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建筑工地工人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在建筑工地开展长期、多种、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其中400名建筑工人进行调查。结果对能传播艾滋病的三种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的知晓率基本能达到80%以上,但在预防措施方面不尽人意,尤其是在安全套使用方面不是很高,只有66.1%的人使用。结论建筑工地工人的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尚需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对建筑工地工人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解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知识、态度及个人行为方式的现况,为今后开展建筑工人预防艾滋病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从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对目前无预防艾滋病疫苗(36.84%)、无治愈药物(45.68%)、感染艾滋病无症状(43.80%)、"四免一关怀"政策(40.98%)及共用浴缸便器泳池(27.07%)和蚊虫叮咬(19.17%)可传播艾滋病等方面知晓率较低,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44.11%).结论 应继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建筑民工防治艾滋病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合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建筑工地、餐饮酒店、大型集贸市场和大型企业对其流动人口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819名流动人口,其中有效问卷758份,有效应答率为92.55%。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2.90%(401/758),其中餐饮人员为44.03%(59/134),农贸市场人员为45.41%(89/196),企业工人为63.64%(133/209),建筑工人为54.79%(120/219),4种职业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63,P<0.001)。需要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比率,餐饮人员最高(85.07%);会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比率,建筑工人最高(64.84%);不会与艾滋病患者继续交往和不允许艾滋病患者继续工作的比率,餐饮人员最高(分别为82.09%和83.5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人口是否愿意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继续交往的影响因素为职业、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是否愿意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继续工作的影响因素为职业、文化程度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结论该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需加强对其艾滋病知识的宣教;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提倡安全性行为;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行为干预,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县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开展科学、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高中生、棉纺厂女工、建筑工人三组人群中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发放380份问卷,收回有效答卷370份,其中,高中生答卷的及格率为89.44%,建筑工人的及格率为57.29%,职业之间有显著的差异,x2=37.63,P<0.005。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显示,"艾滋病会传染吗"的正确率最高;"蚊虫叮咬、咳嗽等会传播艾滋病吗"的正确率最低;对HIV病人/感染者的态度上,"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肯定回答为86.74%;"你愿意给HIV感染者提供关怀与救助吗"肯定回答为29.56%。结论:建筑工人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下一步应加强对建筑工人艾防知识健康教育;社会应对HIV病人或感染者消除歧视,提供关怀与救助,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控制艾滋病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安市内建筑工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情况,评价综合干预后效果。方法 2008年6-7月对西安市4个大型建筑工地953名建筑工人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之后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知识、态度调查。结果干预前,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6.1%,干预后知晓率为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79.0,P0.001);干预前性生活每次安全套使用率为10.5%,干预后有71.0%的研究对象愿意坚持每次性生活均使用安全套。干预后其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大为改变,接受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宣传教育的意愿较强。结论建筑工人是一个特殊群体,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对建筑工人进行艾滋病综合健康宣传教育刻不容缓,综合干预是提高知、信、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艳芬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09-1412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浦区2009和2010年建筑工人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改变及其影响因素,评价近年来艾滋病项目活动效果。方法按照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建筑工人进行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状况的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由2009年的75.8%上升到2010年的88.8%(P0.01);文化程度是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因素;知识平均得分与文化程度间存在线性关系,得分随学历的升高而增加;与妻子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2010年较2009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商业性行为发生比例由2009年的13.3%下降至2010年的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不安全性行为2010年均较2009年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知识得分是建筑工人与商业性伴安全套使用频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该区近年来对建筑工人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其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工人性病艾滋病(STDs/AIDS)及安全套的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6个建筑工地的620名建筑工人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安全套的认识及使用等内容。[结果]在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有关“性病是可预防的”、“与艾滋病病人不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以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能会看起来很健康”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在79.9%~96.76%之间。但对于几个关于感染途径的问题(如与艾滋病人握手,共用毛巾、马桶,接吻,咳嗽及昆虫叮咬等),大多数人存在错误认识,回答正确率仅为4.60%~35.9%。在安全套的认识和使用方面,有关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仅有11.11%的人知道用食用油或凡士林作为安全套润滑剂会导致安全套破裂,27.21%的人知道戴安全套时应该把顶部小囊中的空气挤掉,29.47%的人知道在把安全套戴上阴茎之前,安全套不应该被完全展开。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61.10%的人会选择使用安全套,但与配偶或情人发生性关系时,仅有不到25%的人使用安全套。[结论]建筑工人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较低,大多居住在建筑工地,与外界相对隔绝,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比较缺乏,安全套的认识及使用率较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宣教方式,加强对建筑工人相关防治知识的宣传及安全套的推广使用,使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蒙自市城市男性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行为和感染现状,为制定该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蒙自市示范区项目对400例城市男性建筑工人开展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最近一年与女性性工作者发生性交易的比例为11.5%,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为6.3%,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小姐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6.9%、44%、67.4%;HIV感染率1%,梅毒阳性率0.25%。结论城市男性建筑工人处在性活跃期,是性传播艾滋病的重点人群,虽然艾滋病知晓率比较高,但存在嫖娼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等高危性行为。应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薄弱环节、存在行为与知识不统一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强化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减少高危性行为,降低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流动人口艾滋病KAP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城市"流入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成都市成华区建筑工人、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家政从业人员、临时雇佣劳动力、娱乐场所从业人员7类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2.9%,不同人群之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64,P<0.001);80.0%的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持歧视态度;8.6%的调查对象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6.9%,其影响因素有艾滋病知识得分(OR=1.60,95%CI:1.10~2.30)、月收入(OR=0.31,95%CI:0.12~0.85),是否接受艾滋病宣传材料(OR=2.89,95%CI:1.16~7.16),最近1年51.7%的调查对象在商业性行为中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城市"流入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歧视态度普遍存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对流动人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状况,为评估项目前期执行效果和制订后期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8个县(市、区)1 126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01%,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82.42%和86.59%;与配偶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和最近3次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达91.42%和81.83%,明显高于基线调查结果;在婚外性行为中,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和最近3次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分别为77.78%和55.56%;VCT服务的利用率达到94.05%,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57.02%。结论我省项目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配偶间安全套使用率有所上升,但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和婚外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因此今后应大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增强安全套使用的干预力度,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的安全套使用率和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