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 2009年5月27~29日第18届欧洲卒中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参会代表3千余人,有近百位中国专家学者到会。现将会议精华整理荟萃,供大家参考。1 有关脑卒中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1.1 脑出血史与脑卒中亚型背景:瑞典卒中中心对105 043例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出血事件频率的队列研究,增加对脑卒中患者出血类型的了解。方法:对2001年~2005年105 043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出血事件从脑卒中之前回顾至1987年,作为全观察期。分析脑卒中  相似文献   

2.
<正>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关系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其中男73例,女47例,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与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有关C 反应蛋白 (CRP)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的研究并不多 ,特别是中国人脑卒中的大样本研究未见报道 ,因而我们对中国人脑卒中患者的CRP水平进行研究 ,以期了解血浆CRP水平与中国人脑卒中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6月武汉市 2 86例脑卒中初发患者为脑卒中组 [平均年龄为 (63± 9)岁 ,男 /女 :181/10 5 ] ,其中 197例脑梗塞患者 [平均年龄 (64± 8)岁 ,男 /女 :12 7/70 ]和 89例脑出血患者 [平均年龄 (5 9± 10 )岁 ,男 /女 :5 4/3 5 ]。依据我国 1995年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的标准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社区达标降脂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2011年4月—2013年9月社区脑卒中管理数据库中以健康筛查法选取44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23例。对照组采用日常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社区达标降脂干预。两组患者均观察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清LDL水平变化、观察期间死亡和再次发生脑卒中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失访21例,干预组患者失访18例。两组患者入组前血清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1年后干预组患者血清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观察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中再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15例(7.4%),出血性脑卒中2例(1.0%);干预组患者中再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5例(2.4%),出血性脑卒中1例(0.5%);对照组患者再次脑卒中发生率(8.4%)高于干预组(2.9%)(χ2=5.749,P<0.05)。结论社区达标降脂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管理效果明显,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血清LDL水平,减少再次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长期预后不佳,再发脑卒中风险较高,但抗血小板治疗减少再发脑卒中风险的证据有限。我们在一个多中心的队列研究中,探讨阿司匹林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再发脑卒中风险的长期影响。方法 2000年11月1日至2011年11月1日收集来自兖州、西安、重庆、武汉、北京、天津6个地区7个中心因脑卒中就诊,年龄为34-74岁的患者共2000人。入选患者分为3种类型脑卒中,分别为: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及颅内出血。本研究中共有54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分析。纳入分析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阿司匹林组n=342,未使用阿司匹林组n=202)。研究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分析阿司匹林使用与再发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544例患者平均随访4.1年,再发脑卒中患者99例,心血管事件125例,心血管死亡31例及全因死亡59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未使用阿司匹林组相比,使用阿司匹林组患者有更低的再发脑卒中及心血管事件风险(log-rank test,P=0.049, 0.047)。COX向后逐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阿司匹林使用显著减少腔梗患者再发脑卒中风险(HR=0.67, 95%CI:0.45-0.99, P0.05)。结论阿司匹林显著减少腔梗患者长期再发脑卒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肺部感染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其常见致死原因.分析脑卒中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且既往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108例,按照是否住院期间合并有肺炎分为病例组37例,其中男18例,女19例;对照组71例,其中男40例,女31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急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78例, 男101例, 女177例, 年龄60~99岁, 平均(78.9±8.7)岁;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急性脑卒中, 分为脑卒中组和非脑卒中组,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内急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并分析预后。结果术后1年内共28例(10.1%)发生脑卒中, 术后3个月是脑卒中发生高峰, 脑卒中组患者年龄大, 伤前合并高血压、心律失常、脑卒中病史、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比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OR=1.078, 95%CI=1.007~1.153, P=0.030)、男性(OR=2.643, 95%CI=1.060~6.742, P=0.037)、既往脑卒中病史(OR=12.202, 95%CI=4.662~31.940, P<0.001)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组患者术后1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均P&l...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溶栓治疗(TPA)被认为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方法〔1,2〕。然而,TPA有导致颅内出血的可能性〔3〕。临床上只有很小比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TPA〔4〕。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接受和未接受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后的生活质量。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1年的患者8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9.
中风患者吞咽障碍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度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部感染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与脑卒中患者伴发的吞咽、咳痰障碍密切相关 ,文献报道在急性脑卒中中占 2 5~ 5 0 % [1] 。因此 ,早期评估吞咽障碍 ,加强护理 ,对预防肺部感染 ,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 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就吞咽障碍的相关因素、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度、死亡率及护理体会报道于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病人均为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1 0月本院内科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 ,共 90例 ,其中男 69例 ,女 2 1例 ,年龄 36~ 96岁 ;脑出血 1 5例 ,脑梗死 72例 ,出血性脑梗死 3例 ;1 .…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是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程的长短与治疗状况和脑卒中关系密切 ,有效降低血压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复发率。本文对 2 0 0 0年 6月到 2 0 0 2年 6月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卒中患者 314例进行调查分析 ,了解卒中患者在一级预防中高血压病防治情况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高血压脑卒中患者共 31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或MR证实 ;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 314例中缺血性脑卒中 176例 ,出血性脑卒中 138例。男性 16 4例 ,女性 15 0例。年龄 4 6~ 85岁 ,平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90d复发风险评估量表(RRE-90)和艾森脑卒中风险分层量表(ESR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1年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2年12月1日~2014年6月8日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IS患者483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进行ESRS及RRE-90评分,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电话随访1年,将患者分为复发组56例和未复发组427例。以复发作为金标准,收集患者的临床终点事件等指标。绘制ESRS和RRE-90评分的ROC曲线,应用Hosmer-Lemeshow法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随访1年时,脑卒中复发率11.59%,死亡45例,死亡率9.32%。RRE-90、ESRS评分预测AIS患者1年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88(95%CI:0.542~0.632)、0.587(95%CI:0.542~0.632)。2个量表预测AIS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Hosmer-Lemeshow法χ2检验分别为5.855、3.271(P0.05)。结论 RRE-90与ESRS对AIS患者1年复发具有相同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脑卒中等重大心血管并发症。为了研究降压药与突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作者对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患者作人群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①病例组为普吉湾卫生协作组(GHC)研究的入选者 ,年龄 3 0~ 79岁 ,因高血压病服药 ,1 989年 1月~ 1 996年 1 2月间首次发生致命性或非致命性缺血性脑卒中 ( 3 80例 ) ;②对照组系该研究同时进行的心肌梗死危险性研究中随机选取因高血压服药而无脑卒中病史患者 ( 2 790例 )。查阅医疗记录并电话采访生存者 ,收集有关脑卒中危险因子的资料。查阅该地区药房的电脑数据库 ,评价…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的研究发现Rho激酶抑制剂对急性缺血性脑损害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和治疗作用。本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48 h内选择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男52例,女34例,平均年龄(69.3±9.5)岁,病程在48 h内。所有患者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7年9月1日~2018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科和神经内科住院首次发病的老年女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98例,根据患者入院评估分为MS组106例,非MS组192例。比较2组年龄、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脑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中危险因素,并随访3个月和1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S对患者结局的影响。结果 MS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TG、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MS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随访3个月和1年,MS组预后不良比例明显高于非MS组(18.9%vs 14.6%,17.9%vs 15.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年龄≥75岁、脑卒中史、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4分和糖尿病是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多种常见危险因素会对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MS是老年女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与心房颤动相关的缺血性脑卒中相比,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卒中更严重。该研究的目的是调查患者的性别是否对这种情况有潜在影响。方法:该项横断面研究于2003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纳入来自奥地利脑卒中登记中心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4 425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急性脑卒中对心脏的影响方面已有了许多研究,然而,针对这些心脏改变的预后问题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对象和方法1.对象:2004年本院收治的212例首次发作急性脑卒中患者,男115例,女97例,年龄31~91岁,平均年龄65.5±9.2  相似文献   

17.
<正>脑卒中患者发病期间常伴随有多种类型心电图异常改变,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ST-T改变、室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现有的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危重程度与心电图改变有关。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3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出现QT间期延长,分析其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陆军总医院于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QT间期延长患  相似文献   

18.
<正>先前的实验研究表明,血清netrin-1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相关。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netrin-1的变化可能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该研究旨在探讨血清netrin-1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研究人员测定3346例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高血压试验(China antihypertensive trial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CATIS)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线血清netrin-1水平,所有患者均在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进行随访。主要观察指标是脑卒中发病后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有关细胞因子与脑卒中后疲劳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尚无定论;脑卒中后疲劳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但其对长期预后的影响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疲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2015年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常规治疗2周后,根据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疲劳组(FSS评分≥4分,n=38)和非疲劳组(FSS评分<4分,n=62)。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FSS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1β、CRP、Hcy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随访1年,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评估两组患者长期预后。结果疲劳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IL-1β、CRP、Hcy水平高于非疲劳组(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SS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1β(r=0.524)、CRP(r=0.328)、Hcy(r=0.412)水平呈正相关(P<0.05)。随访1年,疲劳组患者mRS评分和IADL评分高于非疲劳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疲劳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IL-1β、CRP、Hcy水平升高有关,且脑卒中后疲劳会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长期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尿酸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尿酸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的常规药物治疗及低嘌呤饮食,尿酸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及低嘌呤饮食的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治疗。对比研究2组干预前、干预后3月、6月及1年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动态血压,随访2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例次。结果 3月、6月及1年后干预组血尿酸及动态血压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组血尿酸3月、6月及1年后低于对照组(P<0.01),动态血压6月及1年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干预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例次及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酸干预能降低高尿酸血症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