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的生物学特性和表型。方法: 取小鼠骨骼肌,用酶分步消化,应用差速贴壁法进行纯化获取MDSCs,观察细胞的形态,对MDSCs分别进行增殖能力、克隆形成率和融合情况等鉴定;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等检测初步确定细胞表型。结果: 经差速贴壁法获取的MDSCs为圆形或短梭形细胞,聚集成簇,呈对数生长;细胞倍增时间(9.69±2.08)h,克隆形成率(13.35±2.54)%;细胞在高汇合度(>50%)或低血清(2%FBS)培养时,极易融合成肌管或肌细胞链;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鉴定:CD34、Sca-1、Bcl-2和desmin在原代MDSCs中的表达均>90%;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随着细胞的纯化, desmin表达越来越强,α-SMA表达越来越弱。结论: MDSCs通过差速贴壁法获取时纯度较高,它具有高水平表达CD34、Sca-1、Bcl一2和desmin的生物学特性,这4种蛋白可作为鉴定MDSCs的标志物。MDSCs增殖旺盛,可在体外大量扩增,是组织工程研究的一种新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荷瘤小鼠脾脏中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er-cell,MDSCs)的分选与鉴定方法。方法常规培养小鼠肾癌细胞(Renca细胞),于Balb/c小鼠皮下建立小鼠肾癌模型;分离小鼠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磁珠分选Gr-1+CD11b+双阳性的MDSCs;台酚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测其细胞纯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测其表面Gr-1、CD11b荧光表达情况;RT-PCR检测Cox2和Arg-1的m RNA的表达情况;小鼠皮下成瘤实验观察MDSCs促肿瘤生长。结果成功建立小鼠肾癌模型,磁珠分选后经FCM检测Gr-1+CD11b+双阳性的MDSCs细胞可达92.3%,显著高于分选前(P0.01);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分选后的细胞形态完整,Gr-1和CD11b的荧光表达于细胞膜且2种荧光可以融合;RT-PCR检测分选后的MDSCs细胞群的Cox2和Arg-1的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分选前(P0.05);小鼠皮下成瘤观察到MDSCs组与实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免疫磁珠从荷瘤小鼠脾脏中成功分选得到MDSCs,具有较高纯度和良好的生物活性,为后续实验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培养新生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RK5)基因沉默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别或联合RNA干扰沉默GRK5基因表达与NF-κB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进行实验分组。利用免疫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GFAP与活性caspase-3表达,细胞分泌TNF-α与NO的浓度,p65、TNF-α、IL-1β和iNOS的表达情况等。结果:GRK5 siRNA刺激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检测到NF-κB表达增多(P0.01),TNF-α、IL-1β和iNOS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细胞分泌TNF-α和NO增多(P0.01),活性caspase-3表达增多(P0.01)。采用GRK5 siRNA+NF-κB抑制剂联合干预可部分逆转GRK5 siRNA引起的上述变化(P0.05)。结论:GRK5基因沉默可能通过刺激NF-κB表达增多引起星形胶质细胞活化。GRK5的正常表达可能具有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相关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I)中Ⅲ型胶原(collagen Ⅲ)、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和活化STAT3蛋白抑制剂(PIAS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FL-I细胞,5 μg/L TGF-β1诱导0 h、6 h、12 h、24 h、48 h和72 h后,RT-PCR法检测collagen Ⅲ、STAT3和PIAS3 mRNA表达,诱导0 d、1 d、3 d和5 d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不同浓度维甲酸干预,24 h后用RT-PCR法检测collagen Ⅲ、STAT3和PIAS3 mRNA表达,3 d后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结果: TGF-β1诱导后,HFL-I细胞中collagen Ⅲ和STAT3 mRNA表达明显上调,PIAS3 mRNA表达明显下调,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0.05)。各浓度ATRA都下调TGF-β1诱导的HFL-I细胞中collagen Ⅲ、STAT3 mRNA和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上调PIAS3 mRNA表达(P<0.05)。结论: ATRA可通过抑制TGF-β1诱导的HFL-I细胞collagen Ⅲ和STAT3表达、上调PIAS3表达而起到抗肺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是否通过上调骨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MDSCs)的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MMP2的分泌,进而增强MDSCs向外周迁移的能力。方法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鼠源性前列腺癌RM-1细胞上清中的外泌体,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典型形态,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的表面标记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不同时间段肿瘤组织中MDSCs的比例,以及外泌体注射至正常小鼠体内后骨髓、脾脏中MDSCs的比例变化。免疫磁珠提取正常小鼠骨髓中的MDSCs,将MDSCs与RM-1-exosomes(50μg)共培养24 h后,免疫荧光观察MDSCs对外泌体的摄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DSCs表达MMP9、MMP2蛋白的情况,并用侵袭迁移实验检测MDSC与外泌体共培养前后的穿透能力。结果电镜下观察RM-1来源的外泌体呈典型椭圆碟形结构,直径约为30~100 nm。其表面标志蛋白CD63、HSP70、TSG101高表达验证了提取物质为外泌体。MDSCs与外泌体共培养后,免疫荧光可观察到MDSCs能大量摄取RM-1-exosome,侵袭迁移实验显示共培养后的MDSCs穿透基底膜的能力显著增强(P0.05)。Western blot验证了共培养后的MDSCs表达MMP9、MMP2蛋白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前列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增加MDSCs分泌MMP9、MMP2蛋白从而增强MDSCs向外周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由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AKI)肾组织中炎症与Klotho蛋白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Klotho在顺铂致AKI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0 d组、 1 d组、 3 d组,每组6只。给予单次腹腔注射顺铂25 mg/kg,分别于0、 1、 3 d处死小鼠,留取血清、肾脏组织。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 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 Western blot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 Klotho、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0 d组相比, 1 d和3 d组血清Scr、 BUN含量均显著性增高; 1 d和3 d组小鼠肾组织间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水肿、细胞碎片大量堆积; 3 d组肾组织NGAL、 TNF-α、 NLRP3、 p-STAT3、 STAT3、 p-NF-κB、 NF-κB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其中TNF-α、 p-STAT3、 STAT3表达量增高呈时间依赖性; 1 d和3 d组Klotho表达量降低呈时间依赖性; NGAL、 TNF-α、 NLRP3、 p-STAT3、 p-NF-κB与Klotho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Klotho激活STAT3/NF-κB通路参与调控顺铂诱导小鼠AKI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肿瘤抑制基因FOXO1基因在包括膀胱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中表达下调,但其参与肿瘤的分子机制不是很明确,本文探讨Mi R-96是否调控FOXO1基因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凋亡。方法应用生物学信息软件结合定量PCR和Northern blot预测并验证FOXO1基因靶向mi RNA;通过转染靶向mic RNA的模拟物,Western blot检测FOXO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膀胱癌T24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FOXO1基因的3'端发现一个保守的mi R-96结合位点,其在膀胱癌中表达上调,且能明显抑制FOXO1基因的表达,且mi R-96表达上调能明显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结论 mi R-96靶向调节FOXO1基因参与的细胞凋亡过程可能是其参与膀胱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氧剥夺/复糖复氧(OGD/R)状态下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星形胶质细胞(Ast)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小鼠原代Ast,实验设置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HSYA处理组。MTT、LDH检测Ast活力;免疫荧光检测GFAP蛋白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3、S100A10、PTX3极化指标;RT-PCR和ELISA法检测TNF-α、IL-1β、IL-6、IL-10炎症因子表达;氧化检测试剂盒检测CAT、SOD、GSH-Px、RNS、ROS、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GFAP、p-NF-κB(p65)、p-STAT3、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Ast经OGD/R处理后被激活且形态发生改变;同时A1型Ast增加,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及RNS、ROS、MDA表达升高;A2型Ast降低,CAT、SOD、GSH-Px降低。HSYA可减轻OGD/R状态下Ast的形态异常,减少A1型Ast,同时减少炎症因子分泌以及RNS、ROS和MDA含量,降低p-NF-κB(p65)和p-STAT3表达;增加IL-10分泌和CA...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干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对皮肤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皮肤鳞癌细胞A431分别转染HDAC1小干扰RNA(HDAC1 si RNA)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i RNA NC),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中HDAC1的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同时用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于转染HDAC1 si RNA的A4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HDAC1 si RNA能够抑制A431细胞中HDAC1的m RNA和蛋白表达。干扰HDAC1表达后细胞活力和细胞中p-STAT3水平下降,而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升高。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作用后,转染HDAC1 si RNA的A431细胞活力及p-STAT3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升高。结论:干扰HDAC1表达可能通过调控STAT3信号通路抑制皮肤鳞癌细胞活力,促进皮肤鳞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百棒醇提物(TAA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极化趋向以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0)的水平;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分泌情况;荧光染色双标法观察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F-κB定位及表达;Transwell检测TAAE对RAW264.7细胞迁移和趋化性的影响;RT-qPCR检测TNF-α、IL-1β、IL-6、IL-10、Arg-1、NF-κB和TLR4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NOS、COX-2、TLR4、NF-κB、p-NF-κB、IκBα和p-IκBα蛋白水平。使用TLR4通路抑制剂TAK-242进一步验证TAAE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TAAE降低LPS诱导的炎症模型RAW264.7细胞中M1型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及NO水平,促使M2型抑炎因子(IL-10和Arg-1)分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咪喹莫特(IMQ)对脑胶质细胞瘤U87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U87细胞分为对照组、1mmol/L IMQ组、5mmol/L IMQ组、1 mmol/L IMQ+STAT3抑制剂(inhibitor)(STAT3-IN)组和5 mmol/L IMQ+STAT3-IN组。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和MTT实验检测各组U87细胞EdU标记的细胞数目或增殖吸光度值;Real-time PCR、ELISA检测各组U87细胞白细胞介素6(IL-6)mR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及其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U87细胞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核因子(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达。 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1mmol/L IMQ组和5mmol/L IMQ组U87细胞的EdU标记细胞数目和吸光度值依次降低,并呈现剂量依赖性(P<0.01, n=10),IMQ+STAT3-IN组和5 mmol/L IMQ+STAT3-IN组EdU标记的U87细胞数目、吸光度值均降低。1mmol/L IMQ组和5mmol/L IMQ组U87细胞STAT3、p-STAT3、NF-κB、p-NF-κB或IL-6、TNF-α蛋白均比对照组低表达(P<0.01, n=10),1 mmol/L IMQ+STAT3-IN组和5 mmol/L IMQ+STAT3-IN组上述蛋白持续低表达(P<0.01, n=10)。 结论 咪喹莫特通过下调STAT3/NF-κB通路降低IL-6、TNF-α含量,进而抑制U87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表达情况,探讨MDSCs在G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2例初诊G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以CD14+HLA-DR1ow/-作为MDSCs的免疫标记,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及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中MDSCs的比例及血浆细胞因子Arg-1,IL-6,G-CSF浓度;并分析MDSCs与GD患者甲状腺功能相关性.结果:GD患者外周血MDSCs比例明显升高,相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D患者病情平稳后,MDSC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MDSCs水平与GD患者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相关性;GD患者外周血浆Arg-1水平未见明显升高,IL-6及G-CSF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GD患者外周血MDSCs升高,可能是G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心脏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梗的机制不明,而最新研究发现外泌体(exosomes)是干细胞与心肌细胞信号交流的重要媒介。本研究通过解析心脏干细胞分泌外泌体的成分,阐明其中参与心肌保护作用的物质以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分离成年小鼠心脏的Sca-1~+心脏干细胞(Sca-1~+CPCs),从Sca-1~+CPCs的培养上清中分离提取其分泌的exosomes,用Nanosight、投射电镜、Western blot等对exosomes进行鉴定,q PCR解析exosomes中的内容物,找出关键调控的mi RNA,并且通过转染以及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实验证实其调控的靶基因;最后,细胞加入exosomes预保护后,检测其关键mi RNA及其靶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Sca-1~+CPCs细胞上清中提取的物质是直径在80 nm左右的双分子层囊泡,且表达CD9、CD63和Alix 3种exosome标志蛋白。氧化应激可以促进CPCs分泌exosomes,这种exosomes中mi R-21表达明显增加,并且被心肌细胞摄取,mi R-21通过与PDCD4靶向结合抑制心肌细胞在氧化应激损伤下的凋亡,加入exosomes对细胞进行保护后,在同样环境下可明显上调细胞内mi R-21,且发现PDCD4及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下调,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减少。结论:心脏干细胞通过分泌的exosomes,将其包裹的mi R-21进入到心肌细胞中抑制PDCD4的表达,从而抗心肌细胞凋亡。本研究为阐明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含IQ模序的GTP酶活化蛋白1(IQ motif-containing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1,IQGAP1)在骨髓瘤细胞中的过表达及其机制。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RPMI8226和U266细胞IQGAP1表达;使用不同的寡核苷酸序列构建沉默人IQGAP1的shRNA质粒(clone 1、clone 2、clone 3和clone 4)、转染RPMI8226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IQGAP1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RPMI8226-shIQGAP1组 (clone 1)、RPMI8226-shRNA阴性对照组和RPMI8226未转染组细胞p-ERK1/2、ERK1/2、Akt、p-AKT、STAT3和p-STAT3水平,免疫共沉淀确定IQGAP1和ERK的关系。结果:IQGAP1在RPMI8226和U266骨髓瘤细胞株中过表达,使用shRNA表达质粒沉默RPMI8226细胞IQGAP1 后,IQGAP1表达减少,在有或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作用下检测RPMI8226-shIQGAP1组 (clone 1) 细胞增殖明显下降。进一步检测3组细胞p-ERK1/2、ERK1/2、AKT、p-AKT、STAT3和p-STAT3蛋白水平,与RPMI8226-shRNA阴性对照组和RPMI8226未转染组相比,RPMI8226-shIQGAP1组ERK1/2磷酸化水平下降70.2%,免疫共沉淀法明确在RPMI8226细胞中IQGAP1和ERK存在相互作用。结论:IQGAP1在骨髓瘤细胞中的过表达可能与MAPK途径的ERK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在抑制NF-κB p65表达、调控LPS活化后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表达中的应用.方法:利用阳离子脂质体将NF-κB p65小干扰RNA(siRNA)瞬时转染入Ana-1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沉默效率,ELISA法检测LPS(1 mg/L)刺激下0 h、4 h、12 h和24 h Ana-1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IL-6和IL-10浓度.结果:NF-κB p65 siRNA转染24 h后,NF-κB p65在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均被明显抑制(P<0.05).RNA干扰组Ana-1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在相应时点内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IL-10表达显著升高,在12 h和24 h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外实验初步证实RNAi技术能有效沉默小鼠巨噬细胞NF-κB p65基因的表达,下调其下游调控的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及上调抑炎症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从而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3651过表达通过介导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抑制人舌癌细胞CAL27生长与侵袭的机制。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CAL27细胞分为miR-3651 mimic组、mimic-NC组和对照组。采用q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miR-3651水平,CCK-8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形成,Western blot检测E钙粘蛋白、N钙粘蛋白、波形蛋白、NF-κB p65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mimic-NC组与对照组细胞miR-3651水平、细胞活力、侵袭细胞数、细胞迁移率和细胞形态均无明显差异(P>0.05),E钙粘蛋白、N钙粘蛋白、波形蛋白和p-NF-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mimic-NC组相比,miR-3651 mimic组细胞miR-3651水平升高(P<0.05),培养的细胞第2、3、4天的活力降低(P<...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cetyl-11-keto-β-boswellic acid, AKBA)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CTCL)细胞系HuT 78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用不同浓度的AKBA处理HuT 78细胞系24、48 h后,应用CCK-8法检测HuT 78细胞的增殖;应用FACS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水平;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KBA通过抑制HuT 78细胞NF-κB抑制蛋白α(NF-κB inhibitor alpha, IκB-α)的磷酸化抑制NF-κB活化;下调抗凋亡蛋白Bcl-xL、Bcl-2的表达,促进caspase3的活化降解,同时上调Fas的配体FasL的表达,对HuT 78细胞发挥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可作为免疫治疗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p-JAK2、p-STAT1和p-STAT3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苯那普利治疗组。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灌胃给予苯那普利10 mg/kg,共2周。采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JAK2磷酸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皮质p-STAT1、p-STAT3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肾皮质细胞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肾皮质p-JAK2、p-STAT1、p-STAT3及其TGF-β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TGF-β1 mRNA表达亦明显强于对照组;苯那普利治疗组p-JAK2、p-STAT1和p-STAT3表达低于糖尿病组,同时TGF-β1 蛋白及其mRNA 表达亦低于糖尿病组。结论: JAK/STAT信号途径可能参与糖尿病早期肾脏变化的过程,苯那普利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JAK/STAT信号途径的激活而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源exosomes的生物学特性,初步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microRNAs表达谱的影响。方法收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液,以超滤和超离的方法提取exosomes;电镜下观察形态;用Western blot检测exosomes表面蛋白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用Dil染料标记exosomes后加入到乳腺癌细胞MCF7上清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CF7对exosomes的内吞作用;用microRNA芯片检测MCF7在exosomes处理24 h后microRNAs表达谱的变化以及exosomes中含有的microRNAs种类。结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30~100 nm的exosomes,exosomes表达CD63和HSP70,可被乳腺癌细胞MCF7内吞;exosomes作用24 h,可引起MCF7中244个microRNAs表达发生变化(其中174个表达上调,70个表达下调,倍数2倍);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s中microRNAs的分析提示MCF7中microRNAs的上调大部分是内源性的,不是exosomes输入的。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源exosomes可以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microRNA表达谱发生变化,揭示了间充质干细胞影响乳腺癌细胞发生和发展的一个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