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5)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假丝酵母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ICU患者送检标本假丝酵母培养阳性2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感染假丝酵母分为感染组117例,非感染组129例。送检标本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246例患者共检出311株假丝酵母,培养阳性标本主要以深部痰液、引流液和中段尿为主,其中白假丝酵母占47.27%;白假丝酵母和近平滑假丝酵母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90%;热带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较低,而对伏立康唑敏感率相对较高;抗真菌药物使用率及累计药物限定日剂量(DDDs)最高为伏立康唑;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腹部手术、脓毒性休克是ICU患者假丝酵母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患者≥2次培养阳性、G试验值及28 d病死率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ICU检出假丝酵母以白假丝酵母为主,非白假丝酵母对氟康唑的敏感率下降。腹部手术和脓毒性休克是假丝酵母感染的危险因素,其28 d病死率明显升高。临床应及早识别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分析造成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87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共40例,检出革兰阴性菌占67.21%,革兰阳性菌占24.59%,真菌占8.20%,菌种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敏感,耐药率分别为18.75%以及12.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敏感,耐药率均为0;而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耐药率为0;研究最终确定急性白血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血红蛋白≤50 g/L、血小板计数≤30×109/L、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结论 对急性白血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时可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感染发生后,应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9)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2019年12月青岛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均进行病原菌检测,观察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另选择120例非感染性口腔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株19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9株、革兰阴性菌93株、真菌5株占比分别为50.25%、47.21%、2.54%。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3.86%)、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8.12%)和草绿色链球菌(6.60%);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9.29%)、其次为普雷沃菌(13.20%)和铜绿假单胞菌(8.63%)。主要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依次为97.87%、87.23%;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耐药率最高,依次87.50%、81.25%。主要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依次为65.79%、60.53%;普雷沃菌对左氧氟沙星、氯霉素耐药率最高,依次为76.92%、69.23%。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是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等,高龄、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均是其发生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采取相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0)
目的探讨产妇产褥期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产妇483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产褥期感染的情况,对感染产妇进行分析,收集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83例产妇共发生产褥期感染17例,感染率为3.52%,其中8例发生在会阴切口占47.06%;17例产妇共检出5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占40.68%,革兰阳性菌30株占50.8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产程(活跃期)延长(>8h)、破膜时间长(>12h)、剖宫产、医源性操作不当、产前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合并慢性病、贫血的产妇出现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结果显示:产程(活跃期)延长(>8h)、胎膜早破、医源性操作不当、产前产后出血是产妇产褥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产妇产褥期易受到多种病原菌感染,针对产褥期感染的病原菌使用相应的抗菌药物至关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根据产褥期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地预防措施,减少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PCE)医院下呼吸道感染(NLRTI)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ICU内NLRT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7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NLRTI作为观察组,43例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NLRTI作为对照组,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洋葱伯克霍尔德菌NLRTI多发生于机械通气后约1周,两组在住ICU时间、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联合使用抗菌药物、H2受体拮抗剂或制酸剂及深静脉穿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ICU时间、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联合使用抗菌药物、H2受体拮抗剂或制酸剂及深静脉穿刺是洋葱伯克霍尔德菌NLRTI的重要危险因素,该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IBA)合并呼吸道感染(RI)的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收治的135例IBA患儿,根据是否合并RI分为RI组82例和非RI组53例,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检测RI组患儿痰液样本的病原菌种类、耐药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BA合并RI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其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82例RI患儿共检出病原菌88株,占比前三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48.86%)、肺炎克雷伯菌(15.91%)和鲍氏不动杆菌(9.09%),3种优势菌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对美洛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初次使用抗菌药物年龄≤0.5岁、住院时间>14 d、有静脉糖皮质激素应用是IBA患儿合并R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此基础建立的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良好,预测IBA患儿合并R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 相似文献
8.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ICU住院期间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重症患者82例,采集患者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2例患者均检出病原菌,共检出感染病原菌8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革兰阳性菌30株、真菌3株,分别占62.92%、33.71%、3.37%。22例患者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占26.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APACHEⅡ评分≥15分、GCS评分8分、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留置胃管、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患者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检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钠完全耐药,对头孢他啶、氨曲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5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替加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 ICU重症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时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APACHEⅡ评分≥15分、GCS评分8分、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留置胃管、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引起患者发生下呼吸道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9)
目的探讨急诊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9月医院ICU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感染患者相应部位取样进行病原学分析和药敏试验,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导致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80例患者共出现感染58例,感染率为32.22%,共分离致病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占41.33%,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4株占58.6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75.00%、磺胺甲噁唑耐药率83.33%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等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100.00%、阿奇霉素耐药率52.17%等具有较强耐药性,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具有较强敏感性。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均为100.00%、阿莫西林耐药率均为100.00%等具有较强耐药性,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耐等具有较强敏感性。复合外伤、昏迷、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呼吸机使用为导致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诊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多为多药耐药菌感染,临床治疗困难性较大,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ICU内患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医院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入住NICU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统计医院感染率、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分布等,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123例患者中有3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4.39%;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分别为15.74%、6.74%、1.76%;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GCS(3~4分)(OR=24.016,P=0.001)、气管切开(OR=5.438,P=0.041)和使用呼吸机>7 d(OR=8.549,P=0.023)是N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NICU医院感染率较高,尤其是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1)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预防控制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01月-2017年01月医院收治的400例全麻气管插管术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400例高龄患者中48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12.0%;感染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4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株,占26.83%,革兰阴性菌28株,占68.29%,真菌2株,占4.99%;其中患者吸烟、气管插管途径、气管插管深度、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合并基础疾病均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气管插管途径、气管插管深度、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为全身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患者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高、危险因素多,针对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应进行干预,以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2)
目的探究急诊留观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选择医院急诊留观室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急诊留观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结果435例急诊留观患者中有5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分别为35.29%、27.45%、15.69%、13.73%。51例急诊留观伴发医院感染患者血培养共发现病原菌85株,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链球菌为主,分别占25.88%、23.5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而对阿莫西林耐药性较强。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具有较好的药物敏感性,对头孢克洛、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患者年龄超过65岁、辅助有创呼吸、留置尿管、深静脉置管、留观时间超过3天、应用激素类药物是导致急诊留观患者伴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引起急诊留观患者伴发医院感染的因素较多,应及时评估患者感染风险,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ICU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感染病原学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783例,采用系统回顾性分析法,观察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留置导管时间、住院天数、是否合并相关基础疾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感染患者的相关标本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 783例医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发生医院感染213例,感染发生率27.20%,感染例次数268例,例次感染率为34.23%;感染部位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1.49%;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268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72%,革兰阳性菌占33.96%,真菌占9.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存在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并相关基础疾病情况、留置相关导管时间7d、相关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2周,是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积极治疗ICU患者合并的相关基础疾病,依据药敏结果进行抗菌药物治疗,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次数,减少相关导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对于改善ICU患者预后及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2005年1—12月883份神经内科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883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9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1%;其中下呼吸道感染54例,占55%,提示下呼吸道是神经内科感染的高发部位。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进程和预后,应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重点监控和预防,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5岁及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10例,年龄均在5岁及以下,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入院当日或次日清晨通过无菌吸痰管吸出鼻咽分泌物2份,1份采用直接荧光法进行常见病毒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共7种病毒;另1份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并同时采血进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 210例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最高,占36.7%(77/210),肺炎支原体次之,占16.7%(35/210).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7.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4)
目的探究肺结核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医师预防治疗该病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感染科于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例肺结核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28例肺结核无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行痰培养,了解主要病原菌类型,并采取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灶范围、合并症、抗菌药物使用、住院时间、免疫功能的差异性,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痰培养共检出病原菌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占55.8%,革兰阳性菌12株占27.9%,真菌7株占16.3%;研究组年龄>60岁、病程>3年、病灶占6肺野、存在并发症、使用抗菌药应用时间>4周及住院时间>60d的患者分别占65.4%、53.8%、61.5%、53.8%、80.8%、69.2%,均高于对照组的28.6%、17.9%、35.7%、25.0%、25.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率研究组61.5%,对照组34.6%,结核抗体阴性率研究组为28.6%,对照组5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肺结核并发下呼吸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高龄、结核病程过长、合并基础疾病数较多、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住院时间及免疫功能受损是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9)
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对恒温湿化系统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于医院ICU行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法干预,观察组给予恒温湿化系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痰痂形成例数、治疗前后平均吸痰次数,并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构成比及病原菌种类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Ⅰ度和Ⅲ度患者减少,Ⅱ度患者增加,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6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平均吸痰次数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吸痰次数(5.10±1.36)次低于对照组(7.78±1.8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23.26%,显著低于对照组44.18%(P<0.05);共检出6种多药耐药菌72株,观察组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恒温湿化系统可明显降低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且该类患者的感染病原菌较多,需加强护理,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7-12月医院ICU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情况,对ICU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来源、感染率、耐药性及相关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医院ICU2009年7-12月,共收治246例患者,其中有41例患者为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16.7%;鲍氏不动杆菌多呈多药耐药性。结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ICU占较高比例,侵入性操作和基础性疾病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住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病原体感染情况及流行规律,为临床诊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05-01-2022-04-30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402例临床诊断为ALRTI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例基本信息并采集呼吸道标本。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对35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核酸检测,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2例ALRTI标本中,391例(97.26%)检出病原体,其中37例为单一感染,354例为多重感染。检出的主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SP,82.34%),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Hib,34.08%)、巨细胞病毒(CMV,23.63%)、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RSV-A,20.40%)、呼吸道合胞病毒B型(RSV-B,19.40%)等。在不同年龄间,RSV-A、RSV-B、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CMV、EB病毒(EBV)、6型疱疹病毒(HHV-6)、7型疱疹病毒(HHV-7)、金黄色葡萄球菌(SA)、SP、Hib、鲍曼不动杆菌(ABA)、肺炎克雷伯杆菌(KP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