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诊疗术中引发患者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及高危因素。方法选取于2011年9月-2013年7月在本院接受心血管介入诊疗术治疗的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可能引发心脏事件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心血管介入诊疗术下引发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种:年龄、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血管意外病史、心绞痛病史等,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RR值=7.7)、合并高血压(RR值=5.6)、合并糖尿病(RR值=5.4)、心肌梗死(RR值=5.2)、心绞痛病史(RR值=4.1)等是引发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结论在采取心血管介入诊疗术对患者进行诊治时,应给予患者全面的检查,详细了解其病史,依据患者的年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24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并发肝脓肿分为2组,即甲组(n=18,并发肝脓肿)、乙组(n=222,未并发肝脓肿)。总结患者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在合并糖尿病、胆道引流术病史、胆道阻塞、胆道损伤、术后发热持续时间方面,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1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合并糖尿病、胆道引流术病史、胆道阻塞、胆道损伤及术后发热是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主要原因,应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术后亚急性血栓的形成原因.方法 回顾性总结680例AMI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MI患者在介入治疗后2~13 d,共发生5例亚急性血栓,发生率0.74%.其中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糖尿病3例.结论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AMI支架置入后容易发生亚急性血栓,合理选用支架,规范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是防止AMI介入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申佳 《中国医药指南》2012,(32):655-656
目的分析肾部分切除术的术后出血原因及护理对策,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1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护理。结果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与手术因素、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抗凝治疗等全身因素有关,还与过早下床活动、不恰当的翻身及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压增加的因素有关。结论针对各种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中临床护理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取术后抗凝治疗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组40例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有1例栓塞情况发生,无并发出血,其他均成功接受治疗。对照组发生栓塞4例,并发出血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心功能恢复是患者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要达成的目标外,终生给予抗凝治疗是确保瓣膜功能正常的关键。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将术后心理负担消除,加强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若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lithotomy,PCNL)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并探讨出血的处理及介入栓塞术止血的效果和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4例PCNL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3657岁,平均43岁。对出血原因,出血的处理及介入栓塞止血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1例为假性动脉瘤形成所致,患者行超选择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3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结论保守治疗配合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PCNL术后迟发大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再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再出血11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治疗。结果术后并发腹腔再出血的11例患者中,保守治疗4例,再次手术7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再出血的护理重点在于严密观察、早期发现、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血管介入诊疗术患者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及对应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行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脏事件的案例122例,通过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介入术后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血脂异常、慢性心力衰竭、吸烟、情绪激动、缺少活动共计10项是心血管介入术后心脏事件的高危相关因素。结论心血管介入术后心脏事件高危因素比较多样,可以针对各危险因素采取对症护理方法,以减少心脏事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侵袭术后再次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将采取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患者46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采取相同手术方式而术后未再次出血患者52例设为对照组,分析微侵袭术后再次出血的临床相关因素,并比较6个月后2组预后情况。结果 2组在术后高舒张压状态、血压控制不稳、术中止血困难、血肿形态不规则、影响血凝相关病史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应积极控制血压波动,特别是控制舒张压;加强术中止血困难、血肿形态不规则、影响血凝相关病史等方面的处理,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临床心血管介入诊疗术中引起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临床采取心血管介入诊疗术的40例患者的有关资料,分析研究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可引起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有关因素。结果临床采取心血管介入诊疗术能够引起患者产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心肌梗死、高血脂、糖尿病、心绞痛病史及脑血管意外病史等几种,通过回归多因素分析,引起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因素依次为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心绞痛病史等。结论临床对患者采用心血管介入诊疗术诊治过程中,对患者要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患者的病史要详细进行了解,根据患者年龄选取适宜的防控措施,以实现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彬  赵红果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51-152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0年收治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情况,对其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式进行总结。结果:102例患者中,治愈94例,治愈率为92.2%,死亡8例,死亡率为7.8%。并发消化道出血48例,并发泌尿系统感染21例,并发肺部感染11例,并发急性肾损伤8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8例,再出血6例。结论:并发症的控制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在做好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基础上,更应该着力于对并发症的预防上,尽量降低并发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原因分析,探讨用药宣教切入点。方法:回顾性抽取某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再入院的患者125例,对其性别、年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高血压、糖尿病以及CYP2C9及VKORC1基因型抗凝敏感性进行分析,同时观察患者的出血事件。结果:125例PT延长患者中有24例发生与华法林相关的出血不良反应。结论:开展患者用药宣教,正确掌握抗凝治疗是减少换瓣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出血与非糖尿病脑出血手术后再出血原因和预后。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糖尿病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51例和非糖尿病脑出血手术后再出血患者37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包括脱水(20%甘露醇静脉注射)、抗凝止血、神经营养剂、降血糖、预防感染、纠正内环境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其余则给予对症处理。结果观察组预后明显差于对照组,且患者治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治疗疗效较差,糖尿病与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240例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实施心脏介入术治疗。其中58例患者为5~18岁,62例患者为18~35岁,64例患者为36~54岁,56例患者为55~80岁,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给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心脏介入术后影响生存质量的所有相关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段所有患者通过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都出现明显降低,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高,其生存质量下降更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实施心脏介入术的患者要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增加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ERCP及EST术后出血原因、诊治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ERCP及EST治疗胆总管结石60例临床资料。结果 60例ERCP及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出血5例(2例因长期口服拜阿司匹林药物,2例患者因大切口出血,1例因反复网篮取石引起胆总管渗血)。经我科内镜下治疗及保守止血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总管结石ERCP及EST术后出血多与术前病史询问、病情评估,术中切口过大、过小、切口方向偏离、插管困难、网篮碎石、网篮反复取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后出血的原因,总结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610例.结果 610例患者中并发术后出血19例,其中15例为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出血,4例为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手术、介入血管栓塞等综合治疗后,19例均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后出血原因复杂多样,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先保守治疗,一旦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必须给予紧急手术或血管栓塞等综合处理,以拯救生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目的、内容、方法。方法对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71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着重进行抗凝指导。结果71例患者术后均用华法林终身抗凝,因服用华法林并发出血2例,均为消化道出血。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要加强健康宣教,着重加强抗凝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及出院后复查凝血酶原时间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的1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对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观察组较对照经不同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恢复情况上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再出血与术中出血量、血压、利尿剂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结论不同原因引起的术后再出血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能够降低脑损害,取得较好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殷洁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201-202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术治疗,同时对6例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并发症主要为神经反射、出血和尿潴留等等,所有实在术后有并发症的患者经过相关处理后全部康复。结论对于在冠脉介入术之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进行监护,并且做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现象。  相似文献   

20.
张玲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252-253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我院共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术后均给予康复指导、抗凝及对症治疗.结果 术后患者无血栓形成、穿刺部位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住院时间为2~7 d,平均(1.7±0.2)d,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进行康复指导、抗凝及对症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