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配芝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782-2783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规律,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630例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为5.87%,年龄段大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性大,以情感性障碍发生率最高,多发生于起病一年之内,春夏季显著多于秋冬季。自杀方式以自缢、服毒、投河投井、触电多见。结论: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为减少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应采取相应的、综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急危状态的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分别是: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出走行为,探讨了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发生的原因,为精神科护理人员防范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急危状态提供一点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对比总结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率及成功率。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探讨分析,评估和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大大减少自杀发生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林国荣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234-2235
目的:了解精神病院住院患者自杀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了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4年期间,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共计123例,其中3例患者自杀死亡,占所有自杀行为患者的2.4%。结果:①发生自杀行为男多于女。②自杀方式以撞头最多,采用工具自缢次之。③自杀时间以入院后5天内发生率最高,占52.03%。结论:讲座护理、合理治疗、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等都是较好的于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精神疾病患者的急危状态的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分别为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出走行为、噎食行为,探讨了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期望可为我国医护人员治疗和管理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一点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如何有效防治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行为及护理对策。方法:我们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且出现自伤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42例。并随机选取42例同期住院期间无自伤自杀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自伤自杀行为的比率为7.45%,研究组存在合并精神症状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主要自伤自杀方式为撞头。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伤自杀行为发生的比率较高,应该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了解精神病自杀人群的社会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与自杀行为的关系。结果:精神疾病患者自杀行为与性别,婚姻状况,发病年龄,疾病类型和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自杀组患者的已婚率高于未自杀组,且平均发病年龄高于未自杀组;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与自杀关系较为密切的精神疾患。结论:已婚和负性生活事件是精神疾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抑郁症、精神分裂症也是自杀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院在2011年度收治的住院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进行I}缶床状况分析。方法:对人院的50例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I临床资料进行犯病程度(一般情况、精神疾病)分类,将肇事肇祸类型进行有关统计学的处理。结果:1、精神疾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最高;2、男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高,且危害大;3、在精神疾病肇事肇祸中,普遍文化素质低,农民精神疾病患者发生率高;4、普洱市精神疾病患者中,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发生率偏高。结论:精神疾病犯罪主要发生在农村,主要是由于缺乏监管或疏于管理;男性患者发生肇事肇祸率高,危害大;肇事肇祸患者普遍文化素质低,法制观念淡薄。普洱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疆民族地区,当地民俗中酒文化根深蒂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肇事肇祸发生率高。我市已启动“686”项目,可以有效减少精神病患者的肇事肇祸行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内地报道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中,自杀危险性最高的是抑郁症.因此有效地预测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对防止自杀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与血浆、脂质、血清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内地报道有自杀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中,自杀危险性最高的是抑郁症。因此有效地预测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对防止自杀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意外危险因素及防范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意外危险的对策。方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意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探讨。结果未采取防范对策前,服用药物后发生跌倒者4例,上厕所因站立不稳发生跌倒者2例,在陪护人员走开时发生坠床者2例,发生低血压休克者1例。在掌握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常见的意外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防范对策后,10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跌倒,未发生护患纠纷。结论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极容易发生跌倒、噎食、自伤或伤人、低血糖休克以及猝死等意外事件,这些都是对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影响的意外危险因素。为了确保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就医安全,要及时掌握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常见的意外风险因素,加强巡视力度,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住院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孙桂兰 《吉林医学》2009,30(24):3173-3174
目的:分析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方式,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实施相应的预见性护理。结果: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毁物行为、躯体攻击、精神攻击、自伤、性攻击等。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的避免或减轻了暴力行为。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方式多样,只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暴力行为倾向,及时实施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可避免或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减少各种危害。  相似文献   

13.
自杀是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全球年自杀病死率约为16/100 000,即每年大约有703 000人死于自杀,是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自杀多发生于精神疾病患者中,最常见的为抑郁症。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发生的机制对于制定从自杀意念到自杀行为的预防措施可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自杀行为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社会、心理、生物遗传等多种相关因素,本文旨在针对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生物学机制包括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磁共振研究、与自杀行为相关的神经认知研究、机器学习、生态瞬时评价及数字表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自杀风险早期识别指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文化地区对精神疾病症状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近5年内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215例住院蒙古族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105例在住院前曾发生暴力行为、外出行为、自杀行为(简称3种行为)。其中,居住在牧区的患者发生暴力和外出行为与居住在非牧区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自杀行为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行为障碍的发生还与患者的文化、职业有关。结论:本研究证实,同一民族由于居住的区域和环境的不同,影响着精神疾病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160-163
目的 探讨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对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抑郁症患者7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杀风险评估分层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自杀行为性质认识、态度等QSA 评分情况、悲观厌世言行发生率及最终出现割脉、撞墙、自缢与服药等自杀行为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QSA 各项内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所提升,而观察组患者评分提升幅度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厌世言行25 例,发生率为64.1%,对照组发生37 例,发生率为94.9%,观察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割脉1 例,撞墙2 例,服药3 例,自杀行为发生率为15.4%,对照组患者出现割脉3 例,撞墙4 例,自缢4 例,服药7 例,自杀发生率为46.2%,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为住院抑郁症患者提供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较大,能够很大程度地稳定患者情绪,改变认识与认知,降低厌世言行及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很高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的特点和有关因素,对1991年1月~1998年6月我院男女各一个病区全部住院病例中发生自杀行为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取1991年1月~1998年6月我院男女各一个病区全部住院病例,选取在住院期间发生自杀行...  相似文献   

17.
刘碧秀  张程赪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3):1055-1055
目的:探讨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自制的抑郁症自杀未遂调查表和Hamiltion抑郁量表(HAMD),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诊断标准的住院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70例进行调查,以同期住院无自杀行为的抑郁症患者160例为对照。结果:自杀未遂HAMD总均分明显高于无自杀行为组,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绝望感对自杀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抑郁情绪、自卑感和自知力。结论:有自杀行为与无自杀行为的抑郁症在临床症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情绪低落,抑郁悲观,终日忧心忡忡,对工作、学习、家庭、前途丧失信心,常有自责自罪观念;认为自己丧失工作能力,成为废人,或对微不足道的小事加以夸大,并罗列种种罪名,出现消极观念--自杀行为.据资料统计,抑郁症患者自杀率为4%~10.6%,其中单相抑郁症患者自杀率高达26.4%.自杀企图和行为是住院抑郁症患者最危险的而且是最常见的症状,因此预防防范自杀行为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对抑郁症住院患者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甚至杜绝自杀行为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预见性护理应用在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暴力冲动行为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那些曾经发生过暴力冲动行为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设为回顾组,对患者发生暴力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对评估预测性患者设为评估组,查看预见性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精神疾病患者产生暴力冲动的行为和其精神症状、拒绝住院治疗、护患关系都是有紧密关系的,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使暴力冲动行为的发生率显著的下降,评估组和回顾组患者进行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预见性护理措施应用到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暴力冲动行为中,能使得精神疾病患者暴力冲动行为的发生率显著的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夏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77-3177,3228
目的:掌握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的特点,以利于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方法:对发生过自杀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96例有自杀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受精神症状支配78例;有家庭、工作、人际关系问题10例。对治疗缺乏信心8例。大夜班44例,小夜班22例,白班16例,中班14例。结论:对新人院患者进行自杀风险的评估,住院期间严密监护,勤巡回检查,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及重点班次的护理,是防范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