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B(NF-kB)p65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HCC30例、肝硬化组织10例和正常肝组织6例中NF-kBp65、VEGF的表达。结果HCC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包膜完整、肝内血管癌栓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结果数目、组织病理学分级及肝硬化背景无关(P〉0.05);NF-kBP65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病理学分级、肝内血管癌栓及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而与年龄、性别、结果数目、包膜完整、肝硬化背景无关(P〉0.05);NF-kBP65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962,P〈0.01)。VEGF在HCC癌旁组织中表达最高,而NF-kBp65以HCC组织表达最高。结论NF-kBp65介导的VEGF异常表达可能在肝癌发生、进展和转移中独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及80例胃癌组织中PTEN、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PTEN全部阳性表达,胃癌组织PTEN阳性率为52.5%(40/80)、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VEGF在正常胃黏膜阳性率为10%(2/20),胃癌组织阳性率为53.8%(43/8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MVD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MVD(P〈0.01),MVD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PTEN蛋白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胃癌PTEN基因失活可能通过增加VEGF的表达来促进血管形成,导致肿瘤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肝癌(HCC)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和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COX-2、VEGF的表达.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高分化HCC中COX-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HCC(P〈0.05);转移组COX-2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转移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无包膜HCC中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有包膜HCC(P〈0.05)。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1)。COX-2和VEGF及VEGF和MVD之间表达的强弱呈正相关(分别r=0.6261,r=0.6097,均P〈0.001)。结论COX-2的过度表达可能与高分化HCC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PTE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贲门癌中表达的研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探讨PTEN和VEGF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贲门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中PTEN和VEGF的表达。结果贲门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率为34.00%(34/100),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95%(19/20)(P〈0.01),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VEGF在贲门癌中的表达率为75.oo%(75/100),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的表达10.0%(2/20)(P〈0.01),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也呈正相关(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PTEN在贲门癌中的表达与VEGF呈负相关(P〈0.01)。结论 联合检测PTEN、VEGF有助于提高贲门癌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对贲门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FLTl和血管生成及大肠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2例大肠癌组织FLTl及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血管生成与大肠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FLTl及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O.01)。FLT1、VEGF表达和MVD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VEGF表达和MVD与肝转移相关(P〈0.01),但FLTl与肝转移无关。FLTl及VEGF表达阳性或高MVD的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P〈O.01)。VEGF表达与FLTl表达密切相关(P〈O.01)。结论FLTl及VEGF与大肠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对大肠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I,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及38例远癌胃黏膜中VEGF与MMP-9的表达。结果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61.4%)显著高于远癌胃黏膜的表达(31.6%)(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及肿块漫润深度无关(均P〉0.05)。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68.6%)显著高于远癌胃黏膜的表达(39,5%)(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及癌组织漫润深度无关(均P〉0.05)。结论MM-9、VEGF在肿瘤漫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共位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鼻咽癌组织中原癌基因c—src、抑癌基因P5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40例鼻咽癌组织和10倒正常鼻咽粘膜组织切片中的c—src、P53与VEGF的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c-src、p53和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鼻咽粘膜组织(P〈0.01),且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c—src、P53及VEGF分别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骨、肺、肝等远处转移及五年生存期有关(P〈0.05):III、IV期和有转移患者c—src、p53及VEGF表达较I、II期和无转移鼻咽癌患者显著增高。结论c—src、P53及VEGF可作为判断鼻咽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8.
梁栋  赵翰林 《江苏医药》2005,31(12):883-885,F0002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1例胆管癌标本和6例正常胆管标本中COX-2和VEGF的表达。结果 COX-2及VEGF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51%和82.35%,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0%和50.0%(P〈0.01)。COX-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519,P〈0.01)。结论 COX-2与VEGF均与胆管癌的转移有关,COX-2表达与VEGF表达可能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了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促进胆管癌的生长、浸润与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Leptin和VEGF蛋白的表达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胃炎组织及50例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Leptin、VEGF的表达。结果(1)胃癌中Leptin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胃炎组织(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分型有关,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胃癌中VEGF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胃炎组织(P〈0.01),并与胃癌的分化分型都有关,且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Leptin与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5,P〈0.01)。结论Leptin和VEGF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Leptin可能因协同VEGF或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在胃癌的浸润、转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邹奇飞  张峰 《江苏医药》2006,32(5):436-438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肿瘤的血管发生、入侵/转移能力和肝细胞性肝癌(HCC)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中Ang-2和VEGF的表达,并通过对CD34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肝癌组织Ang-2表达和病理学分期、门静脉侵犯明显相关(P〈0.05)。VEGF和Ang-2均表达阳性时肝癌组织中MVD显著上调,且预后较差(P〈0.05)。结论肝癌Ang-2和VEGF的共同表达能诱导肿瘤血管发生,并和肝癌的入侵与恶性程度以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高峰  杨季红  刘渤  刘玉英  马芳 《河北医药》2012,34(9):1285-1287
目的探讨分化相关基因NDRG1和乙酰肝素酶(Hpa)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肝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表达情况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在肝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NDRG1和Hpa在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弱表达或不表达,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NDRG1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大小无关,而与门静脉有无癌栓,肝内或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PA蛋白表达水平与有无癌栓无明显相关性(P>.05),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肝内或淋巴转移相关(P<0.05)。肝癌组织中NDRG1和Hp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17,P<0.01)。结论 NDRG1和Hpa可能作为潜在癌基因在肝癌进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联合检测NDRG1和Hpa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肝癌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β-连环素(β-catenin)和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9例原发性肝癌(HCC,A组)、7例肝硬化(B组)和5例正常肝组织(C组)β-连环素和E-cad的表达,并结合H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C组无β-连环素和E-cad的异常表达;B组有1例出现异常表达;A组的β-连环素和E-cad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7.35%(33/49)和59.18%(29/49)。中低分化癌组织中β-连环素和E-cad的异常表达分别高于高分化癌(P<0.01);HCC组织中β-连环素和E-cad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HCC组织中,β-连环素和E-cad的异常表达促进了肿瘤的浸润和发展;联合检测β-连环素和E-cad的表达在预测HCC转移潜能、评价预后、指导临床处理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路会玲  王翎 《江苏医药》2012,38(6):709-71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70例NSCLC和11例正常肺组织中OPN和MMP-2的表达,并分析OPN和MMP-2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OPN和MMP-2在NSCLC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29%和52.86%,在正常肺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7.27%和18.18%。NSCLC中OPN和MMP-2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OPN和MMP-2的表达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密切关系;OPN表达还与患者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OPN和MMP-2为负性预后因子;OPN和MMP-2呈正相关。结论 OPN和MMP-2在NSCLC中高表达,OPN和MMP-2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章建国  田薇  姚婵  施公胜  陈恳  张弘 《江苏医药》2012,38(7):820-823
目的探讨Notch1蛋白和ADAM 17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Notch1和ADAM 17蛋白在78例HCC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肝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HCC组织Notch1的表达率为66.67%(52/7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0.00(2/10)(P<0.05);HCC组ADAM17表达率为87.18%(68/7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00(1/10)(P<0.01)。Notch1和ADAM17阳性表达与HCC大小、TNM分期、有无转移及生存时间相关。结论 Notch1和ADAM17蛋白可能协同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并可以作HCC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VEGF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肝癌切除标本中VEGF、VEGFR的表达,分析VEGF、VEGFR与肝癌临床发病特征、术后生存时间、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本组76例1年后复发29例、2年后复发16例,累计1、2年平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1.85%±5.57%、40.97%±5.63%;76例肝癌手术标本中VEGF阳性表达61例,阳性率80.3%,VEGFR阳性表达67例,阳性率88.2%,并且统计发现VEGF、VEGFR的阳性表达和肿瘤的大小、数目、有无包膜、术前是否肝内转移都是影响肝癌术后复发与生存率的关键因素,而VEGF及VEGFR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体积大小、有无包膜、术前是否转移更是密切相关;VEGF、VEGFR的表达二者之间也相互关联。结论 VEGF、VEGFR过度表达与肝癌术后复发及生存时间密切相关,联合分析二者的表达对肝癌手术治疗的预后判断有更大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中期因子(midkine,MK)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直肠癌组织以及20例结直肠癌癌旁组织中MK、VEGF表达。结果 MK、VEGF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MK、VEGF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P<0.05);MK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MK、VEGF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成显著性高表达,协同促进了结直肠癌的发展,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CD44v6、MMP一2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峰 《河北医药》2012,34(6):808-810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CD44v6、M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乳腺浸润性癌中VEGF、CD44v6、MMP-2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乳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VEGF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45)和90.2%(83/92),且VEGF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3/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v6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45)和85.9%(79/92),而且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1/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MMP-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2/45)、87.0%%(80/92),而且MMP-2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2/5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与CD44v6、MMP-2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VEGF、CD44v6、MMP-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它们可能在乳腺癌的远处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晶  安秀英  胡锋超 《安徽医药》2022,26(10):1954-1959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 -200b-3p(miR-200b-3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VEGFA)表达及其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3年 12月至 2015年 12月于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经手术切除且经组织病理证实的 9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组织中 miR-200b-3p、VEGFA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 VEGFA表达。采用 Pearson检验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 miR-200b-3p与 VEGFA mRNA表达的相关关系;随访 5年,采用 Kaplan-Meier法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miR-200b-3p、VEGFA表达与病人复发转移的关系,采用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miR-200b-3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1.00±0.24)比( 0.67±0.18)P<0.05]VEGFA mRNA和 VEGFA阳性率明显升高[( 1.01±0.26)比( 1.92±0.50)、(17.89%)比( 78.95%), 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 miR-200b-3p与 VEGFA mRNA表达呈负相关( r=.0.39,P<0.05)。与非复发转移组比较,复发转移组病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miR-200b-3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0.78±0.20)比( 0.53±0.14)P<0.05]VEGFA阳性率明显升高[(67.92%)比( 92.86%),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miR-200b-3p、VEGFA表达与病人,组织分化,程度、 TNM分期有关( P<0.05)。 miR-200b-3p低表达者 5年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19.
成旭惠  欧希龙  宋永谦 《江苏医药》2012,38(17):2034-203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环氧合酶2(COX-2)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1例胃癌组织中VEGF、COX-2和CD34的表达,并以24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作为对照。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果胃癌组织中的VEGF和COX-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VEGF和COX-2的表达与MVD明显正相关(P<0.01)。COX-2和VEGF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或P<0.01)。胃癌中的MVD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结论在胃癌组织中,COX-2和VEGF的高表达可能在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