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吻合口径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36例患者均无法再行常规动静脉内瘘手术,需重新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继续行血液透析治疗。重建术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测定吻合口径,以吻合口径在6 mm为临界值,设定4~6 mm为A组20例,吻合口径大于6 mm为B组16例,观察比较2组内瘘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内瘘血流量,以及内瘘闭塞、血栓形成、心力衰竭、假性动脉瘤、窃血综合征及肿胀手综合征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6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术后即时内瘘血管通畅率100%,均未发生伤口感染。2组内瘘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的内瘘血流量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瘘闭塞、血栓形成、窃血综合征、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心力衰竭及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位动静脉内瘘具有内瘘血流量充足、通畅率高等优点,为无法再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而严格控制高位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径的大小,保证血液透析血流量的同时又减少了心力衰竭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非常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行非常规动-静脉内瘘手术的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追踪观察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首次穿刺成功率、透析中的血流量、血管通路的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首次穿刺成功率和透析中的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假性血管瘤形成和血管狭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局部血管硬化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地护理干预能够促进非常规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明显减少内瘘并发症,提高了非常规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七粉和多磺酸基粘多糖联合微波理疗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40例在我院采用动静脉内瘘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0例。三七粉联合微波组(A组),在血液透析结束后于瘘口及静脉血管处涂抹三七粉,同时联合微波理疗;多磺酸基粘多糖联合微波组(B组),在瘘口周围涂抹多磺酸基粘多糖,同时采用微波理疗;三七粉和多磺酸基粘多糖联合微波理疗组(C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于治疗结束1 h后再用多磺酸基粘多糖软膏外敷,同时加用微波理疗。3组患者的治疗均是每日一次,疗程14 d,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内瘘在1年期间形成血栓、闭塞、血管硬化、感染以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内瘘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内瘘发生血栓、闭塞、血管硬化、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三七粉和多磺酸基粘多糖联合微波理疗能够有效预防动静脉内瘘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1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采用木瓜酒湿敷的方法保护自体动-静脉内瘘,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保护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血管闭塞和血管硬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瓜酒保护自体动-静脉内瘘疗效显著,制作简单且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木瓜酒保护动-静脉内瘘血管护理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1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采用木瓜酒湿敷的方法保护自体动-静脉内瘘,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保护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血管闭塞和血管硬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瓜酒保护自体动-静脉内瘘疗效显著,制作简单且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将1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采用木瓜酒湿敷的方法保护自体动-静脉内瘘,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保护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血管闭塞和血管硬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瓜酒保护自体动-静脉内瘘疗效显著,制作简单且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在血管条件较差的血透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隧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本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血管条件较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且均为桡动脉-头静脉吻合瘘。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绳梯式锐针穿刺为对照组,扣眼钝针穿刺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首先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测患者的血管情况进行评估后选择穿刺方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穿刺不良事件和内瘘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VAS评分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渗血、血肿、动脉瘤和内瘘狭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一次穿刺失败率、血流量不足发生情况、血栓形成率和内瘘感染发生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扣眼穿刺法相比较于绳梯式锐针穿刺在降低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减轻疼痛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建议在利用多普勒超声引导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时采用扣眼穿刺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及血管造影证实为动静脉内瘘血栓性闭塞伴血管狭窄患者46例,其中观察组23例,行置管溶栓联合球囊形术治疗,对照组23例,行经头静脉留置针溶栓治疗。观察组:术中对闭塞段行导管导丝穿通术、给予25万U尿激酶注溶栓,术后视血栓清除情况保留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1~3天,每天50万U,对于血栓溶解后瘘道血管仍狭窄者联合囊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经头静脉留置针泵入尿激酶1~3天,每天50万U。观察治疗后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开通况。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管造影表现、透析时血流量等的变化。结果观察组23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中,2例于治疗即刻造影显示动静脉内瘘即恢复通畅,分别有10、3、2例于治疗后24、48及72h造影复查示血栓溶解,动静脉内瘘满足者血液透析的要求,1例狼疮肾患者于24h复查造影示术中开通的闭塞段再次闭塞,予再次球囊扩张治疗后透析道血恢复,对5例行再次造瘘。对照组23例患者中仅有5例于72h内内瘘开通,余18例均行再次造瘘。两组患者治疗后管开通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χ=17.07,P0.001)。所有病例溶栓过程中均未出现肺栓塞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成形术是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伴血管狭窄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血条件差,缺少再次造瘘血管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价值,为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流量上、下四分位数后取整,分为高流量组(大于1500ml/min)15例,中流量组(介于800~1000ml/min)36例,低流量组(小于800ml/min)17例。选择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同管腔内外、吻合口内和血流情况等观察,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评估。结果6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中,31例(45.59%)有通畅的动静脉内瘘,能够满足血液透析要求的正常血流量;37例(54.41%)发生并发症,其中血栓形成有16例,假性动脉瘤有3例,内瘘血管旁软组织内血肿3例,静脉瘤样扩张8例,管腔狭窄有5例,内瘘发育不成熟2例;高流量组与低流量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3.33%与76.47%,均明显高于中流量组25.00%,低流量组和高流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5,P=0.182)。结论采用多普勒超声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进行检查,能及时发现并发症,尽早进行治疗,进而对内瘘的使用时间进行延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原位二次动静脉内瘘(AVF)吻合术后不同时间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近年来本院收治的AVF失功能后行原位二次AVF吻合术的血透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5,术后即行深静脉临时置管维持正常透析,1个月后再进行内瘘穿刺)和观察组(n=25,术后首次透析即行内瘘穿刺),比较两组患者术后l、3、6、12个月时的AVF血流量及术后12个月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1、3、6、12个月时的AVF血流量均达到230mL/min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出现穿刺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58.3%、17.4%,其中两组假性动脉瘤和内瘘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20.8%、25%和4.3%、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内瘘闭塞、皮下血肿、内瘘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4.2%、4.2%、4.2%和4.3%、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位二次AVF吻合术后首次透析即进行内瘘穿刺不仅能确保充足的血流量,如穿刺方法适宜,还可能会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并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对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者60例.根据穿刺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绳梯穿刺法组、扣眼穿刺法组和区域穿刺法组,每组各20例患者,比较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12个月后三组患者内瘘阻塞发生率、假性血管瘤发生率以及血管狭窄发生率变化.结果 绳梯穿刺法和扣眼穿刺法组内瘘阻塞发生率、假性血管瘤发生率以及血管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法组,而绳梯穿刺法组和扣眼穿刺法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绳梯穿刺法和扣眼穿刺法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法,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内瘘血管情况选择适当的内瘘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木瓜酒保护动静脉内瘘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方法将1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透析过程中应用喜疗妥外涂于AVF,并于透析结束24h用新鲜土豆片外敷;观察组(84例)于透析结束24h采用木瓜酒湿敷。结果干预18个月后两组血压、血细胞比容、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C反应蛋白、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AVF血流量不足、血管闭塞和血管硬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木瓜酒预防AVF并发症效果显著,可延长AVF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8例,将其中的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下穿刺方法,对照组采用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上穿刺方法,比较两组血管瘤、血栓、内瘘狭窄发生率。将剩余的20例患者实施自身对照研究,分别采用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下和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上穿刺各20次,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记录患者疼痛感受。结果观察组内瘘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下穿刺疼痛程度显著低于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上穿刺(P0.01);两种穿刺方式的再循环率均为零,对患者透析质量无影响。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下穿刺动静脉内瘘,可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穿刺时疼痛,不影响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瘘保护器对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就诊并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患者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范围为25~75岁,平均年龄(50.2±10.5)岁,原发病:糖尿病20例,慢性肾炎18例,高血压14例,梗阻性肾病6例,多囊肾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将2组患者由同一名医生选用相同的术式(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完成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术后治疗组给予前臂内瘘保护器保护,站立时将前臂内瘘保护器挂于胸前保护术肢,卧位时将肩带悬挂在输液架上使术肢保持高于心脏10厘米,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术后第6周取离吻合口4 cm处为观察点,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头静脉内径、每分钟血流量,对比2组头静脉内径、血流量变化。根据美国NKF-K/DOQI工作组慢性肾脏病及透析临床实践指南评判标准评估2组内瘘成熟率,对比2组并发症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6周血管内径、血流量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6周治疗组内瘘成熟率96.9%,而对照组为78.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血管狭窄、血栓及肿胀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患者早期使用前臂内瘘保护器,可显著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患者内瘘成熟起到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瘘穿刺方向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分别采用向心穿刺(顺穿)、离心穿刺(反穿)和顺反穿交替的方式进行内瘘穿刺,比较2年后三组透析充分率、内瘘假性动脉瘤及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最终完成研究143例.三组透析充分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瘘假性动脉瘤和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反穿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最高,顺穿组内瘘狭窄发生率最高.结论 顺反穿交替穿刺技术在不影响透析效果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和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方法将1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6例)透析过程中应用喜疗妥外涂于AVF,并于透析结束24h用新鲜土豆片外敷;观察组(84例)于透析结束24h采用木瓜酒湿敷。结果干预18个月后两组血压、血细胞比容、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C反应蛋白、K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AVF血流量不足、血管闭塞和血管硬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木瓜酒预防AVF并发症效果显著,可延长AVF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在尿毒症动静脉内瘘成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诊断尿毒症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首次接受动静脉内瘘手术的312例患者,手术方式均为桡动脉-头静脉标准内瘘术。以接受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序贯疗法方案为住院期间患者在动静脉内瘘术后静脉滴注前列地尔3 d(20μg/d),然后改为口服贝前列素钠片20μg/d,共3个月。筛选46例与观察组在年龄、术前动静脉内径及原发病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术后1年内内瘘失功发生率、内瘘成熟时间、术后1年时内瘘流量、术后1年时舒张末期动脉流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年内内瘘失功率分别为10.9%和28.2%(P=0.035 5);内瘘成熟时间分别为(42.1±6.5)d和(55.5±5.8)d;术后1年时内瘘流量为(789±101)ml/min和(556±132)ml/min;术后1年时舒张末期动脉流速分别为(151.5±14.5)cm/s和(113±20.1)cm/s,各项统计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在术后1年内内瘘失功发生率和内瘘成熟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动静脉内瘘术后1年时内瘘流量及舒张末期动脉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序贯疗法可有效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减少内瘘成熟时间,增加血流量并预防内瘘失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52例,按照透析时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不同,将15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1例,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不足者,对照组111例,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充足者。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桡动脉、肱动脉血流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而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无论吻合方式或吻合口位置的不同,观察组的吻合口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内径以及肱动脉血流量均是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血流量是评估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分析并了解影响血流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可以在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进而维持充足血流量,本研究认为吻合口内径和肱动脉血流量均是影响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大小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功能性端侧吻合法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4~5期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0例。两组均采用标准前臂头静脉-桡动脉内瘘,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端侧吻合,观察组采用功能性端侧吻合,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内瘘通畅率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管吻合时间、内瘘成熟时间分别为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周,首次手术成功率及1年通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截止到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早期血栓形成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端侧吻合法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具有手术用时短、成功率高、术后内瘘通畅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高通量透析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将69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联合使用高通量透析及左卡尼汀)和对照组(低通量透析组),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微炎症状态和内瘘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hs-CRP、TNF-α、IL-6均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的内瘘血流量、内瘘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内膜厚度也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hs-CRP、TNF-α、IL-6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其内瘘血流量、内瘘内径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内膜厚度也高于治疗前(P0.05)。Pearson相关发现,hs-CRP与内瘘血流量、内瘘内径呈负相关,与内膜厚度呈正相关。结论:高通量透析联合左卡尼汀能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减轻动静脉内瘘的内膜增生及内瘘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