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喹硫平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HAMD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4%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6、8周2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06%(18/34)高于对照组的41.18%(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患者(抑郁症),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4日至2017年3月4日,把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抽签),两组患者数量均为29例,分别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照组)以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米氮平(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HAMA评分、生理评分、情感评分、社交评分以及健康评分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8周HAMD评分、HAMA评分以及生理评分、情感评分、社交评分、健康评分对比显著差异(P <0.05)。结论米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共62例,并依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试验组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治疗6周后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喹硫平对抑郁症的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奎硫平、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将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使用奎硫平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评分下降比对照组快(P<0.05),而两组TE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奎硫平合并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显效快,效果可靠,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方式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时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本院来治疗抑郁症的102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他们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51例;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的治疗方式,而在对观察组进行治疗时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的治疗方式,对比二者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改与对照组;观察组抑郁评分的改善情况要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小于对照组。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喹硫平片治疗方式效果更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肝方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8年9月—2021年4月,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舒肝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睡眠状况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睡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长长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与舒肝方联合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缓解抑郁症状,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对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治疗的8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41例,对照组采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采取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与HAMA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与HAMA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老年科收治的住院或门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对照组仅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共进行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显效率8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 HAMD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嗜睡、体质量增加不良反应发生人数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口干、恶心、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以考虑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甜梦口服液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安定医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10~2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甜梦口服液,40 m L/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HAMD评分和睡眠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痊愈率分别为55.5%和68.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2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睡眠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7.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3.6%,两组睡眠质量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甜梦口服液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疏肝解郁胶囊对老年单向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老年单相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仅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而实验组在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胶囊,总共进行6周1个疗程的治疗。两组均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于治疗前后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即安全性比较。结果两组HAMA、HAMD评分各自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实验组在治疗1周和2周时HAMA、HAMD评分就开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和10.0%( 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单向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不仅起效快,有助于患者依从性,而且安全性高,适合临床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服用帕罗西汀和喹硫平,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均为8周。应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D、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第6周开始两组间Y-BOCS、HAMD、HAM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可以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对照组仅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为12周。治疗结束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后第8、12周末,研究组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130例单项抑郁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23%与对照组的87.69%比较,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6%与对照组的21.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SDS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DS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项抑郁症采用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起效快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景兰 《安徽医药》2018,22(12):2420-2422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 方法 前瞻性收集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88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2周时Yale-Brown强迫症量表评分、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8周时观察组Yale-Brown评分显著降低[(22.64±6.53)分 比(27.57±7.54)分,P=0.001];HAMA评分显著降低[(14.34±4.59) 分 比 (16.70±5.55)分,P=0.032];HAMD评分显著降低[(12.75±3.28)分 比 (17.93±4.07)分,P=0.000]。两组患者入院时Marks强迫恐怖量表(MSCPO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3±9.11)分 比 (70.86±9.00)分,P=0.769]。治疗后第2周和第8周时观察组患者MSCPO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1.91±9.11)分 比 (67.52±8.84)分,P=0.004]和[(55.43±6.20)分 比 (59.50±6.61)分,P=0.004]。 结论 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可显著改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段海水  吕贝  黄超 《安徽医药》2018,22(4):746-749
目的 观察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0例和观察组188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和喹硫平安慰剂治疗;观察组给予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每天2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治疗1、2、4、8周后,用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同时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检测患者血液中白细胞介素(IL)-1,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比较.采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HAMD评分和PAN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为7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5%(P<0.05).两组患者血液中IL-1,IL-10和TNF-α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刘翔  肖瑛  郑莉娜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67-68,7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艾司西酞普兰并安慰剂治疗,共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6、8周研究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能明显增强总体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卒中后抑郁症诊断的脑卒中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对照组48例单采用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选时及病程1、3、6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B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BI、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MD、BI评分于治疗3、6个月后显著改善(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显著临床疗效。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的同时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立哌唑联合治疗强迫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强迫症患者97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观察组46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阿立哌唑口服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1%明显优于对照组68.6%(x2=12.3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Y-BOCS评分(21.82 ±2.88)分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3.68±2.74)分(t=2.64,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TE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x2 =0.03,均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朔  董晓杰  江涛  刘茜  刘托  蒙莉莉 《安徽医药》2021,25(6):1232-1235
目的 对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抑郁障碍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取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9年1—6月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119例符合D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巴戟组(n=60)和艾司组(n=59),两组病人分别接受巴戟天寡糖胶囊600~1200 mg∕d、艾司西酞普兰10~20 mg∕d治疗.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在基线时、治疗4、8周末评定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评定席汉残疾量表(SDS)评价社会功能状况;评定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 巴戟组与艾司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33%(50/60)和83.05%(49/59)(P>0.05).基线时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末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一时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时两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末两组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01),4、8周末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安全性方面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巴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00%(15/60,95例次)低于艾司组42.37%(25/59,132例次)(P<0.05).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少见.结论 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抑郁障碍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不劣于艾司西酞普兰,同时药物副反应少,对社会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尼莫地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MMSE评分、CSS、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脑梗死后抑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