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其预后的关键因素,现将观察到的3例CVT报告如下,并对CVT的病因、影像学改变及治疗进行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脑静脉系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虽低,但是为严重的脑血管病,血栓可累及皮质或深静脉,甚至静脉窦,其临床表现特点不具特异性,多种多样,误诊率较高。如何很好地识别和早期明确诊断CVT,是临床医生棘手的问题,也是关系到病人有效治疗和预后的关键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脑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疾病,是中青年人脑卒中的重要原因。1825年法国医师Ribes报道了世界首例CVT,尸体解剖结果显示,上矢状窦与横窦血栓导致了患者头痛与癫痫的症状。由于CVT临床表现各异且无特异性,该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挑战性的难题,治疗也仅限于对症治疗,因此CVT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很高。影像学方法能够提  相似文献   

4.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rani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脑血管病的特殊类型,包括脑静脉窦血栓、皮质静脉血栓和脑深静脉血栓。其中脑静脉窦血栓患病率在(0.2~1.75)/10万,占全部脑卒中的1%~5%[1-2]。重症CVT患者可出现局灶神经功能缺损、视力障碍、静脉性脑梗死、脑出血和痫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相较于儿童和中青年,CVT在老年人中并不常见,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和代谢水平的变化,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结局可能存在差异。目前,指南和综述鲜有对老年CVT提供确切的诊疗支持,本综述拟对近年来在老年CVT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脑静脉血栓形成(CVT)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的一组血管疾病,包括颅内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主要病因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感染性血栓常发生于海绵窦及乙状窦,临床多有明确的诱因及特征的表现而易于诊断。非感染性病因较为复杂,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笔者对9例经临床确诊的CVT病人颅CT进行分析,探讨CT检测中双侧丘脑对称性的低密度改变对非感染性CVT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是指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类少见的脑血管病类型.由于临床症状多样且无特异性,CVT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了解CVT的病理生理学和病因有助于理解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并指导治疗.文章对CVT病理生理学和病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的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特点。方法收集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例,均行常规头部CT和MRI检查;7例同时行脑MR静脉造影;6例行静脉期脑DSA。2例行经导管静脉窦溶栓术;2例行探查及血肿清除术。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影像学资料,与临床表现对照,总结其具有诊断意义的征象。结果9例均为大脑上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单侧6例,双侧3例;2例为单纯大脑上静脉血栓形成,7例合并上矢状窦血栓,其中2例合并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8例并发皮质脑实质病变,其中3例为静脉脑梗死,5例为出血性静脉脑梗死。2例CT见高密度束带征,5例MRI静脉内血栓呈高亮信号。7例MR静脉造影可见病变区域皮质引流静脉稀少或缺如,以及向深静脉或其他皮质浅静脉的侧支引流。6例DSA均见病变区域皮质浅静脉充盈延迟,引流静脉稀少、缺如,以及向深静脉或经皮质浅静脉侧支的引流,2例可见病变浅静脉引流入上矢状窦前“截断”征象。结论CT、MRI及DSA是诊断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其典型改变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很少见,因皮质静脉解剖变异大、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缺少影像学金标准,故常被延误诊断或漏诊,而伴硬膜下血肿的脑静脉血栓形成更为罕见。由于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该类患者的治疗选择尤为复杂。作者总结1例合并硬膜下血肿的孤立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产褥期患者病例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多样,病因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达30%~50%。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和临床治疗方法的改进,病死率已降至5%~10%[1]。作者对其诊断与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学引起CVT的原  相似文献   

10.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CVT)可分为静脉窦血栓,大脑浅静脉和大脑深静脉血栓。其中静脉窦血栓中尤以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最多见,大脑浅静脉血栓较少见,大脑浅静脉主要由大脑前静脉,大脑中静脉,大脑后静脉汇合而成,现有大脑中静脉血栓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