢慢就出现骨质疏松。而女胜从35岁开始到绝经后,钙的丢失更多,因此补钙要从此时加强。医学专家研究认为,骨质疏松与衰老有关。然而,日前又有专家指出,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为何会再出血 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龄,月经就会越来越少,直至绝经,这意味着身体已经开始衰老.刚绝经的女性,开始会出现一些反复,有少量的出血,也没有其他不适,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像赵阿姨这样绝经两年以上又出现出血,还伴随着明显疼痛,就需要重视了.因身体异常导致的绝经后出血,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老年性阴道炎.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阴道环境受到破坏,黏膜逐步萎缩,容易被病原微生物侵袭而患上阴道炎,导致少量出血.  相似文献   

4.
正钙对人体很重要,我们常常提醒儿童、青少年、老年人补钙、但是我们容易忽视成年女性补钙的重要性。女性成年以后也会缺钙,尤其是在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会很容易出现缺钙现象。补钙是门技术活,下面就给孕妈妈和宝妈们分享一些补钙小知识。妊娠期缺钙的危害从妊娠的第18周开始,胎儿的牙齿和骨骼开始钙化,而钙大部分存储于孕妇骨骼中。如果孕期胎  相似文献   

5.
袁永坤  叶秋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0):3194-3195
目的:了解烟台市芝罘区妇女绝经后补钙现状,探讨影响因素及对保健的需求,推进绝经后保健。方法:对1 098例绝经后妇女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80%妇女的绝经年龄为45~52岁。进行过或正在进行补钙者占24.50%,其中以年龄较大、知识层次较高者居多。日均补钙量为405 mg。在补钙的同时用过雌激素者占0.74%。89%的绝经后妇女希望得到包括补钙在内的绝经后保健知识的传授或咨询指导。结论:调查表明妇女绝经后实施补钙的人数及用量均偏低,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者更少。对妇女绝经后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医疗保健服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外阴阴道萎缩相关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性功能障碍(FSD)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可影响许多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生活质量的临床疾病。然而研究进展却非常缓慢,使人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很有限。与男性不同的是女性会经历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女性从围绝经期开始,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内分泌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雌激素水平下降,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其阴道黏膜萎缩、弹性及润滑作用均会减弱,因此,围绝经期及绝经后FSD患病率明显增加。目前认为与高龄、不良的生活方式、内分泌因素、饮酒、慢性疾病、难产、离异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外阴阴道萎缩相关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FSD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以及主要的危险因素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综述外阴阴道萎缩相关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FSD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治疗。  相似文献   

7.
口服避孕药是一种简便安全、效果良好的避孕方式。报告显示,女性服用避孕药可能导致骨密度下降,罹患骨质疏松症。服用避孕药的年轻女性,如果每天饮食中摄入不少于1000毫克的钙,才能防止骨密度下降。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要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尤其是停药后准备怀孕的女性,应比普通人补充更多的钙和维生素,避免胎儿患软骨病或畸形。另外,长期靠口服避孕药避孕的女性,如出现抽筋,四肢酸育,出虚汗、腰酸背痛症状,说明身体内钙含量已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一些补钙药,汤等尤其是坚果类食品,如瓜子、花生、核桃等,总之每天从饮食中应至少摄入1000毫克的钙。补钙同  相似文献   

8.
任娇 《健康博览》2013,(11):46-47
绝经预示着女人衰老的到来。其实,扳指算来,女人从妙龄走向衰老,只要短短的20~30年,而这之后,女性面临的就不仅仅是容颜老去了,还有绝经所带来的心理考验。而绝经可胃是女人的一个大分水岭,因为绝经后机体内环境和绝经前有着天壤之别,各种疾病在这个阶段也会伸出魔手,威胁女性健康。  相似文献   

9.
女人一生排卵400~500个,因此,卵巢对于女性来说作用非常之重要。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巢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并在绝经后开始萎缩变小。  相似文献   

10.
饮食     
《健康》2012,(6):5
绝经女性每日吃海藻增加患甲状腺癌风险日本一项研究称,绝经女性如果每天食用海藻,其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会显著升高。调查显示,与每周吃海藻不足两次的人相比,每天食用海藻的绝经女性患甲状腺癌的风险是前者的2.4  相似文献   

11.
矢崎 《大众医学》2011,(8):30-31
到了四十岁左右,女性更年期烦恼就随之而来。为此,很多女性开始格外关注自己的健康。笔者采访了有关营养方面的专家,发现补钙对这一阶段的女性尤为重要。以下,是相关专家的解答,希望为大家做正确的补钙引导。  相似文献   

12.
正别以为补钙只是老年人的事情。人体的骨密度在25岁左右达到顶点,30多岁后开始缓慢下降。如果年轻时不注意补钙,懒得运动,骨质基础差,上了年纪,骨头就真成了"豆腐渣工程"。吃钙片、喝骨头汤、日光浴,一样没落下,为什么检查后还是缺钙?血钙水平降低,除了疾病、年龄、性激素水平、遗传等因素,还有哪些习惯会悄悄偷走我们身体里的钙?  相似文献   

13.
女性卵巢.以35~37.5岁即开始生理性退化.使雌激素的分泌逐渐减少直至消逝.而这一过程被称为更年期。更年期无论开始早晚、历时多久.总可分成绝经前期、绝经期(月经停止)和绝经后期(月经停止1年以后).并以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为标志。在这三个阶段中.尤以绝经(更年)前期对身体的影响最大.众多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变化.会使这一阶段的女性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4.
所谓更年期,是指生育期女性卯巢功能从正常开始逐渐减退的阶段。女性一生有1/3以上的时间在绝经后度过。绝经导致的雌激素缺乏与许多生理和心理症状有关,如潮热、心慌、血压波动、焦虑、忧郁、失眠等,也有部分女性会出现全身关节酸痛等不适症状,也可能与认知功能障碍(即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下降等)有关,进而影响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何丽 《大众医学》2012,(9):38-39
人到中年,骨钙便逐渐开始丢失。尤其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及绝经期后,骨钙丢失进一步加速,女性65岁以后可能丢失骨钙达30%~50%,男性丢失的骨钙也在30%左右。缺钙的结果使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疾病接踵而来。对于老年人来说.补钙是保持健康生活的重要元素。而生活中有些老年人连续补充钙剂好多年,可在医院检查骨密度后,医生仍诊断为骨密度低下,严重的甚至患有骨质疏松症。因此很多人认为,人老了补钙也没用。  相似文献   

16.
卵巢作为女性重要的性腺器官,具有生殖与内分泌功能,卵巢所分泌的激素对女性的正常发育、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卵巢激素可以改变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及病理状态,从而在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心血管疾病是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导致绝经后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1〕。女性从青春期月经初潮开始,卵巢开始排卵和分泌性激素,绝经前女性CVD发病率显著低于男性,而随着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下降,  相似文献   

17.
正绝经是妇女一生中重要的转折。女性在50岁左右即出现绝经,绝经后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下降以及年龄的逐渐增长,机体会发生某些变化,如生殖道开始萎缩,外阴阴阜脂肪减少,毛发脱落、稀疏,皮肤变薄,阴唇变得平坦,阴道变得短小、狭窄。曾经有分娩损伤的妇女,阴道口易豁开,阴道壁膨出;阴道黏膜皱襞消失,变得苍白,弹性下降,阴道内白带也极少。在这个过程中,妇女的性反应也出现许多变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些男性超过50岁后.可能也会出现一些与女性更年期相似的症状.这种现象叫"男性更年期",主要的成因是由于年龄增长,睾丸萎缩,睾丸酮分泌减少。环境污染、吸烟、喝酒、劳累等因素也会影响雄激素的分泌减少。有研究表明:男性在30~90岁期间,睾丸酮每年平均下降1%一2%.总下降幅度可高达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但是男性不会出现女性绝经前更年期开始的明显信号.症状  相似文献   

19.
马辉 《健康向导》2016,(5):24-26
正健康人在青年时期骨质合成大于消耗,体内骨量在不断累积上升,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最高骨量,称峰值骨量。此后骨量逐年缓慢平稳下降,但男女有所不同,男性中年以后每年骨量丢失率大约为1%,而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衰退,每年骨量丢失率明显上升,一般为2%~4%。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也在下降,因此老了光补钙预防骨质疏松是收效甚微的。先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补钙,包括年轻的父母重视婴幼儿的补钙,老年人也开始给自己补钙。没错,这两类人群是最需要补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