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免疫性心肌炎食管癌患者的诊治经验。 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免疫性心肌炎食管癌患者,收集并分析基本资料、用药情况、中位发病时间、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 结果共纳入6例免疫性心肌炎食管癌患者,2/3为男性,中位年龄69岁。心肌炎中位发生时间为57.5 d。6例患者中3例为G1,2例为G2,1例为G5免疫相关性心肌炎。2例G1心肌炎患者再挑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后未再次出现免疫相关性心肌炎。1例初始重症患者在大剂量激素及丙球冲击后症状指标明显好转,但后未遵从医嘱规律激素减量,最终死亡。 结论对于程度较轻的免疫相关性心肌炎患者,小剂量激素甚至无需激素的使用。重症心肌炎患者,应使用大剂量激素并同时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激素规律缓慢减量也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GCM1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成骨分化及矿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置control组、BMP2诱导组、BMP2+ov-NC组、MP2+ov-GCM1组、BMP2+sh-NC组、BMP2+sh-GCM1组,BMP2用于诱导细胞成骨分化。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检测GCM1对MC3T3-E1成骨分化及矿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成骨分化相关蛋白及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GCM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低表达。过表达GCM1能够促进BMP2诱导MC3T3-E1的成骨分化和矿化,而抑制GCM1表达则抑制了BMP2诱导MC3T3-E1的成骨分化和矿化。此外,过表达GCM1增加了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激活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GCM1表达则与上述结果相反。结论 GCM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低表达,过表达GCM1则可能通过激活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成骨分化及矿化,进而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9岁.因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胸闷6 d,于2008年12月1日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上呼吸道感染入当地医院.入院后给予抗炎、抗病毒、降压等对症治疗.颈部B超检查示:甲状腺左叶后方实性占位,右叶实性占位.  相似文献   

4.
心内膜-心肌导管活体组织检查术(EMCB)是用活检器经过通常的心导管途径取得心内膜-心肌组织,为正确评价形态学改变及生化、免疫和病毒学的分析,提供诊断与观察依据,我院心血管病房自1988年元月以来,选择性地对15例心脏疾患的患者进行了EMCB,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4~39岁,临床诊断心肌炎9例,心肌病3例,心肌心包炎3例,检查结果均与临床诊断相符,其检查成功率达100%,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一、EMCB的临床意义 1.有助于心肌炎、心肌病的早期诊断。 2.同一患者多次进行EMCB,可了解不同阶段的心肌病变情况。为判断心肌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2例暴发型心肌炎患者应用经皮心肺支持系统救治,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提出做好循环管路管理和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腹主动脉瘤(AAA)确诊后予以定期复查可降低其自发破裂的併发症.有 研究应用超声检查技术为较小的动脉瘤创造了择期手术的机会.对于AAA患者重要的是了解其增长速度,特别是较小的动脉瘤增长速度以及该患者生存的可能性.作者报道了88例AAA患者经超声波检查其扩  相似文献   

7.
房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为短阵性或持续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频繁或长期发作还可能会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出现心功能异常,在临床中易被误诊为心肌炎,从而延误病情。现报道2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方法 本病例报道已获得患街的书面知情同意。一例41岁男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因心源性休克药物治疗难以控制,放置了TandemHeart(CardiacAssit公司,Pittsburgh,PA)经皮左心辅助装置(1eftventricularassistdevice,LVAD),几天后又放置了另一个TandemHeart有心辅助装置(fightventricularassistdevice,RVAD).  相似文献   

9.
高达35%溃疡病穿孔的患者放射学检查无腹腔内游离气体.现有资料报道B 超对这类病人检查所见亦无特异性.作者对22例术前胸腹透视正常,经手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但文献报道手足口病引起肠梗阻者少见。  相似文献   

11.
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是侵入性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纤支镜进入气道导致的强烈刺激和疼痛感可能使患者不能配合检查或拒绝检查,且术后留下痛苦的记忆。有报道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微泵输注用于纤支镜麻醉[1]。但矽肺病患者行无痛纤支镜检查的临床报道较少。作者于2005年5月至2010年10月观察了456例矽肺病患者行无痛纤支镜检查时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术后遗漏腹腔内肿瘤3例教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遗漏的3例腹腔内恶性肿瘤,指出对上腹不适患者,尤其老年患者警惕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应做必要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系由病毒感染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散性心肌炎性病变.老幼皆可发病,年轻人多见.至今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总体上仍然缺乏有效而特异的手段,尤其对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疗效不满意.本文根据个人临床经验,探讨用中药参芪转律胶囊(本院自拟方由太子参、黄芪、桂枝、麦冬、五味子、龙骨、牡蛎、酸枣仁、茯苓、地龙、牛膝组成,每粒0.5g,相当于5.014g生药.)治疗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早搏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验案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症,是心肌本身的炎性病变,各类病毒都有可能引发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有以下特点:儿童和40岁以下的成人居多,35%患者年龄10~30岁;夏、秋两季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李慧羚  李莹  柯键  江敏 《护理学杂志》2024,(4):37-40+56
目的 探讨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急诊标准化急救流程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急诊科就诊的疑似暴发性心肌炎患者80例,按照患者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急救流程实施救治及护理,观察组按照科室构建的暴发性心肌炎标准化急救流程实施救治及护理。结果 对照组31例、观察组40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确诊患者急诊候诊时间及实施前后急诊科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实施标准化急救流程后急诊医护人员安全态度的安全氛围、管理感知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急诊标准化急救流程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早期筛查识别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缩短急诊候诊时间及停留时间,可提高患者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清醒V-A ECMO对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对4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以清醒V-A ECMO模式进行心肺转流,并常规留置股动脉远端灌注管(7F鞘管)。2例除建立和撤离ECMO外,保持清醒状态;2例在建立和撤离ECMO时全程保持清醒状态。收集该4例清醒V-A ECMO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ECMO心肺转流参数等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4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经清醒V-A ECMO心肺转流后组织细胞氧代谢改善,均顺利拔管,痊愈出院。结论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应用清醒V-A ECMO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近来有报道指出,Gardner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P)患者中,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CHRPE)有很高的发病率(87.5%~100%).报道同时指出在有FAP的家族成员中进行眼科检查的重要性,因为CHRPE对FAP的高度诊断特异性.作者据此研究FAP和CHRPE并存的患者.在来自24个FAP家族的49个家庭成员中进行眼科检查.其中有43人患有FAP,另外6名直系亲属,尚未发现有结肠息肉.43个病人中有36人接受了胃十二  相似文献   

18.
暴发型心肌炎是心肌炎的危重形式,发病急,转归快,预后凶险,如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于2008年5月-2010年2月共收治暴发性心肌炎患儿7例.分别表现为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阿斯综合征,脑死亡.针对临床表现特点,予以及时治疗,抢救,严密的观察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经治的一例巨大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患者术前血压、血皮质醇等检查均正常,行彻底肿瘤切除.结果 完整切除巨大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右侧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肾上腺皮质嗜酸细胞腺瘤属罕见肿瘤,多为良性,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手术切除是首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2例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患儿,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暴发性心肌炎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均为女性,中位数年龄7.6岁.2例均以腹痛、呕吐起病,1例伴心动过速(12岁心率160次/分),1例心率正常(3.2岁心率110次/分),2例均在入院后数小时出现心源性休克,阿-斯综合征.白细胞计数、心肌酶、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ST-T改变.2例均给与吸氧、卧床休息、1-6二磷酸果糖及大剂量Vitc静滴.2例均死亡.结论:暴发性心肌炎常以心外症状首发,部分患儿以腹痛、呕吐为主诉,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早期应用甲强龙及丙种球蛋白、积极监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