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输尿管囊肿的X线与B超显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尿管囊肿 ,又名膀胱内输尿管囊肿 ,为输尿管下端在膀胱内的膨胀性病变 ,是先天性发育异常。此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血尿及腹痛。本病在B超问世以前单靠静脉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或逆行造影发现 ,自从有了B超以来 ,本病发现明显增多。我们收集资料完整的 13例病例 ,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及手术病理证实。 13例均先有B超发现 ,然后行静脉尿路造影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本组 13例中男 2例 ,女 11例 ,男女之比 2∶11。发病年龄 4~ 5 4岁 ,平均 2 9岁。其中 2 0~ 40岁女性 7例 ,5 4岁女性 1例 ,4~ 7岁儿童 5例 ,其中有 2例男性儿童…  相似文献   

2.
男,19岁。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剧烈疼痛,血、尿淀粉酶升高。在基层部队医院以急性胰腺炎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一度好转,但B超发现脾大,脾门部有6cm×4cm大小液性暗区,与肿大胰尾关系密切,脾脏内多个2cm×2cm大小囊肿,占据脾门及下极,以“胰腺假性囊肿,脾囊肿”转入我院。考虑胰腺假性囊肿不足6周,给予保守治疗,并待手术。2周后腹胀、腹痛渐明显,查体可见左上腹渐隆起,再次B超检查发现胰腺假性囊肿为15cm×15cm大小,脾囊肿较前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3.
和昀春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0):1005-1005
以往肝囊肿多采用手术治疗 ,1990年至 2 0 0 1年 10月我院采用非手术方法即B超引导治疗 2 7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 ,男 17例 ,女 10例 ;年龄 2 7~ 32岁 ,平均 5 2 5岁 ;共 4 2个囊性病灶 ,其中多发 15例 ,单发 12例 ;囊肿最大直径 13 8cm ,最小 5 2cm。 14例上腹部不适或胀痛。 4例CT、1例MRI检查确诊。治疗前经B超、CT检查确定无腹水及穿刺部位。1 2 穿刺方法 病人仰卧或左侧卧位 ,超声探头探测囊肿大小位置 ,确定穿刺点或穿刺方向。皮肤常规消毒铺巾 ,局部用 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 ,用所备…  相似文献   

4.
赵建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37-2037
我院肾内科2000~2004年利用不带穿刺探头的普通B超仪,进行超声定位肾穿刺治疗肾脏囊性疾病128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8例中,男76例,女52例,年龄23~75岁(平均41岁)。单纯性肾囊肿118例,其中左肾55例,右肾63例;上极60例,下极58例;囊肿直径为3·2~11cm,抽出囊液20~600ml。多囊肾10例,双肾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以最大囊肿计,囊肿直径为4·5~8·6cm,抽出囊液40~300ml。1·2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B超探头扫查肾脏,观察囊肿的部位、大小,将棉签置于探头与扫查的皮肤之间,定位出囊肿穿刺需要进针的部位作好标记。为了避开胸膜…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 1 999年 1 2月至 2 0 0 2年 1 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经妇检及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 1 92例 ,年龄 33~ 52岁 ,平均 42 5岁。无心肝肾及其它疾患。其中 1 86例经产妇 ,6例无生育史。B超检查肌壁间肌瘤 1 1 6例 ,多发性肌瘤66例 ,浆膜下肌瘤 1 0例。 1 82例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周期变短等临床表现。 1 78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 :血红蛋白 (90~ 1 0 0 )g/L 1 30例 ,占73 0 3 % ;(60~ 90 )g/L 47例 ,占 2 6 4% ;重度贫血 1例 ,占 1 5% ,平均 98g/L。治疗方法 :从月经周期第 1天开始 ,每日临睡前服用米非司酮1 0mg ,服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型超声仪对健康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进行B超普查的2586例体检者检查结果。结果2586例体检者中检出有脂肪肝等患者1400例,其中脂肪肝检出率为63%;肾囊肿的检出率为5%;肝硬化为0.07%;肝囊肿检出率为6%,肝血管瘤检出率为2%;胆囊息肉检出率为8%;胆囊结石检出率为10%;肾结石检出率为7%。结论B超检查可及时发现脂肪肝、肝囊肿等无明显症状的疾病并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3例胰腺假性囊肿经短波治疗后取得显效果,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0.62、39岁。例1为急性胰腺炎后并发假性囊肿,上腹部可触及12cm×14cm肿物;例2为胆石症合并胆源性胰腺炎术后并发假性囊肿,B超检查其大小约7.2cm×4.7cm;例3为创伤性胰腺炎术后并发假性囊肿,经穿刺引流治疗后B超检查仍遗有5.8cm×4.9cm×3.9cm液性暗区。  相似文献   

8.
<正> 我院1996-01-2003-01共收治人工流产术漏吸患者28例;年龄20-38岁,平均29岁。停经36-70d,平均52d,其中3例少于40d。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13例;9例有剖宫产史,8例为过期流产(B超提示胚胎停育);检查尿HCG阳性22例,6例未测;16例患者未行B超检查。20例漏吸者术后未见典型绒毛组织,另8例情况不祥。25例术后有明显早孕反应,3例术后1月无月经复潮,复查尿HCG均呈阳性,B超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之一。我们对 4 0例膀胱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 B超和膀胱镜检查 ,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为进一步提高膀胱癌的诊断率探索一条联合有效的方案。1 资料和方法本组 4 0例患者均系我院 2 0 0 1— 0 3~ 2 0 0 3— 0 3门诊或住院患者 ,包括体检。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4 1~ 76岁 ,病史最短者 1周 ,最长者 3.5年 ,其中 32例不同程度有镜下红细胞或肉眼血尿 ,2例无主诉病史 ,系来院做健康体检者 ,4 0例患者均经 B超检查 ,2 6例做了膀胱镜检查。所用仪器 :麦迪逊 SA- 5 0 0 0型 B超显像仪 ,美国阿波记 CX- 2 0 0型彩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超下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4月至2006年8月我院16例SAP采用B超引导下简易腹腔小切口行腹腔灌洗11例,经皮经肝胆管(胆囊)穿刺置管引流5例,腹膜后积液(脓肿)穿刺置管引流4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1例。结果本组患者无中转开腹手术。3例死于多脏器衰竭,其余13例痊愈。结论B超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轻微,在SAP治疗中有较大的辅助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超对乳腺肿瘤诊断及病理结果准确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6例乳腺肿瘤患者,分析对比手术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和B超结果差异性。结果 B超诊断乳腺囊肿症者54例,纤维瘤症36例,脂肪瘤症10例,恶性肿瘤症6例,可疑恶性肿瘤10例;病理结果乳腺囊肿54例,乳腺囊肿并炎症2例,积乳性囊肿症2例,纤维瘤症36例,脂肪瘤症12例,乳腺癌症10例。结论 B超检查具有较高准确性,且其无创伤,方法简便,在临床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本文对我院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2年 7月临床上怀疑输尿管结石而查 B超 1 3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探讨如何提高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 ,降低漏诊率。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34例患者 ,其中男 81例 ,女 5 3例 ;年龄2 2~ 71岁 ,平均 4 6 .5岁。多数患者因肾绞痛、血尿急查 B超。1 .2 仪器 :使用 AL OKA SSC- 390型超声诊断仪 ,凸阵探头频率 3.5 MHz。1 .3 方法 :晨起憋尿或饮水 5 0 0~ 1 0 0 0 m l,充盈膀胱 ;急诊者如尿少观察不清 ,可口服速尿 2 0~ 4 0 mg…  相似文献   

13.
王晓勇  王尚透  朱宁 《江西医药》2004,39(3):164-16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与诊断。方法 对36例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巾男13例,女23例.男女之比为l:1.8.50岁以上者占75%(27/36),合并胆囊结石者^6l、l%(22/36),有”胆囊息肉”者占27.8%(10/36)。术前B超、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9.4%(25/36)、75%(12/16)和88.9%(8/9)。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发病与胆囊结石、炎症、息肉有关。B超、CT、MRI均是重要的检查方法。须提高对该病认识.特别是50岁以上患者应行胆囊切除以防止其癌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在精神病患者隐性腹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进行精神病治疗的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以诊断患者腹部疾病情况,统计分析B超检查结果。结果腹部B超结果显示,阳性患者54例,占总患者的30.3%;主要包括酒精性肝损害、肝囊肿、脂肪肝、肾囊肿、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胆囊结石、肝肿大、肝内胆管结石以及胆囊息肉等。结论腹部B超在精神病患者隐性腹部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肾囊肿B超引导置管引流的临床应用。方法 笔者对B超或CT确认的17例肾囊肿患者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药及置管引流治疗。结果 18例次均一次成功。7例外伤性囊肿破裂经术中造影确诊的经注药后置管引流的时间5-21天,平均14.0天;随访6-18个月,1例复发。结论 笔者认为,B超引导置管引流治疗肾囊肿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手术操作安全,微创,扩大了肾囊肿择期手术的适应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除了经皮活检取得组织学标本检查外 ,人们已试图应用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 B超检查进行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进行性病毒性肝硬化的诊断。本文对持续性肝损害的系列 B超表现及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予以分析 ,旨在对防治进行性肝硬变的措施提供指征。1 资料与方法研究病例共 6 4例 ,其中男 5 9例 ,女 5例 :年龄 2 1~ 6 2岁 ,平均 39岁 ;6 4例共检查 2 71次 ,每例至少查 3次。依持续性肝损害进行性肝硬化过程 ,将 B超所显示的肝回声可视改变分为四级 ,对可随访的在肝回声级别改变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记录。首次 B超检查时患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刘琛茹 《海峡药学》2013,25(2):192-194
目的探讨B超引导穿刺注药治疗甲状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行B超引导无水乙醇注射法治疗甲状腺囊肿病例58例,对照组:抽取囊液并注入无水乙醇,注入无水乙醇的量约为抽出囊液量的1/3,停留约5min后将注入的无水乙醇抽出;每周无水乙醇治疗1次,共行3~8次治疗。治疗组:抽取囊液,先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与0.75%盐酸布比卡因混合液于囊内,;然后抽出混合液并注入无水乙醇,停留约5min后将注入的无水乙醇抽出;每周无水乙醇治疗1次,共行3~8次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种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症状发生率及合作状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经随访1年,无1例出现病情复发,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B超引导下进行囊肿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甲状腺囊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琛茹 《海峡药学》2012,24(7):170-171
目的探讨B超引导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甲状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行B超引导无水乙醇注射法治疗甲状腺囊肿病例58例,对照组:抽取囊液并注入无水乙醇,注入无水乙醇的量约为抽出囊液量的1/3,停留约5min后将注入的无水乙醇抽出;每周无水乙醇治疗1次,共行3~8次治疗。治疗组:抽取囊液,先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与0.75%盐酸布比卡因混合液于囊内,然后抽出混合液并注入无水乙醇,停留约5min后将注入的无水乙醇抽出;每周无水乙醇治疗1次,共行3~8次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种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症状发生率及合作状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经随访1年,无1例出现病情复发,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B超引导下进行囊肿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甲状腺囊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B超诊断脂肪肝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单独作为一种疾病进行诊断 ,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而 B超以其经济、快捷、无创伤、可复性强等优势 ,对脂肪肝的诊断有首选及肯定的价值。为提高超声诊断脂肪肝的阳性率 ,现将我院 1998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间经 B超诊断为脂肪肝 2 12例病例 ,对其声像图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复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998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间经门诊、住院及健康体检中 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 2 12例 ,其中男性 171例 ,女性 4 1例。年龄 17~ 72岁 ,平均年龄为 4 5岁。1.2 …  相似文献   

20.
<正>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囊肿在临床上十分罕见,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现将笔者所在科2009年03月—2013年07月收治的6例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囊肿患者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科住院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2443岁,平均33岁。均为单眼患病,右眼4例,左眼2例。病史143岁,平均33岁。均为单眼患病,右眼4例,左眼2例。病史111个月。其中高度近视3眼,眼外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