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对照试验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吴志宏  包飞 《中国骨伤》2008,21(3):170-172
目的:探讨电针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电针组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50±9.23)岁,平均病程(9.85±8.17)年,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1.15±6.75)岁,平均病程(8.60±6.89)年,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电针组除支撑外,其余各项评分与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疼痛度及交锁、膝软与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后评分在交锁、膝软、肿胀、爬楼梯和下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跛行、支撑和疼痛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膝关节活动度,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膝关节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主要病变位置在膝关节承重区的软骨,当软骨发生磨损、破坏时,作为基质主要成分的蛋白多糖(protoglycan,PG)大量分散于关节液中,与人体代谢相关[1],成为可以定量分析关节软骨破坏程度的有效灵敏指标[2].  相似文献   

3.
邓迎杰  肖俞臣  方锐 《骨科》2019,10(2):85-89
目的 评估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 HTO)对膝骨关节炎病人临床症状改善及软骨再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膝骨关节炎并接受HTO手术的病人42例(42膝),评估上述病人手术前后的膝关节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Arthritis Index, WOMAC)、膝关节Lysholm评分、下肢髋-膝-踝(hip-knee-ankle, HKA)角及膝关节镜下图片。结果 所有病人均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骨不连、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为(12.64±1.32)个月。病人膝关节WOMAC评分由术前的(45.26±10.27)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0.76±0.66)分,Lysholm评分从术前的(57.93±11.98)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95.21±2.46)分,HKA角由术前171.26°±5.20°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81.26°±1.65°,手术前后的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第2次探查关节镜图片评估显示97.62%(41/42)的膝关节出现术后软骨再生。结论 HTO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肯定,对病人下肢力线纠正明显,同时对膝骨关节股骨内侧髁和胫骨内侧平台的软骨再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孙奎  鲍学梅  宋阳春  刘德春 《中国骨伤》2010,23(12):895-898
目的:研究应用症状、体征量表评分评价针刺配合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临床疗效依据。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将12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83膝,男16例,女47例,平均年龄(59.88±7.97)岁;对照组58例73膝,男13例,女45例,平均年龄(57.95±10.37)岁。治疗组用针刺配合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分别在治疗前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症状、体征量表,疼痛程度数字评价量表法,关节功能、肿胀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价,所有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分别为(39.81±3.92)、(9.69±8.08)分;关节疼痛(NRS)积分分别为(7.61±0.97)、(2.17±2.09)分;功能积分分别为(1.47±0.50)、(0.61±0.58)分;肿胀积分分别为(1.23±0.79)、(0.42±0.52)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分别为(39.89±3.78)、(13.62±7.83)分;关节疼痛积分分别为(7.55±0.71)、(3.34±2.32)分;功能积分分别为(1.33±0.47)、(0.93±0.67)分;肿胀积分分别为(0.97±0.88)、(0.58±0.52)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症状、体征评分及关节疼痛、功能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肿胀积分无明显差异。②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痊愈12膝,显效48膝,有效19膝,无效4膝;对照组临床痊愈5膝,显效31膝,有效34膝,无效3膝;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痊愈8膝,显效42膝,有效27膝,无效6膝;对照组临床痊愈5膝,显效21膝,有效37膝,无效10膝。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膝关节活动度,防止病情发展,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5):1404-1409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及自噬标志物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假手术组仅切开膝关节皮肤,模型组与治疗组应用Hulth法复制OA模型。治疗组自术后首天起腹腔注射帕瑞昔布[10 mg/(kg·d)],每周5次,连续12周。12周后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IL-1、IL-6、CTX-Ⅰ、CTX-Ⅱ、TRACP-5b;关节软骨行HE、番红O染色及Mankin评分;Micro-CT扫描软骨下骨;RT-QPCR技术检测Beclin-1 mRNA表达量。[结果]模型组IL-1、IL-6、CTX-Ⅰ、CTX-Ⅱ、TRACP-5b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IL-1、IL-6、CTX-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Mankin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量(Tb.N)显著降低(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量(Tb.N)降低(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增高(P0.05)。治疗组Beclin-1 mRNA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可改善OA大鼠关节软骨退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细胞自噬来完成。并能促进大鼠软骨下骨骨量丢失,可能给OA治疗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软骨下骨髓水肿与膝骨关节炎疼痛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MRI显示的软骨下骨髓水肿程度与膝骨关节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共264例,按疼痛程度分为三组:无疼痛组47例,轻度疼痛组184例,中重度疼痛组33例;根据X线检查Kellgren-Lawrence(K-L)分级标准将膝骨关节炎分为三度:轻度(K-L分级Ⅱ级)52例,中度(K-L分级Ⅲ级)142例,重度(K-L分级Ⅳ级)70例;将MRI诊断的骨髓水肿分为三级:0级(无骨髓水肿)69例,1级(轻度骨髓水肿)127例,2级(较重骨髓水肿)68例。将疼痛程度分别与膝骨关节炎分度和骨髓水肿分级进行列联表资料字2检验及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结果疼痛程度与膝骨关节炎分度间无明显相关性(字2=5.251,P=0.263),但中重度疼痛组中重度骨关节炎的比例高于无疼痛组和轻度疼痛组(42.4%∶23.4%和24.5%)。疼痛程度与骨髓水肿分级间存在相关性(字2=28.175,P<0.001);虽然两疼痛组的骨髓水肿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4.632,P=0.099),但中重度疼痛组的2级骨髓水肿的比例高于轻度疼痛组(42.4%∶27.2%)。秩和检验显示,三组疼痛病例的骨关节炎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而骨髓水肿的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疼痛程度的加重,骨髓水肿的程度也加重。结论膝骨关节炎疼痛与软骨下骨髓水肿相关,且存在疼痛越重,则骨髓水肿越严重的趋势;膝骨关节炎疼痛程度与病变的X线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MRI在老年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内侧关节软骨损伤及分级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83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完成患侧膝关节的X线、MRI检查,以术中所见关节软骨损伤及分级为“金标准”,分析X线及MRI检查在诊断老年KOA患者内侧关节软骨损伤及分级中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所纳入的83例老年KOA患者内侧关节软骨损伤及其分级以术中所见为“金标准”,MRI检查在诊断老年KOA患者内侧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在老年KOA患者内侧关节软骨损伤分级中,X线诊断诊断准确率为73.49%(61/83,例),与“金标准”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9,P=0.031);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9.16%(74/83,例),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6,P=0.254)。结论 MRI检查在诊断老年KOA患者内侧关节软骨损伤及损伤分级中的效能优于X线检查,且与金标准的一致性更好,能够为临床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余华晨  张宇  Paul Wong 《中国骨伤》2016,29(6):513-516
目的 :比较个性化截骨工具与传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将40例单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接受个性化截骨工具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个性化组),其中男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3±6.5)岁;左侧8例,右侧12例。另一组接受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传统组),其中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6.8±7.3)岁;左侧9例,右侧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6个月HSS评分,以及手术前后下肢力线的变化。结果:个性化组和传统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79.3±4.7)min和(83.5±3.2)min;出血量分别为(287.1±24.9)ml和(363.4±47.2)ml。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组和传统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分别为84.8±3.2和84.2±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性化组和传统组术后下肢力线分别为(2.8±0.6)°和(2.8±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截骨工具辅助的TKA较传统TKA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但是术后膝关节功能、下肢力线改善与传统TKA手术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9.
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病例对照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研究艾灸与红外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简单随机法,根据SAS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将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45~75岁,平均(61.2±6.4)岁;病程9~43个月,平均(23.6±13.8)个月;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19~28分,平均(24.3±3.3)分。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47~79岁,平均(62.5±9.3)岁;病程8~45个月,平均(24.6±16.6)个月;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20~29分,平均(25.9±3.0)分。治疗组给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红外线治疗,治疗随访4周,对比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照Lysholm临床疗效评分,治疗组平均为(87.5±5.6)分,对照组为(85.9±3.5)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关节屈伸度、关节稳定度与上下楼梯分值进行比较,疼痛与关节稳定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红外线治疗相比,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稳定性,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李晓云  沈正祥  杨丹 《中国骨伤》2022,35(7):655-660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关节滑液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59例KOA患者作为KOA组,其中男25例,女34例;年龄60~75(65.57±1.56)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4~30.7(26.12±1.54) kg/m2。采用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对X线结果进行评估,其中Ⅱ级(K-L2组)14例,Ⅲ级(K-L3组)27例,Ⅳ级(K-L4组)18例。另选取18例因韧带或半月板疾病进行关节镜检查且无软骨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男7例,女11例;年龄61~78(64.88±1.60)岁;BMI 22.8~29.9(25.89±1.49) kg/m2。治疗前采集研究对象关节滑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关节滑液OPN、COMP水平,比较KOA组与对照组关节滑液OPN、COMP水平。比较不同K-L分级KOA患者性别、年龄、BMI等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其关节滑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OPN,COMP,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水平,比较不同K-L分级KOA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KOA患者K-L分级的因素,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预测KOA疾病严重程度。结果:59例KOA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27(15.75±3.27)个月。KOA组关节滑液OPN、COM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K-L2组、K-L3组、K-L4组IL-1β、OPN、COMP、MMP-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K-L2组比较,K-L3、K-L4关节滑液关节滑液IL-1β、OPN、COMP、MMP-3 水平均升高(P<0.05);与K-L3组比较,K-L4关节滑IL-1β、OPN、COMP、MMP-3水平均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关节滑液OPN、COMP、MMP-3水平是影响KOA患者K-L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6.653, 4.229,1.579,P<0.001)。关节滑液OPN预测K-L4级KOA的AUC为0.720[95%CI(0.588-0.851)],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65.9%;关节滑液COMP预测K-L4级KOA的AUC为0.731[95%CI(0.592-0.870)],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63.4%;关节滑液OPN联合COMP预测K-L4级KOA的AUC为0.839[95%CI(0.724-0.953)],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51.2%;OPN联合COMP预测K-L4级KOA的AUC大于单独OPN、COMP的AUC(Z=4.037,3.540,P<0.05)。结论:KOA患者关节滑液OPN、COMP水平升高,并随着K-L分级增加而升高。关节滑液OPN、COMP是影响KOA患者K-L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预测K-L4级KOA 的AUC、灵敏度、特异度高,可用于评估KOA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1.
宋代《证类本草》中收载有一个豨莶丸(即古方豨莶丸),为单一豨莶草的嫩茎叶,经用酒蒸制9次后制备成的蜜丸。豨莶丸最早记载的主治是中风,宋代《南阳活人书》记载:主治风、寒、湿之气,着而成痹,以致血脉凝涩,肢体麻木,腰膝酸痛,二便燥结,无论痛风痛痹,湿痰风热,宜于久服。近代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膝骨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和关节镜手术后疗效的相关性,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关节镜手术适应证进行探讨。方法: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收集86例关节镜手术病例,其中男44例,女42例;年龄46~67岁,平均56.3岁。对患者膝关节核磁共振片按ICRS MR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对患者膝关节站立位X线片按K/L评分(Kellgren Lawrencegrade)标准进行分级,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访,时间12~30个月,随访时进行Lysholm评分。结果:86例86个膝关节,核磁共振显示关节软骨损伤4级30例,3级22例,2级20例,1级12例,0级2例,分级的均数为(2.77±1.138)级;膝关节站立位X线片显示4级0例,3级24例,2级38例,1级17例,0级7例,分度的均数为(2.13±0.67)级;术后Lysholm评分59~100分,平均(95.17±7.556)分。术后Lysholm评分与ICRS MR分级的Kendall's相关系数为-0.089,P=0.317,无相关性;术后Lysholm评分与K/L分度的Kendall’s相关系数为-0.851,P=0.036,呈负相关。结论:术前膝关节软骨的MRI(1.5T)分级不能作为关节镜手术指征判断的金标准,术前膝关节软骨的MRI(1.5T)分级与患者术后疗效无相关性,而膝关节站立位X线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内侧半月板突出的病因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诊断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并经MRI确认有内侧半月板突出的60例患者为半月板突出组,无突出的60例为对照组.在MRI上测量内侧半月板突出距离、胫股角,分析突出组胫股角与突出距离的相关性,比较两组膝内翻、内侧半月板及胫股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分析内侧半月板突出对半月板损伤、膝内翻对半月板突出的影响.结果 突出组:半月板突出距离平均(8.30±1.79) mm;60例有膝内翻,胫股角平均179.0°±2.2°;内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前角50.0% (30/60),体部93.3% (56/60),后角93.3% (56/60);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14例,发生率23.3%(14/60);胫股内侧关节软骨退变发生率:胫骨内侧平台100%(60/60),股骨内髁100%(60/60);胫股角与内侧半月板突出距离呈负相关.对照组:内侧半月板超出胫骨内侧平台边缘的距离平均(0.57±0.80) mm;4例膝内翻;内侧半月板损伤发生率:前角0,体部16.7%(10/60),后角70.0% (42/60);无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胫股内侧关节软骨退变发生率:胫骨内侧平台26.7%(16/60),股骨内髁30.0% (18/60).半月板突出组与对照组半月板损伤比值比为6.0、膝内翻例数比值比为15.0.半月板突出组内侧半月板各部位及胫股内侧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膝内翻可能是内侧半月板突出的原因之一,内侧半月板突出显著增加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其对膝胫股内侧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告胫骨高位嵌插截骨治疗高龄屈曲型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的方法疗效,并与传统高位胫骨截骨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对年龄60~82岁,病史3~20年,屈曲度7°~19°的膝内侧间隙骨关节炎的3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胫骨高位嵌插截骨和传统高位截骨手术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内翻畸形和屈曲畸形恢复、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要求患者术后第4、6、8、9、10、12、14、16周及5、7、9、12个月复查,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内翻、屈曲角度纠正情况。术后12个月时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胫骨高位嵌插截骨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9.26±2.23)周,传统高位截骨组平均(11.53±3.15)周,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术后1年,根据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胫骨高位嵌插截骨平均(88.5±4.4)分,优14例,良1例;传统高位截骨组平均(78.1±5.7)分,优8例,良5例,可2例。胫骨高位嵌插截骨组术后膝关节伸直位角度0°~-1.1°,术后平均矫正(13±3.3)°;传统高位截骨组术后膝关节伸直位角度与术前相同,为(14°±3.3)°。两组术后站立位X线测量,FTA平均170.2°(l69.1°~172.3°),平均矫正12.3°~12.5°。结论:胫骨高位嵌插截骨手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隙骨关节炎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同时矫正了膝关节内翻畸形和屈曲畸形,更好地恢复了膝关节的功能,此手术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高位截骨术。  相似文献   

15.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具有病程迁延、经久难愈而且易复发的特点。如何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是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问题。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采用土黄连液联合抗生素灌注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