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人取胸膝位,肛周部常规消毒,用直肠镜扩开后消毒。取市售2%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6ml, (根据痔核的大小、多少而定)用2ml 或5ml 注射器,最好用4号针头(大号针头注射后药液易漏出,吸药后在痔核的顶点处进针,将药液注入后在皮肤或粘膜下,注药时速度要缓慢。每个痔核注药多少,以将痔核完全充盈为益,如是多个痔核要分别注药,总量不超过6ml。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86年以来,应用2%利多卡因迎香穴封闭治疗鼻前庭炎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一、方法 1.注射部位:针刺点距鼻翼外缘中点平行距离0.5cm~1cm,此点称之迎香穴。 2.注射方法:以0.75%碘酒棉子局部消毒后,用4(1/2)号针头刺入皮下深约1cm,抽吸无回血,即可注射。要两侧同时注射。 3.药量及疗程;每次注入2%利多卡因2ml~4ml,隔日一次或每周2~3次。1~2周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自1982年1月~1990年11月以来,采用非那根注射治疗痔核105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10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2例,女63例。痔核最大的为1.5×1.5×1.5cm,共39例;最小为0.5×0.5×0.5cm,共66例。年龄20~67岁,平均54.3岁。病程4月~23年,平均6.7年。二、用药方法:将非那根注射液行痔核囊内注射。 1.操作:注射前先嘱患者排清大便,洗净肛门。取膝胸卧位或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痔核,局部以红汞消毒。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痔核中部成水平线刺入,向四周及中心部缓缓注入药液,待变为光亮膨  相似文献   

4.
近来我们用氢化考地松囊内注射治疗甲状腺囊肿32例,疗效尚好,现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1.患者取正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持空注射器(5 ml注射器,8号针头)沿囊肿侧方刺入皮下再斜刺入囊内,抽吸囊液. 2.将囊液吸净后,不拔针头取下针管,换上装有氢化考地松注射液的注射器,缓缓将药注入.氢化考地松用量一般每次1~2ml,如囊肿过大或过小可酌情加减.  相似文献   

5.
[天枢] 1.方法应用穴位注射疗法。患者取平卧位,双侧天枢穴常规消毒,用5号针头快速刺入穴位(肌肉层),并上下提插,得气后回抽无血,即由深至浅层推注注射用水,热证体壮者每穴2ml,寒证体弱者每穴1ml,初次注射每穴0.5ml,1小时后再注射1~2ml,以后每日视病情注射1~2次,直至症状、体征消失,便常规恢复正常2~3天后为止。  相似文献   

6.
1 四环素新用途 内痔:注射用盐酸四环素0.25g溶解于2%普鲁卡因液6ml中。嘱病人排空大便后取膝胸位,暴露痔核后将药液注入痔粘膜下,每个痔核注入药液2ml。注射1次有效率80%,一般在注射后6~10日内痔核平复、萎缩消失。这是因为注药后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最后发生纤维化而闭塞痔静脉。  相似文献   

7.
我院采用痔核压缩疗法加外涂消炎止痛膏治疗各类型痔疮 35例 ,全部治愈。年龄 2 0~ 37岁 ,男 2 7例 ,女 8例 ,发病时间 1~ 3年 ,其中 ~ 期内痔 1 5例 ,外痔 1 6例 ,混合痔 4例。1 治疗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 ,常规消毒 ,肛周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 ,麻醉生效 ,内、外扩约肌松弛后 ,痔核翻脱出肛外。根据术前检查诊断的部位 ,对进行压缩治疗的痔块分别予与消毒处理 ,用 0 .5%~1 .0 %普鲁卡因直接注入痔核中心处 ,一般在 1~3ml,使整个痔核均匀地肿胀悬浮起来 ,用痔核钳从痔的基底部 ,将整个痔块进行钳夹并夹紧 ,将痔压缩注射液注入被钳夹…  相似文献   

8.
我病区自1997年9月始,用穴位注射方法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42例,收到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中男29例,女13例;病程最短4天,最长30天。经临床诊断均有明显黄疸,肝区痛,肝功能显著异常。2 治疗方法2.1 选穴 主穴取三阴交、肝俞,可辨证配伍足三里、太冲、内关、阴陵泉、中脘、期门、阳陵泉等。2.2 治疗方法 取5ml注射器配5号注射针头1个,抽取清开灵注射液4ml。在穴位处常规消毒,将针头快速刺入穴内,待有酸胀等针感后,抽无回血,即可将药物分别注入各穴位内。根据穴位处肌肉丰厚程度,每穴注射药物0.5~2ml,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外切内扎术注射性治疗混合痔128例,男62例,女66例,年龄12~68岁,合并肛裂20例(16%),肛乳头肥大12例(9%),痔嵌炎性水肿30例(24%),贫血3例(2%)。1.2治疗方法:病人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取最大的1枚混合痔用16或18号弯钳(根据痔大小而定),纵向将其整个钳位贴着弯钳将外痔部分行V字形切口,用组织剪刀剪至齿状线2cm,将痔核剥离,然后用7号丝线将内痔8字贯穿缝扎,并在缝扎的根部上方黏膜下层注入11消痔灵液0.5~0.8ml,肛管粘膜下注射3~4ml呈柱状,剪去残留曲张的血管丛,修剪创口,使引流通畅。同样方法面无出血点,放置…  相似文献   

10.
我站自 1996年 2月至 1998年 2月 ,采取异丙嗪针剂痔核内注射治疗痔疮 3 0例 ,临床结果较好 ,复发率低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2 6~ 68岁 ,平均年龄3 8岁 ,病程最短者 2年 ,长者 4 0年。外痔 2 0例 ,内痔 5例 ,混合痔 5例。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清洁灌肠 1次 ,操作时取截石位 ,先用 0 .1%新洁尔灭液行肛周消毒 ,术者带无菌手套 ,嘱患者用力屏气 ,增加腹压 ,使之充分暴露痔核 ,痔核不易暴露者 ,采用直肠镜下进行。痔核暴露充分后 ,用 0 .1%新洁尔灭消毒痔核 ,再用 2 .5%异丙嗪针注入痔核隆起…  相似文献   

11.
<正> 1962年我们开始在外科临床应用药物穴位注射疗法,经观察比单纯的针刺疗法或药物疗法作用快、效果好。现小结如下: 穴位注射方法病人多取平卧位、坐位。将穴位皮肤常规消毒。施术者用左手拇、食二指固定穴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快速刺入穴位,“得气”时,即固定针头,回抽针栓,视无回血,再缓慢注入适量药液后,轻且快地将针拔出,用棉  相似文献   

12.
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用消痔灵注射液治疗肛裂,取得满意效果。注射方法:令病人侧卧位,常规消毒肛门手术野,用注射器抽吸消痔灵2毫升加1%普鲁卡因2毫升,配成1:1的药液。换皮试针头,暴露肛裂后,在肛裂的远端1~2毫米处进针,沿其基底部注入药液2~3  相似文献   

13.
配方组成:构橼酸钠0.4g,用注射用水10ml稀释,用2%奴夫卡因等量混合备用。治疗方法:取右侧卧位。局部用10%新洁尔灭液消毒。采用20ml注射器、6 1/2针头。取枸橼酸钠奴夫卡因混合液20ml,在距肛门2.5cm处,截石位3、9点处进针,向左前左后、右前右后4点各注药5ml,再用本液2ml于肛裂基底部点状注射。做注射时,左手食指伸入肛内作引导,以免穿透肛管壁,若有肥大的肛乳头、哨痔,注射后一并切除。注射完后,向肛门注入少许马应龙痔疮膏,外用纱布敷料包扎。卧床休息15分钟左右,观察患者无明显不适,即可自行回家。术后嘱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如便秘,可口服麻仁润肠丸浅三黄片。术后每日便后用1∶5000PP液温水坐浴,然后  相似文献   

14.
<正> 主治:脚垫、鸡眼。药物:2%奴夫卡因4ml、盐酸肾上腺素0.1ml。用法:取患者太溪穴(内踝尖与跟腱正中连线之中点)。常规消毒皮肤,用6号针头抽吸2%奴夫卡因4ml,盐酸肾上腺素0.1ml,刺入太溪穴约1cm,足部有针感后将药液注入。每周1次,连用2~3次。效欠佳者可连续应用。疗效:用药后15分钟,感足底似踏海棉  相似文献   

15.
1.治疗方法 (1)配药:骨宁2ml×2支(南京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2%普鲁卡因0.5ml,地塞米松2mg,混合抽取为1个剂量。 (2)注射:选肩、颈部僵硬挛缩肌束压痛最明显点(相当中医阿是穴),用9号针头垂直刺入,2~3cm,当病人有强烈的酸、麻、胀感,回抽无血,缓慢注射药液,每次选点1~3个,3~4天注射1个剂量,4次为1个疗程。治疗反应:2例病人初次注射出现轻微口干、出汗、恶心,拔针后自行消失。 2.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注药后告诫病人不要按摩注射部位,防止感染。 (2)有晕针史病人慎用;首次用药,作普鲁卡因皮试,阴性可不用此药。 (3)颈部注射点的深度不宜超过3cm,为了安  相似文献   

16.
方法术野常规消毒、铺巾,用一条细胶管止血带扎紧阴茎根部,使阴茎背侧浅静脉怒张,然后用青霉素皮试针头逆静脉走行方向刺入,注射1%普鲁卡因3~5ml或1%利多卡因2~3ml。约1分钟后即可施术,切去包皮过长部分,松掉止血带,迅速止血及缝合。体会 1.麻醉方法简单,迅速可靠;2.术野清晰便于操作;3.止血与缝合宜在3分  相似文献   

17.
内痔出血为农村常见肛门疾病,服药治疗常感效果欠佳。笔者曾用上唇系带封闭治疗2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治疗方法:用2m1注射器及5号针头抽取0.25~0.5%普鲁卡因溶液0.5ml,上唇系带经新洁尔灭或洗必泰消毒液消毒后,将针头轻轻刺入粘膜下推药至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方法:用2ml 注射器,5 1/2号针头,吸取95%酒精0.3—0.5ml,囊肿局部粘膜常规消毒后直刺囊内将药液注入,(注药前不必抽出囊内粘液)。拔针后用干棉球压迫1—2分钟,注射药液量可根据囊肿的大小适当增减,注药后局部有短暂的水肿且稍有疼痛,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新生儿及后囟未闭的婴儿采用后囟采血,效果好。它有以下优点:(1)一次取血量多,因针头经后囟刺入血液丰富的上矢状窦,一次可采血5~10ml。(2)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穿刺23人无1例失败。(3)连续采血次数多,局部再次采血不受前次穿刺点影响。操作方法患儿取侧卧或仰卧侧头位,固定头部,将后囟中点毛发向周围分开,消毒术区,术者左食指亦用碘酊、洒精消毒并固定于后囟中央,右手持带有6~7号针头的注射器自后囟中央刺入,针头沿矢状面指向两眉间进针0.2~0.5cm即  相似文献   

20.
<正>自1993以来,作者应用四环素囊内注射治疗囊肿性痤疮17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本组17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均为男性,年龄19~29岁,病程6个月~3年。17例中囊肿共26个,1例为3个,7例为2个,其余9例均为1例。部位:在颊部和颁部。囊肿大小:直径2~3cm 5个,直径1~2cm 21个。以往未经特殊治疗。 2.患者仰卧,局部常规消毒,用8号针自囊肿顶端穿刺入囊,抽吸囊内容物,并用0.9%生理盐水冲洗囊壁后吸出,以减少附着在囊壁的内容物,利于药物与囊壁充分接触。保留针头,清洗注射器,将注射用盐酸四环素0.25g溶于4~6ml 2%普鲁卡因注射液后沿保留针头注入囊内,注入量以患者感胀痛即可,拔出针头。局部轻轻按揉以保证四环素溶液在囊壁均匀分布,与囊壁充分接触。穿刺处用无菌纱布外敷。在注射后1~3天,患者感局部轻度疼痛,可耐受,一般4天后即减轻,无需处理。四周后如未痊愈,按上述方法再治疗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