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游离指动脉皮支皮瓣移植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对8例(8指)指端缺损患者按受区需要,在手指近节设计适当大小和形状的指动脉皮支皮瓣,解剖游离皮瓣边缘的浅静脉和指固有神经和指神经背侧支发向皮瓣的分支分别做为皮瓣的回流静脉和感觉神经,解剖游离指动脉发向皮瓣的皮支并在指动脉皮支起始处切断,形成以指动脉皮支为蒂的游离皮瓣。皮瓣移植至指端修复创面,皮瓣上的指动脉皮支与手指远端的指动脉分支或主干吻合,皮瓣神经与指神经残端吻合,皮瓣的静脉与受区浅静脉吻合。结果8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质软,两点辨别觉3~8mm。结论指动脉皮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皮瓣质地好,指端感觉恢复良好,且不损伤指动脉与指固有神经。  相似文献   

2.
第一掌骨背逆行岛状皮瓣以拇指桡掌侧动脉掌指关节周围分支为主要血供来源,以拇指背静脉通过头静脉及拇指深静脉为主要回流径路的血管带蒂皮瓣,可用于修复拇指、食指软组织缺损。1995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该皮瓣修复拇、食指软组织缺陷损12例,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足部远端创面修复的可靠方法。方法选取3例第一跖背动脉Ⅲ型足部远端损伤患者,于足背设计皮瓣,供血血管取自足背动脉在第一、二跖骨基底处发出的皮支。皮瓣游离后切断足背动脉近端,沿第一跖骨与第一骨间背侧肌间向深面解剖显露第一足心动脉,并向远端游离适当长度,形成以第一足心动脉为蒂的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部远端创面。结果所有皮瓣及供区植皮均完全成活,皮瓣面积为3.5cm×2.0cm—8.0cm×6.0cm。随访5~6a,皮瓣平整美观,成活情况良好,患者行走功能正常,感觉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以第一足心动脉为蒂的足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部远端部位创面效果好,临床可行。  相似文献   

4.
郝丽文  王增涛  朱磊 《山东医药》2010,50(18):112-112
患者男,48岁,因左小指刀割伤疼痛流血3h于2009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3h前不慎割伤左小指,疼痛流血。体格检查:左小指中、远节尺掌侧组织缺损约1.5cm×2.0cm,尺侧指固有动脉、指神经缺损约1cm,骨质外露。在同手鱼际部设计桡动脉掌浅支的皮支供血,微型皮支皮瓣,游离后移植修复创面。手术方法:臂丛麻醉后,上气囊止血带,  相似文献   

5.
1血管解剖学眼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远端。在ICA岩段发出一些细微的分支后,眼动脉向前延伸至眼球。在眼动脉起源处之后,ICA发出脉络膜前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眼动脉在横穿视神经时发出视网膜中央动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皮瓣修复腕背、前臂及虎口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36例腕背、前臂及虎口皮肤缺损的患者,其中手背及虎口缺损21例,腕背缺损9例,前臂皮肤缺损6例。缺损面积为5.5 cm×7.5 cm~7.5cm×13.5 cm,均采用前臂骨间背侧皮瓣移位进行修复,血管变异应用骨间后动脉肌皮穿支或肌间隙筋膜皮肤穿支为蒂的游离皮瓣移植或骨间后动脉与受区动脉吻合修复皮肤缺损。结果术后34例皮瓣成活,2例术后2 d皮瓣远端出现肿胀、青紫、小水泡,及时对症处理,5~7 d皮瓣边缘形成结痂,脱痂后皮瓣色泽恢复正常。术后随访6个月~2 a,皮瓣质地良好,弹性佳,肤色及厚度与受区皮肤接近。结论前臂骨间背侧皮瓣是修复腕背、前臂及虎口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8岁,因右中指挤压伤,疼痛流血4h于2013年4月29日入院。查体见右中指末节指骨及甲床部分缺损,创面大小约1.5cm×1.5cm。在左足躅趾腓侧设计躅趾腓侧动脉皮支供血的微型皮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手术方法:受区清创后,解剖游离出双侧指固有动脉,保留末节指动脉弓及小分支,末节指掌侧正中解剖出皮下浅静脉,  相似文献   

8.
王春渤  马世伟  于尧 《山东医药》2011,51(23):59-60
目的探讨以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掌侧皮肤动脉缺损断指的可行性。方法对45例伴掌侧皮肤动脉缺损断指患者分别行以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45例断指及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术后3 d发生静脉回流障碍,切开后发现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愈合;术后5个月25例未携带指神经的皮瓣感觉亦重新建立。结论以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伴掌侧皮肤动脉缺损断指效果确切,且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局部转移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失败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转移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后出现供血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皮瓣供血障碍的原因.结果 皮瓣出现供血障碍的原因为尺动脉腕上皮支变异2例,手术操作失误2例,皮瓣静脉回流障碍10例,皮瓣灌注不足3例,尺动脉腕上皮支血管条件差3例,创面感染2例.结论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局部转移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术后皮瓣出现缺损的原因主要是皮瓣静脉回流障碍、皮瓣灌注不足和尺动脉腕上皮支血管条件差.  相似文献   

10.
食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4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扇形的筋膜血管神经蒂食指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虎口挛缩畸形1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2例;年龄25~58岁。其中拇指背面缺损8例,指腹缺损2例,虎口挛缩4例。手术方法:控制感染并清除坏死组织,包括截掉部分已坏死的末节指骨,使缺损处有新鲜的肉芽创面。臂丛神经麻醉,根据缺损面积大小,切取制备比之略大20%的食指背皮瓣。先定出皮瓣的“关键点”(拇长伸肌腱尺侧缘与第2掌骨底桡侧缘相交处)。由此点向远端切开皮肤至皮瓣近端。皮瓣可切取范围:近侧在第1掌背动脉起始处,远侧不超过第1指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糖尿病患者合并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年来某医院治疗的32例糖尿病合并指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手术修复,围术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Ⅰ期愈合,围术期患者血糖在适宜范围。术后随访6~12个月,伤指术后皮瓣质地、厚度、色泽与受区相似,不臃肿、耐磨,手指伸屈功能满意,外形美观,皮瓣两点分辨觉10~15 mm,感觉良好。结论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手术修复糖尿病合并指端缺损患者可在局麻下进行,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皮瓣切取后供区损伤小可以直接缝合,必须保证患者围术期血糖在适宜范围,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用以跖背动脉或趾底动脉为血管蒂的拇甲瓣和带胫侧瓣的第二趾组合修复拇指Ⅲ度及Ⅲ度以上缺损,用第二趾腓侧皮瓣修复拇趾供区缺损16例。再造手指及供区的皮瓣全部成活。2例术中、1例术后第2天出现血管危象,手术探查并给予相应处理后皮瓣成活。随访5个月~3a,拇甲瓣指甲外形良好,皮瓣质地柔软,颜色正常,手指活动良好。认为用以跖背动脉或趾底动脉为血管蒂的拇甲瓣与带胫侧瓣的第二趾进行组合再造,是修复拇指Ⅲ度及Ⅲ度以上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颅内外高流量搭桥治疗海绵窦内动脉瘤过程中,保留颈外动脉远端分支及处理保存大隐静脉的方法。方法取下2例患者的大隐静脉显露后,利用压力扩张技术以解除血管痉挛,并存放于保护液中备用;颅内选用大脑中动脉M1、M2交界处或M2段作为受者血管,大隐静脉与受体血管端一侧吻合,而非端一端吻合。在颈部大隐静脉与颈外动脉也行端一侧吻合。结果2例患者手术后,血管造影显示颅内吻合口远端血流充盈良好,颈外动脉远端侧支保留完好,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搭桥血管内血流量分别为210ml/min及180ml/min。随访6~9个月,症状均有好转。结论压力扩张技术解除移植血管痉挛,可以简化手术操作;大隐静脉与颈外动脉端一侧吻合,可以保留颈外动脉远端侧支,同时也可达到高流量搭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指及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手指及手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3例,其中10例应用掌背皮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例应用虎口背侧的岛状皮瓣修复,7例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应用示指后侧的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6例应用指动脉蒂逆行的岛状皮瓣修复,3例应用带指固有神经后侧支或指背神经筋膜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皮瓣顺利存活20例,皮瓣出现张力性水泡10例、淤血2例、表皮坏死1例,经对症处理均存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柔软有弹性,无明显疼痛感.术中行神经吻合者,术后两点辨别觉平均6.2 mm;未行神经吻合者,术后两点辨别觉平均为8.6mm.按照ATM法评定手功能,结果功能为优40指、良9指、可2指,总优良率96.08%.结论 对手指及手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手部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赵乐  王守丰 《山东医药》2023,(36):112-114
腓骨细长,长度为26~38 cm,位于胫骨外后方,远端内侧关节面参与踝关节构成,上端头部供肌腱韧带附着,中段腓骨可以用作肢体骨缺损生物学重建供体来源,最大的可取长度约26 cm。腓骨滋养孔多集中于腓骨中1/3上份,多为一个滋养孔,二个或三个滋养孔为少数,且位置不一。常见的腓动脉解剖变异包括胫后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远端由腓动脉替代;胫前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胫前动脉的足背支由腓动脉替代;胫前、后动脉均发育不良或缺如,腓动脉为小腿主要供应动脉,胫后动脉远端及足背动脉由腓动脉替代;也可见腓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  相似文献   

16.
焦学军 《山东医药》2011,51(7):54-54
近年来机械性手外伤日渐增多,皮肤手指近节皮肤缺损较为常见,处理不当可导致皮肤坏死,肌腱或骨外露,严重者甚至周围组织坏死影响手的正常功能。2009年11月以来,我们采用带第1~4掌背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近节皮肤缺损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体会。  相似文献   

17.
巨细胞动脉炎诊治指南(草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弓起始部的动脉分支(如椎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亦叮累及主动脉的远端动脉及中小动脉(如颞动脉、颅内动脉、眼动脉等),故属大动脉炎范畴。由于早年发现的病例几乎均为颞动脉受累,表现为颞部头痛,头皮及颞动脉触痛及间歇性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部静脉皮瓣修复断指再植合并血管、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断指合并掌侧皮肤、动脉缺损的患者行足内侧浅静脉皮瓣移植及再植手指,一期修复再植手指皮肤与动脉缺损。结果 11例足部静脉皮瓣与再植手指全部成活,外形与功能良好。结论足部静脉皮瓣一期修复再植手指血管与皮肤缺损操作简单,对供区损伤小,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9.
背景:常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通过纵向动脉切开术来进行,而外翻CEA则采用横向动脉切开术和颈动脉再植入法。据报道,后者的围手术期卒中和术后再狭窄率较低,但与远端内膜皮瓣有关的并发症的危险性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王辉  周新华 《山东医药》2009,49(26):87-88
目的探讨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在踝前区及足背部的位置关系,为足背部皮瓣的制作和足部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18例尸体的双下肢,观察踝前区及足背部腓深神经与足背动脉的位置及其关系。结果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的位置关系有四种。第一种(13/36):在踝前区内,足背动脉在腓深神经内侧走行;在足背,足背动脉走行在腓深神经内侧终末支的内侧。第二种(9/36):在踝前区内,足背动脉走行在腓深神经的内侧;在足背,足背动脉走行在腓深神经内侧终末支的外侧。第三种(11/36):足背动脉和腓深神经在行程中多处出现交叉。第四种(3/36):腓深神经内侧终末分支缺失,足背动脉在腓深神经外侧终末支的内侧走行。结论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的四种位置关系出现几率不同,在足外科手术和皮瓣制作时要充分了解此处腓深神经和足背动脉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