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沐足对糖尿病足腔内血管成形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足拟行下肢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以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组术后予中药内服配合中药沐足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再狭窄率、踝肱指数(ABI)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再狭窄率明显降低(P0.05),ABI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沐足可降低糖尿病足腔内血管成形介入术后再狭窄率,提高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外洗治疗早期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早期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踝肱指数、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26例,有效15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下肢溃疡、疼痛、跛行、冷感症状积分分别降低至(0.21±0.14)分、(1.50±0.61)分、(1.42±0.64)分、(1.49±0.6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提升至(29.72±5.81)m/s,踝肱指数上升至(0.88±0.27)%,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期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提倡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洗治疗方案,不仅可优化临床疗效,同时可提升其足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58-2060
目的:观察中药综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149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52例和痰瘀闭阻组49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下肢血管狭窄程度、血管内经、血流速度、踝/肱指数、各项指标。结果:经中药内服加外洗综合治疗后,患者血管病变明显好转,统计学处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加外洗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病人,能降低血管狭窄程度、增加血管内径、提高血流速度和踝/肱指数,对糖尿病足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沐足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予糖尿病足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另用中药沐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0810.01)。结论:中药沐足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及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入院后给予临床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2组中医症状积分(疼痛、麻木、肿胀、跛行)、足部溃疡愈合状况(溃疡面积、创面氧分压、创面pH)、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血管内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麻木、肿胀、跛行评分和溃疡面积、创面pH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症状评分和溃疡面积、创面p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创面氧分压及足背动脉血流速度、血管内径、RI及PI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能够快速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症状,纠正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促进足部溃疡愈合,两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该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前列地尔治疗方式,而观察组采取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方式,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血管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的麻木改善、跛行距离延长、冷感改善、疼痛改善等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管弹性程度、内膜中层厚度等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弹性程度、内膜中层厚度等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血管功能改善,临床治疗成效明显,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值得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搽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抗病毒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搽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5.38%(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为(0.71±0.20)分、(1.55±0.48)分,分别低于治疗前的(9.44±1.40)分、(9.31±1.36)分(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搽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配合中药足浴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2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例。对照组采用抗炎控制血糖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完全相同)基础上使用中药口服配合中药沐足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治疗组为100%;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口服配合中药沐足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可促进糖尿病足的溃疡面愈合,且安全性高,费用较低,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复位与内固定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膝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抽签分组法将本院接收的60例膝关节内骨折患者分成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29),其中对照组对患者关节镜下复位与内固定术,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为患者服用中药药物,完成治疗后,对比和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疼痛问题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8.97%(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2.23±0.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3.97±1.14)分(P0.05)。结论关节镜下复位与内固定术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措施的运用,膝关节内骨折患者疼痛问题得到了显著的缓解,有利于患者正常生活的开展,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小球囊血管成形术联合中药外治重症肢体缺血的经验。方法:将入选的下肢重症肢体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38条肢体,对照组35例,36条肢体,两组患者术前行DSA,存在膝下血管狭窄或闭塞,行膝下小球囊血管成形术,术后治疗组中药组方外敷;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敷。观察两组在缓解疼痛、溃疡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溃疡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膝下小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联合中药外治重症下肢缺血,能够缓减静息痛,加快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1.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 ,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 ,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 ,累累如串珠 ,每多缠腰而发 ,故又名缠腰火丹。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 ,以成年患者为多 ,常突然发生 ,集簇性水疱 ,排列成带状 ,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 ,伴有刺痛 ,好发于腰胁、胸、颜面、大腿内侧等部位。笔者治疗带状疱疹 3 6例 ,采用中医治疗及护理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带状疱疹患者 3 6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1 4岁 ,男性 1 4例 ,女性 2 2例。诊断要点为 :发病时常有带索状皮肤刺痛 ,集簇性水疱 ,常发于身…  相似文献   

12.
习医者莫不先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证地本”。及至行医莫不遵“善诊者,察色脉,先别阴阳”。然临证真正能够明辨阴阳,谈何容易。吾业师曾言:“医者众多,真能辨阴阳者有几?有为医几十年不明阴阳者”。初不以为然,认为师言过偏,自持经言已背育无遗,分明阴阳何难。行医数载,方感师言诚笃,辨阴阳难矣。体会到分辨阴阳难非难,难者深详非者浅。因为疾病的过程是十分复杂性的;病因有风、寒、暑、湿、燥、气、血、痰、食、虫、郁、疫疬、七情、劳伤等;病位有表、里、卫、气、营、血、三焦、六经、脏腑等;病性有寒、热、温、凉、噪、湿等:病机有虚、实、盛、衰、出、入、升、降、进、退等:更有真热假寒,下虚上实,真寒假热,真虚假实,寒热错杂,宿疾新感等。能从这样复杂的情况和不断变化之中综合,归纳,概括出阴阳属性,需要根基扎实,积累经验,耐心细致,四诊详尽。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22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神经麻痹 ,亦称面瘫 ,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以成年人多见 ,好发于冬春及夏季 ,在临床上可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面瘫两类 ,本篇介绍的是以周围性面瘫为主。笔者1 9 75~ 1 999年采用针灸治面瘫数百例 ,现在就资料记载 2 66例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迅速 ,于数小时至 5天内症状可达高峰 ,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可有患侧耳后乳突部疼痛或按痛 ,患者常在清晨起床洗漱时发现口面歪斜 ,患侧面部麻木或失去知觉 ;额部皱纹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被牵向健侧 ,患侧不能作蹙额 ,皱眉 ,闭眼 ,吹口哨…  相似文献   

14.
腱鞘囊肿是多发病,多发生于腕、踝关节周围,以腕关节为多见.我们以针刺拔罐法,治疗了50例腱鞘囊肿患者,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8岁.腱鞘囊肿最大如红枣,最小如杏核,囊肿高于皮肤,不红,轻按有酸胀的感觉,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是一种神经和皮肤同时受累的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此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 ,并沿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 ,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病毒被激活而沿神经轴索到达相应神经后支配的皮肤 ,而产生皮肤损害 ,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 ,产生神经痛。带状疱疹是以皮疹和神经疼痛为特征的皮肤病 ,其中以疼痛为主。所以治疗时自始至终都应以止痛为首要 ,特别是老年人 ,更应以镇痛为治疗的关键 ,本病最易遗留神经痛 ,运用针刺加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可迅速缓解疼痛 ,缩短病程 ,并减少后遗神经痛。我科自 1 9…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笔者根据经络学说进行辨经分型、取穴施治,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笔者根据经络学说进行辨经分型、取穴施治,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保留灌肠联合固本益肠片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美沙拉嗪口服,同时给予康复新和麦滋林保留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本益肠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有效率为7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保留灌肠联合固本益肠片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3年10月~2009年12月将127例动脉硬化闭塞症(脱疽)脉络瘀热证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用自拟中药动脉灵合剂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3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加火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103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选用五脏俞穴、神门、三阴交等行复式补泻法,配以火针刺法治疗.结果:经三个疗程治疗,临床痊愈35例(34.0%),好转40例(38.8%),有效40例(20.4%),无效7例(6.8%),总有效率为93.2.结论:本法有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是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上有推广作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