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肺部感染组(n=60)与无肺部感染组(n=50)。比较两组患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分析主要病原菌组成及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肺部感染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肺部感染组,IFN-γ和IL-4水平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62.03%),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18株(22.78%)、铜绿假单胞菌16株(20.25%)、鲍氏不动杆菌8株(10.13%);革兰阳性菌28株(35.4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17.72%);真菌2株(2.53%),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是诱发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可能是诱发老年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比较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夫西地酸、万古霉素治疗老年患者肺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7月间肺部MRSA感染的老年住院患者132例,分成四组:A组(利奈唑胺组)29例,B组(替考拉宁组)34例,C组(夫西地酸组)32例,D组(万古霉素组)37例,对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有效率:A组86.21%、B组73.53%、C组62.50%、D组83.78%,C组分别与A、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清除率方面:A组89.66%、B组70.59%、C组65.63%、D组89.19%,C组分别与A、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A组34.48%、B组35.29%、C组25.00%、D组48.65%,C组显著优于D组(P<0.05)。结论对于MRSA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疗效显著优于夫西地酸;而夫西地酸在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此类患者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初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27例肺结核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态及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其分为单纯活动性肺结核(ATB)组(n=241)、2型糖尿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DM-ATB)组(n=266)、单纯潜伏性肺结核(LTBI)组(n=220)、2型糖尿病合并潜伏性肺结核(DM-LTBI)组(n=100)。根据初诊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数值将205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A组(HbA1c<7%,血糖控制达标单纯活动性肺结核,n=28)、B组(HbA1c≥7%,血糖控制未达标单纯活动性肺结核,n=120)、C组(HbA1c<7%,血糖控制达标潜伏性肺结核,n=14)、D组(HbA1c≥7%,血糖控制未达标潜伏性肺结核,n=43)。分别比较DM-ATB组、ATB组、DM-LTBI组、LTBI组与A组、B组、C组、D组患者的人口学基本特征、肺结核相关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DM-ATB组患者咳嗽、咯血比例均高于ATB组,胸痛、其他症状比例均低于AT...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6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冠脉造影的非糖尿病的冠心病病人50例为对照组,采用Judkins法行冠脉造影,对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和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年龄、性别、吸烟史及冠心病家族史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痛性心绞痛史、高血压、高血脂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冠脉造影结果C型病变观察组为70.8%,对照为10.0%(P<0.01),A型病变观察组为10.7%,对照组为70.0%(P<0.01),B型两组分别为18.5%和2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无痛性心绞痛史,其冠脉病变为多支弥漫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碱性磷酸酶及1,25羟维生素D3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将淮北矿工总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纳入C组,将同期收治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B组,将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纳入A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碱性磷酸酶、1,25羟维生素D3、骨密度及Betatrophin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碱性磷酸酶、1,25羟维生素D3与骨密度、Betatrophin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C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别为(234.99±73.50)ng/ml、(191.34±65.43)ng/ml、(132.57±46.32)ng/ml,呈下降趋势;骨碱性磷酸酶分别为(65.32±21.11)ng/ml、(81.44±23.59)ng/ml、(115.33±38.25)ng/ml,呈上升趋势;1,25羟维生素D3分别为(20.59±6.92)ng/ml、(15.43±5.26)ng/ml、(10.57±3.48)ng/ml,呈下降趋势;骨密度分别为(1.14±0.13)g/cm~2、(0.91±0.25)g/cm~2、(0.76±0.13)g/cm~2,呈下降趋势;Betatrophin分别为(0.51±0.13)ng/ml、(4.58±1.06)ng/ml、(8.33±2.17)ng/ml,呈上升趋势。3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呈正相关(r=0.624,P<0.05),与骨碱性磷酸酶呈负相关(r=-0.645,P<0.05),与1,25羟维生素D3呈正相关(r=0.537,P<0.05);Betatrophin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呈负相关(r=-0.703,P<0.05),与骨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r=0.712,P<0.05),与1,25羟维生素D3呈负相关(r=-0.578,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碱性磷酸酶、1,25羟维生素D3表达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关系密切,定期检测可辅助诊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来曲唑促排卵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曲唑促排卵治疗PCOS患者193例,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25(OH)D正常组(A组)、25(OH)D相对不足组(B组)、25(OH)D缺乏组(C组),分析血清中不同25(OH)D水平与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A组妊娠率为29.17%,B组为14.08%,C组为12.00%,A组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与C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D低水平的PCOS患者促排卵后临床妊娠率较低,为此类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能提高其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人工鼻和加热湿化器两种不同加热湿化方式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17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88例。A组患者给予人工鼻气道湿化装置,B组患者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MR850)进行气道湿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痰液细菌培养结果、气道湿化效果、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Sa O_2)提升幅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降低幅度、动脉氧分压(PaO_2)提升幅度等各项指标。结果 A组细菌培养革兰氏阴性(G-)病原菌株数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A组,呛咳、口咽干燥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aO_2提升幅度、PaCO_2降低幅度、PaO_2提升幅度、心率下降次数、呼吸频率降低幅度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吸痰次数、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加热湿化器MR850湿化装置,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具有良好的气道湿化效果,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痰痂形成,避免呛咳、口咽干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联合赖诺普利氢氯噻嗪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三二〇一医院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赖诺普利氢氯噻嗪,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环磷酰胺。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为80.0%(32/40),B组为95.0%(38/4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率、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赖诺普利氢氯噻嗪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匹多莫徳联合维生素A、E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患儿给予匹多莫德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维生素A、E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维生素A、E、Ig A、Ig G,以及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并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A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B组CD4~+T细胞为(36.38±4.48)%,显著高于A组的(32.29±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Ig A水平为(11.48±1.72)mg/L,明显高于A组的(9.64±1.4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Ig G水平为(1.42±0.29)mg/L,明显高于A组的(1.23±0.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维生素A为(1.52±0.18)μmol/L,显著高于A组的(1.31±0.1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维生素E为(17.93±5.30)μmol/L,显著高于A组的(15.42±3.8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维生素A、E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具有较好临床效果,且可以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上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3年9月至2017年4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上腹部术后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分为未感染组(A组,n=157)和感染组(B组,n=23)。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B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留置胃管时间长于A组,补液量多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补液量均为高龄患者上腹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手术时间和留置胃管时间延长为高龄患者上腹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接受上腹部手术的高龄患者而言,手术时间和留置胃管时间延长会使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应做好相关防治,以降低患者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糖药物沙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持续胰岛素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加用降糖药物沙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 h BG、HbA1c、胰岛素用量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35/40),显著高于B组的17.5%(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沙格列汀的安全性更高,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样本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例纳入A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纳入B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糖耐受、血清甘油三脂水平。计算A组研究对象的检测准确度。结果 A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糖耐受、血清甘油三脂水平显著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准确度为98.33%(59/60)、餐后2 h血糖准确度为96.67%(58/60)、糖耐受准确度为98.33%(59/60)、血清甘油三脂水平准确度为98.33%(59/60),各指标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样本生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测定中,能够快速确定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能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维生素D受体基因特点及其与骨矿化水平、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出生的早产儿7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胎龄划分为A组(28~32周,n=60)、B组(32~34周,n=160)与C组(34~36周,n=500)。测定并比较各组早产儿血清25-(OH)D3水平及骨定量超声波速度(SOS)值,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特点及其与血清25-(OH)D3水平、骨定量SOS值相关性。结果血清25-(OH)D3水平及骨定量SOS值比较,B组、C组早产儿均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FF、Ff基因型明显低于A组,ff基因型高于A组,且C组FF、Ff基因型明显低于B组,ff基因型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F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A组,f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A组,且C组F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B组,f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早产儿维生素D受体基因与血清25-(OH)D3水平、骨定量SOS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不同胎龄早产儿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血清25-(OH)D3、骨矿化水平密切相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骨代谢疾病具有相关性,F等位基因高的早产儿更具骨代谢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性的临床资料。结果共送痰培养检测136次,培养出病原菌122株,其中细菌94株,真菌28株;革兰阴性菌62株(60.0%),革兰阳性菌32株(34.0%)。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中有28例的经验性治疗与药敏结果相吻合,控制感染困难的38例最终根据痰培养结果更换抗菌药或联用抗菌药,大多数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耐药明显的有12例,因感染控制失败最终死亡,住院病死率为14.3%。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茵,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控制药物滥用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早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0例。A组给予降压+降糖+改善循环等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B)、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管舒缩张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及其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硝酸甘油所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 h PGB、SBP、DBP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NO、VEGF高于A组,ET-1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FMD、NMD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效率为92.5%(37/40),显著高于A组的60.0%(2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未发生微血管病变的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降糖、降压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能很好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A组(n=80)和B组(n=80)。A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B组采用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各项血糖水平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治疗前,且B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A组,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97.5%)高于A组(8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明显优于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脂蛋白(a)[ Lipoprotein(a),Lp(a)]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合并微血血[管病变者44例;B组为无微血管病变者40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检测各组人群的HbA1c、GSP、Lp(a)及FIB,分析以上指标在健康人和糖尿病患者中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HbAlc、GSP、Lp(a)及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微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 HbAlc、GSP、Lp(a)及FIB的联合检测为2型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的提前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高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高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一般治疗+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糖血脂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B组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标6 min步行试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缩短分数、舒张功能指标E峰与A峰的比值及左室射血分数),血糖、血脂各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治疗有效率为87.2%,显著高于A组的53.8%(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高龄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水平与肺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单纯性肺部感染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病原菌的感染情况、两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TNF-α、PCT、IFN-γ水平之间的差异,研究肺炎的严重程度与TNF-α、PCT、IFN-γ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真菌感染患者13例,革兰氏阳性菌感染36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71例,其中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在对照组中,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观察组患者的TNF-α(t=10.254,P<0.001)、PCT(t=13.286,P<0.001)、IFN-γ(t=34.407,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TNF-α(F=26.761,P<0.001)、PCT(F=7.288,P<0.001)、IFN-γ(F=37.925,P<0.001)水平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过两两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TNF-α、PCT、IFN-γ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高风险组、中风险组以及低风险组;通过相关性分析,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与TNF-α、PCT、IFN-γ水平呈现正相关。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血清TNF-α、PCT、IFN-γ水平与肺感染严重程度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ChE)、C反应蛋白(CRP)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8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干部科接受治疗的200例肺部感染患者纳入B组,选取同期体检的无肺部感染的健康老年体检者200例纳入A组。根据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将B组患者分为评分>6分组(n=128)与评分≤6分组(n=72)两个亚组。根据治疗后30 d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B组患者分为好转组(n=159)与死亡组(n=41)两个亚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S-ChE、CRP水平。根据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S-ChE、CRP水平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血清S-ChE、CRP及S-ChE联合CRP在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B组血清S-ChE水平明显低于A组,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6分组血清S-ChE水平明显高于评分>6分组,CRP水平明显低于评分>6分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转组血清S-ChE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CR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h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血清S-ChE水平明显降低,CRP水平明显升高,其对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均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