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太白贝母(野生、栽培)与松贝、青贝、炉贝生物碱大孔树脂纯化物的镇咳、抗炎药效学差异,为其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流法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不同品种川贝母总生物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比较5种不同品种川贝母生物碱(2.3 mg·kg-1)对氨水致小鼠咳嗽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镇咳、抗炎药效学差异。对不同品种川贝母生物碱镇咳、抗炎实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各川贝母样品生物碱含量在51.93%~68.38%之间。太白贝母(野生)、太白贝母(栽培)、松贝、青贝、炉贝生物碱均可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太白贝母(野生)、松贝、青贝、炉贝生物碱可明显降低小鼠2 min咳嗽次数。青贝、炉贝生物碱可使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率明显降低,而太白贝母(野生、栽培)抗炎效果不明显。聚类分析表明,松贝、青贝、炉贝数据聚为一类,再与太白贝母(野生)聚集,而与太白贝母(栽培)分离。结论太白贝母与松贝、青贝、炉贝生物碱一样具有镇咳作用,但抗炎效果不明显,其生物碱组成可能与松贝、青贝、炉贝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贝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也均有记载 ,但笔者发现在《本草纲目》以前的书中并未将川贝母与浙贝母明确区分 ,直到 176 5年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才将贝母分为川贝母和浙贝母。 1985年版《中华药典》一部将伊贝母独立分出 ,2 0 0 0年版《中国药典》又进一步增补了平贝母和湖北贝母 ,共收载百合科植物贝母品种 5个。目前 ,贝母在临床使用中较为混乱。为保证用药准确 ,现归纳分述如下。川贝母 :产于四川、青海、云南等地。商品川贝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的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一般分为松贝、青贝、炉贝三种。其…  相似文献   

3.
贝母类药材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贝母是常用中药,按照中医临床处方一般只分川贝母与浙贝母两大类[1] 。川贝母苦、甘,微寒,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浙贝母苦,寒,能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2 ] 。商品贝母的情况则较为复杂。《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收载的贝母有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浙贝母和湖北贝母5种。其中川贝母项下又分为松贝、青贝、炉贝3种规格,尚有东贝、  相似文献   

4.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川贝母:正品有松贝、青贝、炉贝.①松贝:呈圆锥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  相似文献   

5.
川贝母及常见伪品性状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贝母是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热阴虚咳嗽,效果颇佳。川贝母又分为松贝、岷贝、青贝、炉贝。其中.松贝、岷贝、青贝质量最好,炉贝次之。价格也有差别。由于川贝母价格昂贵,伪品时有发生。市场上常见作为贝母用的一轮贝母、光慈姑、东小贝,均为川贝母的伪品。现将其正品及伪品的主要性状特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药材市场,川贝母供应曾一度紧张,所以价格上涨。笔者曾在河北省安果和本溪等地区见有药贩子以光慈菇冒充松贝进行销售。光慈菇不但价格低,而且有毒性物质这不仅不能保证用药准确、安全、有效,而且容易胎误病情。这里将药材松贝与光慈菇作一简单介绍,供读者参考。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的干燥鳞茎。按药材性状的不同而区分,一般称暗紫贝母为“松贝”,甘肃贝母为“青贝”,梭砂贝母为“炉贝”。其中松贝的质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7.
贝母的品种较多,有炉贝、青贝、松贝、平贝母、浙贝母等,外表性状上非常相似,但其治疗疾病的用途不一样,价值也有高低之分,临证时需将贝母的性状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鉴别贝母药材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高越  柴逸峰  吴玉田 《中成药》2005,27(12):1440-1443
目的:建立贝母药材及其伪品鉴别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法.方法:将炉贝、松贝、青贝、浙贝、伊贝母、平贝母、湖北贝母及贝母伪品东贝母、光慈菇、山慈菇等10种药材烘干、粉碎、过筛,直接测定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别采用聚类分析、褶合变换-可视化-相似系数分析等方法对10种药材进行鉴别.结果:10种药材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原谱极其相似,无法鉴别;聚类分析可将3种贝母伪品与7种贝母正品区分开,但不同贝母正品之间的鉴别效果不甚理想;褶合变换-可视化-相似系数分析将贝母正品之间的微小差异进一步扩大化、量化,正品之间的鉴别效果得到改善.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法可直接、无损测定固体样品,结合信息处理技术,可以为贝母及其他中药鉴别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川贝及其混淆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波  谭睿  陈士林 《中药材》2003,26(12):864-865
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川贝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和梭砂贝母F.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多为野生,按性状分别习称“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平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平贝F.ussuriensis Maxim的鳞茎,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域横跨亚热带、温带、寒带,所产贝母品种主要有两种,一名川贝母,又名青贝、尖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和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的地下鳞茎。前三种按药材性状的不同分别称“松贝、青贝”,后一种药材称“炉贝”。有诗云:“松贝细圆怀抱月,  相似文献   

11.
含贝母药材的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玲  王曙  曲建博  阳长明 《中草药》2021,52(11):3462-3466
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是治疗肺经疾病的要药,也是常见的中药材。《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录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5种贝母药材,其中,川贝母来源有6个基原,伊贝母2个基原,浙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各1个基原。通过对历版《中国药典》收录的贝母药材标准变化情况、贝母中生物碱类成分研究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含贝母药材中药制剂情况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对含贝母药材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建议,为提高含贝母药材中药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前,药材市场中贝母类药材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等多种贝母,容易导致混用、错用。因此,作者针对2010年版药典中贝母类药材的来源、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所含生物碱类成分及其含量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表明:2010年版药典中所收载的贝母的来源各不相同,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各有侧重。所含成分虽均多为生物碱类成分,但川贝母和伊贝母中所含特征生物碱成分为西贝母碱,平贝母和浙贝母多以贝母素甲、贝母素乙为对照进行薄层检查及含量测定。且贝母类药材中所含生物碱的量也各不相同。结论:控制中成药中贝母类药材的质量时应依据不同来源贝母类药材各自的特征性成分、含量高低相应的制定薄层鉴别、含量测定等质量标准,使制剂的质量标准更加准确且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川贝母5种不同基原植物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扩大研究范围,从GenBank上下载川贝母及其常见混伪品共10个物种13个样本的ITS2序列。用MEGA4.1计算其种间、种内的K-2-P距离,并分析各样本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最后利用ITS2序列重构其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川贝母基原植物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276,与混伪品的种间最小K-2-P距离为0.0583;川贝母及其混伪品的ITS2二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重构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川贝母不同基原物种聚为一支,能较好与混伪品区分。研究结果表明ITS2条形码序列能够成功鉴定川贝母及其混伪品的原植物,为川贝母混伪鉴别提供了新工具。  相似文献   

14.
制川乌与川贝母、浙贝母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瑶  皮子凤  宋凤瑞  林娜  刘志强 《中草药》2011,42(12):2438-2441
目的 研究制川乌与川贝母、浙贝母配伍前后其化学成分的整体变化情况,从而分析乌头反贝母的相反机制.方法 使用UPLC-ESI-LTQ-MS对配伍前后的煎煮液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对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化学标志物进行鉴定.结果 制川乌与川贝母、浙贝母配伍前后成分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与川贝母配伍产生5个化学标志物,与浙贝母配伍产生6个化学标志物,重复出现的标志物为次乌头碱和苯甲酰基次乌头原碱.结论 制川乌与两种贝母配伍后的化学标志物差异较大,仅有2个相同,结合前期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推测制川乌与不同贝母配伍后LD50的变化与其配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相关;从而说明相反不完全是通过其化学成分变化引起的,其相反机制可能还通过其他因素共同引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川贝母组培物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提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加醇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川贝母组培物提取工艺的影响。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检测波长415 nm。结果:选择回流法提取川贝母组培物,最佳工艺参数为加6倍量85%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总生物碱提取量0.197 g·g-1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川贝母组培物提取物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川贝母最新试验研究结果进行描述,为川贝母药材鉴别方法提供一定提升思路。方法:用性状观察,薄层色谱研究,含量测定方法对川贝母药材特点进行详细描述。结果:1)栽培品与野生川贝母在性状方面的区别主要在于栽培品鳞叶表面的颜色偏黄,有皱缩,稍粗糙,青贝的个体较大(可达4 cm);2)实际上市的栽培品中具松贝性状特征的,主要源于暗紫贝母,具青贝性状特征的主要源于川贝母、瓦布贝母和太白贝母;3)川贝母的薄层色谱特征主要与植物基源有关,有效成分结构类型相似但细微结构有差异;4)具有松贝特征的栽培品与具有青贝特征的栽培品的总生物碱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建议将川贝母"栽培品"细分为"松贝栽培品"和"青贝栽培品"2种规格以便市场管理和临床应用,对川贝母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现行标准中总生物碱含量限度提出了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中药川贝对哮喘模型小鼠肺水肿和支气管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OVA致敏的小鼠),中药川贝组(中药川贝治疗的小鼠)和PBS组(正常对照组的小鼠).结果:中药川贝可抑制哮喘模型小鼠肺水肿,降低BALFIL-1和IL-6水平,同时还可降低亚硝酸盐浓度和减轻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并且使哮喘模型小鼠血清IgE水平降低.结论:中药川贝通过抑制哮喘模型小鼠血清IgE水平可减轻肺水肿及支气管中性粒细胞炎症.  相似文献   

18.
川贝母转录组中SSR位点信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川贝母转录组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信息,为其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Illumina Hi Seq2000技术平台对川贝母鳞茎及叶片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MISA对Unigene进行SSR位点分析。结果:从转录组得到44 973条,Unigene中共检测到3 817个SSR位点,分布于3 367条Unigene序列中,出现频率为8.49%,平均每10.37 kb序列出现1个SSR位点。其中重复类型最多的为三核苷酸和二核苷酸,所占比分别为56.51%和27.06%。三核苷酸重复基序CCG/CGG所占比率最大,其次为二核苷酸重复基序AG/CT。6种SSR重复类型的重复次数主要集中于4~12次,24.55%SSR的序列长度20 bp。结论:川贝母SSR位点出现频率较高,类型丰富,多态性较高,为其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丰富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dentify 70 samples of 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 from 16 cities such as Beijing, Tianjin, Changchun,Jilin and so on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analysis kit.METHODS The genomic DNA of 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 was extracted by kit method, and PCR reaction and RFLP identif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The method of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of 2015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and re-examination.RESULTS The purity of the genomic DNA of 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 was very good, the OD260/OD280 value was between 1.90-2.1, and the concentration could reach the requirement of PCR. Seventy samples were tested, of which 37 were positive and 33 were counterfeit, and the false rate was 47.1%.CONCLUSION The purity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nucleic aci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CR and RFLP.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samples from 16 cities show that the counterfeit rate of 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 is high in the market.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rket.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考察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生附子、黑顺片分别与浙贝母、川贝母配伍前后双酯型生物碱的量,分析共煎液中乌头类生物碱之间的转化。方法采用HPLC及电喷雾质谱技术,对川乌、草乌、生附子及其炮制品与浙贝母、川贝母配伍前后双酯型生物碱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乌头属中药及其炮制品在与浙贝母配伍时能够抑制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转化,而与川贝母配伍对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转化则起到促进作用。结论从化学成分量的变化方面分析,中药"十八反"之"乌头反贝母"并不是绝对的,乌头属中药及其炮制品与浙贝母配伍"相反",与川贝母配伍"不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