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山区的巴马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全县总人口为25万人,壮族、瑶族、汉族分别占69.40%、16.83%、13.64%。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巴马80~99岁老人有3100多位,百岁以上寿星有70多位,占人口的30.98/10万。居世界首位(以上数据来自巴马县政府门户网站http://bmzf.gov.cn/)。壮医药学是壮族人民独具特色的民族医学,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1993~1997年用肘拔、按摩点压推治疗本病269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9例中,男199例,女70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5岁,其中15~25岁26例(占9.66%),26~35岁63例(占23.42%),36~45岁111例(占43.12%),46~55岁46例(占17.10%),56岁以上18例(占6.69%)。从事体力劳动者204例(占75.84%),脑力劳动者63例(占24.10%);病程最短10天,最长15年,平均9个月;发病原因中有外伤史者39例(占14.5%),有受凉史者227例(占84.39%),有劳损史者15例(占5.57%),与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对腰肌劳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按摩配合电针治疗腰肌劳损30例(治疗组),并与单纯采用超短波的物理治疗30例(对照组)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占33.3%),好转15例(占50.0%),未愈5例(占16.7%),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治愈8例(占26.7%),好转10例(占33.3%),未愈12例(占40.0%),总有效率6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表明采用按摩配合电针治疗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超短波的物理治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对2003年以来收治的69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根据其主证,辩证分型,其中脾虚湿盛型17例(24.6%)、湿热内蕴型14例(20.3%)、风热相搏型12例(17.4%)、气阴两伤型10例(14.5%)、毒热燔营型9例(13.0%)、气血瘀滞型7例(10.1%),均按辨证理论以某种古方或自拟方为主适当加减药物进行治疗。结果:69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痊愈31例,占44.4%,显效24例,占34.8%,好转9例,占13.0%,无效6例,占8.7%,总有效率91.3%。结论: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对周围性面瘫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加味牵正散配合TDP治疗周围性面瘫39例(治疗组),并与单纯采用TDP治疗28例(对照组)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占35.9%),显效16例(占41.0%),有效7例(占18.0%),无效2例(占5.1%);对照组痊愈6例(占21.4%),显效10例(占35.7%),有效5例(占t7.9%),无效7例(占25.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表明以采用加味牵正散配合TDP治疗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TDP冶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筛查结合阴道镜下行宫颈多点活检对宫颈接触性出血的患者病因诊断的必要性。方法:对在我院2007年4月一2009年12月在门诊就诊以主诉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出血、白带带血丝的患者行宫颈细胞学筛查,结合阴道镜下行宫颈多点活检287例。结果:诊断为CIN151例(17.8占%),CINI148例(占16.7%),CINII117例(占5.9%),原位癌6例(占2.1%),浸润癌15例(占5.2%),慢性宫颈炎122例(42.5%),宫颈息肉24例(8.4%);尖锐湿疣4例(1。4%)。结论:对有宫颈接触性出血的患者行细胞学筛查,并结合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对妇女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厚琼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488-488,536
目的:对238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分析本地区女性阴道病原体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08年12月~2010年6月来我科就诊的2386例女性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检查,回顾性分析临床检验结果。结果:通过对238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检验发现:阴道加德纳杆菌感染165例(占6.92%),念珠菌感染127例(占5.32%),肠球菌感染133例(占5.57%)。淋球菌感染103例(占4.32%),毛滴虫感染105例(占4.40%),支原体感染310例(占12.99%),梅毒螺旋体感染162例(占6.79%),淋病奈瑟菌感染131例(占5.49%),混合型感染1150例(占‘48.20%)。结论:本地区女性阴道病原体感染以育龄期妇女多见,混合型感染为主;绝经期妇女以淋球菌感染、肠球菌感染和混合型感染为主,偶见念珠菌和毛滴虫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38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分析本地区女性阴道病原体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2386倒女性患者进行倪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检壹,回顾性分析临床检验结果。结果:通过对2386例阴道分泌物标本检验发现:阴道加德纳杆菌感染165例(占6.92%),念珠菌感染127倒(占5.32%),肠球菌感染133例(占5.57%),淋球菌感染103例(占4.32%),毛滴虫感染105例(占4.40%),支原体感染310例(占12.99%),梅毒螺旋体感染162例(占0.79%),淋病奈瑟菌感染131例(占5.49%),混合型感染1150例(占48.20%)。结论:本地区女性阴道病原体感染以育龄期妇女多见,混合型感染为主;绝经期妇女以淋球茼感染、肠球茼感染和混合型感染为主,偶见念珠菌和毛滴虫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含泰素帝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泰素帝+CF/5-Fu治疗晚期胃癌36例。结果:可评价疗效者36例,完全缓解(CR)2例,占5.6%;部分缓解(PR)19例,占52.8%;稳定(SD)9例,占25%;进展(PD)6例,占16.7%;总有效率(CR+PR)58.4%,临床受益率75%。中位肿瘤进展期5.6个月,中位生存期10.4个月。主要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34例(占94.4%),其次是恶心、呕吐15例(占41.7%),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泰素帝联合醛氢叶酸、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患者有效,临床缓解率较高,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毒副反应可耐受,可以作为难治或复发的晚期胃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江苏泗洪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发现,为今后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手足口病疫情开展监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293例临床病例中男女性别为1.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组(占98.6%),其中以0~2岁幼儿发病较多(占57.6%);散居儿童(占87.1%)发病高于托幼儿童(占12.8%);发病时间则全年均有发生,其中2009年主要集中在3、11月;2010年上半年集中在5、6月份,因我科自2008年主要集中在10月起收治手足口病患者,时间短,故未做月份发病率分析。结论:手足口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幼儿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子宫内膜增生(EH)与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类,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刮宫的标本EH切片340例,依据新标准寻出EIN,观察分析EH与EIN的分类关系。结果:刮宫的标本EH切片340例中,按照其分类分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有34例,占10.0%,其中EIN有4例,占11.8%;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复杂性增生有22例,占6.5%,其中E1N有21例,占95.5%;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有272例,占80.o%,其中EIN有8例,占2.9%;伴不典型增生的单纯性增生有12例,占3.5%,其中EIN有1例,占8.3%。结论:对于EH中的EIN病理检查结果是相对准确的,对比传统的长期对EH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要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征及磁共振(MRI)、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脑脊液(CSF)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作者医院1990~2010年收治的36例MS患者,从流行病学、首发的症状、起病的形式、病程、累及的部位、各项辅助检查情况等方面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临床确诊20例,实验室支持确诊7例,临床可能9例;(2)男、女比为1:1.4;(3)平均首发年龄:男(29.5±14.8)岁,女(32.6±11.7)岁;(4)起病形式:急性38.9%,亚急性41.6%,慢性19.4%;(5)病程:复发一缓解型占69.4% ;(6)首发症状:肢体无力19例,肢体麻木9例,视力障碍5例;(7)累及部位:视神经24例(66.7%),脊髓20例(55.6%),脑干17例(47.2%);大脑16例(44.4%),小脑6例;(8)MRI:行MRI检查24例,阳性18例,其中累及脊髓8例,脑室旁10例(占MR/检查阳性者的66.7%);(9)VEP:异常但无症状体征者占42.1%;(10)BAEP:异常但无症状体征者占81.8%;(11)CSF:24h鞘内合成率阳性占80.0%,寡克隆区带阳性占23.5%。结论:MS多无明显诱因,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居多,复发率高,临床表现复杂,首发症状以肢体麻木无力、视力下降多见,脊髓、视神经易受累,MRI阳性者中半数左右大脑白质有异常信号,VEP、BAEP检查可发现许多视神经及脑干亚临床病灶,CSF24h鞘内合成率阳性者较多,说明病变的炎性本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发病因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2011年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200例,总结其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结果:200例急诊昏迷患者中抢救成功者为180例(90%),抢救失败者即死亡者为20例(10%);其中脑血管病9例,占45.00%;有机磷中毒6例(30%),糖尿痛3例(15%);器官疾病晚期2例(10%);因脑血管入院的共计65倒(32.5%);有机磷农药中毒为45例(22.5%);糖尿病共计35例,所占比例为17.5%。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脑血管痰病、有机磷农药中毒与糖尿病乃是急诊科内常见的3大病因。结论:昏迷患者病样纷杂,应度时、及早给予确诊,并及时治疗以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超声雾化药物吸入法治疗急性单纯性(咽)喉炎、慢性单纯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庆大霉素针8万单位、地塞米松针5mg、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器雾化治疗。结果:689例病例中,急性单纯性(咽)喉炎组485例,其中治愈417例,占85.98%,显效53例,占10.92%,好转15例,占3.10%,无效0例,治愈显效率为96.90%:慢性单纯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组204例,其中治愈146例,占71.57%,显效39例,占19.11%,好转19例,占9.31%,无效例0例,治愈显效率为90.68%。结论:超声雾化药物吸入疗法治疗急性单纯性(咽)喉炎、慢性单纯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用药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四逆散加味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对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药: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四逆散加味,日1剂,连用10剂;对照组用氟桂嗪胶囊,每次10mg,1日1次,连用10天。结果:治疗组35例中,基本恢复5例,占15.2%;显效5例,占15.2%;有效10例,占30.3%;无效13例,占39.41%。总有效率分别为94.3%、60.6%,(P<0.01)。结论:本法对偏头痛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对小儿厌食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内服健脾汤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25例(治疗组),并与单纯采用内服健脾汤治疗21例(对照组)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占84.O%),好转4例(占16.0%),未愈0例(占0.0%);对照组痊愈14例(占66.7%),好转5例(占23.8%),未愈2例(占9.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表明采用内服健脾汤配合捏脊治疗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内服健脾汤治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杨国初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193-193,184
目的:探讨肾结石采用自拟排石汤的临床效果及对抗炎、镇痛和利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自拟排石汤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消石药物和抗感染治疗,就两组抗炎、利尿和镇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40例痊愈25例,占62.5%;有效10例,占25%;无效5例,占12.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痊愈13例,占32.5%;有效12例,占30%;无效15例,占37.5%,总有效率为62.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结石采用自拟排石汤进行治疗,可起到消炎、利尿、缓解尿路疼痛、活血理气、溶石排石的功效,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保健事业的发展,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人口的老龄化也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1998年世界平均期望寿命己达66岁,2000年60岁以上的老人约为5.8亿,占人口总教的9.6‰我国1999年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0%。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按世界通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肿瘤化疗病人PICC置管后非计划性拨管原因分析,以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对2002年以来196例PICC置管病人非计划性拨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6例PICC置管病人中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为10例,占5.1%.其中静脉栓塞20%(2/10);穿刺口局部感染20%(2/10);静脉回流障碍20%(2/10);不明原因发热10%(1/10);导管维护不方便10%(1/10);覆盖敷料导致皮肤过敏10%(1/10);导管自身阻塞10%(1/10).结论:掌握操作要领,选样合适的病人可减少非计划性拨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2010年收集到的669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669例ADR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1.58,多发生于41-50岁的人群(占20.93%)。以静脉滴注和口服药为主,分别为457例(占68.31%)、180例(占26.91%)。抗菌药物发生例数最多,有368例(占55.0l%),其中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分别为149例(占40.49%)、77例(占20.92%)、60例(占16.30%);其次为心脑血管系统药,有133例(占19.88%)。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损害为主,分别占27.20%、23.32%。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密切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