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婷婷 《妇幼护理》2022,2(21):4911-4913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联合乳房按摩对产妇心理状态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收治的 8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叙 事护理联合乳房按摩。分析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产后疲乏程度、泌乳与母乳喂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 组 HADS-A 与 HADS-D 评分、PFS 总分均比护理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降低得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泌乳 总有效率、产后 2 d 泌乳量及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护理联合乳房按摩可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缓解产后疲乏程度,促进泌乳, 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与乳房按摩与联合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10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与乳房按摩促进母乳喂养。针对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d、3d时的泌乳量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N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干预后BSE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对比,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与乳房按摩联合干预可以有效促进泌乳,增强产妇喂养自我效能感,提高母乳喂养率与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媛媛 《妇幼护理》2022,2(7):1558-1560
目的 分析产妇产后护理中进行中医乳房穴位按摩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0 月期间本院收治产 妇 12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 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分析对比两组产后乳房的胀痛情况、产后泌乳情况、母乳喂养情况以及乳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 究组产妇首次泌乳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4 h 泌乳量、48 h 泌乳量以及 72 h 泌乳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产妇的泌乳优良率(85.00%)、纯母乳喂养率(81.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泌乳优良率(70.00%)、纯母乳喂养率(63.33%) (P<0.05)。观察组的乳房胀痛率(8.33%)、乳房并发症发生率(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乳房胀痛率(28.33%)、乳房 并发症发生率(16.67%)(P<0.05)。结论 在产妇产后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中医乳房穴位按摩的方式,能减轻产妇的乳房胀 痛感,加速泌乳进程,提高泌乳量,实现更高的母乳喂养率,减少乳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杨静 《妇幼护理》2023,3(13):3099-3101
目的 评价予以产妇产后早期乳房无缝隙护理对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于本院产 科自然分娩的 12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实施产后早期乳房无缝隙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泌乳情况、婴儿喂养方式、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泌乳 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工喂养率及混合喂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产后并发症率为 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6.67%(P<0.05)。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 结论 予以产妇产后早期乳房无缝隙护理,能降乳腺炎、乳房胀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 意度。  相似文献   

5.
童敏 《妇幼护理》2022,2(4):801-803
目的 探讨人性化全面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的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 分娩的 40 例产妇,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研究组(n=20)。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进行人性化 全面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指标与疼痛程度、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产后 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泌乳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均<0.05)。研究组产后 48h 的 VAS 评分小于对照组产妇 (P<0.05)。研究组产妇的 SAS/SDS 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记录发现研究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运用人性化全面护理的价值显著,可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减轻其产后疼痛感,缓解其心理焦虑抑郁等情绪,降低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马自菊 《妇幼护理》2023,3(13):3147-3149
目的 探讨足月分娩产妇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泌乳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7 月到 2022 年 2 月在我院分娩的 100 例 足月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母乳喂养护 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日泌乳量变化情况、泌乳时间、母乳喂养技能以及母乳喂养率。结果 产后 7 天、产后 1 个月、产后 3 个 月,试验组的日泌乳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产后 1 周及产后 3 个月,试验组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足月分娩产妇实施母乳喂养护理 干预,能提高日泌乳量,缩短泌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技能以及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7.
杜佩 《妇幼护理》2021,1(1):53-55
目的 观察在剖宫产产妇中开展康复护理对其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方法 本文选我院 产科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00 例剖宫产产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 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添加术后康复护理。观察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母乳喂养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治疗依从性和护 理满意度和产妇首次泌乳时间、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 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掌握度及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升,焦虑情绪得到及时改善 P<0.05)。观察组 产妇首次泌乳时间明显变长,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较对照组为低(P<0.05)。结论 将康复 护理干预运用在剖宫产产妇术后护理中,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提高产妇术后身心舒适度, 促进术后产妇乳汁分泌效率,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颜正怀 《妇幼护理》2022,2(13):2952-2954
目的 分析低频脉冲治疗仪+乳房按摩手法对产妇产后泌乳量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98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9 例。对照组予母乳喂养健康 宣教及按摩,研究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低频脉冲治疗。对比两组的泌乳量、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 产后第 2、3、4d 产妇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分别为为 97.96%和 81.6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妇实施常规母喂养健康宣教和低频脉治疗和乳房按摩, 能够增加产妇泌乳量,缓解产妇乳房胀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施金春  徐礼白  樊刘 《妇幼护理》2022,2(1):122-125
目的 探究耳穴压豆联合产后早期循经推拿手法在促进母乳喂养中护理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 于我院分娩并进行母乳喂养的产妇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 规护理+耳穴压豆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耳穴压豆联合早期乳房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 效果,血清泌乳素水平,以及产后乳房胀痛程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组泌乳始动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 究组 24h 内产妇的泌乳率显著高于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泌乳总体有效率为 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在产后 1d、2d 及 3d 时血清泌乳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乳房Ⅱ级和Ⅲ级胀痛发生率均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早期乳房穴位按摩能促进产妇尽早泌乳,提升产后泌乳成功率,减轻其乳房胀痛程 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该院拟行剖宫产的产妇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2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d内乳汁分泌量、母乳喂养率及产妇乳房胀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4d内泌乳中等以上者(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61.82%)(P0.05),观察组4d内母乳喂养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0.91%)(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有助于剖宫产产妇保持情绪稳定,掌握正确哺乳技巧,缩短其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泌乳量和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1.
黄晴媚 《妇幼护理》2022,2(3):569-572
目的 研究产妇产后护理中细节优化护理在促进母乳喂养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 间在本院生产的产妇 102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 础护理;研究组采用细节化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泌乳情况、母乳喂养情况、感染发生情况、产后抑郁、产后康复情况以及生活 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泌乳优良率为 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0.39%(P<0.05)。研究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 94.12%,显著 高于对照组的 78.43%(P<0.05)。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为 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23.53%(P<0.05)。产后 3d、1 周、3 周、 6 周时,研究组的 EP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泌乳始动时间、血性恶露时间、子宫入盆时间均显著短 于对照组(P<0.05);产后宫缩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QILI-74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妇产 后护理中细节优化护理能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产后抑郁,促进母乳喂养及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时机对剖宫产产妇泌乳情况及产后抑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分娩的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给予产妇按摩护理干预。比较2组开始泌乳时间、疼痛情况、48 h内泌乳成功率、人工喂养添加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以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首次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48 h泌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人工喂养添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产妇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产后早期给予剖宫产产妇乳房按摩与腹部按摩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泌乳,减轻产后疼痛,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单双号随机化分组法将120例妊娠合并症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泌乳时间、泌乳量充足占比、不同时间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及产妇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及泌乳量充足占比高于对照组,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1、6周及产后2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及配合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方面的综合护理,能够提高产妇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纯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按摩在剖宫产产妇产后缺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后缺乳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乳房推拿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指标、泌乳始动时间、血清泌乳素水平和喂养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产妇的泌乳量、乳房轻盈度和乳汁淤积程度相近;治疗后两组产妇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观察组产妇的泌乳量、乳房轻盈度和乳汁淤积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产妇的血清泌乳素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上升,观察组产妇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产妇产后48 h的泌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整体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43例(95.56%),混合喂养2例(4.44%),对照组产妇的母乳喂养37例(82.22%),混合喂养8例(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按摩能够促进剖宫产产后缺乳产妇泌乳,提高泌乳量和血清泌乳素水平,减轻涨奶程度,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师丹丹 《妇幼护理》2022,2(5):1069-1071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 7 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 96 例 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 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泌乳合格率、母乳喂养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 48 到 72 小时的泌乳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增强产 妇的泌乳刺激,促进乳汁量分泌,提升母乳喂养的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刘焕美  石廷琪 《妇幼护理》2022,2(17):3944-3946
目的 研究细节化母乳喂养指导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收治的 200 例产妇,随 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细节化母乳喂养指导。比较两组的泌乳开始时间、母 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泌乳开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细节化母乳喂养指导在产科护理,能够改善泌乳开始时间、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杨艳萍 《妇幼护理》2022,2(17):3937-3939
目的 展开给予剖宫产产妇护理干预对促进母乳喂养效果的分析。方法 研究选取在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间于本 科进行剖宫产产妇 76 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将产妇均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38 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以常规 护理为基础应用母乳喂养指导护理。对两组产妇依从性、泌乳时间、母乳喂养情况、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实 验组相比于参照组产妇依从性较高(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泌乳时间较短(P<0.05)。参照组产妇母乳喂养率低 于实验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产妇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产妇临床指标相比于实验组更高(P<0.05)。 结论 对于剖宫产产妇应用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产妇依从性,还可以缩短泌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 改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8.
翁彩琴  姜明珠 《妇幼护理》2022,2(6):1302-1304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初产妇 84 例为 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2 例。对照组予以系统护理,观察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护。评估对比两组的自我 效能、泌乳量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问卷中技能、内心活动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产后 24 h、产后 48 h 及产后 72 h 泌乳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 6 周和产后 6 个月纯母乳 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初产妇(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可以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促进乳汁的分泌,提高纯 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张爱梅 《妇幼护理》2023,3(20):4817-4819
目的 探究在剖宫产产妇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剖宫产产妇中选择 80 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 比较两组产妇胃肠功能、泌乳功能、母乳喂养认知水平与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各项胃肠功能恢复用时均明显短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认知水平、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 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改善胃肠功能及泌乳功能, 提高母乳喂养认知水平与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0.
罗建芬 《妇幼护理》2024,4(7):1544-1546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在鹤山市沙坪街道卫生院分娩 80 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n=37)及研究组(n=43)。对照组给予 常规早期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中医特色护理结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初始泌乳时间、泌乳量、血清泌乳素(PRL) 水平、乳房肿痛情况及睡眠质量变化。结果 研究组的初始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 3d 总泌乳量及血清 PRL 水平均高于对照 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乳房肿胀程度及痛疼程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 1、2、3d 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中医特色护理结合早期护理干预的护理手段,可以有效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缓解 乳房胀痛,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