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弘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90-90,93
目的:对心律失常患者静脉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方法:使用前,做相关知识宣教,正确选择血管,掌握好药物使用的浓度,严密观察注射部位,给予监测、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等.结果:发生静脉炎受损血管恢复正常,有4例低血压得到及时治疗,3例心动过缓得到有效控制.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异常,无死亡病例.结论: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加强护理,增强了安全性,提高了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心律失常患者静脉应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及护理,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使用前给予相关知识宣教,正确选择血管,掌握好药物使用的浓度,严密观察注射部位,给予监测、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等.结果 发生静脉炎受损血管恢复正常,有8例低血压得到及时治疗,6例心动过缓得到有效控制,其他患者末出现明显异常,无死亡病例.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加强护理,增强了安全性,提高了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雅静  李营  李娜 《吉林医学》2012,33(22):4857-4858
目的:探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快速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术;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心包填塞1例,穿刺部位渗血、血肿1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已经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心律失常,低血压,血管并发症等情况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12例并发症患者均抢救护理成功,顺利完成介入治疗。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观察及时,措施得当,护理到位,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及危险性,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监护指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规范进行溶栓治疗,在治疗前、中、后密切观察心电图、注意心律失常、出血倾向、低血压等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结果:在溶栓过程中15例患者心律失常得到及时纠正,其中3例室颤病人及时采取措施转危为安;20例患者梗死血管再通,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规范溶栓治疗措施和监护指标,能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刘丽萍  王玉 《吉林医学》2014,(3):650-65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严密观察102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现术中并发症24例,术后并发症36例,均及时给予对应的护理。结果:术中24例并发症患者(包括冠状动脉痉挛、心律失常、桡动脉痉挛、肌肉酸痛、造影剂反应、高血压等),实施及时正确的护理后,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后36例并发症患者(包括低血压、冠状动脉闭塞、腰部酸痛、尿潴留等),经及时护理后均得到纠正,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做好正确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更体现护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王桂芹  林鹿  马淑英 《吉林医学》2011,(31):6691-669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观察93例老年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针对老年患者的血管特点和静脉留置针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93例患者的治疗得以顺利进行,血管得到保护,并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显著减少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郭喜娟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6):106-107
目的对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给予胺碘酮观察及护理,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患者使用胺碘酮后,给予监测,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等。结果有2例低血压得到及时治疗,2例恶心不良反应,1例房室传导阻滞均得到及时有效控制,1例效果不理想经电复律转为窦律,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异常,无死亡现病例。结论心律失常病人使用胺碘酮加强护理,增强了安全性,提高了疗效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73例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的病史资料。结果:在273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中,共有108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类型与冠脉血管病变特点相关。前壁梗死发生快速型心律失常较多,下壁梗死发生缓慢型心律失常多见。64例发生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经阿托品及临时起搏器治疗后复律。8例快速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予胺碘酮后恢复窦性心律。11例发生心室颤动经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在急诊PCI术中发生率较高;其类型与心肌梗死部位有关,急诊PCI术的护理观察、抢救配合和术前的充分准备对急诊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成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例AMI溶栓治疗的患者充分做好前准备,溶栓过程治疗前准备,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和记录心电图,规范用药,注重心律失常、出血倾向等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结果在溶栓过程中5例患者的心律失常得到及时纠正,7例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规范的溶栓治疗和严密的观察护理,能显著提高AMI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桂芹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60-386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对33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常规准备,做好术中护士与患者、护士与医生的相互配合,进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前情绪均稳定,除1例手术不成功外,术中术后并发症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护理,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精心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和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急性左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强心、利尿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治疗72 h为治疗观察终点。5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8.0%。治疗后心室率较治疗前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2例患者出现轻度静脉炎,未出现严重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结论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急性左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安全性高,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以及护理要点,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患者用药之前先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对药物使用浓度合理掌控,密切观察注射部位,并行心理护理、检测及并发症预防等.结果 出现6例静脉炎,实施硫酸镁湿敷静脉炎处后好转,4例血压下降,行减慢静推速度后好转.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盐酸胺碘酮治疗时加强护理措施,能提升用药安全性,极大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和治疗后心律失常病症的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4.0%,对照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60.0%,观察组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的安全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行PCI术治疗冠心痛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68例经PCI治疗的冠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结果 368例患者中,9.2%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5.7%出现心绞痛,4.9%出现血管并发症,经积极对症处理与护理病情均得到改善,康复出院.结论 对行PCI术的患者进行针对性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滢莉  汪广秀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929-1930
目的:总结心胸外科80例老年肺癌手术治疗患者护理的经验。方法:分析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肺水肿、呼吸衰竭等的原因,通过加强肺部物理治疗、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监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积极抗感染治疗,控制液体入量,保证有效吸氧等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本组住院期间患者发生肺不张有3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4例,呼吸衰竭3例。结论:针对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采取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起到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取得一定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可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并可改善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心律失常45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治疗结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能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高龄老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的配合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尿激酶对8例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在溶栓前、中、后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 在溶栓过程中4例患者的心律失常得到及时纠正,8例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均再通,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AMI患者及时溶栓治疗并在溶栓中及溶栓后给与严密监护、仔细观察护理,能提高老年AMI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PTCR)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65例STEMI患者在发病12 h内应用尿激酶行PTCR,观察再灌注心律失常、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及梗死相关血管的情况。结果65例患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44例(75.8%);出血性并发症4例(6.1%),均为轻度出血;溶栓成功者55例(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达TIMI3级血流,溶栓成功率(84.6%);死亡1例(l.5%)。结论PTCR治疗STEMI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