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FM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行康复护理可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FMA运动功能、生活质量、适应能力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FMA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等生活质量和适应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病程,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儿Fugl-Meyer (FMA)运动功能评分、行为评定(SAB)与适应能力商数(ADQ)。结果研究组患儿FMA评分、SAB与ADQ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具有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重症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0年7月~2005年10月重症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96例,按患儿家长意愿分为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取对因对症治疗及应用神经代谢药物和促进脑功能恢复的药物,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高压氧、运动等功能训练,治疗结束后,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意识障碍,颅神经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时间及一年后伤残的发生率.结果 康复组患儿在急性期昏迷、颅神经障碍、抽搐、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一年后运动功能障碍、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伤残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尽早实施康复干预是改善预后、减少伤残发生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疾病康复护理期间采用运动疗法早期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96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患儿,均采用常规药物、针灸以及高压氧等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按照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运动组采用运动疗法早期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且运动组(75.36±6.25)分高于对照组的(48.95±5.8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疾病康复护理期间采用运动疗法早期干预,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可提高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智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收治的70例损伤后72h内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38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儿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应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价,同时应用SAB评定量表操作手册对患儿智能及适应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患儿FMA及SAB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系统性早期康复干预,对促进患儿运动功能及智能恢复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79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按照抽签法将患儿分为组1(39例)和组2(40例)。组1行常规护理;组2采用细致化全面护理。比较:(1)护理有效率;(2)肢体功能、惊厥、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1)组2患儿护理有效率显著比组1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2肢体功能、惊厥、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比组1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缩短康复时间,对患儿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56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某院2011年5月~2014年11月儿童神经康复科收治56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患儿临床方面的症状和体征等恢复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1年左右的治疗,实验组的患儿伤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能够确保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治愈率,并可降低其后遗症发生,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SVE)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SVE患儿28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儿科护理,另选2016年10月~2017年6月SVE患儿26例为观察组,此阶段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分析两组患儿康复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CNS评分为(7.22±0.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48±1.16);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13.68±1.80)d,明显短于对照组(17.57±2.13)d;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6.15%,明显优于对照组82.14%。结论:在小儿SVE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与分析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方法,并且总结康复护理的经验。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9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治疗方法都是在急性期采用对症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是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之上实行康复护理。结果研究发现,实验组患儿在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恢复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儿;治疗后一年可以发现,实验组患儿的伤残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整体干预的方法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将本院于2008年6月-2010年7月收治的80名重症脑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一组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在护理后30d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包括感觉功能,关节活动和疼痛功能,运动功能)分别评估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并比较一年后患儿伤残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Fugl—Meyer评分均为65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实验组总分为145分,对照组总分为90分,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一年后患儿伤残发生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能有效地恢复重症脑炎患儿的相应功能,降低伤残率,对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症状改善情况,总结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肢体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研究组患儿肢体功能障碍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后遗症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症状,提高免疫抵抗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研究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得出更好的护理方案。方法以本院接收的106例患儿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照传统办法随机进行必要的护理,经过相同护理周期后,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长和伤残率,且对临床效果与监护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比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各项症状好转时间、伤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能力水平恢复正常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监护人满意度亦有很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康复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曹丛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2):234-235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促进脑功能恢复药物治疗外,还在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对其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经过相应的药物和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后,38例预后良好,1例遗留下肢运动障碍,1例遗留癫痫,没有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给予康复护理,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阿昔洛韦结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阿昔洛韦药物治疗,观察组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实施机械通气。结果观察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采取阿昔洛韦结合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90例展开研究,按照患儿的不同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均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临床护理干预路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护理前后CNS评分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干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CN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行临床治疗后,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对护理质量有效改善,并促进患儿的康复速率缩减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供较佳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7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伤残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及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能有效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减少伤残,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8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8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手段。方法对8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在急性期采用对症处理,配合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在恢复期采用康复心理护理及肢体训练、语言训练、运动训练、针灸、按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结果8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病炎,除有1例单个肢体瘫痪、1例癫痫、1例智力发育稍迟缓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康复护理的质量与患儿的治疗成功率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5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26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经过4个月的护理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身体发热、呕吐、头晕、意识障碍以及惊厥的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个月的护理,观察组康复疗效总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可以及时缓解小儿临床症状,提高对患儿的康复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到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患者施以强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采用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对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FMA量表评分比较,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FMA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施以强化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