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癌症患者保护性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方式对100例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是否可将癌症告诉患者。调查结果有85%的患者希望知道病情,75%的患者坚信在知道病情后会增强治病信心。在气质分类方面,属多血质和粘液质的患者尤其希望知道病情并增强治病信心,而抑郁质和胆汁质患者则相对不希望知道病情,知道病情后会恐惧、消沉。调查的家属中有80%不同意将癌症告诉患者。显然,医务工作者必须结合病人及其家属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妥善地、有分寸地告知患者病情,平衡病人的心理,以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肺癌患者家属要求医护人员在术后不告知肺癌患者诊断和预后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传统上认为告知病情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但隐瞒病情又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本文旨在探讨告知病情是否诱发或加重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方法:58例肺癌手术患者,知晓病情35人,不知晓病情23人。通过填写焦虑抑郁量表,判断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结果:病情告知与否对肺癌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并无直接影响,术后是否发生主要并发症与焦虑状态(相关系数0.339,P=0.008)及抑郁情绪(相关系数0.321,P=0.014)正相关,患者年龄与焦虑状态(相关系数-0.286,P=0.007)负相关。结论:病情告知并不诱发或加重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告知病情可能有助于患者了解病情,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夜间病情特点,以便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分析14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病情特点,并采取以下护理措施:认真落实病情交接班制度;持续低流量吸氧;加强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夜班护士人力等。结果COPD患者夜间病情特点包括低氧血症、易发生肺性脑病、存在睡眠呼吸障碍、气道阻塞及易发生心力衰竭。145例COPD患者病情好转出院,4例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做好COPD患者夜间病情观察和护理,可有效预防肺性脑病、右心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院2010年8月收治了1例全身多发伤伴广泛心肌梗死的患者,经积极救治,患者最终病情好转出院。之后随访2次,目前患者外科病情痊愈,心梗病情稳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癌症患者病情告知研究的不断发展,病情告知中的伦理冲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护理人员开展癌症患者病情告知面临的主要伦理冲突有:“病情保密”与“病情泄密”的冲突、“病情保密”预期目的与结果的冲突、病情告知的“度”与“法”。针对以上冲突,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充分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因素;选择合适的告知时机与环境;针对患者不同的性格、性别、文化层次要有区别的告知;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等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玲 《山西临床医药》2010,(5):382-382,386
急症手术是指疾病来势较快,患者主观感觉情况严重,病情十分急迫,需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准备,然后迅速实施手术,以抢救患者生命。由于病情急骤,术前准备时间短,患者对病情和手术的心理准备不充分,因而急症手术患者所表现的心理问题较一般手术患者更为显著。所以在急症手术前除根据病情做好必要的急救和处理外,更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168名家属中,放射治疗患者护理中知情权告知情况。方法:通过对168名陪同患者接受放疗的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家属对病情知情权的应对方法。结果:168名家属中,106名认为应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其中58名选择"由家属来告知病情",48名希望"由医师来告知病情";46名认为可部分告知患者病情,其中34名选择"由家属来告知病情",12名希望"由医师来告知病情";16名认为应绝对隐瞒患者病情,并希望医护人员一起配合隐瞒。结论:在对癌症病患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要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也要符合对患者的"不伤害原则"和"有利原则"。  相似文献   

8.
报告一例席汉氏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患者的救治与急诊护理的经验。为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促进病情控制,护理要点:密切监测患者患者神志及血压变化,了解到及时准确地评估病情的重要性,垂体危象需要尽早确诊,治疗及时应用激素代替治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经过8天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9.
王丽丽 《当代护士》2017,(12):178-18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知晓率"为主题,按QCC活动步骤拟定活动计划,包括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解析、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与检讨,比较活动前后护士对危重患者的病情知晓率。结果通过圈员参与该项活动,使ICU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知晓率由改善前的77.36%提高至改善后的88.33%。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ICU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了解患者得知患病前、后的心理感受和最希望得到的病情告知方法。方法通过面对面、半结构性、深度访谈的形式,访问了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的患者7名,将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肿瘤科患者在被告知病情前、后的心理变化主要归纳为4个主题:担心病情告知的好与坏、在确诊后的病情告知、接受病情告知后的心态调整、最希望的病情告知方式。结论通过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知情的特殊性,根据患者的内心感受,评估癌症患者本人的知情意愿,在履行癌症病情告知义务时,需要更好的告知策略,在不使患者和家属产生不利的情况下,达到告知的真实病情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DWI及ADC值评价头穴针刺治疗家兔脑出血模型的疗效。方法 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针刺组(40只);针刺组再随机分为留针组(10只)、手法组(30只),手法组根据针刺方法不同再随机分为透刺补法亚组、透刺泻法亚组和透刺平补平泻法亚组(各10只)。对模型组和针刺组于造模后2 h、3天、7天行DWI,测量血肿周围区域及对侧镜像区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部分家兔取脑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区域ADC值高于对侧镜像区,2 h、3天、7天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2 h模型组和针刺组血肿周围区域ADC值较空白组升高;3天时模型组增长幅度大于针刺组;7天时模型组和针刺组ADC值有所回落,针刺组较模型组回降更为显著,手法组ADC值较留针组低,手法组各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侧镜像区3天、7天的ADC值模型组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法组各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可动态活体监测脑出血后脑组织水肿变化情况;头穴针刺治疗有助于缓解兔脑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求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最佳方法与技巧,提高其产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60例法洛四联症胎儿心脏超声资料,对各切面超声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最佳检查切面和技巧.结果 在四腔心切面基础上结合五腔心切面、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及动脉导管弓切面超声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158例,其中150例经产后尸检证实,7例经产后超声证实,1例胎儿宫内死亡(引产后尸检证实);漏诊2例轻型法洛四联症.结论 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对诊断法洛四联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检查过程中应在四腔心切面基础上结合五腔心切面、心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及动脉导管弓切面共同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错构瘤的超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35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错构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错构瘤超声诊断符合率57.1%(20/35),误诊12个(34.3%,12/35),漏诊3个(8.6%,3/35).乳腺错构瘤声像图表现多样,可分为实性(34个)及囊性(1个).其中64.7%(22/34)实性乳腺错构瘤声像图出现“香肠切片样”征.82.9%(29/35)可探及完整的包膜回声.结论 有包膜、“香肠切片样”征是实性乳腺错构瘤的声像图特点,而对于较小的实性乳腺错构瘤及囊性乳腺错构瘤超声诊断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Background. Previously, data on both the within-subject (SDI) and the between-subject (SDG) variation of cystatin C in children has not been reported. Thus,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is biological variation including analytical variation (SDA) of both cystatin C and creatinine to characterize the two analytes as renal function markers in children. Methods. On two consecutive days blood samples for duplicate analysis of cystatin C (nephelometric, Dade Behring) and creatinine (enzymatic, Roche) were obtained from 30 children (11 females and 19 males, mean age 8.3 range 2–13 years) referred for GFR measurements by 51Cr-EDTA clearance.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between-subject variation only children with normal GFR (n=21) were included. Data were adjusted for the well known age-related increase in creatinine. Results. The results are given as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The within-subject variations were identical for both analytes (6.4%). The between-subject variation was 11.1% for cystatin C and 28.4% for creatinine, though decreasing to 20.1% after adjusting for age. The analytical variation was 1.7% and 2.5% for cystatin C and creatinine, respectively. The index of individuality (IOI = SDI/SDG) was 0.65 for cystatin C and 0.25 for creatinine, though increasing to 0.36 after age-adjustment. Conclusion. The within-subject variation was identical and low for cystatin C and creatinine suggesting that the two are equally suitable for serial monitoring of renal function in children. Based on the low IOI neither analyte, however, seems suitable as a screening marker of renal function in a healthy population of children using population-based reference intervals.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胆道闭锁(BA)发生率较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是挽救婴儿的唯一方法。BA超声改变包括异常胆囊、三角带征、肝动脉增宽、肝被膜下血流等。本文对超声诊断新生儿BA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超声检查对乳腺原位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乳腺原位癌的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乳腺原位癌患者(原位癌组)和30例乳腺增生(腺病)患者(良性组)的声像图特征,包括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并与钼钯检查结果、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乳腺原位癌的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肿块型、片状低回声型、导管扩张型、单纯微钙化型,分别占55.81%(24/43)、30.23%(13/43)、9.30%(4/43)、4.65%(2/43).7例(16.28%)伴有微浸润,均为导管原位癌,其中1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超声正确诊断原位癌34例,乳腺增生 24例,其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9.45%、80.00%和79.0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0%和72.73%.原位癌组与良性组的微钙化数、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原位癌的声像图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高频超声检查对诊断乳腺原位癌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