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倍他乐克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对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初步控制后加服倍他乐克,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HRV;出院后随访半年,记录再住院率、病死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HRV各指标SDNN、SDANN、rM SSD、PNN 50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总有效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随访半年,治疗组再住院率16.7%(5/30),低于对照组43.3%(13/30)(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CHF,可提高患者HRV,增强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了解倍他乐克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两组在治疗前后用动态心电图时域分析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两组心率变异性(HRV)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心率变异性(HRV)高于对照组。结论:倍他乐克能改善CHF患者的HRV。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衰(CH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CHF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F、LVD、LVF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DW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CHF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10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衰加服倍他乐克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48%,对照组68.52%(P<0.05);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CHF,可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血浆N-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 BNP)和心率震荡(HRT)水平,探讨血浆NTPro BNP和HRT值对心衰的临床价值的评估。方法:选择本院住院心力衰竭(CHF)的住院患者80例组成,其中男、女比例不限;对照组80例,为心功能正常者。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心衰患者测定NT-pro BNP>5 000pg/ml和TS≤3.0的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随访1年。两组比较分析。结果:老年CHF患者与老年健康者NT-pro BNP、窦性HRT存在明显差别(P<0.05);老年CHF组NT-pro BNP(4 967.04±366.1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16.21±146.54)pg/ml(P<0.001);老年CHF组TO(0.76±3.42)明显高于对照组(-1.61±2.05)(P<0.05);老年CHF组TS(2.53±1.21)明显低于对照组(9.56±4.03)(P<0.05)。老年CHF组LVEF(38.37±12.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52±13.05)%(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的NT-pro BNP>5000pg/ml和TS≤3.0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6.
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倍他乐克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倍他乐克 ,从小剂量 12 .5mg·d-1开始 ,缓慢增加剂量至 2 5~ 5 0mg·d-1,治疗前和治疗 3个月后分别进行心率变异性 (HRT)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治疗 3个月后HRV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 均明显提高 (P <0 .0 5 ) ,且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随访 6个月 ,治疗组的死亡率、再住院率均小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提高HRV ,增强疗效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王瑛  雷兆军 《吉林医学》2011,(17):3445-3446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其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并进行1年门诊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升高(P<0.05),心率、血压下降(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是治疗CHF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高敏  侯赛 《安徽医学》2013,34(2):119-121
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窦性心律震荡(HRT)变化情况,探讨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治及预测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某三甲医院住院和门诊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及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62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法指标SDNN、平均心率以及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心衰患者组TO高于对照组,而TS值、LVEF和HRV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心衰组TS、HRV、LVEF值均小于轻度心衰组(P<0.05)。慢性心衰组TO与HRV呈负相关(P<0.05),TS与HRV、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 HRT可作为慢性心衰患者的重要临床检测指标,也可作为预测CHF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61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用洋地黄、利尿剂、ACEI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剂量倍他乐克,并根据病情调整倍他乐克剂量,观察二者5周后患者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3%和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二者差异显著。结论:适当剂量的倍他乐克可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84例CHF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等抗心衰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美托洛尔治疗。分别治疗6个月后进行随访。治疗前、后对比心功能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随访期间,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及参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愈后。  相似文献   

11.
倍他乐克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越  张世新 《疑难病杂志》2005,4(4):193-19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改变及小剂量倍他乐克对AMI患者HRV改变的干预。方法分析67例AMI患者及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正常对照组40例。AMI患者分为倍他乐克组(n=42)及对照组(n=25)。测定2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的24hHRV。对倍他乐克组治疗前后24hHRV时域指标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1)AMI组HRV各项时域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2)AMI组中前壁梗死各项HRV时域指标虽较下壁梗死低下,但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3)AMI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HRV时域指标较无室性心律失常者显著降低(P<0.05);(4)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25mg/日)3个月后HRV各项时域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恢复(P<0.05);(5)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6)小剂量倍他乐克对不同部位、年龄、性别AMI患者HRV各项时域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降低的HRV,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席海林 《四川医学》2011,32(5):715-716
目的探讨心功能不全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规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2月我院住院的5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心率变异性(HRV)进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对所获的资料用Hotter分析系统进行处理。结果心功能不全程度越重,平均心率逐渐增加,而HRV的各项指标则逐渐降低,但只有心功能Ⅲ级及Ⅳ缴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HRV分析,有助于判断其自主神经受损的程度,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 AMI)病人心率变异性 ( HRV)改变及小剂量倍他乐克对 AMI病人 HRV改变的干预。方法 :分析 67例 AMI病人 2 4h HRV时域指标 ;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健康对照组 40例。AMI病人分为倍他乐克组 ( n=42 )及对照组 ( n=2 5 )。测定两组病人用药前及用药后 3 mo的 2 4h HRV。对倍他乐克组治疗前后 2 4h HRV时域指标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 :a.AMI组 HRV各项时域指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0 1 ;b.AMI组中前壁梗死各项 HRV时域指标虽较下壁低下 ,但未达统计学意义 ,P >0 .0 5 ;c.AMI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 HRV时域指标较无室性心律失常者显著降低 ,P <0 .0 5 ;d.应用倍他乐克 2 5 mg/d3 mo后 HRV各项时域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恢复 ,P <0 .0 5 ,病人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5 ;e.小剂量倍他乐克对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心肌梗死病人 HRV各项时域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AMI后存在 HRV降低 ,前壁梗死较下壁梗死 HRV略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HRV的降低与室性心律失常正相关 ,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可显著改善降低的 HRV,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降低病死率 ,且对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 AMI病人 HRV改善无差异 ,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缬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160mg/d;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前、治疗后8周检测HRV的变化。结果:缬沙坦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R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缬沙坦组治疗后SDNN、SDANN、SDNN inde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可能对CHF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产生有益作用而提高HRV,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77例 [左室射血分数≤ 45 % ,心功能 (NYHA)Ⅱ~Ⅳ级 ]随机分为治疗组 (常规药疗加卡维他洛 )和对照组 (常规药疗 )。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 ,卡维地洛平均用量 (2 4.6± 11.3mg/d)。治疗 6个月。应用心脏彩色超声仪测定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经过 6个月的治疗 ,卡维地洛治疗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 :左室射血分数上升 [(4 8.5± 2 .4) %VS(3 8.9± 2 .61) % ,P =0 .0 0 2 ]、左室收缩末容积下降 [(163 .70± 45 .3 0 )mlVS(181.5 0± 43 .80 )ml,P =0 .0 43 ] ;与治疗组 (按NYHA分为Ⅱ、Ⅲ、Ⅳ级三组 )治疗前比较 :左室舒张末容积下降 (P <0 .0 5 ) ;但两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改善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43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在常规心衰治疗的基础上,病情稳定者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直至达到最大耐受剂量,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CHF患者血压、心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LVEF明显增加,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24例,改善1级17例,总有效率9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剂、利尿剂、静脉扩张剂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组用坎地沙坦取代卡托普利治疗,其它治疗2组相同。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至目标剂量,疗程12个月。比较组内治疗前后、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及心胸比例。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有效率和左室重塑及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除LVESD外(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能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能逆转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通心络组60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常规西药加通心络治疗,用药前后分别记录24h动态心电图,评价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各参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通心络组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显著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