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16例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58例,观察组采取补肾接骨汤治疗,对照组采取接骨七厘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骨痂形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接骨汤能减轻四肢骨折患者疼痛肿胀情况,促使患者骨折较快愈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续断接骨汤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38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续断接骨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1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4%显著高于对照组82.65%(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肿胀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续断接骨汤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显著,可以加快骨折愈合,减少疼痛和肿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四肢骨折采用续断接骨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数字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续断接骨汤,对照组采用七厘片,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肿胀消失时间及骨痂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合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有效率为83.3%,差异显著(P〈0.05)。结论续断接骨汤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可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效果好,值得在四肢骨折愈合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经续断接骨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诊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中抽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应用随机抽签法分组,治疗组(n=38)应用续断接骨汤,对照组(n=38)口服七厘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骨折愈合时间。结果:(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37%,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2)治疗组患者的患肢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四肢骨折经续断接骨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满意,可快速消除其骨折部位疼痛、肿胀等症状,并加速其骨折愈合进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复方续断接骨丸对四肢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续断接骨丸对四肢骨折愈合作用及对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90例四肢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服用阿法骨化醇,1粒/次,2次/d;观察组服用复方续断接骨丸,1丸/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6周。记录两组疼痛、肿胀和瘀斑消失时间;采用X射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检测治疗前后BMP,IGF,VEGF。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骨折愈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和瘀斑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8周,观察组骨痂生长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BMP-2,IGF-I,IGF-Ⅱ和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续断接骨丸促进了骨痂的形成,促进骨折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BMP-2,IGF-I,IGF-Ⅱ和VEGF等因子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接骨汤治疗早期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接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肿胀消失时间与骨痂生长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肿胀、压痛消失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汤治疗早期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接骨续断汤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接骨续断汤内服,对照组予以伤科接骨片口服,观察两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术后随访1年。结果:观察组骨痂出现时间平均为5.4周,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6.8周;对照组骨痂出现时间平均为7.1周。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9.6周。对比2组骨痂出现时间、临床愈合时间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骨续断汤内服能促进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避免骨折不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接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治疗组113例采取西医治疗加服康复接骨胶囊(三七、乳香、没药、麻黄等),对照组113例西医治疗加服麝香接骨丹。结果:治疗组在促进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lt;0.05))。提示:康复接骨胶囊能促进骨折早期形成骨痂,临床愈合时间缩短,此药为骨伤科临床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丹红注射液对新鲜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新鲜骨折疗效及对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治疗本病6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局部疼痛及肿胀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76%,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39.0±7.1d,对照组平均52.0±6.9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疼痛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消肿效果,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ALP,治疗组4周后48.2±17.3,对照组31.8±1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促进成骨活跃,提高骨折愈合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骨折后的局部疼痛和肿胀时间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接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治疗组113例采取西医治疗加服康复接骨胶囊(三七、乳香、没药、麻黄等),对照组113例西医治疗加服麝香接骨丹。结果:治疗组在促进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lt;0.05))。提示:康复接骨胶囊能促进骨折早期形成骨痂,临床愈合时间缩短,此药为骨伤科临床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骨折愈合与疼痛肿胀的影响。方法:148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补肾接骨汤)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74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5%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肿胀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接骨汤有助于四肢骨折后骨折愈合,改善疼痛肿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紫鹿续骨汤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手术或保守治疗,治疗组37例术后服用紫鹿续骨汤,对照组32例术后服用伤科接骨片。观察2组肿胀、疼痛消失时间以及骨折达临床愈合的时间,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肿胀消退时间为(96.45±45.56)小时,疼痛消失时间为(61.36±16.58)小时,均在术后2~4月内达到临床愈合标准,骨折愈合时间为(2.3±2.5)月;对照组肿胀消退时间为(159.74±48.44)小时,疼痛消失时间为(89.79±15.49)小时,其中30例均在术后3~10月内达到临床愈合标准,骨折愈合时间为(4.9±3.4)月。治疗组肿胀减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骨折达临床愈合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紫鹿续骨汤内服能促进肿胀消退及术后疼痛缓解,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整骨接骨药丸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立  聂伟志 《中医正骨》2008,20(7):13-14
目的:观察整骨接骨药丸对骨折愈合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随机将所选合格受试的60例Colles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整骨接骨药丸,对照组30例应用麝香接骨胶囊,均由本院整复科同一高年资、整骨手法熟练的医生整复骨折后给药,进行为期1个月的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从骨痂X线评定、肿胀消退情况、疼痛改善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痂形成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骨接骨药丸促进骨折愈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骨折口服液对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骨折口服液组45例、接骨七厘片组42例和空白对照组33例3组,观察3组间包括肿胀、疼痛、骨痂出现、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骨折口服液组早期肿胀消退快,疼痛缓解明显,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比空白对照组平均提前约10天。结论:骨折口服液对骨折初期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缓解作用,明显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复接骨胶囊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治疗组113例采取西医治疗加服康复接骨胶囊(三七、乳香、没药、麻黄等),对照组113例西医治疗加服麝香接骨丹。结果:治疗组在促进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康复接骨胶囊能促进骨折早期形成骨痂,临床愈合时间缩短,此药为骨伤科临床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邵进宝 《陕西中医》2015,(3):320-321
目的:研究分析速骨汤应用于骨折迟缓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骨伤科接受治疗的88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有44例患者。治疗组应用速骨汤(巴戟天、白芍、熟地、黄芪、党参、自然铜、川续断、杜仲、骨碎补、丹参等)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碳酸钙D3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8.64%(39/44)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0.45%(3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2、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骨痂平均光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速骨汤用于骨折迟缓愈合的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8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接骨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消失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纽的疼痛和肿胀消失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纽(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补肾接骨汤可以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的疼痛肿胀症状,加快骨折愈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及骨折愈合的改善效果。方法:92例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补肾接骨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疼痛评分以及疼痛消失、肿胀消失、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接骨汤对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症状的效果较好,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杨光毅 《世界中医药》2014,9(9):1172-1174
目的:研究观察续断接骨汤对四肢骨折患者微循环及骨代谢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四肢骨折治疗组)45例和治疗组(常规四肢骨折治疗加续断接骨汤组)45例,然后将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及3个疗程的微循环及骨代谢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2及3个疗程的微循环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骨代谢相关指标也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1、2及3个疗程的检测指标均好于本组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续断接骨汤可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的微循环及骨代谢状态,因此可有效促进四肢骨折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20.
接骨汤治疗骨折早期临床观察(400病例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杰  孔庆宏  赵庆 《中成药》2006,28(8):1151-1154
目的:观察接骨汤治疗各种骨折早期的疗效。方法:采用目前通用的临床试验规范标准法(GOOD CLINICALPRACTICE),随访三周。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骨折分类评分标准进行疗效的评判。结果:接骨汤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伤科接骨片的治疗作用(85%)相当,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接骨汤对骨折早期3 d,7 d,14 d的疼痛缓解、压痛、肿胀消除作用明显,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优于伤科接骨片。结论:接骨汤对于骨折早期的疼痛缓解;压痛、肿胀消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