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人工鼻和加热湿化器两种不同加热湿化方式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17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88例。A组患者给予人工鼻气道湿化装置,B组患者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MR850)进行气道湿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痰液细菌培养结果、气道湿化效果、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Sa O_2)提升幅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降低幅度、动脉氧分压(PaO_2)提升幅度等各项指标。结果 A组细菌培养革兰氏阴性(G-)病原菌株数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A组,呛咳、口咽干燥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aO_2提升幅度、PaCO_2降低幅度、PaO_2提升幅度、心率下降次数、呼吸频率降低幅度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吸痰次数、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加热湿化器MR850湿化装置,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具有良好的气道湿化效果,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痰痂形成,避免呛咳、口咽干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胡望林  胡陈  杨丽 《西南军医》2016,(6):504-506
目的:比较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与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对行气管切开颅脑疾病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77例行气管切开的颅脑疾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组(A组,n=40)和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组(B组,n=37)。比较两组气道湿化后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比较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湿化程度。结果 A组气道湿化后SpO2、PaO2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气道湿化后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气道湿化程度I度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而Ⅱ度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院前早期气管插管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綦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2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5例,女性135例;年龄19~70岁,平均45.3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60例,坠落伤75例,打击伤64例,其他伤21例。根据气管插管的时机将其分为早期插管组(指对受伤患者2h内实施的气管插管,191例,)和延迟插管组(指对受伤患者2h后或出现以下呼吸衰竭表现时给予的气管插管,229例),分析插管前、插管后1d及3d血气指标及颅内压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死亡率及6个月神经功能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情况。结果与气管插管前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1、3d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血氧饱和度(SpO_2)明显升高(PaO_2:P=0.038;SpO_2:P=0.041),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颅内压明显降低(PaCO_2:P=0.033;HR:P=0.036;RR:P=0.044);早期插管组插管后1d及3d的PaO_2、SpO_2较对应的延迟插管组升高(插管后1d的PaO_2:P=0.027,SpO_2:P=0.028;插管后3d的PaO_2:P=0.017,SpO_2:P=0.031),而PaCO_2、HR、RR及颅内压降低(插管后1d的PaCO_2:P=0.036,HR:P=0.034,RR:P=0.023;插管后3d的PaCO_2:P=0.022,HR:P=0.030,RR:P=0.026)。早期插管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延迟插管组(肺部感染发生率:P=0.038;死亡率:P=0.026)。早期插管组ADL分级Ⅰ级和Ⅱ级比例明显高于延迟插管组,而Ⅲ级、Ⅳ级、Ⅴ级明显低于延迟插管组(P=0.024)。结论早期气管插管可有效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对于降低其致残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运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损伤患儿肺泡SIRT6表达情况,及其与炎症因子、动脉血气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A组)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损伤患儿(B组)各72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肺泡SIRT6含量、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动脉血气指标,并分析SIRT6与炎症因子及动脉血气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B组患儿肺泡SIRT6含量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患儿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值低于A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肺泡SIRT6含量与TNF-α、IL-6、PaCO_2呈显著正相关,与PaO_2、PaO_2/FiO_2呈显著负相关(P <0. 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损伤患儿伴有肺泡SIRT6的过表达与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两者呈正相关,SIRT6表达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无肌松药插管时插管条件和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拟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择期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肌松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无肌松组(C组).麻醉诱导前10 min,B组静脉泵注0.60 μg/kg右美托咪定,A组和C组泵注相同时间的生理盐水.泵注完成后,开始麻醉诱导.麻醉诱导药物如下:舒芬太尼0.30 μg/kg,咪达唑仑0.04 mg/kg,依托咪酯0.20 mg/kg.A组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B组和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所有患者入室后5 min基础值(T0)、泵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后(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气管插管后3 min(T4)、气管插管后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T3、T4和T5时的气道峰压,面罩给氧和气管插管时的插管条件评分.结果 A、B两组的插管条件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3组患者T2时的MAP较To时均显著降低(P<0.05);与T2比较,A组和C组患者T3时的MAP显著升高(P<0.05).B组患者T1、T2时的HR较To时均明显降低(P<0.05);A组和C组患者,T2较To时的HR明显减慢(P<0.05);A组患者,T3较T2时的HR显著增快(P<0.05);在C组中,T3和T4时较T2时的HR均明显加快(P<0.05).3组患者T2~T5时间点与To时间点比较,SpO2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3、T4、T5时的气道峰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无肌松药插管时的插管条件,并有利于维持无肌松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辅助介入法治疗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52例因输卵管阻塞而需行介入再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6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双导丝再通术(A组);B组为观察组,使用改良双腔球囊导管辅助法单导丝再通术。统计分析A、B两组的插管成功率、输卵管开通率和12月内妊娠率。结果 A、B两组均成功插管,A组51条输卵管阻塞,输卵管开通48条(开通率94.12%)。B组共50条输卵管阻塞,输卵管开通48条(开通率96.00%)。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12个月,A组成功随访20例,妊娠10例(妊娠率50.00%)。B组成功随访24例,妊娠9例(妊娠率37.50%)。两组插管成功率、输卵管开通率和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和(χ~2=0.695,P=0.405)。结论改良双腔球囊导管辅助下导丝再通法与常规导丝再通法疗效相当,可单人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帅艳 《西南军医》2015,(3):294-296
目的探讨湿化液温度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氧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8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例)接受室温湿化氧疗,观察组(n=42例)接受人体鼻腔温度(30~35℃)的加温湿化氧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氧疗舒适度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氧气温度、湿润度和鼻咽部感觉等氧疗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痰液性状、痰量、咳痰难度、咳嗽程度等氧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a O2、p H、Sp O2等氧疗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湿化氧疗能明显提高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氧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25例高原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应用控制性氧疗法吸氧15小时/天,治疗6周后的结果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探索了高原低氧条件下氧疗前后PaO_2,PaCO_2、SaO_2,指标变化规律,并经统计处理分析,结果表明①15例Ⅱ型呼衰患者的FEV_1%FEF25~75%明显低于15例Ⅰ型呼衰患者(P<0.05)。②Ⅰ型呼衰患者PaO_2,SaO_2氧疗后较氧疗前明显升高(P<0.05),Ⅱ型呼衰患者PaCO_2氧疗后较氧疗前明显下降(P<0.01),SaO_2氧疗后较氧疗前明显上升(P<0.05),PaO_2氧疗后有改善。说明吸入低浓度的氧可解除低氧血症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使PaO_2和SO_2提高到较为理想的生理水平。本文长程控制性氧疗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呼衰患者动脉血气变化特点,提示吸氧可能预防夜间肺心病氧减饱和状态和突发性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CO_2气腹对接受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血压、心率(HR)及CO_2排除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85例择期手术患者,其中后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手术患者(A组)45例,腹腔镜下行子宫全切或全子宫并双附件切除手术患者(B组)40例.监测并记录插管后气腹前(T_1)、气腹后15min(T_3)、气腹后30min(T_3)、气腹后45min(T_4)、气腹后60min(T_5)的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以及不同手术时段机体对CO_2的排除量.结果 与气腹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气腹后的各时段HR、MAP、CVP均明显增加(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气腹前比较,两组PCO_2和CO_2排除量在气腹后的各时段均明显增加(P<0.05),且A组在T_4、T_5时段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CO_2气腹对后腹腔镜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血压、FIR等有一定的影响,但后腹腔镜手术比腹腔镜手术更容易引起高碳酸血症,术中需加强PaCO_2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单肺通气前间断通气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浆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肺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成功后改为单肺通气。A组非通气侧肺不做任何处理;B组非通气侧肺采用负压吸引器吸引10 s后开放于空气,5 min后改为双肺通气,5 min后再次改为单肺通气,重复上述操作3个循环后改为双肺通气。于T1(单肺通气前即刻)、T_2(单肺通气0.5 h)、T_3(单肺通气1 h)、T_4(单肺通气1.5 h)、T_5(术毕)采集患者的桡动脉血及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肺泡-动脉氧分压(PA-aDO_2)和动脉氧分压(PaO_2),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采用旁气流法监测动态肺顺应性(Cdyn)、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同时,比较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_2、T_3、T_4、T_5时的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T1时,且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2时的PA-aDO_2、PaO_2、QS/QT水平均明显高于T_1时,T_3、T_4、T_5时的PA-aDO_2、PaO_2、QS/QT水平均明显低于T_2时,且T_2、T_3、T_4、T_5时,B组的PAaDO_2、Q_S/QT水平明显低于A组,PaO_2明显高于对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T3、T4、T5时的Cdyn均明显低于T1,且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2、T_3、T_4、T_5时的Pplat、Ppeak均明显高于T_1,且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根治术中,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单肺通气前间断通气能有效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