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维CT重建在骨关节损伤及椎管狭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在骨关节损伤及椎管狭窄中的作用。方法;40例骨关节损伤及椎管狭窄患者均行X线片、CT平扫及三维CT重建检查,比较以上三种检查方法,评估各自的诊断价值。结果:X线片对移位明显的骨折显示较好,但易造成漏诊或诊断不确定,对某些特殊部位的骨折不能较好显示;CT平扫可以较好显示骨折部位,但需要阅片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熟知局部解冲结构。否则,易造成诊断不全面。结论;三维CT重建对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可提供正确指导,是目前理想的诊断骨关节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复杂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50例复杂骨关节损伤病人CT片进行分析,其中31例同时做了X线平片和CT检查,将CT片与平片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50例病人,CT显示骨折152处,关节脱位25个,椎管狭窄13例,脊髓损伤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胸水4例,关节积液6例,上颌窦积血6处,鼓窦,乳突积血4处,软组织损伤10例,31例中CT显示骨折104处,平片显示46处,CT显示关节损伤21个,平片显示9个,CT显示椎管狭窄10例,脊髓损伤9例,关节积液5例,平片均未显示;CT显示椎弓畸形1例,平片诊断椎弓骨折可能,经手术证实为畸形;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CT,平片均未显示,结论:(1)螺旋CT能直观,准确判断骨折类型,骨折片大小,数目及位置;(2)能充分显示骨折片移位对附近组织造成的损伤情况;(3)能充分显示关节损伤程度并判定其稳定性;(4)对损伤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改变显示清晰,对复杂骨关节损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对线性骨折显示欠佳,可造成漏检,应采取其它检查方法避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名骨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SCT扫描,比较患者的DR片、SCT平扫图像及运用后处理技术生成的图像,从而显示各种检查对骨关节损伤诊断的意义及价值.结果 DR诊断出11例,MPR诊断13例,SSD诊断13例.DR片是骨科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对疑难复杂的骨折易漏诊率;SCT扫描能清晰的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不易漏诊,但对病变了解不够全面;而这些不足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的运用得到了弥补,更全面、直观的显示骨关节的损伤情况.结论 16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用单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重建骨关节三维图像。结果:25例经三维重建都能显示出的有价值的图像。结论:单层螺旋CT骨关节三维重建能够直观、立体、多角度的显示骨关节损伤,可明显提高外伤性骨折的诊断。尤其在判断骨折的程度和范围方面,对临床医生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不足在于伪影较多,影响对细节的显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患者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79例关节损伤患者使用螺旋CT扫描,然后再进行3D重建,并对螺旋CT三维重建结果予以具体分析。结果:经过CT轴位扫描以及3D重建之后,所有的病例都明显显示出患者的骨关节损伤情况,而且3D能够十分直观和立体地展示出患者骨关节损伤的实际程度。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患者骨关节损伤中,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唐坚强  宋柏杉 《浙江实用医学》2002,7(4):201-201,213
目的 探讨CT3D在复杂骨关节操作中的应用。方法 比较28例复杂骨关节损伤患者的X线平片,CT、CT3D表现,对照手术所见,评价各自的诊断价值。结果 (1)X线平片应用方便,对于复杂骨关节损伤易漏诊,不能确定骨折类型。(2)CT可明确骨折的部位,范围,移位程度,但阅片者需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3)CT3D显示骨关节损伤直观,全面,有利于选择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的选择。结论 X线平片对复杂骨关节损伤诊断帮助有限。CT能显示骨折情况,但需要丰富的阅片经验;CT3D是目前理想的复杂骨关节损伤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骨关节创伤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常规X线片和常规CT轴位扫描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基本的诊断信息,但其对于某些复杂骨关节损伤易漏诊,不易确定骨折类型。螺旋CT多功能重建成像,对复杂解剖部位的骨折,能立体、直观、多平面、多角度地反映骨折的三维空间关系,成像效果好,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骨关节损伤诊断方法,对临床制定手术计划有一定的诊断学指导意义。笔者对32例骨关节创伤患者16排螺旋CT检查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对骨关节损伤患者用螺旋CT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2016年至2018年收治骨关节损伤患者,在该群体中随机抽取120例,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并对骨关节三维图像进行重建方式诊断,对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并归纳该诊断技术对骨关节损伤患者准确性。结果所有患者通过多平面重建、3D reformat技术后,得到清晰的三维重建图像,对病情有准确的判断。结论对骨关节损伤患者用螺旋CT重建技术方式进行诊断,能够帮助医生对病情有更加直观、清晰、立体和全面的了解,对患者及时接受治疗及保障预后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损伤临床诊断中的方法与价值。方法以时间段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所收治的骨关节损伤患者共计71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例患者均行X线摄片检查,为进一步明确骨关节损伤分型,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对本组71例患者在X线以及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两种诊断方法下对骨关节内、关节外损伤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方法下,对骨关节内、关节外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摄片,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骨关节损伤进行诊断时,应用多排螺旋CT三维扫描的诊断价值确切,对骨关节内、关节外损伤的检出率高,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红  张军  赵世煜 《西部医学》2004,16(3):246-24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 CT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6 9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全部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横断扫描 ,并进行三维成像 (3D)及多平面重建 (MPR) ,分析轴位、MPR及 SSD、VR对骨折或脱位的显示情况的异同。结果  MPR可从任意平面观察骨折及周围组织的情况 ,显示骨折线走向和移位情况 ,3D重建可显示骨折的立体关系 ,可从多角度多方向观察 ,清楚直观 ,但对微小骨折的显示率低于多层螺旋 CT横断面图像。结论 多层螺旋 CT骨关节多种重建方法结合使用可提高骨关节创伤诊断的准确性 ,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订手术计划提供直观的立体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老年入骨关节损伤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4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均行MSCT扫描.全部患者行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分析3种方法 对骨折及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果 MPR可从任意平面观察骨折及周围组织的情况,显示骨折线走向和移位的情况,30重建可显示骨折的立体关系,可从多角度多方向观察,清楚直观,但对微小骨折的显示率低于多层螺旋CT横断面图像.结论 多层螺旋CT骨关节多种重建方法 结合使用可提高骨关节创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学创新》2015,(26):151-153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功能紊乱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并会继发骨关节病而致残,因此半月板损伤的早期诊断很重要。半月板损伤的影像检查手段有X线平片及碘水造影、CT扫描及空气造影、超声、MR扫描、关节镜等,本文综述上述检查方法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及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堆重建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行8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法重建(VR),获得直观,清晰的重建图像,分析2种方法对骨关节损伤的显示。结果邶R图像可清晰显示骨表面和内部的骨折线,骨折的移位情况和关节内部细节等,VR能够从外部显示骨折线的形态、长短、走向,骨表面碎骨片的形态大小,骨折的移位等。可发现X线平片不能看到的关节腔内骨折。结论8层螺旋CT结合不同的图像重建技术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砖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双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双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即多平面重组(HPR)及容积再现(VR)在20例骨关节损伤病例上的应用,同时与2D原始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三维重组图像更能全面、整体、直观地显示病变,为临床提供更加充实的信息.结论 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在基层医院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诊断骨关节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林  王宏远 《医学争鸣》2008,29(16):1509-151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后,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分析两种方法对骨关节损伤的显示,并与X线平片比较.结果:X线平片、16层螺旋CT扫描、MPR和SSD图像对骨关节损伤的检出率依次为67.4%,80.4%,95.6%和91.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PR未显示的踝关节骨折1处和腕关节脱位1处在SSD中均获确诊,MPR显示颅骨骨折1处、骨盆骨折2处、脊柱骨折1处均在在SSD中漏诊,MPR和SSD联合应用对骨折的检出率为100%.MPR图像可清晰显示骨表面和内部的骨折线,骨折的移位情况和关节内部细节等,SSD能够从外部显示骨折线的形态、长短、走向,骨表面碎骨片的形态大小、骨折的移位等.结论:16层螺旋CT结合不同的图像重建技术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宇  刘岩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1):1061-106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均行MSCT扫描,全部患者行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分析3种方法对骨折及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果:MPR可从任意平面观察骨折及周围组织的情况,显示骨折线走向和移位的情况,3D重建可显示骨折的立体关系,可从多角度多方向观察,清楚直观,但对微小骨折的显示率低于多层螺旋CT横断面图像。结论:多层螺旋CT骨关节多种重建方法结合使用可提高骨关节创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提供直观的立体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CT与MRI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 MRI诊断确诊率明显高于CT诊断(P0.05)。结论 MRI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能够获取较高的准确率,是理想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维CT重建在骨关节损伤及椎管狭窄中的作用。方法 :4 0例骨关节损伤及椎管狭窄患者均行X线片、CT平扫及三维CT重建检查 ,比较以上三种检查方法 ,评估各自的诊断价值。结果 :X线片对移位明显的骨折显示较好 ,但易造成漏诊或诊断不确定 ,对某些特殊部位的骨折不能较好显示 ;CT平扫可以较好显示骨折部位 ,但需要阅片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熟知局部解剖结构 ,否则 ,易造成诊断不全面。结论 :三维CT重建对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可提供正确指导 ,是目前理想的诊断骨关节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B超、CT对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8例脾损伤同时行B超、CT检查的影像资料,将二者诊断结果与术后诊断进行对比。结果 B超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75%(36/48),CT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89.6%(43/48)。结论 B超、CT时脾损伤的诊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CT的诊断准确性高于B超。  相似文献   

20.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30例怀疑有半月板损伤的膝关节核磁共振(MRI)所见,全部病例均经关节镜手术证实。30例膝关节MRI检查,对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准确率为86.7%;对盘状半反、半月板囊肿、髌腱囊肿、骨关节病(OA)、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诊断的准确率可达100%。并指出有相当一部分半月板损伤缺乏MRI分级信号,仅表现为不规则信号或信号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