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神经切割完全离断的损伤中,因损伤的程度,局部营养状况和损伤修复的时间较多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离断神经两断端吻合的准确性及密接程度。多数学者认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利用神经外膜上血管两断端作定位的无张力外膜缝合获得好疗效。现又有提出加大放大倍数的显微外科神经束膜吻合和神经束组吻合能提高对位的准确性,能获得  相似文献   

2.
应用静脉动脉化再植断腕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历摘要患者男,22岁。1989年5月14日左腕为机器绞断,致使左手完全离断3小时急诊入院。由于断手污染及挫伤重,清创及找断面上的血管神经共费时3小时。手术时,先切除破碎游离的腕骨及部分桡尺骨远端。用两根圆针固定骨髂,缝合肌腱,再缝合尺神经、正中神经。吻合血管:先吻合手背浅表静脉两根。尺动脉因腕尺侧软组织部分缺损而缺如约3cm,并两断端有挫伤污染,故不予吻合。桡动脉远侧端,找至第二掌骨中段处未找到,故采用桡动脉近端与头静脉吻合。用8“O”尼龙线缝合10针。缝毕放去血管夹后,见头静脉突然扩张,从缝合前外径2mm 扩张到5mm,手背部静脉怒张,手腕断面静脉搏动强烈。再植后断手皮肤呈樱桃红色,皮温较高,指甲床毛细血管充盈较健侧慢,左腕尺侧用中厚皮片8×5cm覆盖软组织缺损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种手指末梢离断伤原位缝合加压打包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11年9月,对33例手指末梢离断伤患者,采用清创后原位缝合离断组织或同侧腕部游离皮片移植,术后加压打包,12~14d拆除缝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指末梢均一期愈合,一例腕部游离皮片移植出现小部分边缘坏死,换药后愈合。经随访3~12个月,手指外观及两点辨别觉恢复良好,无二期残端修整,无指甲畸形。结论手指末梢离断伤清创原位缝合加压打包是治疗末梢离断伤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睿 《淮海医药》2006,24(2):119-120
目的观察手指末节离断伤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12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3例末节断指经清创后原位缝合;9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的末节手指离断伤再植.结果 3例末节断指经清创后原位缝合,成活3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的末节手指离断伤再植共9例,成活8例;1例因吻合口栓塞,患者放弃探察,再次手术行残端修整.结论末节断指经清创后原位缝合可获较高成活率,但感觉恢复差、外观饱满程度不理想.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的末手指离断伤再植,感觉功能恢复较理想、外观饱满,患者的主观感觉良好.  相似文献   

5.
蔡有根  桂平 《江西医药》2004,39(6):407-408
周围神经缺损大多由于伤后未得到及时治疗或错误地将神经与肌腱缝合,致使神经挛缩,神经残端形成神经瘤和瘢痕形成,待再次入院手术时。神经残端修整后存在严重神经缺损,难以直接缝合。采用神经移植手术操作复杂,疗效也不尽人意。实验和临床表明采用硅胶管内神经套接术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疗效佳,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李震华  许峰  张中兴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864-2864
目的:探讨外膜束膜联合缝合法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临床应用外膜束膜联合缝合法修复上肢神经损伤,并分析国内常用的神经外膜缝合法和神经束膜缝合法的应用情况,提出该方法在治疗中有其优越性。结果:临床治疗30例,术后随访6~24个月,肢体运动感觉恢复满意。结论:利用外膜束膜联合缝合法修复神经损伤,符合神经修复要求,利于神经纤维再生,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7.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针对周围神经离断性损伤 ,大多选择端端吻合的方式进行修复 ,如果神经缺损较长或者在受损区无法找到神经断端时 ,通常采用神经移植方法修复受损神经 ,但可供移植来源有限 ,神经移植的距离过长其疗效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因此 ,2 0世纪初国外学者首先提出可以通过周围神经端侧  相似文献   

8.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8例外伤性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例进行了神经外膜束膜缝合术、神经外膜束膜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结果本组18例全部随访,23条神经,随访6个月至5年,结果优9例11条神经,良7例9条神经,可2例3条神经,优良率达86.9%。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5 0年代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质量 ,特别是近 3 0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进展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已由单一的显微外科方法发展到现在的激光技术、细胞移植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但由于周围神经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性 ,神经功能的恢复仍不理想。因此 ,如何提高神经再生的速度和质量 ,寻找新的修复方法仍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周围神经损伤吻合法传统的神经吻合方法主要有神经外膜缝合法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神经束膜缝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耳廓部分断离伤的治疗方法。方法26例病例及时彻底清创、准确对位缝合,术后予以抗感染、扩张血管、高血压、理疗等综合治疗。结果26例中25例完全成活,1例部分坏死。结论部分断离耳廓断端血液供应尚未完全中断,如及时就诊,彻底清创、准确对位缝合后,术后予以抗感染、扩张血管、高压氧、理疗等综合治疗,耳廓部分断离再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7~2009年,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176例197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神经束膜缝合术、神经松解术及神经移植术.结果 术后经3~60个月随访,根据BMRC感觉、运动评价标准,其中疗效为优者84条,良者77条,优良率达81.73%.伤后24 h内修复者的优良率为93.52%,优于3个月内修复者.3个月内修复者优良率为79.31%,优于6个月后修复者.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早期修复和显微镜下神经断端的精确对合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自1993年1月至1996年8月对19例22个手指末节完全性离断伤做了不吻合血管及神经的原位缝合术。本组男16例,女3例;成人14例,儿童5例。断指离断时间最长5小时,最短为1/4小时。手术步骤:先将离体断指清洗、去污、修剪后浸泡在抗生素溶液中30分钟左右待用,同时将其高出于软组织的骨析端修剪平整并低于软组织。(1)清创:先用2%普鲁卡因或0.5%利多卡因10ml左右作伤指指根两侧神经阻滞麻醉,常规刷洗创面皮肤,切除受沾污和失去生活能力的组织。(2)将高出于软组织的近侧骨折端修剪平整并低于软组织,骨折端复位后用细克氏针或注射器针头固定。(3)将两侧断端软组织对合后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4~6针,但缝合不宜过紧或过密,以利引流。如有皮肤缺损,应给予植皮,消灭创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99年应用带神经邻指皮瓣修复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 12例 ,均取得了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18~ 5 0岁 ,平均 3 4岁。受伤机制 :电锯伤 8例 ,热压伤 3例 ,电击伤 1例。1 2 手术方法 创面彻底清创 ,根据指腹软组织缺损面积大小 ,与邻近手指背侧设计邻指皮瓣携带尺侧指间神经背侧支 ,按所需长度分离长度背侧支 ,显微镜下 ,用 9 0无创伤缝合线吻合伤指桡侧指间神经残端与皮瓣携带的指间神经背侧支 ,3 0缝合线缝合皮瓣 ,供区用肘内侧全厚游离皮片植皮 ,缝合后打包加压 ,3周断蒂。2 …  相似文献   

14.
开放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症外伤。传统肉眼清创缝合感染率为8%。对伴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的患者或是伤口暴露超过12h疑为污染伤口,而采用二期修复或延期缝合者,效果更不能令人满意。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清创420例,取得切口愈合良好,血管、神经在肌腱功能恢复满意,感染率为零的满意结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20例,男性364例,女性56例;伤口最大10cm,最小2cm;上肢330例,下肢16例,头面部74例;切割伤382例,挤压碾挫伤38例;伤口暴露超过12h及污染严重的伤口87例;伤口暴露最长3d;有轻度炎症反应伤口4例;伴血管断伤7例;肌腱断伤54例,神经断伤12例。  相似文献   

15.
1985年5月6日我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再植成功一例大部断离的右手食指。因伤情特殊,特报告如下:患者女,三十岁,农民。5月6日下午在操作洗麦机洗麦时,右手食指不幸被绞入机内,于中节处大部断离,半小时后急诊入院。检查:右手食指第二节中远三分之一交界处皮肤、皮下、肌腱、神经、静脉及指骨全部断离,仅余两条拉长的指动脉,外膜挫伤,持续痉挛,指端苍白,冰冷,创面被较多的麦麸污染。伤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伤指指动脉痉挛缓解,措端断面开始渗血,颜色及温度也有所好转。遂在 SXP—Ⅰ型简易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清创,并找出指背静脉和桡侧指神经,指骨用克氏钢针贯穿近远两个指关节固定。用11/0  相似文献   

16.
徐志强  唐如伟 《江苏医药》1997,23(4):288-288
患者,男,24岁,工人。左手掌被压砖机轧断半小时。于1994年8月22日上午10时入院。体检:左手齐掌远侧横纹处断离,仅屈肌腱相连。示、环、小指指骨近节基底部处折断,中指掌指关节处分离,手背皮肤挫伤,污染较重。远端无血运。动脉及神经断端均位于指总动脉和神经段。在高位连硬麻醉,左上肢气囊止血带控制下,先大致清创后,再在显微镜下进行清创。缝合中指掌指关节囊,克氏针贯穿固定示、环、小指近节指骨。采用津下氏法缝合伸肌键,缝合屈指肌健旺鞘。吻合手背静脉3根,掌指总动脉2根,指总神经作束膜缝合。通血后血运良好。缝合皮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周围神经断裂修复采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0例周围神经断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神经外膜缝合修复,试验组采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给予手术前后的神经系统缺损评分情况以及肌力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4.67±1.22)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评分为(26.67±8.83)分,对照组的NIHSS评分为(5.27±1.86)分、CSS评分为(29.86±8.86)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肌力恢复5级的人数(17例,28.33%)显著多于对照组肌力恢复5级的人数(2例,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修复周围神经断裂中,采用自体神经外膜小间隙吻合修复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接枝水凝胶医用硅胶膜(简称硅膜)手术修复陈旧性上肢神经损伤缺损18例20条神经,其中肘上桡神经3条,肘部至腕前臂正中神经5条,尺神经12条,术后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全部病例均恢复了痛觉,正中神经、烧神经损伤病例畸形消失,功能基本正常;只神经损伤残留轻度爪形于畸形。手术方法均采用神经改道、减张、神经断端间无张力或微张力下,神经外膜吻合,剪裁相应长度硅膜包裹断端,其长度超过断端上下各1cm左右,将硅膜两端及神经吻合处与神经外膜缝合,术后酌情应用外固定。经过18例病例的术后随访和9例中国兔坐骨神经损伤缺损硅…  相似文献   

19.
我院近10年治疗上肢神经损伤81例计91条,其中采用神经外膜缝接法38条,束膜缝接法23条,神经移植7条,神经交叉缝接法1条,神经松解术21条。结果:神经修复术优良率75%,神经松解术优良率88.2%。显微外科技术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两种改进的缝接技术。神经伤断应尽早手术,急症者应争取一期修复。  相似文献   

20.
我院所行断肢再植术中,有4例术后出现明显血管痉挛现象,应用高压氧舱治疗,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8~31岁。断腕3例,前臂中份离断1例。全部病例术前均有轻至中等度休克,经输血、抗休克处理。臂丛或高位持续性硬膜外麻醉,6倍放大眼镜下行手术。常规短缩肢体,选择合适的内固定,4—0尼龙线改良kessler法吻合肌腱、6—0无创伤缝线修补,9—0或10—0无损伤缝线缝合神经外膜吻合神经,9—0缝线吻合血管。其中1例前臂离断尺桡动脉各缺损5cm,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