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和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特点与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3例SARS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放射学表现。结果 53例SARS患者中临床诊断病例49例(92.45%),疑似病例4例(7.55%)。入院时以发热(100%)、不适与肌痛(69.80%)、咳嗽(60.37%)、发冷或寒战(49.06%)、气促或呼吸困难(45.28%)、头痛(35.85%)较为常见,体征较少。实验室检查主要有白细胞(32.07%)和淋巴细胞(41.5%)减少。胸部X线检查多有渗出炎变(90.56%)。入院最初采取对症治疗,随病情进展调整方案。大多数患者治愈出院或转院,死亡2例(3.77%),1例为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为心源性猝死。结论 SARS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体征较少,胸部X线呈动态变化。加强监护和支持是SARS的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ARS患者饮食睡眠与病情及用药的关系。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对115例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ARS患者饮食睡眠与病情(包括乏力、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心悸、吸氧方式等)密切相关;小剂量短时间使用激素可促进食欲,而大剂量(激素总量>4 000 mg)激素明显影响睡眠;饮食、睡眠需药物辅助天数及睡眠恢复时间与甲基强的松龙总量、使用总时间、最大量等相关。结论早期心理疏导、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合理使用激素是改善SARS患者饮食睡眠情况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治疗与疾病自限性关系。方法 23例确诊普通型SARS病人应用激素及静滴抗生素时间长短不同,且7例于病程第14天恢复期时停用药物,观察体温、胸片及血象情况。结果 早期、短时间、小剂量应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患者多于2周左右病情平稳,即使停用药物,胸片也能自行恢复。结论 SABS是一种自限疾病,动态追踪X线胸片的变化对病情的认识非常有帮助,早期、短时间应用激素治疗对减轻中毒症状,减少肺部渗出是行之有效,但是激素的副作用不容忽视,需要严格控制激素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院前发作时发生意外伤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选择厦门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意外伤入院癫痫患者共141例,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癫痫患者院前发作时发生意外伤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家庭功能、社会功能呈负相关(均P0.05);与病程、性别、居住地没有相关性(均P0.05)。多元回归显示,癫痫患者院前发作时发生意外伤情况与其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病程呈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癫痫患者院前发作时发生意外伤的情况严峻,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社会背景及自身条件予以个体化护理及安全教育,鼓励其建立自我护理意识是降低意外伤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SARS患者血清SARS IgG抗体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SARS IgG抗体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1例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SARS IgG抗体进行检测,按血清SARS IgG抗体检测结果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并对其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27例SARS IgG抗体阳性(52.94%,27/51),其余24例SARS IgG抗体阴性(47.06%,24/51)。血清SARS IgG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年龄、发病天数、入院时体温进行比较,结果 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清SARS IgG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发热天数、肺部炎症完全吸收天数、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用Logistic回归做多因素分析,患者发热天数与血清SARS IgG抗体的产生密切相关。结论 SARS患者发热期间可能是SARS病毒刺激机体产生SARS IgG抗体最重要时期。在SARS患者恢复期期间采集血样,血清SARS IgG抗体检测结果阴性,临床可能仍不能排除SARS病毒的感染,临床和X线表现是诊断SARS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SARS是由变异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胸部浸润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1 3〕;肺部大量巨噬细胞浸润〔4〕。由于其传染性极强,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病因学预防和治疗措施。WHO报道SARS病死率高达10 %以上〔5〕。早期死亡与SARS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相关;后期则与SARS引起的并发症及患者本身合并的相关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有关,其中SARS合并气胸与预后关系十分密切。现就典型病例讨论有关问题。1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性,19岁,2 0 0 3年4月17日确诊为SARS。入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院前发作时发生意外伤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选择厦门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意外伤入院癫痫患者共141例,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癫痫患者院前发作时发生意外伤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家庭功能、社会功能呈负相关(均P<0.05);与病程、性别、居住地没有相关性(均P>0.05)。多元回归显示,癫痫患者院前发作时发生意外伤情况与其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病程呈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癫痫患者院前发作时发生意外伤的情况严峻,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社会背景及自身条件予以个体化护理及安全教育,鼓励其建立自我护理意识是降低意外伤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动态监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免疫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03例SARS患者分别在入院后不同时间和随访时作免疫指标检查并与40名健康体检者作比较,进行描述性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 从入院时至出院前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CRP异常率最高。在SARS疾病过程中和随访时存在免疫球蛋白变化、补体消耗和CD4、CD8淋巴细胞率降低。结论 SARS患者免疫指标的检测可协助SARS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3岁,未婚.因腹泻下坠感1 d,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晕厥于2003年1月4日急症入院.患者于4日晨开始腹泻,大便稀少,无脓血,共3次,伴下坠感,但无腹痛.患者当时未加重视.但于来院前30 min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继而发生晕厥,遂急来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6℃,血压:95/96 mm Hg.神志清,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清.心率90次/min,节律规整.  相似文献   

10.
郑丽萍  徐菊玲  卜炜琴 《全科护理》2021,19(30):4208-4212
阐述创伤病人院前低体温发生情况,综述创伤病人院前低体温影响因素及干预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早期识别和预防院前低体温、提高创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提供依据.指出创伤后体温过低是重型创伤病人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理想情况下应该在院前就开始实施温度管理.  相似文献   

11.
张晓凡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1042-1044
目的 通过分析21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在院前长途转运患者的情况,总结院前使用无创呼吸机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7-01~2008-05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长途转送21例呼吸困难急危重患者的资料.结果 21例患者院前院内使用NPPV后除心率略增快外,经皮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血压均无明显改变.21例患者均被成功转送到目的地.结论 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院前长途转送呼吸困难及危重患者是可行的,但严格入选标准,转送前充分准备,途中严密观察是安全转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46例成人重症SARS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重症SARS患者的Il缶床资料。结果重症患者男女比例相当,年龄18—86岁,41.1%有慢性疾病史,病死率为13.0%。与轻症患者比较,其年龄、呼吸困难、再次发热、休克、x线胸片病变程度、淋巴细胞计数、动脉血气分析、T细胞亚群、心肌酶及部分生理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体温、发热天数、热型等差异无显著性。重症患者的多脏器衰竭、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的发生率高,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用量大、用药时间长,使用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呼吸机治疗的比例高于轻症患者。结论呼吸困难、再次发热、淋巴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X线胸片病变严重等是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重症患者应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前规范救护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情况。分为治疗组45例,经过规范的院前救护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对照组41例,未经过规范的院前救护措施。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气分析结果。结果两组的氧合指数及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气分析结果与其入院前救治密切相关。规范的入院前救护,特别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院前大量输入冷液体诱导亚低温治疗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INAHL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2018年10月发表的有关院前大量输入冷液体诱导亚低温治疗心脏骤停患者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应用Rev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9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8篇,中文1篇,共4 027例患者。经院前诱导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救治组患者入院时的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91,95%CI:-1.10~-0.71,Z=9.25,P<0.01)。2组出院时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95%CI:0.92-1.12,P=0.81);2组神经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8,95%CI:0.86-1.11,P=0.70);2组心脏骤停再次发生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8,95%CI:0.99-1.41,P=0.06);以及2组患者肺水肿发生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2,95%CI:0.75-1.67,P=0.57)。结论 院前大量输入冷液体能明显降低患者入院时的体温,但其并不能改善患者的生存或神经功能情况。关于院前大量输入冷液体是否会增加肺水肿的发生率和患者心脏骤停再次发生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监护运送及入院后宣教要点。方法将没有实施院前监护运送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了监护运送及院内宣教的76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2组平均住院天数、临床治愈率、复发率及死亡率。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为68%、复发率为40%、死亡率为32%,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监护运送缩短了入院时间,为入院后诊断和治疗准备了时间,院内宣教也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增加患者治病信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动态监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免疫指标 ,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 10 3例SARS患者分别在入院后不同时间和随访时作免疫指标检查并与 4 0名健康体检者作比较 ,进行描述性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 从入院时至出院前C反应蛋白 (CRP)、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以CRP异常率最高。在SARS疾病过程中和随访时存在免疫球蛋白变化、补体消耗和CD4、CD8淋巴细胞率降低。结论 SARS患者免疫指标的检测可协助SARS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17.
刘仲华  隋彩珍  姜玉泽 《新医学》2003,34(2):102-102
患者,男,42岁。因反复上腹部痛4年,加重伴呼吸困难7小时于2000-11-11就诊。患者4年前常于情绪激动或劳累时出现上中腹部痛,发作时间持续3~5分钟,可自行缓解,伴眩晕、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每次约50mL。多次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发作时未测过血压,未作治疗。一日前再发上中腹部痛,伴发热,体温37.4℃。入院前7小时于晨起活动时突然出现心悸、眩晕、恶心,呕吐胃内容物40mL,伴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约100mL,当时查血压23.9/16kPa,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结合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4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62)和试验组(n=62),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试验组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自我管理教育,评估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1周后呼吸困难、咳嗽、运动耐量评分结果及排痰指标结果,并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入院时在呼吸困难、咳嗽、运动耐量、排痰难易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周后,除运动耐量外,两组患者在呼吸困难、咳嗽、排痰情况与入院时进行组内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试验组4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结合优质护理有利于缓解AECOPD患者呼吸困难和咳嗽,改善患者排痰情况,增加患者运动耐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7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血液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探讨,为防治SARS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 对70例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SARS患者中,男46例,女24例,65/70(92.5%)患者淋巴细胞减少(包括淋巴细胞亚群)43/70(62.8%),治疗后2~3周出现中性细胞粒细胞增加,37/70(52.8)患者血红蛋白比入院前降低20g/L,及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erythrocyte innate immune adhensive function,EIIAF)有不同程度的降低,EIIAF和淋巴细胞计数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减少特别是T淋巴细胞(CD4和CD8)在SARS病程早期的减少及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持续性降低和SARS患者病情的预后密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及血红蛋白的变化在SARS病程中与其他病毒感染相比较,无特异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SARS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考了国际互联网上有关SARS最新的医学资讯。对SARS的病原及流行病学,护理问题,标本采集,SARS病人院前及地面转运,病房、门诊各个环节感染的控制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