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实验诊断方法及其对类固醇激素的治疗反应。方法以自制的AIED诊断试剂盒对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选择阳性病例作4周以上的类固醇激素治疗并观察病人的治疗反应。结果286例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初步判断为AIED病例112例,94例病人坚持了4周以上的皮质激素治疗,30.8%(29/94)病人听阈改善≥15dB,平均改善气导听力22.3±6dB;34例坚持了14周以上的疗程,55.9%(19/34)听阈改善≥15dB,平均改善气导听力28.6±7dB。结论自制的诊断试剂盒对诊断AIED具有帮助作用,AIED病人对类固醇激素治疗具有良好反应。  相似文献   

2.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巍 《医学综述》2008,14(9):1361-1362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原因不明,有自愈倾向。多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伴有耳鸣和眩晕,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或体征。近来发病有增加趋势,仅就其病因、治疗进展及预后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赵荣  刘栖如 《西部医学》2014,(2):219-220
目的 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frequeacy hearing loss,ALHL)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听功能检查情况以及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 45例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 ALHL患者主要表现为耳闷,纯音听阈曲线为低频下降型,皮质类固醇激素及扩血管药物、神经营养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前言     
突发性聋是少数几种有望治愈的感喜神经性听力损失中的一种,又是至今尚未被充分认识的一种疾病实体。突发性聋的特点是:①突然起病;②原因不明;③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不仅突发性聋可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还有不少疾病可以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其首发症状。例如听神经瘤首先引起患者注意的症状,就可以是突发听力损失。这类突发的听力损失各有其不同的病因和病理改变。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不能用治疗突发性聋的方法来处理这类可查明其病因的突发性听力损失。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首先将原因不明的“突发性聋…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6,(7):811-812
目的:研究及观察耳后注射在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静脉点滴治疗,观察组则进行耳后注射治疗,对两组中单耳及双耳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听阈值、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单耳、双耳、整组发病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93.33%和98.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31%、80.00%、88.89%;治疗后不同时间的听阈值及免疫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耳后注射在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于患者的听力改善及免疫调节作用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赵君  权国玺  徐爱兰 《甘肃医药》2011,(11):671-673
目的:了解62例听力障碍病因分布与特点,指导防治与干预。方法: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病因学分析。结果:传导性聋20例(32.74%),感音神经性聋42例(67.74%)。其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7例(27.42%),分泌性中耳炎5例(8.06%),其它传导性聋2例(3.23%);遗传性聋6例(9.67%),非遗传性先天性聋5例(8.06),药物性聋、感染性聋、突发性聋各2例(3.23%),老年性聋10例(16.13%),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聋11例(17.74%)。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聋相关因素:氯化工业气体吸入损害;随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村62例听力障碍病因分布以感音神经性聋为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第一;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聋与氯化工业气体吸入损害可能相关,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聋5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聋是原因不明的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 [1 ] ,其治疗方法较多 ,但疗效相差不大 [2 ] 。我们对 1987~ 2 0 0 1年以突发性聋入院的 5 9例 (72耳 )患者进行常规血管扩张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9例 (72耳 ) ,单耳突聋 46例 ,双耳突聋 13例 ;男 40例 ,女 19例 ;年龄 9~ 70岁 ;发病距就诊时间最短 4h,最长 5年 ;治疗时间近 1周的 8例 ,近 2周的 19例 ,近 3周的 13例 ,近 4周的 14例 ,2个月左右的 5例。 72耳电测听均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1.2 治疗方法 静滴、肌注及口服血管扩张药…  相似文献   

8.
分泌性中耳炎与感音神经性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反复发作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后骨导听力下降未恢复者 3 5例进行分析 ,分别就其年龄、病程、积液性质、积液量分组观察骨导听阈。结果 :就骨导听阈值而言 ,年龄 >2 0岁者高于≤ 2 0岁者 ,病程≥ 10年者明显高于病程 <10年者 ,积液性质为粘液者高于积液性质为浆液 (P <0 .0 5 )者 ;积液量 <0 .5ml组和 >0 .5ml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认为分泌性中耳炎可以导致感音神经性聋 ,原因是多方面的 ,患者年龄大、病程长、积液为粘液者更易导致感音神经性聋 ,应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耳聋88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迅  何晓松 《广西医学》1998,20(4):697-699
突发性耳聋88例预后因素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雷迅何晓松突发性耳聋(突聋)为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其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对88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统计分析,以探讨影响其听力恢复的主要因素。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以1988...  相似文献   

10.
裴文 《吉林医学》2013,34(3):421
目的:对应用甘露醇对患有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0例患有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泼尼松和地塞米松等常规药物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甘露醇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和药物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甘露醇对患有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采用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术后6个月行声场听阈测听。结果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14例患儿开机当天均有听性反应。术后声场测试平均听阈为30-50dBSPL。经言语康复训练,9例患儿的听觉和言语能力明显提高,5例还在行康复训练。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儿童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是恢复听觉功能的有效方法,应尽早对语前聋儿童植入人工耳蜗。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突聋),亦称特发性突聋或暴聋,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伴有耳呜及眩晕。多为单耳,双耳患者占1%,40~60岁成人发病率高,男性多见,春秋季节易发病。  相似文献   

13.
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张华荣,冯连铭,史海旭,吴玉君突发性耳聋临床上系指突然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急性感音性神经性耳聋。突然发病,听力急降,甚至全聋,发病前听力无任何异常。其病因学说繁多,发病机理不甚明确,治疗方法及效果各异l',',']。故对其预后也有...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耳聋(突聋)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突然、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表现为单侧,听力可在瞬间或几小时或几天内下降,可伴有耳鸣及眩晕等症状.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对突聋疗效肯定.本文对2004 年9 月至2010 年9 月在我院就诊的突聋患者接受HBO 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9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常规治法对99例感音神经性聋及突聋患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52.8%。并发现其疗效与年龄、病程、是否伴眩晕及证型有密切关系,年龄越轻,病程越短,疗效越好;气滞血瘀型疗效最佳;突聋患者发病时如伴眩晕则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突发性耳聋是健康人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可伴有耳鸣、眩晕、恶心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属耳鼻喉急症,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且趋于年轻化,预后对中青年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药物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治疗组72例,将治疗组分为A组、B组。A组发病1周内行高压氧治疗;B组2周内行高压氧治疗。A  相似文献   

17.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简称为突聋。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的急症之一,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有改善内耳循环、营养神经、高压氧治疗、激素治疗等。我科对110例患者采用电子鼻咽喉镜下逆行经咽鼓管注入地塞米松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同时护理配合精心,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本病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当时或一段时间后就能明确病因的,一类是始终不能明确病因的。大多认为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本病比较多见,各年龄的男女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9.
听神经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是1996年Starr首次提出,定义为第Ⅷ脑神经的听支(自耳蜗至进入脑干之前的耳蜗神经)受损而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特殊的感音神经性聋。其听力学特征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自Ⅰ波起缺失或严重异常,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正常,言语分辨率不成比例的明显差于纯音听阈,听力图多以低频听阈升高为主,镫骨肌声反射消失或阈值升高及EOAE对侧抑制消失等。这一组具有听力学特征的症侯群,与一般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和治疗完全不同。近年来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关注,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耳聋是正常人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 ,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由于起病突然 ,迅速加重 ,若不及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通常恢复较差。我院自 1994年应用高压氧 +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 ,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60例均为五官科住院病人 ,分为两组 ,高压氧 +药物治疗组 30例 ,男性 12例 ,女性18例 ,年龄在 2 6~ 68岁之间 ,平均年龄 4 7.5岁。突聋原因 :情绪紧张 ,疲劳 18例。上呼吸道感染 10例 ,原因不明 2例。单纯药物治疗组 30例 ,男 14例 ,女 16例 ,年龄在 2 2~ 66岁之间 ,平均年龄在 4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