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高要市人民医院中药处方差错情况,提高中药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对高要市人民医院2005至2009年38例中药处方调配差错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中药处方差错原因主要有三大类型:医师处方不规范导致调剂差错12例,占31.58%;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导致调剂差错18例,占47.37%;药品未按规定摆放导致调剂差错8例,占21.05%。结论加强管理和提高防范意识是减少或避免中药处方调配差错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和病房中药饮片调剂环节的差错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2013全年度中药饮品调剂中所有处方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所有差错处方进行分类,分析差错原因,提供相应解决策略。结果调剂过程中的调剂错误大致可以分为5类,包括抓配错误(漏配、错配、多配)、脚注错误、用法用量错误、发药错误及其他错误等;我院2013全年度29875张处方中,调剂错误为201张,其调剂差错率为0.67%,其中抓配错误占53.7%,脚注错误占26.4%,用法用量错误占2.5%,发药错误占9.5%,其他错误占7.9%;调剂过程中抓配错误和脚注错误是导致中药饮片调配环节差错的主要原因,加大饮品调剂的核对和审查强度,规范出访书写标准或电子中药处方,提高调配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及健全的奖惩制度等是解决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调配环节差错的主要措施。结论中药饮片调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严格把好质量关是保证医疗服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儿童门诊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门诊调剂差错情况,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年50例门诊处方调配差错情况及产生的后果.结果:门诊处方差错原因主要有三大类型: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导致调剂差错14例,占28%;因药品名称、包装相似导致的差错19例,占38%;药师审核把关不严导致的差错17例,占34%.结论:杜绝门诊处方调配差错是长期的工作,应加强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4.
闫守霞 《抗感染药学》2021,18(4):584-587
目的:探究门诊中药房非惩罚性药品调剂差错报告体系应用于中药调剂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3月-9月间中药房调剂处方1 243张处方为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另取2019年10月-2020年3月间2 244张调剂处方为研究组(采用药房非惩罚性药品调剂差错报告体系管理);比较两组不同管理方法后中药调剂处方调配差错发生类型、差错率及上报率以及中药调剂师对药品调剂差错认知度与患者对调剂差错的满意度;并分析了中药调剂差错发生原因及其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中药调剂处方主要发生在中药品种、剂型、规格和调剂处方错发、用法用量、禁忌用药差错,其差错率低于常规组(0.67%vs 2.33%,P<0.05),而上报率高于常规组(93.33%vs 41.38%,P<0.05),药品调剂差错认知度高于常规组(P<0.05),调剂差错原因主要发生在中药处方书写不规范、中药药品名称或包装相似、药房高峰期取药人数过多、中药相关知识欠缺、工作态度欠佳等方面;研究组处方调剂差错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86.67%vs 51.72%,P<0.05).结论:非惩罚性药品调剂差错报告体系应用于中药调剂管理,有效减少了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分析调剂差错发生原因及其对策,提高了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内部调剂差错的原因,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我院门诊药房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1077例内部差错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主要有三大类型:数量差错557例,占51.7%,品种差错363例,占33.7%,用法差错157例,占14.6%。结论通过对门诊药房内部调剂差错的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和规范调剂流程,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和提高药师专业技能,减少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药房的调剂工作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调配环节常见差错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中药饮品调剂的处方资料,分析影响调剂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调配不仔细、不规范,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药品发放错误等是导致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调配环节差错的主要原因,加强领导对中药饮品调剂的重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饮品调剂的核对和审查,建立健全奖惩制度等是解决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调配环节差错的主要措施.结论 中药饮片调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事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杜绝中药饮品调剂中常见的问题,严格把好质量关是保证医疗服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医疗机构中药处方调配中出现差错的原因以及相关预防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单位在2007年~2011年间发生的50例中药处方调配差错案例展开回顾性分析。对导致中药处方调配差错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关对策进行探讨。结果本次研究中的50例差错中,因医师处方不规范而导致差错发生者16例,因调剂人员责任心不足导致差错发生者24例,因药品摆放不合理而引起的有10例。结论针对中药处方调配差错发生的原因,应加强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尽量使调配差错的发生率得以降低,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直接关系临床治疗的效果和用药的安全。通过分析我院中药调剂差错的原因,提出有效预防调剂差错的措施,提高调配质量,严格控制处方调剂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药调剂常见的差错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3000张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院所开出了中草药处方,对其中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出来的原因探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此3000张中药处方中,有160张出现了中药调剂差错,其中23张为多配与剂量错误,55张为漏配,82张为错配。结论:在进行中药调剂时,一般常见的差错类型为多配、少配、错配等,对以上原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制定规范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宋爱菊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61+163-161,163
为减少门诊药房调配差错,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本文通过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发放中出现差错的类型及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发现药品差错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其中药师发药是产生差错的重要环节。药学人员应严格执行处方调配规程,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避免调配差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探究其防范对策以提高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收集2016—2018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西药房部门调剂的处方1 429 651张,对其中存在差错处方的原因和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处方调剂差错类型主要有品种差错9例、数量差错2例、错发患者3例、用法用量2例。处方调剂差错原因类型主要有同种药品不同规格1例、药品包装相似3例、药品名称相似3例、药师不熟6例、其他原因3例。2016—2018年门诊西药部门处方数分别为417 248张、487 114张、525 289张,共出现调剂差错16张,各年份差错发生率分别为0.0719‰、0.2258‰、0.0381‰,因2017年本院新员工上岗,差错处方调剂发生率较高,其余两年呈下降趋势。结论针对门诊西药部门差错的因素和原因,需加强门诊西药部门的人员和药品的管理,提高药师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完善规章制度,降低处方差错率,确保为患者提高一个安全、可靠的取药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诊西药房发生调剂差错的因素,并制定防范对策。方法门诊西药房《差错事故记录本》中的处方共74张,调查其差错原因,并提出一些防范对策。结果74张处方中,药师问题是造成差错的首要原因,所占比重是67.6%,其中药物数目差错项占28.4%;其次是医师问题,占18.9%,其中用法用量出错项占13.5%;其他原因(患者、环境方面)相对较少,各占10.8%和2.7%。结论调剂差错与多种因素有关,门诊西药房需全面、加强处方管理,确保合理用药,避免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吴孝伟 《中国药业》2012,(20):66-67
目的探讨影响门诊处方调配差错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每月5,10,15,20,25,30号医院门诊药房处方,共72 460张,计算调配差错处方比例并分析原因。结果共发生调配差错90例,发生率为0.12%。药品数量错误占33.33%,药品规格错误占30.00%,种类错误占25.56%,服药方法错误占11.11%。影响因素涉及医生、调配人员、患者等方面。结论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原因复杂。通过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药学人员的技能教育和知识更新,培养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可以预防和减少处方调配差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我院处方调配差错情况与药房管理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0年6月的门诊中药处方7916张,对处方调配差错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药房管理不当与处方调配差错的关系.结果 随机抽取的处方中,有79张处方存在不同程度的调配差错情况,我院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主要是药房管理不当.其中,药物摆放不规范导致差错33例,调配人员因素导致差错27例,发药交待不明导致差错19例.结论 提高药房调配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规范对药房的管理,加强防范意识是防止调配差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相应方法措施,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提高处方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医院门诊药房2011-2014年查出的调剂差错处方共136张,对所有处方的调剂差错种类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发生的调剂出错处方136张,差错率逐年递减,门诊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有药师、医师、收费、患者等5个方面原因。结论针对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常见原因采取一系列的有效防范措施,加强管理,提高医师及药师的责任心,减少差错发生几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药饮片处方调配中的差错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调制出现的82次调剂差错事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次中药饮片处方调配差错事故的处方中,漏配药52例(占63.41%),配错药16例(占19.51%),多配药9例(占10.98%),药物规格错误5例(占6.10%)。结论中药饮片处方调配的工作中,应按照相应的操作制度,按规程调制,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调动工作热情,增强责任心,以此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调配质量,降低配制差错率,提高饮片调制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处方的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门诊药房共72例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及发生原因。结果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种类:药品数量差错为25例,占34.7%;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不同剂型差错为14例,占19.5%;用法用量差错为13例,占18.1%;药品名称相似或包装相似而错发的为9例,占12.5%;用药禁忌差错为5例,占6.9%;其他差错为6例,占8.2%。导致发生差错的原因有:药师方面原因49例,占68.1%;医师方面原因13例,占18.1%;患者方面的原因有8例,占11.1%;环境方面的原因有2例,占2.8%。结论加强管理,提高责任心和专业素质,注重工作的每一环节,杜绝门诊药房处方的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药房中药饮片调剂的差错原因,探讨调剂差错的防范措施。方法 调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中药房上报登记的中药饮片调剂差错报告448例,回顾性分析差错的类型及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 该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共发出处方215 348张,调剂差错处方448张,差错率0.21%。调剂差错类型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药品数量错误、药品品种错误、剂数错误及其他错误。差错主要原因依次为审核处方不严格或未认真复核处方、注意力不集中、惯性思维、药名相近或包装相似、上错药斗加错药及环境因素等。结论 针对该院中药饮片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制定积极应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研分析法,分析样本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某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处方24548张,对出现调剂差错的进行统计,并分析调剂差错的原因、讨论预防方法。结果:出现调剂差错的处方158张,占比6.4‰,出现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有:主治医生因素、药师因素、药房环境因素、其他影响因素等。结论:门诊药房是医院的基础组成单位,药房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医院的形象,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规范处方调配,提升药房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与责任心,改善工作环境,预防药房调剂差错。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医院门诊中药房各种常见的中药处方调配差错做出分析,制定防范办法.方法:调取本医院在2016年1~4月所有中药处方,分析其资料,并按差错类型分类有差错处方,找出问题所在,并开展防范.结果:本院在2016年1~4月所有门诊中药处方出现的调剂差错可以划分为发药、调配、脚注、用法用量、其他共计五方面的错误.结论:差错产生的原因包括药师、处方等一系列因素,有效地控制差错发生的办法在于对每一个关卡予以严格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